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温茗总觉得心神不定。
王家对合作倒很是积极,契约签订当天就派了自家人来,想到后厨帮忙。
温茗有意引蛇出洞,便摆出热情招待的模样,先敷衍“帮厨需先经过厨艺评估”,等到确定厨师的烹调水平,下一步又提出“西餐菜式烹调能力”的测试来,还说“按照温家规矩,帮厨录用后得到铺前招揽客人、了解口味”……
又拖延了半月。
果真有人等不及,要使绊子了。
却不是王家。
“温家食铺发达后仗势欺人,各位路过的好人来评评理啊!”
之前温茗叫碎嘴的两名厨师去寻食物中毒的客人,却未寻到;她借故辞去两名厨师,也算让众人心服口服。
然而,那未处理好的食客果真是枚定时炸弹。
温家食铺前瘫坐着一个中年男人,方脸粗眉,瞧着老实、令人亲近。来找茬的食客正泣不成声,一会儿捶胸顿足,一会儿又指着铺帘大吼。
中年男人怀里抱着个不省人事、脸上起痘的女子,正哭诉道:
“前几日我与媳妇来食铺尝鲜,不料吃完西餐后便觉身体不适,却被几名厨师拿银子随意打发了……他们还威胁我,说即使报官也无用,温家食铺现在有贵人罩着呢……”
这话挺狠——与食铺走得近些的“贵人”,无非是指江家和明德酒楼罢了。
是要提点江家,若不想被温家牵连,现在还走得成。
男人继续道:“我原也并非贪婪之人,更不为寻衅滋事,想着和气生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料、不料回去不过一日,我媳妇上吐下泻,去看大夫,人家说是吃了脏东西!”
“我夫妻二人在温家用膳后,便从未在外觅食,为何会如此?食物若问题不大,干嘛急匆匆用银子堵我嘴?!”
这人实在啰嗦,然而多数时候旁人听情不听理,配合哭啼神态以及哭腔,很容易让人被带着跑。
许多闲杂人向着他,啧啧称奇,旁观这出好戏。
温茗还没赶到,被痛斥“做出脏东西”的温家师傅一爪掀开布帘,一时气血上涌,差点儿要当众争辩。
掌柜镇定许多,明白在官府到来前,这种情况不适合慢慢讲道理。
他深吸一口气,径直走到那人面前,微微欠身说:“这位客人,您的遭遇令人同情,若您真是在小店受了委屈,温家定会大力弥补过错。”
“不过我们素来严查厨房卫生,保证让每一位食客吃到放心可口的佳肴……”
掌柜端庄可亲,话语真挚,想息事宁人。
食客仿佛抓住把柄,寸步不让,“你们肯定是心虚!不然怎道歉得如此爽快?!”
以退为进,不与小人计较,可小人却会得寸进尺。
温茗早已赶到食铺,却不出面,只旁观这场闹剧。
一是不想再加剧事态,而是想借此考验掌柜。
自证清白比还困难,因为旁人会先入为主;让污蔑者拿出食物中毒的证,才是破局的关键。
温茗往锦囊里塞了纸条,让人递给掌柜。
“好!既然温家如此笃定,我就来提供确切的证据!”食客仿佛受了奇耻大辱,“请各位看,这是我去医馆时开的单子,上面清楚写着我媳妇中毒的症状,就是由于吃了温家食铺的食物所致!”
他拿出张黄纸,在空中挥舞几圈,上有“胃泛酸,腹痛腹泻,食物中毒”几个杂乱的大字。
掌柜冷笑一声,手指污蔑者:“这就算是证据?没有医馆地址与大夫签名,只凭几个潦草字迹就能证明是食了我家食物所致?实在让人见笑!”
污蔑者见状大愣,结巴着想要辩解,掌柜见了他得寸进尺的无赖样,早已不再有怜悯。
他平静地说:“我再说一遍,请拿出真凿的证据来,否则一切便按污蔑处理。食铺不会妄下道歉,更不会给与任何赔偿。”
一时间僵持不下。
看着是无法私了了。
闹剧仿佛快要被化解,温茗却知掌柜不过靠气势取胜,最终还得靠官府定夺。
“去请京城司的人。”温茗当机立断,吩咐小厮。她原本不想将事情闹大,一是考虑到闹事者或许真有苦衷,不过蛮横了些。
然而这食客寸步不让,哪怕温家承诺补偿也不满足,大概是身后有人支撑着。
官府来得倒是快,主要温家食铺前围了一圈人,快要将路堵死了,惹得行人怨声载道。
“京城司办事,闲人退散!”来人声如洪钟,呵退围观群众,又带着温家掌柜和闹事的食客到京城司报了案,称此等小案一周内必出结果,到时再见分晓。
“没良心的奸商。”闹事者喋喋不休。
“骗子。”掌柜暗骂。
温家掌柜与闹事者相看相厌,只是表面功夫需得做好。温家不仅雇了马车送夫妻归家,时不时还带着医师上门拜访。
然而用处不大。
那名食客似乎对温家食铺憎恶无比,无论怎样的善意抛在他面前,似乎都只是惺惺作态,温家嘘寒问暖换回的不过是他的冷嘲热讽。
如此一来,再好脾气的人都会被触怒。
食客又揪着这点不放,称温家真面目终于暴露,来来回回折腾好几次。
温茗倒也不很在意这人的叫嚣。
她这些安抚主要是做给旁的食客看的,目的在于展现温家仁善。
期间为让食客安心,温茗还采用更多举措来恢复食客信心——
先是在铺内外都张贴了卫生检查标准;保证每周检查,公示结果;
不仅如此,还设置售后服务台,让食客可以随时提出意见,食铺会仔细处理反馈,并及时回应,以优化顾客体验。
王家的帮工派上用场:他们亲自站在食铺门口,倾听食客的疑问与建议,现场解答并处理。
温茗偷偷观察过,那几名帮厨的脸都绿了。
要么缺乏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要么……包藏坏心、不愿见到温家食铺恢复旧状。
再等等,温茗笑得像狐狸,总会露出马脚的。
为恢复客流,食铺周边亦加强了宣传,派发五花八门的传单、定期举办各类折扣活动与新品推介,藉此留住老客户与吸引新客源。
依靠食铺口碑与老客户的推荐,食物中毒一事带来的影响逐渐淡化。
*
一周后,就在食铺众人松了口气、以为危机度过时,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发生。
——林家新开一家西餐食铺。
推出炸鸡和番茄酱搭配。
不仅如此,番茄酱之外,林家食铺还宣称新创“时蔬酱”“甜辣酱”等系列新口味。
跟温家还在试点的几样酱料一模一样。
林家算是打了温家食铺一个措手不及:他们新开食铺的消息瞒得太死,直到营业当天,温家才知晓西餐食铺的存在。
系统气得七窍生烟:【那是我从西幻世界搜刮来的酱料配方!抄袭**iss!】
几样酱料全都还在“市场评估”阶段——温茗先雇了试吃者评分,还咨询了老食客的意见,目前还未大力推广。
林家打了个时间差,借此避开抄袭的指责。
更令人恶心的操作在后面:林家宣称炸鸡和酱料制作极为简单,明里暗里都是对温家的鄙夷;还冠上林家炸鸡的名号。
不仅如此,仗着他们是新食铺,声名无污点,更是借“食物中毒案”拉踩温家。
这招颇为毒辣。
温家食铺闹出事来,食客到底心有芥蒂,只能靠补偿措施和时间流逝极力淡化影响,然而林家好巧不巧,就在此时新开一店。
在其他方面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当然是林家食铺更容易赢得新食客欢心!
更别提他们还推出了新口味。
这才是林家真正的阴谋。
“温小当家,现在如何是好?”老掌柜急得口中生溃疡。
温茗问:“催过官府破案了?”不过一件食品中毒的小案,两周还不能给出结果,怕不是要成一桩悬案?
掌半是愤慨半是道:“京城司怕是得了提点,敷衍得很哪。”
他诉说起当日情状——小吏态度傲慢,“区区食铺纠纷,何敢催促?”
温家掌柜语气略软:“大人,我朝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您身为掌管此案的主管,又岂能推诿?”
官员脸色微变:“如今人手不足,调查这桩案子需要时间。你回去等消息就是,无复多言!”
掌柜还待暗中递些“好处”,不料小吏竟直接翻脸送客。
掌柜遣人打听过,负责此案的小吏面对小贿赂通常来者不拒,怎会对温家如此不留情?
温茗只道:“意料之中。”
从被污蔑食物不干净之后,温茗托了苏三娘去查那食客的消息,最后线索导向林家;如今林家坐收渔翁之利,想必也是他们利用权势、暗中干涉结案罢了。
掌柜见温茗毫不慌张,心倒也莫名放下来一些。
可担忧如附骨之疽:温家身正不怕影子斜,食物中毒一事即使不澄清,凭今后表现亦能慢慢获得食客信赖。
问题在于林家的西餐食铺。
推出的菜品这般巧合,到底有没有抄自家?
又是如何抄的?
念念不忘,总算有了回响——就在当晚,温家一名洒扫仆从起夜方便时,自称发现了偷盗秘方的厨师。
是陈大。
王家主来温家后厨交流时、仓皇离开的那名厨师,也是陈家的帮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