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 第69章 错过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第69章 错过

作者:大南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15:41:44 来源:文学城

孟玉宁和激动的小英去了她家。

见到小英她爹,孟玉宁差点愣住,以前没注意过,今天见了,才发现比自家爹大不了几岁的小英爹,脸上已经有了沟壑,身子也有些佝偻,猛一看像是和自己爹差了一辈似的。

小英爹面对孟玉宁,显得有些拘谨,倒是小英她娘,热情的请孟玉宁进屋喝水。

孟玉宁稳住有点惊讶的表情,跟小英娘客气道:“伯娘,不用麻烦了,出来的时候刚喝了水。”

虽然说不用了,小英娘还是热情的往屋里让。

小英拦住自家热情过火的娘,直接道:“娘,我跟玉宁说了请她帮忙打听做工的事,她跟我过来是问问你们的意思。”

小英娘:“……这是,已经有合适的了?”

听她话音,孟玉宁明白小英娘确实是同意她出门做工的。

孟玉宁又看向小英爹,见他只是拘谨的站在那里,并没有出言反对。

虽然他没有开口反对,孟玉宁还是问了一句:“二伯,你也同意小英出去做工么?”

小英爹看了眼孟玉宁,又迅速撤回视线,先是叹了口气,然后就蹲在自己编织的物品堆旁边,抱头道了句:“同意。”

只有两个字的回答,结合他的行事,还有进来后他拘谨的样子,孟玉宁确定,小英她爹绝对是社恐。

小英娘担心丈夫的表现会让孟玉宁误会他内心不愿意,赶紧解释说:“玉宁啊,你放心,小英出去做工,我们两口子都是同意的。”

感觉这个解释好像不够,小英娘干脆一次说个清楚:“我们让小英出去做工,是因为她也到了说人家的年龄了,上面俩闺女出嫁的时候,家里还算宽裕,多少是有些陪嫁的,这两年家里花用大,小英成亲,根本就拿不出陪嫁了!

孩子说家里拿不出陪嫁,她可以自己出去挣。

我们自己没本事,不能拦着孩子自己挣面子,更不用说女孩子的嫁妆,就是她在婆家的底气。

我们当爹娘的给不了嫁妆,她要出门做工,我们当然是不能再拦着的。”

小英娘的解释,让孟玉宁对他们家的印象,有了彻底的改变。

原本以为他们家是那种最传统的,不允许女子出门的封建家庭,没想的实际情况却是村里少有的开明家庭。

孟玉宁原本就决定帮着小英找个工作的,听完小英娘的解释,彻底没了疑虑,直接跟小英娘说:“明天我正好去县里,伯娘要是没事,可以带着小英一起去,要有合适的事,你亲自看过,也好做决定。”

小英娘虽然不社恐,平时却也少有出门的时候,但是为了闺女,隐下内心的胆怯,对孟玉宁说:“你看,这么麻烦你,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了!”

孟玉宁笑道:“我跟小英关系好,又是一个村的姐妹,顺便的事,不用那么客气。”

说了不用客气,小英娘还是再三道谢。

……

孟玉宁去县里是早就定好的。

回来一趟不容易,从州府回来之前她就计划好,等姐姐定了亲,自己要去高婆婆家住两天。

这两天爹爹要跟大伯去他承包的工地去看看,孟玉宁去县里也不用他专门去送,只需要送到镇上,从镇上坐去县里的车就行。

从镇上往县里去的车,都是一大早就发车,到县里的时候,巳时还未过半,比坐自家的车来县里,将近提前了一个时辰。

孟玉宁扶着石榴的手从车上下来,跺了跺发麻的脚,决定以后出门还是坐自家的车吧。

坐这种拉客的车,挤的慌不说,车厢里的空气也不怎么样,幸好后半程开了点窗户,要不然一路下来更难熬。

等小英母女俩从车上下来,孟玉宁又叫了一辆车,当骡车停在万香阁门口时,小英娘赶紧要拿出绑在腰带里面的荷包,却被孟玉宁给摁住了手。

只耽搁了一下,石榴就把车资给付了。

小英娘急道:“怎么能总让你出钱呢!”

孟玉宁温声道:“伯娘,这趟车你们就算不坐,也得是这些车资。”

小英娘:“从镇上过来,车资也是你拿的,现在又是你们拿,我真是不好意思了。”

孟玉宁拉着她下车:“您又客气,我说了带你们出来,还能不管个路费!”

给小英母女俩拿车费,不是孟玉宁装大方,也不是她钱多不在乎。

是这个时代的乡性重,昨天回到家,孟玉宁跟父母说了带着小英母女俩来县里,帮着她找工作的事。

父母就跟她说,农村大部分女性轻易不出门,小英家的日子过的也紧张,既然说了要带人家出去,一路上的费用就别让她们出了,这点开支对咱家不算什么,对她们家来说可能就是好久才省出来的。

父母说不能让别人说自家没有乡性。

孟玉宁前世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前世奶奶发病还是村里人帮着送到医院的,现在对于父母说的乡性,孟玉宁不止能理解,心里更没有排斥。

招呼着小英娘下来,高婆婆看到门口停了车,已经从店里出来了。

彼此介绍过,高婆婆就热情的把人请进店里。

孟玉宁跟高婆婆说自己要帮着小英在县里找个活,然后又道:“小英针线活不错,撒扫浆洗都能干,我这几个月不在县里,也不知道谁家缺个做工的,婆婆,你有听说过谁家要找做工的么?”

高婆婆听完,思索了一下,说:“这一时半会我也想不起来谁家缺人,小英她们难得出来,要不让石榴带着小英跟她娘先去街上转转,我再想想谁家找做工的,不行就让你孙爷爷出去问问,看谁家缺人。”

说完又对小英娘说:“你放心,县城找做工的人家多的是,既然宁宁把人给带出来了,我绝对能给你闺女找个合适的事干。”

高婆婆的话让小英娘吃了颗定心丸,赶紧起身道谢。

高婆婆就让石榴带着她们母女俩出去逛街。

等人走了,高婆婆问孟玉宁:“宁宁,我见这个小英也算机灵的,你怎么不让她在你作坊里做事?”

孟玉宁回道:“作坊里做工的都是附近的人,我也不用管她们吃住,省心的很。

要是让小英来作坊,她住哪里就是个问题,没有周围人用着省心。”

高婆婆摇头笑道:“用县里人做工确实省心,但是她们跟你也不是一条心。

这个小英不笨,她娘看着也是厚道的,这样的母亲教育的孩子差不了。

你不如就让她在作坊里干,要是她能顶起来,就可以把丰三调回你身边,到时候你爹回家或者是出个门,我们也不用担心你的安全了。

至于说住的地方,根本就不是个事,咱家又不是没地方,让她住石榴和樱桃住的屋子,吃饭和丰三一样,出个伙食费,再给李嫂一个月加个五十文工费,让她在厨下跟着李嫂一起吃。”

高婆婆说的确实在理,孟玉宁就是觉得:“还是太麻烦您了。”

高婆婆笑着点了点她:“你麻烦我的事还少呀,让小英住家里,又不用我做给她吃喝,算什么麻烦事呀。”

孟玉宁自己麻烦高婆婆的事,那是算都算不清的,这么一想,让小英住高婆婆家,真就是麻烦她最小的一件事了。

商量好小英做工的事,高婆婆又检查了孟玉宁制香的进度,确定她没丢了手艺,还略有进步,这才放下心来。

等小英她们从街上回来,孟玉宁就跟她们母女说了自己的作坊过段时间就忙了,问她愿不愿意在自己的作坊里做工。

小英听了赶紧应下来,比起来去陌生的人家,能在孟玉宁作坊里做工,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把吃住和工作的情况都说好,又带着她们母女去后面的作坊里看了,小英娘彻底放心。

下午孟玉宁又让丰三陪着她们母女俩回去,小英回去拿铺盖行李,丰三在自家住一晚,明天再带着小英回来。

送走了小英,孟玉宁就带着石榴出门,去找张苗和武文欣玩。

没想到张苗不在家,武红蕊看到孟玉宁,双手一拍,“嗐”了一声,说:“到底是错过了,苗苗她舅去州府公干,他们几个都跟着去了,有五六天了,还说到了州府就找你的,没想到还是没遇到!”

小伙伴们都不在家,孟玉宁也挺遗憾的,想着自己过一两天就回去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待到自己回去。

武红蕊:“去的时候说是七八天就回来了,想来再过一两天就回来了。”

孟玉宁:……

好吧,知道了,我们还会再错过的。

和表婶告了别,也没别的朋友能找,认识的其他朋友,大多都和庄家有关系,孟玉宁并不想和庄家再有什么牵扯,干脆直接回店里,跟高婆婆商量在州府开店的事。

第二天丰三带着小英回来了,安顿好小英,下午孟玉宁就租了一辆车回家了。

孟卫祥工地上没什么大问题,有点不太顺畅的地方,孟卫行也帮着给理顺了。

州府的工地还干着,孟卫行也不敢在家里多待,等孟玉宁从县里回来,第二天就驾车回了州府。

和孟玉宁想的一样,回到州府昌平街的宅子里,樱桃禀报说:“姑娘,您回去那天,武家和张家的表姑娘表公子们就来了,昨天他们又让人送了信,说今天他们回仓房县了。”

预料到的结果,孟玉宁听完还是有些遗憾。

心里正遗憾着,樱桃又报了这些天花田的收益。

有银钱进账,孟玉宁内心的遗憾被迅速治愈。

和朋友错过了,还有下次相遇,其实没什么好遗憾的,还是先把精力放在开店上面比较实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