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美攻短篇集 > 第10章 素不相识的相爱(文臣之爱)

美攻短篇集 第10章 素不相识的相爱(文臣之爱)

作者:王留木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1:04:23 来源:文学城

纯清水预警!

1

颜凉笙与解缙的初遇,是在他北上赴京、参加春闱的路上。

晴天朗日,好端端走在路上,却忽遇大雨倾盆,颜凉笙不得不仓促避进道旁的一间破庙。

与他一同避进来的,还有解缙。

解缙彼时刚被卷进了一场麻烦,在权力斗争中落败,被他人推到台前,自京官左迁州县,正要南下赴任。

2

颜凉笙第一眼瞧见解缙时,就禁不住多看了两眼。

解缙身材高大英伟,却面相怀柔,十分温和,虽然神情郁郁、疲惫憔悴,留意到颜凉笙的目光,还是浅淡而礼貌地微笑了一下。

那笑容……很好看。

颜凉笙看得入了迷,一贯内敛含蓄的他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竟主动开口,请教了他的名。

解、缙。

颜凉笙默默地诵着,一边惊异着这两个毫不相干的字组合在一起,怎能这般好听。

3

这样盯着……太失礼了。

解缙好不容易才迫使自己转开了视线。

这个自称颜凉笙的少年,一袭简洁朴素的春衫,一副随处可见的文士打扮,却偏偏如此秀美俏丽,像画中走出来的那般标致可人,映衬在雾蒙蒙的烟雨气中,姿色渺然得好似仙灵精怪。

真是漂亮的少年。

身背书篓,意气风发,是上京赶考的学子吗?

解缙垂眸看着自己染满了尘土泥泞的官靴,愈发自惭形秽了起来。

这么些年官场浮沉,见惯了乌糟恶烂的蝇营狗苟,不是没被繁华烟云迷惑过心智,不是没因贪图和不公生出过嫉恨,一身棱角和抱负早在这样丑陋的纠结拉扯、挣扎对立中磨成了瓦砾。

在朝气蓬勃的、璞玉般的少年面前,他深深地自卑了。

他自觉对不起十年前,那个少年样的自己。

左迁也好……

解缙望着残窗外的雨,想着。

离开京城,远远离开,深入到最最靠近生民百姓的地方去,他才能记起那些曾被他无情剥离和舍弃的东西。

比如真善。

比如良心。

4

大雨整整下了一夜。

解缙和颜凉笙就整整谈了一夜。

天南海北,山川异域,诗词文赋,策论典章,天文历法,音律管弦,是非黑白,人情冷暖……

无话不谈,无言不深。

君子切忌交浅言深。

但若一生仅见一次呢?

二人都当这是此生的唯一一次见面,几乎将自己从里到外翻透了,毫不掩私地尽数展露给了对方。

大雨过后,各奔东西。

5

颜凉笙第二次见到解缙的名,是在地方上呈、层层转递的文书上。

六年前,他在春闱考场大放异彩,高中头名,深得方亲政不久的少年天子偏爱,钦点为翰林院监修,领侍中重职,出入宫廷,常伴左右。

颜凉笙受宠若惊,如履薄冰,却始终坚守本心,规行矩步,忠于职守。更兼处事恰当,能力卓然,愈发被天子倚重。

至如今,少年天子已成长为青年皇帝,对同样日益成熟能干的颜凉笙更加倚赖,每逢重要决策,都要专门听取他的意见。上表的文书,也因此常常都能递到他的手上。

解缙呈递的文书,就是其中之一。

6

解缙原本没有指望那封奏疏获得回应。

那是一封力抗权奸的奏疏。

他调任此地三年,在离开之前,想再为这方百姓做最后一件事。

他将三年来断续搜集的各种证据上表,控诉本地劣绅背靠强权,圈地驱民,豢养私兵,兼无视国法,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这份奏疏牵涉极广,多个派系的人物都在其中。落款下印之时,解缙甚至已做好了去职还乡、乃至被谗言佞语诬陷灭口的准备。

就算不得善终,也是他早十年为官不正的报应。

但皇帝竟然应了。

不仅应了,还朱笔御批,急办特办,又改革律法、加强约束,完全采纳了他奏疏中的全部谏言。

可他到底是一口气得罪了太多人,皇帝召他回京的调令刚刚抵达,改判他贬职下放的圣旨便紧随而至。

但这已是比预料中最好的结果还要好的了。

解缙已十分满足。

7

颜凉笙这个名字,倒是常常出现在解缙的耳中。

颜凉笙,无疑是新朝文武百官既羡且妒的对象。

人人都想成为第二个颜凉笙。

但颜凉笙之后,再没有第二个了。

天下岂能有两个那般惊才绝艳之人呢?

解缙对此非常理解。

他与颜凉笙漫谈的那一夜,至今仍时时回忆在梦中。

每每有同僚不服气地提起“颜凉笙”之名,解缙都在心中默默地哂笑。

颜凉笙能有今日成就,他一点都不意外。

他甚至为此窃喜,由衷地感到高兴。

唯独只有一点遗憾。

他们之间,已天差地别。

此生……恐怕再没有机会,再遇那个少年了。

8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颜凉笙不再只在心里重复“解缙”这两个字,他终于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得以在口头上、在文字里,重复了许多许多次。

多到连皇帝都开始好奇他们两人的关系,甚至暗中派人查过,却因为实在没有二人接触过的证据而不了了之。

这样做的大臣更多,但他们也什么都没有查到。

解缙与颜凉笙,就是两个毫不相干、素不相识的人。

颜凉笙会如此力助解缙,看来只是出于纯粹的公义。

颜凉笙急公好义的美名于是更上一层楼。

——只有颜凉笙自己知道,裹藏在内里的、不可为外人道的私心。

9

解缙升升贬贬,十几年来辗转过许多地方。

这其中最得他喜欢的,还是烟雨蒙蒙的江南。

在春夏之交的江南,他总爱站在檐下,望着雨水织出的透薄的丝罗,在心里描摹那个自称颜凉笙的少年。

他应当已长成了青年的模样吧。

变化许已很大。

不像他……这么多年,仍是这般落魄模样。

若能再见,少年或能认得出他来,他却未必能认得出少年了。

解缙总是想到这里,就不再想了。

10

解缙的辞呈并没有经过颜凉笙的手。

还是皇帝念着昔年解缙与颜凉笙不识却相惜的缘分,好心告诉了他这个消息。

颜凉笙听了,心里顿时凉了大半。

他不可能再在文书公案中见到“解缙”的名字了。

他不可能再通过官面上的渠道及时知晓解缙的消息了。

他不可能……再随时掌握到解缙的位置了。

颜凉笙心神恍惚,日夜难眠,最终竟大病了一场。

他病到不能理事,无法落床,高烧反复,性命垂危,就连太医都摇头叹息,直言神仙难救。

皇帝没有办法,念他多年来兢兢业业、劳苦功高,赠金送匾,加封虚爵,放他回乡,允了他一场体面的告别。

11

颜凉笙忽然一病不起,解职还乡,在返乡途中病笃不治,一命呜呼。

这事震惊朝野,遍传天下。

乘船西返、顺便游览名山大川的解缙从同船旅客的口中听说此事时,已是两个月之后。

解缙一时恍神,险些失足落到水中。

众人架着他返回船舱,等他缓过这阵,才好奇起他与颜凉笙究竟是何关系,怎地如此悲痛?

是何关系……

解缙心中愈发苦涩。

大抵,没有什么关系罢。

12

在夜半无人的船头,解缙头一次喝到醉了。

他晕眩地看着月亮,清醒地流着泪。

流泪的时候也很平静,他一贯是这样温和的人。

可撕心裂肺的痛,已迫着他死死捂住了胸口。

解缙从没有这般痛过。

他以往只是遗憾,现在却实打实地绝望了。

原来天差地别还远远称不得遥远。

生离死别才是。

13

解缙去了一趟泰山。

人言死后的魂都会归向泰山,那颜凉笙也会吗?

解缙不是颜凉笙的任何人,他甚至无处怀念颜凉笙。

结果,便只能跟随这样虚无缥缈的寄托,站在了泰山脚下。

明明是晴天朗日,爬到一半的时候,却忽然下起了大雨。

解缙匆忙躲去了左近的庙宇,在檐下望着雨幕发呆。

一把油纸伞就在这时出现在了他的视野里。

解缙怔怔望着那缥缈虚无、高挑纤细的举伞的身影,望着伞下那被雨水模糊了的漂亮秀美的脸庞,望着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仙灵精怪样的美人——

一边伸手,一边疑心自己生了幻觉。

14

颜凉笙知道自己是一束薪柴,一个火炬,是皇帝手中的剑,满朝文武的靶子。

但想从这样的位置上全身而退,却并非全不可能——

譬如死亡,就能做到这一点。

15

解缙之于颜凉笙,终于不再只是心中的影、口中的名、纸上的字。

解缙,是颜凉笙怀里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