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迷障虽破,那勾魂摄魄的余韵却如蛛丝黏连,缠绕在众人心头。尤其是玄奘,面上虽已恢复宝相庄严,捻动佛珠的指尖却仍微微发颤,方才迷障中与武媚娘种种旖旎幻境,比任何妖魔更撼动他禅心。
武媚娘亦觉心神不宁,那“爱别离”的幻痛隐隐残留。她见玄奘如此,心知这和尚心湖已乱,若不清涤,恐生魔障。
正行间,忽闻水声潺潺,一股夹杂着硫磺气息的温热湿气扑面而来。拨开浓密藤蔓,眼前豁然一亮:一池温泉蒸腾着白雾,水色澄碧,池底铺着细软白砂,四周奇花异草环绕,正是那七蜘蛛精日常沐浴的“濯垢泉”。
悟空火眼金睛一扫,叫道:“师父,这泉水倒是灵秀,并无妖气,反有涤尘静心之效!”
八戒一听“沐浴”,又见热气腾腾,顿时把那迷障尴尬抛到九霄云外,欢呼一声:“妙极!正嫌一身晦气!”说着就要宽衣解带。
“且慢!”武媚娘出声制止,眸光清亮,“此泉虽好,却也是那七情迷障源头之一。热气助长心火,若心神不宁者入内,恐引动残余心魔,幻象再生。”
她转向玄奘,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法师,你禅心初定,根基未稳,此泉于你,是劫是缘,犹未可知。妾身以为,你当率先入泉,直面本心,以定力化温泉为磨刀石。”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让刚刚经历情障的圣僧,独入这暧昧温泉?
玄奘抬眼看向武媚娘,见她目光澄澈,并无戏谑,只有一片坦荡的关切与砥砺之意。他心中波澜再起,却知她所言极是。避,则心魔暗生;迎,或可破而后立。
“阿弥陀佛。”玄奘合十,神色肃然,“女菩萨所言甚是。贫僧便入此泉,涤荡心尘。”
他褪去袈裟僧袍,只着中衣,缓步踏入温泉。水温宜人,浸润肌肤,那被迷障引动的、压抑的情感仿佛也随之苏醒,蠢蠢欲动。他闭目盘坐水中,默诵心经,与心底翻腾的幻象对抗。
武媚娘立于泉边,对悟空等人道:“我等在此护法,亦需警戒。悟空,你眼力最佳,留意四周。八戒、沙僧,守住入口。小碧小艳悟璃,你们……”她顿了顿,“背对泉池,勿要回头。”
众人依言行事。泉中,玄奘额头渐沁汗珠,与泉水交融。他仿佛看到武媚娘笑靥如花走入水中,听到她软语呢喃……佛珠越捻越快,诵经声渐高。
武媚娘背对着温泉,耳听得水声微澜,诵经声时而急促时而低缓,知他正经历紧要关头。她忽然开口,声音清越,穿透水汽:“法师,可记得无字劫中,‘此心我明,此情我认’?心魔如贼,认则不惧,惧则生妄。你修的既是入世佛法,又何惧这红尘水温?”
这番话如暮鼓晨钟,敲在玄奘心头。他猛地睁开眼,眼中挣扎渐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达的清明。是啊,惧之何益?他不再强行压制那情愫,而是观其起,察其灭,如观水中泡影。温热泉水依旧,却不再助长心火,反成照见本心的明镜。
良久,玄奘长吁一口气,周身气息圆融通透,竟比迷障前更为凝练。他起身出泉,衣衫尽湿,却无半分狼狈,眉宇间一片光风霁月。
他对着武媚娘的背影,深深一揖:“多谢女菩萨点醒。贫僧……受益匪浅。”
武媚娘并未回头,只是唇角微扬。
这时,八戒再也按捺不住,扑通一声跳进泉水,大呼小叫:“可轮到俺老猪了!舒坦!”他一边搓洗,一边还对岸上的沙僧喊:“小沙,快下来!这水治‘上火’特灵!你看俺耳朵都不怎么热了!”
沙僧犹豫地看了看武媚娘。武媚娘轻笑:“无妨了,心猿已定,浊泉亦可濯足。”
众人这才放松下来,轮流入泉洗漱,洗去一身疲惫与晦气。而那七蜘蛛精,经此一挫,知这取经团不好惹,竟再未现身。
离了濯垢泉,队伍气氛明显不同。玄奘步履沉稳,目光坚定,与武媚娘之间,那份默契更添一层历经考验的坦荡。八戒顶着一对终于恢复正常体温(但依旧招风)的耳朵,哼哼唧唧。悟空扛着棒子,时不时瞅一眼小碧,见她神色如常,便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