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六月飞雪【第二版】 > 第10章 边关告急

六月飞雪【第二版】 第10章 边关告急

作者:不察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9 00:29:36 来源:文学城

京郊城西,一队人浩浩荡荡的把那处一进院的宅子围得水泄不通。李等女带着太医们从进正院里,沈惊鹊大手一挥让带来的御林军把这处宅子围成铁通。

安排好御林军,沈惊鹊点了几个医女,丢下一句“月经不调,顺便看看”就拉着人跑到厨房。一关上门敏锐的几个医女顿时就感觉到不对劲,为首的义张拎着药箱,见她犹豫,率先开口:“沈尚书放心,微臣等必定绝口不提。”

沈惊鹊打量了她一眼,转身翻开了地窖,率先跳了下去。

地窖不大,四方点了灯,摆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其余的空间勉勉强强够她们几个活动。她们刚落脚,就看见了床上趴着奄奄一息的人,立刻冲了上去查看。

沈惊鹊没打扰她们,爬回地面,在厨房随便找了张凳子望风。耳听八方,顺便想起一桩旧事。

——五岁之前,她有家的。

她的妈妈是远近闻名的医家,闻名到当时雄踞一方的禹王也曾请她去禹王府为女眷问诊开药。

五岁的沈惊鹊记不住母亲渊博的药方,认不出母亲院子里晾晒的药草,只记得母亲时常跟她提起,她叫“义陈”。

她说“义”这个字宏大而虚无缥缈,公平正义,义正言辞,忘恩负义……她的义,是身为医家,悬壶济世的义不容辞,救死扶伤的义无反顾,也是义妁的义。

后来她长大识字,翻开史书,透过破破烂烂的纸页,窥探到了这个陈年的秘密——

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女扁鹊。

这位女扁鹊自幼便对药草药理颇感兴趣,在十几岁时便可以辨认诸多药草,并根据其药性为邻里乡亲医治外伤小病。每逢村中有郎中走访经过,都大胆向前虚心求教。

长此以往,她学习了不少,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擅针灸。一日,一位骨瘦如柴却腹大如球之人寻得她的问诊,她见状立刻为其诊治,后来那人的肚子竟奇迹般干瘪下来,且渐渐恢复正常。

很快,女扁鹊妙手回春的故事传遍各地,吸引了无数病人登门问诊。当时的王太后年老多病,听此消息,请她入宫诊治。王太后经她的治疗后很快痊愈,身体状况较过往还要更佳,而她为太后治疗的药物只是些山间的草木藤叶。

经此一事,汉武帝对这位女扁鹊赞赏不绝。后来,汉武帝诏她入宫,封为女侍医,还让她做了皇太后王氏的特别侍医。

可她不是什么女扁鹊,她有自己的名字。她叫“义妁”。后来的女医家为医时,在自己原本的姓氏前加上这个“义”,是她们心照不宣的秘密。

“沈尚书。”

义张自地窖里轻声换她,她才从往日旧事的走马观花中回过神来:“怎么了?”

“宋大将军身上大大小小初步查看统共九十九道,捡回了一条命,最严重的那一刀差点伤到肺部,还好是偏了。但肋骨断了两根,左手手腕处骨头断裂,已经开过刀,往后一年大概都得在床上趴着了。”义张心下忐忑,如实禀报道。

她们一行六个人,都惊疑不定在地窖里彼此对视。

良久,沈惊鹊沉默后才开口:“都上来吧。”

她们陆陆续续爬了上来,义张站定后,递给她三张方子,继续禀报道:“微臣等为宋大将军开了三张方子,需要去太医院抓药。”

沈惊鹊结果方子她虽然不知道这些方子是干什么的,但是她略识些草药,基本可以断定没毒。翻看过后,她冷不丁问道:“你们认得将军?”

她们互相眼神交流,最后义张回道:“微臣等几个入太医院前是要认真翻看并记下宫里头各位重要人物的画像的。”

沈惊鹊知道她们的战战兢兢,毕竟她也是腥风血雨里来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顾命大臣身受重伤却一声不吭的瞒了下来,自然背后的关系千丝万缕。她们就算心有救死扶伤之责,但也有人想要杀人灭口,怕平白丢了自己的性命。

她耸了耸肩,撂下药方:“你们这几天留在这里照看,只需要保证将军的身体情况。一会我带那些老匹夫离开,会留一百御林军在这里,再派几个宫女过来负责照料两个伤员的饮食起居,你们可以跟他们交流。对外就称你们就在这里照看鸣蝉,两个人的要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派御林军去太医院抓。”

“是。”义张应道。

“等他们两个的情况稳定下来,我会再来将他们转移到行宫去,到时候再说。”

“微臣等明白。”

待到日落西山,沈惊鹊留了一百御林军就带人回了宫,顾命大臣宋靖疆身边的属下身受重伤,以及宋靖疆本人莫明失踪的消息早就飞出了京城。

凤仪宫内,沈则欢拨弄着琴弦,明显心不在焉的琴音传到隔壁的承乾殿,听得正在练字的萧晚安越来越心烦意乱,最后想干脆掀翻桌案,奈何力气太小,只得撕碎纸张,仍由破碎的纸张散落在地上。

旁边的子夏为难上前,小声提议:“皇上,用些晚膳吧?奴才看您中午都没吃多少呢。”

“凤仪宫那边传膳了吗?”萧晚安冷脸问道。

“凤仪宫那边有小厨房呢,不常传御膳房的菜。”子夏回道。

“也是,今天早上那个老妇人怎么回事?”

“皇上说的是哪个?”

“上朝那会文武窃窃私语的那个。”

“奴才早上听人说,那老妇人是鸣蝉姑娘的娘。”

“鸣蝉姑母不是孤女吗?”

“是,奴才记得,鸣蝉姑娘亲口说过她是宋大将军母亲从弃婴塔里捡回去的。想来,那老妇人应该真是鸣蝉姑娘的亲生母亲。”

子夏观察着他的脸色,没再说话。萧晚安提着笔空悬,陷入沉思。

依他手上现有的消息,要是他人有心算计,他也想不出来是谁。毕竟就算他是皇帝,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从也来没有闹到他这个六岁稚童面前,犯不着。

要是那老妇人自己有心算计,贪图富贵……那也不可能。毕竟刚刚要不是子夏提醒,他也快忘记了鸣蝉的身世。

琴音不断充斥着他的耳膜,一声比一声忐忑,一声比一声落寞——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许久,他才落笔,覆盖在方才滴在纸张上的墨点,一边写一边自语:“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子夏低头见他力透纸背的字,再次提议:“皇上,用些膳吧。”

半晌,子夏都快要退下了,他才撂下笔开口:“随便端碗面吧。”

“是。”子夏退下去端面了。

萧晚安盯着自己的字,端起砚台,面无表情的把剩下的墨水缓缓倒在纸上。墨水滴落,整张纸大半都被墨色入侵,独留诗开头的“母”字,好像都墨色不敢侵染她。

又是良久,窗外来自凤仪宫的琴声停了,他才惊觉,月亮早已挂上了枝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