“赵司长果然效率高。”沈赛昭拿起桌面上赵藏冬查到的杨慧芳的资料。
“多亏了你送来的齐莹的那条线索,锁定近一年就好查的多了。”赵藏冬靠在椅子后背,“而且你肯定想不到,杨慧芳和杨巧榆还有关系。”
“她们是姐妹?”沈赛昭看着手中的资料挑眉。
“我看到的时候也和你一样意外,杨慧芳十多岁就离开杨家了,后面再也没有回去过,杨巧榆估计都不一定还记得自己这个姐姐。”
杨慧芳是因为被家里人发现喜欢同村的女孩离开杨家的。杨巧榆比杨慧芳小七岁,算起来杨慧芳离家的时候杨巧榆还不到十岁。
“我看不一定。”
杨巧榆最初是从西区调来的,方云也一直在在西区,而方云大概率是认识杨慧芳的。
最重要的是,赵藏冬查到的杨慧芳最后出现的地方就在西区的西山村。
“问问不就知道了。”赵藏冬看向门口,“我已经让赵方去找杨巧榆了。”
话音刚落,杨巧榆就跟着赵方到了门口,“司长,您找我。”
“进来吧。”
“沈科长。”
沈赛昭点头,“杨科长,认识程新棠程医生吗?”
“不认识。”
沈赛昭听着杨巧榆很是干脆的回答有些意外,“我听华芝说你之前对程医生很好奇。”
“是华芝误会了,我不认识程新棠。”
“这样,那杨科长认识杨慧芳吗?”
听沈赛昭提起杨慧芳,杨巧榆更是意外,“沈科长认识我阿姐?”
“没听过杨科长还有个姐姐。”沈赛昭避开杨巧榆的话。
“实不相瞒,我阿姐很早就离开家里了,我阿娘也不许我们问起阿姐。”
“杨科长这些年见过她吗?”
“见过。”
杨巧榆知道无论是赵藏冬还是沈赛昭都不是无的放矢的人,她们向她问起杨慧芳,一定是掌握了足够的信息。
还有先前沈赛昭故意提起的程新棠,杨巧榆开口,“沈科长找我来,是想知道什么?”
“我想见杨慧芳。”沈赛昭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我要先问过我阿姐,才能带你去见她。”
“可以。”沈赛昭看向杨巧榆,“但是最多三天,即使她不答应,我也会去找她的。”
“这句话我也会一并告知阿姐的。”
杨巧榆离开后,赵藏冬看向沈赛昭,“你怎么确定杨巧榆知道杨慧芳在哪?”
“猜的。”沈赛昭手指点在桌上,“华芝和我说过,她在杨巧榆那见到过阿棠的名字,但是杨巧榆不认识阿棠。”
杨巧榆不可能喜欢程新棠,但是她当时宁愿被贺华芝误会也不愿意告诉贺华芝,那么只能是因为杨慧芳了。
“我猜是你之前查‘贺四百’的时候,被杨慧芳发现了,她查到了阿棠那,所以杨巧榆才会注意到阿棠。”
“那你觉得杨慧芳什么时候会见你。”
“不会超过三天。”沈赛昭笃定。
杨慧芳一定会答应见她,带着宝藏和金印章的秘密。
比沈赛昭预想的还要快,第二天,杨巧榆就带着一把钥匙和一份租约文件找到沈赛昭。
“阿姐说让你带着贺四百的印鉴去茗城银行取出里面存着的保险箱。”
“保险箱。”沈赛昭终于明白了当初那些人问她贺毓给她留下的东西是在找什么了,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最开始赵藏冬查贺四百会被杨慧芳挡回去。
因为贺毓将东西留给了她。
沈赛昭带着杨巧榆往银行去,“你什么时候再遇到杨慧芳的?”
“五年前,我调到西区的时候。”
“杨慧芳一直在西山村吗?”
“阿姐她只是偶尔才会回来。”
沈赛昭点头,所以赵藏冬才很难查到杨慧芳的踪迹。
“所以,当时菜场闹事你提醒我注意邓虎,也是因为杨慧芳。”
“阿姐和我提过你。”杨巧榆没有隐瞒,“她说她受过贺长官的帮助,所以我也愿意帮助你。”
“不论怎么说,谢谢。”
“不客气,而且后面你也帮了我。”
杨巧榆又补充了句,“没有阿姐,我也会那样做的。”
沈赛昭看回杨巧榆,露出笑来,“我也是。”
没有杨巧榆先前的帮助,在训练那次,她也会提醒杨巧榆。
也许从最开始贺秋实和她说杨巧榆是个不畏强权,干实事的好官开始,就注定了,她会帮助杨巧榆。
沈赛昭先回到裕和居拿到证明“贺四百”身份的印鉴,带着杨巧榆给的钥匙和租约文件去了银行,取出了一个带着锁的手提箱。
“走吧,去西山村。”沈赛昭拨了拨手提箱上的锁,钥匙应该也是在杨慧芳那里。
当然杨慧芳能解开的不止是这个箱子,还有当年贺毓死前留下的疑点和宝藏的秘密。
因为杨巧榆要指路,所以和开车的贺华芝一起在前排。
沈赛昭瞅了眼难得沉默的贺华芝,“说起来当初因为一些误会,我还以为杨科长也喜欢阿棠。”
“没有。”
“那杨科长有喜欢的人吗?”
“没有。”
“杨科长家里不催吗?”
“许是怕我和阿姐一样一走了之,所以这些年阿娘对我管束并不多。”
“所以杨科长是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吗?”
“嗯。”
沈赛昭没再说话,她已经看出来了,杨巧榆和贺华芝大概率是没有可能了的。
“就停这吧。”杨巧榆指着往山上的一条小路,“沿着这条路往前,就是阿姐在西山村的住所了。”
沈赛昭看向小路通向的山林,“这离东溪村是不是也不远?”
“是,翻过这座山,再往前的那座山的山脚下就是东溪村了,但是东溪村就是东区的管辖范围了。”
见沈赛昭还看着远处和西山村连着的山,杨巧榆接着开口,“这边山很深,附近也就东溪村和西山村还有人住,但是这两个村子的人也少,据说早些年,还有人在山里见到过老虎。”
沈赛昭按下心中的猜想,跟着杨巧榆往前走。
西山村确实和杨巧榆说的那样,人不多,她们一路走来,就没见到什么人。
“这里就是了。”杨巧榆推开掩着的木门。
院子中,正弯身喂着鸡的女子听到门口动静,抬头看向来人,露出笑来,“小四百,我等你很久了。”
“香姐?”沈赛昭看向院中穿着浅蓝色布衣的齐耳短发女子停住脚步。
她没想到,她一直找的杨慧芳,居然是张稚如身边的吴有香。
杨巧榆也没想到沈赛昭会和杨慧芳认识,她看着沈赛昭,又看向杨慧芳。
杨慧芳将手中的玉米粒全部洒落,拍了拍手,“是我,进来吧。小榆和小芝也一起吧。”
“科长,她还认识我?”贺华芝跟在沈赛昭身后,小声地嘀咕着。
沈赛昭想到贺华芝之前坦白的,她来自己身边是方云安排的,而方云很可能和杨慧芳认识,那么杨慧芳认识贺华芝也不奇怪了。
杨慧芳带着各自有各自疑问的三人进了屋子,“那就从最开始说起吧。”
“十一年前,贺长官从蔡文植那里得到金印章,打开了宝藏。”杨慧芳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钥匙,打开了沈赛昭放在桌上的手提箱。
手提箱最中央放着是一个木匣子,杨慧芳打开木匣子,露出里面的金印章,“这就是打开宝藏的金印章。”
沈赛昭看向那个泛着光的金印章,“可是你们不是已经打开了宝藏,为什么还要留着它?”
“因为每次打开宝藏都需要金印章。宝藏的入口有道门,金印章是唯一的钥匙。宝藏里的东西很多,但为了不引人注意,我们每次都只是优先将里面的金子运出来。”
“那些东西都去哪了?”
“都换成钱了,一部分捐赠到仁和医院翻新和扩建,一部分给到了女校,资助那些上不了学的女孩们,但是更多的是送到了张长官和秦元帅那里帮助她们购置军火。”
杨慧芳口中的张长官和秦元帅是张稚如和秦游玉。
沈赛昭一直都是知道张稚如秦游玉两人和贺毓认识,只是没想到,她们中间还有宝藏这一层关联。
杨慧芳将金印章放在手心,“所有从宝藏中运出的金子都是通过乐都和贺秋商行的运作换成了钱,若不是有叛徒,根本不会被曹胜注意到。所以在发现曹胜知道金印章在茗城后,贺长官先是做出了假印章引出叛徒,又将金印章留在了你这里。”
沈赛昭听明白了,所以当初贺毓不让贺正她们插手而是直接安排好一切,不仅是因为曹家,更是因为知道身边出现了叛徒。
只有她们什么都不知道,才能证明她们不是叛徒,也只有她们什么都不知道,才不会被牵扯进去。
“叛徒不止出现在贺毓身边,对吗?”
贺毓这边,只有陆贵是叛徒,但只有陆贵,绝对不至于把贺毓逼到不给自己准备后路的境地。
杨慧芳看向沈赛昭,暗叹沈赛昭的敏锐,“是,贺长官确定有叛徒后,将消息传到了平城,但是没等平城揪出叛徒,张长官就先失踪了。”
能避开秦游玉带走张稚如,证明平城那边的背叛者是张稚如极为信任之人。
所以贺毓才会独自安排好一切,才会不让贺正她们去查。因为这件事情不仅涉及到茗城,还有平城。
“等到秦元帅将张长官找回,揪出叛徒后,贺长官这边却被人设计去世了。”
“张长官不确定茗城这边叛徒是谁,所以找到了我保护你,但是你后来去了平城,于是我将‘贺四百’这个身份安排妥当后,跟着你一起去了平城。”
杨慧芳知道贺毓所有的安排,并且将贺四百这个秘密告知了杨慧芳,所以张稚如会相信杨慧芳。
“三年前,贺正找到秦元帅,提出合作。而我们会相信贺正,是因为曹胜没有查过贺四百。”
贺毓去世以后,无论是贺毓的保险箱还是沈赛昭的保险箱,曹胜都查过,但却没有查到贺四百这个保险箱。
沈赛昭就是贺四百,贺正也知道,如果贺正是叛徒,不可能不告诉曹胜这件事情。但是,很显然,曹胜并不知道贺四百的存在,不然不可能查不到贺毓以贺四百名义留在银行的这个保险箱的存在。
“其实贺长官留下这个保险箱很大一个原因也在于试探留下的人。当时赵藏冬来查贺四百,我还怀疑过她,结果没想到是小五你给的线索。”
杨慧芳接着说道:“贺长官当初将剩余的钱全存在了毓秀女校基金的账户中,为了避免被盯上,我将女校解散,后来又在张长官的帮助下重新建立起了女校,这些年也按贺长官当初的想法一直资助着没能上学的女孩们。”
沈赛昭了然,杨慧芳在平城作为吴有香跟着张稚如身边时,主要就是挖掘各地好苗子进军校和元帅府,那些孩子估计大部分都是来自重新建立的毓秀女校。
“难怪你带回元帅府的好些人都是姓贺。”
就像在茗城的毓秀女校一样,女校收养的孩子,大多都是取贺毓的贺姓。
“沿袭传统。”杨慧芳笑了笑。
“方云也是你们的人吗?”
杨慧芳看向贺华芝,“是,但是小芝什么都不知道,她只是想跟着你。”
“我知道。”沈赛昭问起了另外两个人,“那吴家宁和王长铭呢?”
杨慧芳摇头失笑,“真是和张长官说的那样,告诉你这些以后,什么都瞒不过你。”
“她们和我们是合作关系。”
杨慧芳站起身,将金印章放到沈赛昭手上,“小五,接下来我会回平城,茗城这边,秦元帅说,按照你先前提的计划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