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蜜煎樱桃 > 第49章 第 49 章

蜜煎樱桃 第49章 第 49 章

作者:太懒真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7 17:29:04 来源:文学城

临川公主的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谋害公主的罪过一旦坐实,砍头都算轻的,说不定还要连坐,是谁有这样大的胆子,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此等恶事。

吴王自然知道当中厉害,他同临川虽非同母所生,但到底是在宫里一道长大,吴王了解这个妹妹的脾性,她不会说谎。

吴王只犹疑一瞬,便发了话:“命所有人前往碧水长廊,王府所有兵士围守,闲杂人不可进!所有人不得出!”

临川公主和贺小茶浑身都是湿的,幸而樊川有家尼姑庵,许侧妃命身边的嬷嬷带她们二人去借了干净衣裳换好。

贺小茶听了临川的话,心中唯有两种情绪:

一是佩服,临川公主是宫里的贵人,含着金汤匙出生,母亲韦贵妃在后宫位同副后,定然将其视作掌上明珠,千娇百宠,公主何曾有机会遭逢今日这样的生死险境。可在濒死的恐惧之下,她从未因为慌乱和绝望放掉手中的那颗珠子,即便生死未卜,她也依旧要给自己留一个公道,这样的心智,实在坚韧。

二,便是恐惧。若临川是自己失足,这桩事同她贺小茶便没有关系。可她偏偏是被人推下去的。她和公主今日装扮极为相像,公主千金之躯,谁会有这样的胆量谋害公主。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人认错人了,他们真正想置于死地的,不是公主,而是她……

初春水冷,即便换了干爽的衣物,贺小茶仍旧打了好几个寒战。

临川见状连忙上去握住她的手:“今日你救我性命,我没齿难忘,待我抓到行凶之人,回宫禀报父皇母妃,定然厚赏于你。”

眼前之人因为自己遭遇祸事,贺小茶心中愧疚,哪里还在乎什么赏赐,只摇摇头:“公主不必放在心上,那种境况,只要会水,都不会见死不救。公主平安无事就好。”

两人结伴回到碧水长廊。

贺小茶暗暗端详了汤氏和许侧妃,不由有些困惑。

今日之人,有动机且有能力杀自己的,唯有她们二人。可她们此时神态坦荡自若,毫无心虚之感。

这心理素质也太强了吧……

此时临川的声音响起:“推我的人,是趁我和侍女不备,在身后推的我们,我并未瞧见她。这珠子是我从她蹀躞带上扯下来的。端看这枚珠子的大小和制式,不是男子的配饰。推我的,是个女子。是谁做的,你自己站出来,若理由勉强中听,说不定,我能饶你一条性命。”

临川环顾众人,眸中威严无限,是俾睨之态,贺小茶方才明白,什么叫盛世公主。

所有女眷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此时一个热心肠的命妇说道:“殿下,若真有人存了歹念害你,发觉珠子丢了,必定已经将配饰丢弃,一时半会儿是查不出来的。不如将此事告知大理寺,咱们都好好在府里呆着听侯传询便是了。”

贺小茶在心里点头。

在蹀躞带上坠配饰是当下长安城的潮流,但不是每个女眷都有这样的习惯,不能武断地说谁蹀躞带上没东西就断定是谁行凶。另外就是女子的配饰往往细小精致,彼此见面也都不会刻意往人腰上看,至于蹀躞带上挂的是什么,不会有人注意的。

临川似有不甘,吴王则思忖着对策。

那命妇所说,将事情交给大理寺,是对的,可当下这些女眷……谋害公主这等罪责,凶手家中之人必定拼了命的帮忙掩护,若真将她们都放回去,变数可就大了。

众人默然,静待两位殿下发话。

贺小茶心绪纷乱,方才在水里折腾许久,换了衣服也没缓解周身的冷,忍不住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方才带她换衣裳的一位嬷嬷注意到她的不适,走到吴王和公主跟前行了礼,言语诚恳,就像长者关心家中小辈一般,替贺小茶请了愿:“两位殿下,我瞧着四娘子似是身子不适,方才救人,四娘子竭尽全力,体力消耗极大,水中又那般冷,这样下去恐得风寒。料想谋害公主这事,不会是她做的,否则她也不必舍身救人。此间之事,一时半会儿也没个定论,老奴想着,尼姑庵的姑子们长年备着御寒防病的草药,不妨就让四娘子跟着老奴,去喝碗汤药暖暖身子吧,也省得真落下病。”

临川的神色缓和下来,她赶忙点了头:“方才若无四娘子,我此时已经是水中亡魂,四娘子快快去吧,喝了汤药,我命人将你送回去。”

吴王也道:“快去吧。”

贺小茶有些笨拙地行礼谢恩:“多谢两位殿下。”

荀书儿看着贺小茶,本想跟着一道去,孙妩月却伸手拉住了她,摇了摇头。

孙妩月并非弃贺小茶于不顾,而是经过细致考量的。

年年救了人,自然可以摆脱嫌疑,但公主殿下可没说她和荀书儿可以走。固然她们和年年一直在一起,没有害人的时机,公主此时情绪激愤,不一定顾及这些,她们若这时跟着年年走,未必不会开罪公主,这是其一。

公主与年年着装相类,公主被推落水,旁人品不出其中滋味,她和荀书儿却心知肚明,公主大概是替年年挡了灾了,这事儿同汤氏脱不了干系。吴王和公主雷霆之怒,汤氏必定心焦不已,想办法周全自己还来不及,不会有后手。这是其二。

至于其三,便是这位嬷嬷,她方才替年年说话是因为年年打了喷嚏,若年年不打这几个喷嚏,或许这嬷嬷根本不会想到什么汤药,如此偶然,能有什么危险?

贺小茶心中所想,跟孙妩月如出一辙。

所以她并未犹豫,就同嬷嬷一道,往方才的天净庵走。

刚刚嬷嬷是为了她的身体才跟吴王和临川公主求情,贺小茶承了人家的情分,自然要有所表示。

“多谢嬷嬷方才为我说话。”贺小茶直白道谢:“我身上没带什么值钱物件儿,但我会做点心,等回了家,我做好了点心给您送过去,您尝尝我的手艺。”

贺小茶说这话,是因为她在长安这些时日已经成长了很多,学会了做“主子”的一些要义。

下人们做了好事,是应该得到嘉奖的。

贺小茶这句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嬷嬷您对我好,我是知道的,但我没带钱,回头我把钱塞在点心盒子里,一道给你送过去。

嬷嬷意会,眉眼带了笑:“四娘子客气了,临川公主是我们吴王殿下的至亲,您救了公主,也就是帮了我们殿下,老奴今日所为,都是应该的。”

贺小茶在心中感叹,不愧是在天潢贵胄府中办了大半辈子差的人,说的话滴水不漏,她直呼学到了。

贺小茶此时心防已经卸下,所以许多事情没有留心。

比如离开碧水长廊时,她是跟着嬷嬷的,可走了一段路后,嬷嬷便放缓了步伐,走到了她的身后。

这本也合乎规矩,毕竟贺小茶是“主子”,而嬷嬷是下人。

只是这样一来,贺小茶便错过了嬷嬷的表情。

这个老奴此时嘴角噙着尖锐的笑意,一双眼睛也再没有了“长者”的慈爱,取而代之的,是无尽阴狠。

……

李行隐作别贺小茶后,一路追着那两个“书生”,两人不负众望,很快发现了身后有人跟踪,于是越走越快,卓绝的轻功不消片刻便使了出来。

李行隐也不客气,单论身法,大唐境内,能同他一决高下之人,实在不多。

于是遍野桃花中,三道影子如雾入电,飞驰其中。

而后来竟有越来越多的影子加入其中,李行隐这才知道,今日的樊川真是热闹,看来汇聚在此的,不只一股势力呢。

不过幸亏他早有准备。

李行隐今日看似形单影只,其实是带着几个弟兄来的,而且大都是刚入金吾卫的新面孔。

他们穿着常服,游走于樊川各处,不会引人注意。

一番斗法之下,李行隐活捉五个行迹可疑之人,五人皆是鼻青脸肿。

一个金吾卫兵士累得半死,一边把手上的“犯人”五花大绑,一边气喘吁吁跟李行隐抱怨:“头儿,跑了一个。不过那人好生奇怪,他怎么还帮咱们打人呢?”

李行隐笑笑,帮他们缉拿要犯,还能从他们手里溜走的,还能是谁啊,无非就是照夜楼的人呗。沈钦这厮真是气人,什么事都要插一脚,不错过任何彰显他能力的机会。

正当此时,一个金吾卫从远处跑过来,禀报道:“头儿,碧水长廊宴会那边出事了。”

“何事?”李行隐瞬间紧张起来。

“有人谋害公主,顾家四娘子出手相救,吴王殿下下令,将今日参宴的众人,都围在长廊上了。”

李行隐稍稍松了口气,听这话的意思,贺小茶应当无虞,但李行隐总觉得有些不安,怕了拍兄弟们的肩膀:“剩下的交给你们了,我去碧水长廊看看。”

……

李行隐的出现让吴王和临川公主都有些意外。

李行隐简单行了礼,环顾四周,不见贺小茶的影子,可荀书儿和孙妩月却站在这,他心中警铃大作,径直问道:“顾四娘子呢?”

李行隐因为出身,性格极为谨慎,待人接物一向和煦,这般面色肃穆,实在少见。

临川公主虽不解,但还是答道:“方才我落水,四娘子舍身相救,有些不适,吴王兄府上的嬷嬷带她去喝御寒的汤药了。”

“去了哪里?”

临川素手一指:“呐,东边那座尼姑庵,叫天净庵的。”

李行隐欲走,汤氏却突然疾道:“李行隐!尼姑庵里都是姑子,你男子之身,怕是不妥!”

汤氏是国公府的媳妇,女儿又是吴王的侧妃,仗着身份高贵,跋扈已久,她连与马夫有奸/情的逢宁公主都看不上,更遑论她的儿子。

前阵子昌国公府和顾家的议亲风波,李行隐也是听说了的。

汤氏话音刚落,李行隐目光如利剑一般,像是要剜汤氏的肉:“我竟不知,杨妃娘娘和吴王殿下的宴席,是夫人说了算。”

吴王看向汤氏,心生不悦,汤氏却只能硬着头皮拦人:“正……正因为我顾念殿下,才不允许旁人在殿下宴会之上生事!姑子们皆是完璧之身侍奉神佛,岂容你玷污名声!”

李行隐冷笑:“我乃金吾卫千户,有巡察长安之责,亦有惩处奸佞之权,夫人若是不服,去找圣人分辩罢!”

说完,李行隐拂袖而去,留下汤氏神色仓皇,看向许侧妃,许侧妃面色倒是稳得住,只是鬓边生出的细汗出卖了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