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渡心的余韵尚未散去,取经团队踏入了一片奇异的平原。土地呈灰白色,踩上去松软无声,四野空阔,不见草木虫蚁,唯有无数或立或卧的残碑断碣,如同大地的疮疤,一直蔓延到天际线。天空是一种沉闷的铅灰色,压得人心头窒重。
“此地……好生古怪。”玄奘勒马,眉峰微蹙。他腕间的佛珠竟自行微微震颤,发出低鸣。
武媚娘目光扫过那些无字碑林,袖中“扫雪”笔隐隐发烫。“并非妖气,亦非魔障,”她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是‘寂灭’之意。”
话音未落,平地忽起怪风,卷起灰白尘土,迷蒙视线。风中传来无数细碎低语,似悲泣,似质问,似亘古的叹息,钻入耳膜,直抵神魂深处。
“小心!”悟空厉喝,金箍棒已握在手中。然而风中并无实体攻击,那低语却如无形利刃,开始切割每个人的意识。
八戒忽然抱住头,痛苦嘶吼:“谁……谁在叫俺天蓬?天河……元帅府……”他眼神混乱,看向悟空,“猴子,我们是不是在天上打过架?”又看向玄奘,“和尚,你念的经……俺好像听过……”
小艳脸色煞白,紧紧抓住沙僧的胳膊:“沙大哥,我……我记不起宫里姐妹的名字了……我是谁带来的长安?”
沙僧身躯剧震,玄铁链哗啦作响,他张了张嘴,竟发现自己想不起为何被贬下界,想不起自己为何会混在取经的队伍中。那木讷的脸上第一次出现近乎恐慌的空白。
小碧踉跄一步,脑中关于武媚娘的具体指令、宫中规矩迅速模糊,只余一片惶恐。悟璃更是吓得大哭,她感觉自己轻飘飘的,快要忘记自己是怎么摔坏琉璃盏的,怎么被贬下凡间的。
连悟空也面露挣扎,火眼金睛光芒明灭不定,蟠桃园、八卦炉、五行山……那些刻骨铭心的画面竟在飞速褪色!
玄奘诵经声越来越高,试图稳住众人心神,但他自己也感到某些佛法精义正在从脑海中流逝!
唯有武媚娘,凭借宫中历练出的极致意志与“扫雪”笔传来的一丝清凉,死死守住灵台一点清明。她看到众人痛苦模样,心知不妙,厉声道:“紧守本心!忘记一切,也需记得‘自己’是谁!”
风更烈,低语声汇聚成洪流。灰白地面上,那些无字碑仿佛活了过来,碑面上开始浮现模糊的影像——竟是取经团队众人的身影!但影像正在一点点变淡!
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八戒发现自己的九齿钉耙变得虚幻,悟空感觉金箍棒重量在减轻,沙僧的降魔杖光泽黯淡!他们的法宝,连同他们的肉身,都开始变得半透明!
“不——!”悟空怒吼,试图施展七十二变,却连分身都维持不住!
玄奘的锦斓袈裟佛光急剧收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虚弱,仿佛立身之基正在被抽空。他看向武媚娘,眼中第一次流露出近乎绝望的惊悸——他看到她的衣袖边缘,也开始变得模糊!
“此乃‘无字劫’。” 一个冰冷、毫无情绪的声音直接在所有人识海中响起,仿佛来自这碑林本身,“凡入此域者,其名、其忆、其迹、其存,皆归虚无。尔等不过时间长河中几粒微尘,湮灭,是最终归宿。”
低语声化作尖锐的质问,直指每个人最深的执念:
对玄奘:“取经?真经可能渡尽世间苦?你连身边一人都未必渡得了!你那点凡心,是修行还是沉沦?”
对武媚娘:“权谋?帝业?红颜终化枯骨,王朝终成黄土!你挣扎求存,可能敌过这天地寂灭?”
对悟空:“齐天大圣?不过一笑话!护得住谁?五行山下五百年,可曾真的自由?”
对八戒:“痴念贪欢,一场虚空!可还记得广寒宫前那杯毒酒?”
对沙僧:“卷帘大将?流沙罪徒?哪个是你?忠诚换来了什么?”
对小碧小艳:“婢女之命,随波逐流,可有自身价值?”
对悟璃:“卑微孤魂,蝼蚁者也,你可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每一问,都如重锤敲击在心神最脆弱处。众人的身影愈发淡薄,几乎要与这灰白天地融为一体。绝望,如冰冷潮水般蔓延。
就在武媚娘也感到意识即将涣散的刹那,她袖中“扫雪”笔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灼热!她福至心灵,用尽最后力气将笔掷向玄奘:“法师——心光!”
玄奘接住笔,那灼热瞬间传入他掌心,与他内心深处一丝从未真正熄灭的、对武媚娘的情愫,以及对佛法最本初的信念轰然共鸣!
他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璀璨金芒,不再诵经,而是发出一声石破天惊的断喝:
“身可灭,迹可消,存可忘——!”
声浪如雷霆,震得碑林晃动。
“然,此刻我在!此心我明!此情——我认!”
“认”字出口,如同立下最重的誓言。他手中“扫雪”笔凌空挥洒,并非写字,而是划出一道纯粹由心意与情感凝聚的光痕!那光痕,非佛非魔,是他玄奘,作为“人”的存在证明!
光痕所过之处,侵蚀一切的“寂灭”之意竟被短暂逼退!
武媚娘看着他决绝的背影,听着他那句“此情我认”,眼中瞬间盈满泪水,却带着无比骄傲的笑意。她亦凝聚最后意志,清叱一声:“媚娘在此!天地不容,我便——逆了这天!”
悟空狂笑:“老孙天生地养,存在便是道理!吃我一棒!”金箍棒携着不屈战意,再次凝实!
沙僧沉默地将刻着“艳”字的降魔杖重重顿地!八戒吼叫着现出部分法相!小碧小艳紧紧相拥!悟璃身上琉璃光华绽放!
所有人的意志,在玄奘那一道“心光”的引领下,汇聚成一股磅礴之力,狠狠撞向这“无字劫”的核心!
“轰——!!!”
天地失色,万籁俱寂。
下一瞬,风停,低语消散。铅灰色的天空裂开一道缝隙,投下久违的天光。那些无字碑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风化、坍塌,最终化为齑粉,随风而散。
平原依旧灰白,但那股令人窒息的“寂灭”之意,已悄然退去。
众人跌坐在地,大汗淋漓,虚脱般喘息,但身形已重新凝实,记忆如潮水般回归。劫后余生的庆幸与疲惫交织。
玄奘脸色苍白,握着“扫雪”笔的手微微颤抖,他看向武媚娘,目光复杂无比,有后怕,有庆幸,更有方才那不顾一切坦白后的释然与坚定。
武媚娘走到他身边,轻轻取回笔,低声道:“法师,方才……可是破了最大的戒?”
玄奘闭目,长叹一声,复又睁开,眼中竟是一片前所未有的澄澈与平静:“贫僧……只是说了实话。”
前方,灰白平原的尽头,隐隐现出绿色的山峦轮廓。
但这“无字劫”留下的震撼,以及对“存在”与“信念”的终极拷问,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永难磨灭。
玄奘金句:“此刻我在!此心我明!此情——我认!”
媚娘金句:“媚娘在此!天地不容,我便——逆了这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8章 无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