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金平府,一行人沿着春水初生的江岸徐行。连日的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愈发浓郁的绿意。这日午后,他们踏入一片无边的竹海。
但见新笋破土,老竹参天,阳光透过密叶洒下碎金。风过时,万千竹叶摩挲作响,如细雨,如低语。玄奘忍不住驻足合十:“听此竹涛,倒似闻得佛法妙音。”
武媚娘折下一片竹叶,置于唇边轻轻一吹,清越的音符惊起几只翠鸟。“大师可听过‘竹林七贤’?妾身少时读《世说新语》,常向往那般潇洒。”
悟空一个筋斗翻上竹梢,惊落阵阵清露:“这竹子长得忒密,害得俺老孙的棒子都耍不开!”
八戒干脆躺在厚厚的竹叶上,翘着腿哼起小调:“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才唱两句就被竹笋硌了腰,哎哟哎哟直叫唤。
小碧细心,见沙僧挑担辛苦,取帕子垫在他肩上。小艳却追着一只竹蝶跑远了,沙僧的目光始终紧随她那抹嫣红身影。悟璃最是欢脱,抱着新笋当娃娃哄,还给它系上自己的发带。
竹林深处忽现一泓清泉,泉边坐着位垂钓的老翁。令人称奇的是,他的钓竿无钩无饵,钓线没入水中,漾开圈圈涟漪。
“姜太公钓鱼?”武媚娘挑眉。
老翁呵呵一笑:“老夫钓的是水中云影。”
玄奘在水边坐下,见泉底卵石纹路竟似梵文,不由怔住。忽有竹叶飘落水面,那些“梵文”随之流动,组成《心经》句子。他脱口诵出:“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老翁的钓竿应声而起,线端悬着滴水珠,映出漫天竹影。“圣僧请看,这滴水可映大千世界。”
悟空玩心大起,拔根毫毛变作小鱼跃入水中。不料水珠中的小鱼竟游了出来,叼走悟璃怀里的竹笋。小艳跺脚去追,沙僧的降妖杖瞬间变作捞网。
八戒趁机偷喝泉水,却呛出满嘴竹叶茶香。原来这泉水会随人心意变滋味——小碧尝到梅花露,武媚娘品出雨前龙井,玄奘杯中则是雪山融水的清冽。
暮色将至时,老翁收起钓竿。但见他化作一根碧玉竹杖,杖身刻着“虚心直节”四字。武媚娘执杖轻点地面,四周新竹竟长成一座精舍。
是夜众人在竹舍歇息。月光透窗而入,在青砖地上绘出竹影丹青。玄奘与武媚娘对坐弈棋,棋子在竹案上落出清响。
“今日这竹海,”武媚娘落下一子,“让妾身想起王维的‘独坐幽篁里’。”
玄奘执子沉吟:“贫僧却觉似‘竹影扫阶尘不动’。”
窗外忽然传来八戒的鼾声,如雷贯耳。悟空笑骂:“这呆子,扫阶的怕是他的鼻息!”
沙僧在隔壁默默用竹篾编灯笼,小艳在一旁添烛。烛光透过竹篾,在墙上映出交颈的鸳鸯。
更深露重时,武媚娘将碧玉竹杖倚在门边。杖身忽然开花,清香满室。玄奘在梦中微笑,仿佛回到童年寺外的竹林。
晨光熹微中,竹舍已消失不见。唯有那根开花的竹杖仍在武媚娘手中,花间露珠里,映着他们来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