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米粮蛀虫 > 第2章 第 2 章

米粮蛀虫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从容8243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3:45:00 来源:文学城

谄媚传讯

“张主任,李老板那边来了。”

腰间的对讲机突然“滋啦”响了一声,老姚的声音裹着电流传出来,刻意压得又轻又软,像浸了水的棉花,带着股小心翼翼的谄媚,往人耳朵里钻。

张建军正靠在瞭望塔的栏杆上抽着烟,听见这话,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下——

老姚每次见着点“门道”,声音里的讨好就藏不住,活像怕怠慢了谁。

他指尖在对讲机的按键上顿了两秒,才用鼻腔慢悠悠发出一声“嗯”,声音不高,却透着股子说一不二的威严,连尾音都带着冷意。

他把手里的搪瓷缸往栏杆上一放,缸底的搪瓷磕在铁面上,“当”的一声脆响,在午后寂静的粮库里荡开,连远处粮堆旁的麻雀都惊得扑棱棱飞起来。

接着,他双手扶着锈迹斑斑的栏杆往下走,铁架楼梯被踩得“吱呀——吱呀——”响,比上来时更刺耳,每踏一级,都像是在跟这快散架的塔身较劲。

阳光透过铁架的缝隙漏下来,在他藏青色的衬衫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晃得人眼晕,倒衬得他脸上的线条更冷硬了些。

走到底层,一股更浓的粮霉味扑面而来,混着地面返潮的水汽,还夹着点麻袋的土腥气,呛得人忍不住皱鼻子。

几个扛着大麻袋的保管员正往库房里走,远远见了他,连忙停下脚步,麻袋往地上一放,腰弯得像虾米,低着头喊“张主任好”,声音里带着怯意,连头都不敢抬——

谁都知道,张建军在粮库说一不二,脾气又冷,没人敢触他的霉头。

张建军没看他们,只是下巴微抬,轻轻点了下,径直往前走。

皮鞋踩在水泥地上,发出“噔噔、噔噔”的声响,在空旷的粮库里来回撞着,显得格外响。

快到粮库办公室门口时,就看见老姚站在屋檐下的阴影里,手里攥着个旧对讲机,脚边的水泥地上都被他踱出了浅印子。

老姚五十多岁,头发白了大半,梳得倒是整齐,只是总盖不住头顶的稀疏。

他身上那件蓝色工装洗得发白,领口磨得发亮,袖口还缝着块补丁——

在粮库待了三十年,从扛麻袋的小伙熬成了看库房的老头,没什么大本事,就靠着会看领导脸色、嘴紧,才在这岗位上安稳到现在。

见张建军过来,老姚立刻迎上去,脸上的褶子堆得像朵盛开的菊花,连声音都拔高了些,透着股热络:

“张主任,您可算下来了!李老板的车刚停在门口,黑色的帕萨特,我瞅着他下车时嘴角带着笑,估计是有好事找您!”

他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摸出根烟,烟盒是十块钱一包的红旗渠,边角都被捏得发皱,烟身也有点弯。

他双手捏着烟递过去,腰还往旁边侧了侧,摆出副恭顺的样子。

张建军瞥了眼那根烟,眼皮都没抬,只是淡淡开口:

“知道了。你去把西库三号仓的钥匙准备好,等会儿可能要用。”

他心里门儿清,老姚这话既是拍他马屁,也是在试探——

老姚跟着他这么多年,知道他和李大海那些“勾当”,却从不多问,只在该搭手的时候凑上来,事后拿点“辛苦费”,够补贴家里的油盐钱,就安安分分的。

老姚连忙点头,像只听话的老狗,腰弯得更低了:

“哎,好嘞!我这就去拿!您放心,钥匙我天天擦,擦得锃亮,保管好用!”

他说着就要往库房跑,刚转身又被张建军叫住:

“等会儿。”老姚立马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脸上的笑容更堆了些,连眼睛都眯成了缝:

“张主任,您还有啥吩咐?尽管说!”

“李老板来了这事,别跟其他人提。”张建军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低了些,眼神里带着警告,像淬了冰,

“尤其是上个月新来的那几个年轻人,毛没长齐,嘴还碎,别让他们瞎打听,出什么岔子。”

老姚心里一凛——他知道,张建军这是怕走漏风声,这种“买卖”,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风险。

他连忙点头,手还在裤腿上蹭了蹭,语气发紧:

“您放心!我嘴严着呢!这事除了您和我,绝不让第三个人知道!”

张建军满意地点点头,挥了挥手:

“去吧。”老姚这才转身,脚步迈得飞快,背影佝偻着,蓝色工装的下摆被风吹得晃了晃。

张建军看着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老姚就是这样,给点好处就卖命,蠢得好控制。

他抬手理了理衬衫的领口,把褶皱的地方抚平,又用手指梳了梳头发,这才朝着粮库门口走去。

阳光照在他脸上,映得他眼底的算计更沉了些——

他知道,李大海这次来,肯定是为了西库那批压了半年的陈粮,而他,早就等不及要把那些粮食,换成口袋里沉甸甸的现钱了。

粮库大门外的两排白杨树,叶子被晒得打了卷,只有树冠顶端的枝条还勉强支棱着,在地上投下几片稀疏的阴影。

一辆黑色的奥迪A6就停在最粗的那棵白杨树下,车身擦得锃亮,连轮毂上的镀铬条都泛着冷光,与周围灰扑扑的环境格格不入--

像是把一块黑丝绒,丢在了满是尘土的土路上。

张建军刚走近,副驾驶的车窗就“嗡”地降了下来,带着空调冷气的风先飘了出来,裹着股淡淡的檀香,瞬间驱散了他身上的燥热。

李大海探出头,脸上堆着笑,油光满面的脸颊在阳光下亮得有些晃眼。

他约莫四十岁,穿着件藏青色的Polo衫,领口敞开两颗扣子,露出里面的金项链,链子不算粗,但吊坠是个巴掌大的“福”字,随着他说话的动作轻轻晃动。

“张哥,可把你盼来了。”

李大海的声音洪亮,带着点河南方言的腔调,听着亲切,却又藏着几分刻意的热络。

他手里夹着根软中华,烟燃了半截,烟灰却没掉,显然是刚点燃没多久,专门等着张建军来。

不等张建军开口,他就把烟递了过去,手指上戴着枚翡翠戒指,绿色的玉面在阳光下透着润光,一看就价值不菲。

张建军停下脚步,目光在那枚翡翠戒指上扫了一眼,才伸手接过烟。

指尖碰到李大海的手指,对方的手又暖又软,不像自己常年握搪瓷缸、摸铁栏杆的手,指节粗粝,还带着点薄茧。

“怎么停这儿了?”

张建军问,声音依旧平淡,却没了对老姚的那种疏离-他和李大海打交道快五年了,从最初的试探,到后来的默契,早成了“一条船上的人”,说话不用那么多顾忌。

李大海笑了笑,指了指粮库门口的监控摄像头:

“这不怕显眼嘛。您这儿的摄像头跟探照灯似的,我这车停太近,万一被上面的人看见,问起来不好解释。”

他说这话时,眼神往摄像头的方向瞟了瞟,嘴角的笑容没变,眼底却闪过一丝精明。

张建军心里清楚,李大海不是怕监控,是怕节外生枝-他们干的这勾当,最怕的就是“显眼”二字,多一分小心,就多一分安稳。

“倒是有心了。”张建军把烟夹在指间,没点燃,目光落在奥迪的后备箱上。

上次李大海来,就是从这后备箱里拎出的黑色手提袋,里面装着三十万现金。这次来,想必也不会空着手。

李大海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拍了拍方向盘,语气里带着点神秘:

“张哥,这次的‘货’,比上次还足。我跟您说,这批小麦的质量,绝对能过验收,到时候手续一办,钱很快就能到账。”

张建军“嗯”了一声,往四周看了看。粮库门口是条偏僻的乡村公路,偶尔有辆拖拉机驶过,扬起一阵尘土,除此之外,再没别的人影。

“老姚已经去准备钥匙了。”他压低声音,

“不过上次那批‘转圈粮',上面查得紧,我听说邻市的粮库已经有人被谈话了,你这边可得把屁股擦干净。”

李大海脸上的笑容收了收,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张哥您放心,我心里有数。这次的单据,我找的是省里专门做这个人,连水印都跟真的一模一样,保管查不出来。

而且我跟下面的人都打过招呼了,谁要是敢多嘴,我让他在这行混不下去。”

他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点狠劲,与刚才的热络判若两人。

张建军看着他,心里踏实了些。李大海虽然油滑,但办事向来稳妥,这也是他愿意跟对方长期合作的原因。

他抬手看了看表,时针已经指向下午两点,太阳虽然还毒,但再过两个小时,天就会渐渐凉快下来,到时候正好动手。

“行,等老姚把钥匙拿来,咱们就去库房看看。”

张建军说,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这场关于粮食的“交易”,从这一刻起,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