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六零年代,漠河,北京 > 第16章 小鸡炖蘑菇

六零年代,漠河,北京 第16章 小鸡炖蘑菇

作者:春冰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12-07 04:52:59 来源:文学城

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

可鬼造过的孽,总是要偿还的。

如果命运允许,他愿意用一生来弥补罪过。就算有被清算的一日,至少可以堂堂正正站在那个人的墓碑前。

王学志点出根香烟,随手往墙角扔过去:“查出来什么没有?”

有人信手一抄,点着烟狠狠抽了一口:“老吴那边倒是给了信儿,他们整个工作组搁在那儿耗了七八天,愣是没查出任何毛病来。那帐做的,嘿,滴水不漏。”

阴影中明灭不定的火星,就如同这屋子里两个人的心情一样,阴晴不定,郁闷的要命。

那人又说道:“

“那林场里用的会计叫彭信昆,您才怎么着,可有本事一人物。他原名叫彭大有,以前在张作霖的军工厂里就管着账。几十年的老财会人了,把柄哪这么容易让咱们抓住,您说是不是?”

当着自己多年好搭档的面,王学志丝毫不掩饰情绪:

“许汉口,你跟赵国柱走了一路,千万别告诉什么消息都没套出来!

我他娘的告诉你,你要是连个小孩子都摆不平,老子毙了你!”

一个高高壮壮的男人终于从暗影中现身,脸上几个麻子更是衬得此人孤傲冷漠。

——只要他不张嘴。

许汉口大笑着回应:“哎呦您这话说的,我能跟您老似的,连个姑娘都对付不了。怎么着,您这让人闷头演了出杀威棒连带着个三娘教子,这会找我这儿耍威风来了?”

许汉口,观其名就可得知,他其实不是汉口出生的。

这位是北京人。

此人之所以改成这个名字,是因为在1938年武汉抗击日寇的那场惨战中,他全家老幼尽数罹难。

如果他当时不在武汉,许汉口或许还能放过他自己。

但是他在。

许汉口当时就在焦灼的战场上跟日本鬼子玩命,他是眼睁睁看着那堆燃...烧..弹砸向汉口的民宅市井。

忠孝难两全的时候,是个中国人都知道要怎么选。

那场绵延四个月的仗,输了。

许汉口的爱人家人孩子同学,没了。

他连为他们收敛骸骨都没做到。

这是丢了命当了鬼,也得从十八层地狱里一层一层爬回来,要日本人血债血偿的恨。

国仇,家恨。

他原本就是军人。

自此后,十年征战,浴血杀敌,直到一九四八年,他带着整团的队伍投降了共/党。

没错,此人是国民党投降——不是投诚——的军人,还是团长。

要命的不是这个,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解放战争的斗争对象不是人民而是反动政府。

投降的国民党军人解放后过太平日子的人多了去了。

能要许汉口命的,就是他家里跟那个反·动政府关系太密切了,还不是一届,是每个反·动政府里他家都掺和了不止一脚。

许家祖上数代都有满清功名在。

他祖父在英国驻京领事馆工作多年,他祖父的亲哥亲弟都在上海租界里干金融。

这老一辈人的所作所为,就已经逃不了汉奸这个罪名。

他父亲一共有三个兄弟,长兄国民政府任职,青天白日旗就挂在家里大厅上。次兄在北伐战争时期就追随李宗仁,桂系鹰犬。幼弟,汪伪政府中的骨干精英。

世代书香门第的大家族,在乱世中的保全之道,无非就是“多方下注,左右逢源”几个字而已。

也因着这几个字,许汉口在解放后受的待遇,王学志认为很不公平。

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南下缅甸,北上东北,这拼的也是一腔热血,堂堂七尺汉子流血不流泪。

毁家纾难,百折不挠,有勇有谋,终究转进到了在他王学志手底下屈就当个普通文员,这还是看在他也上了朝鲜战场也立过功的份上。

许汉口官再大些,或许反倒不会这么憋屈。

奈何他只是个小小团长,没进功德林的命,有担着血债的身。

王学志每每看见老许那满身的伤疤,都觉得很难过。

没人做错事,但历史落下的灰,熬干了多少如许汉口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那并不荣耀的一生。

王学志对许汉口,的确有些物伤其类的哀伤。

奈何老许此人心大得能走坦克,根本一心扑在案子上,其他啥感觉都没有。他是摸惯了机关枪的主,因此这张嘴也跟机关枪似的。

“老王,有两件事,兄弟我琢磨着咱得先做,首先还是帐。林场那边的收支是平的,可给他们供货的各村镇账目,未必就能那么门户严实。我就不信邪了嘿,总不能全国的老算账先生都跑到大兴安岭来另谋低就了!”

王学志听见这话,顿时笑得如偷吃了大母鸡的陈年黄鼠狼:“对头~我已经逮住门道啦。来赵家坎村果然收货大大的有。”

“哦。比如您被抽了一嘴巴,还给捅了一刀。哎呦,您让我瞅瞅,咱王同志身上漏不漏气啊?”

王学志心想,你们是商量好了一定要在今天把我给灭了么?

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行他输谁也不能输许汉口。

老王恶自胆边生,一双眼睛跟探照灯似的,上下左右打量着许汉口,好容易才找到可以爆锤这孙子的罪证。

他揪着自己好搭档那一身的狗毛,就知道此人必然一进村就冲着狗窝去了:“你进人家村,不着急找人,反倒急着跟你那几个狗东西套交情去了哈?”

许汉口这人不喜烟酒,没什么爱好,只唯独对狗情有独钟。

但凡到一个地方,无论景色人文是否盛名在外,美酒佳肴如何香色动人,许同志都入定老僧一般,片刻红尘不染心,只顾着跟当地土狗交朋友。

王学志调查过,许汉口不属狗,只能大胆推测这人上辈子可能是哮天犬转世的。

“哎呦喂,瞧给您酸的,小王同志您把心放到肚子里去,我跟您的交情哪是别的狗玩意能比的,在我心里你最重要~~”许汉口一搂王学志的肩膀,摆出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姿态,“不过这村倒真有几条好狗,尤其是个大白毛三角眼的,长得不比您差!回头我给您二位牵个线,你们必定投缘~”

王学志,败。

“许同志,组织对你这张嘴能有多缺德已经详细考察过了,你不必再施展神通。赶紧说,第二件事是什么?”他赶紧转移话题。

“这个事啊,更重要一些。”许汉口脸色铁黑,从王学志兜里把整盒香烟都搜走,狠命地点烟,踌躇着就是不再说话。

王学志看他这个模样,非常吃惊到底有什么事情能让老许如此为难,也就耐心等在那里。

得过了至少半个小时,许汉口抽完了两根烟,方才慢慢悠悠地开了金口:“请问王同志,赵家坎村的小鸡烧蘑菇好吃么?”

王学志蹦起来就要抽他。

原本许汉口这顿打是绝对逃不了的,万幸有阵奇香解救了他。

赵平平去而复返,端过来一大锅炖鸡汤。

并且抢先把老王拒绝的话堵了回去:

“这鸡肉啊,你们工作组里那些人都没资格吃。专门给老王一份,算是柱子对你的歉意。还有一份,给许汉口同志的,许同志您别客气,要不是有您帮忙,柱子说不定现在还跟雪原里转圈呢。”

你为什么叫我老王,为什么对他这么客气?

不能这么区别待遇,我那些同事的错误应该由我这个组长承担。

这炖鸡要算在工作组费用里,支付给赵家坎村。

……单位会报效么……?

他那脑子,的确走马灯似的思考个不停,但是他的嘴已经罢工了。

王学志呆愣愣地死盯着美丽的小鸡肉块,已经完全理解了什么叫做糖衣炮弹。

大兴安岭这宝贝山里产的啥都好吃,尤其是那俊俏小伙鸡搭配上喷香的蘑菇,热锅一炖,那好吃的,能让人晕乎乎得直上天。

赵二平现在就啃着块肥嫩鸡肉,心情美到能飘起来。

虽然眼睛看什么都模模糊糊的,脸被抽得肿成个馒头,嘴一张疼得吃进去什么都尝不出味道来,

但俺娘做的饭,就是最好吃的!

她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娘总把她自己碗里的肉夹过来。

娘也要多吃肉,那我也夹块给你,咱来换着吃,嘿嘿。

还有个小烦恼啊,二平叼着筷子皱着鼻子,用下眼皮耷拉出个很无奈的表情,掷给藏在牛圈门边,犹豫着不敢开口的人:

俺亲亲的顺子哥,赵安顺同志,你说你不饿,那行,这肉我自己吃了。可你倒是进来啊,这大冷的天,你杵门口是表演松树结冰凌子呢?

赵安顺躲在门外面,看着小妹子伤痕累累的笑脸,羞愧得恨不能直接刨个坑把自己埋了算了。都不知道自己的脸皮有多厚,居然还好意思出现在正立叔家人面前。

二平她娘早瞅见这小子了,就是看见他这畏缩模样心里来气,又寻思着搁外头冻个三五分钟的应该也没事,就没搭理他。如今看见这么个大男孩子脸冻僵了还不开窍,她心里顿时冒出一分真火,气呼呼就杀了过去。

怼着安顺的脑袋给了一巴掌,故意板着脸开训:“大人家的事,俺们当大人的自己解决,用得着你个小的再这儿瞎操这一世的心那?小小孩,想那么多,有你啥事啊,看看你这臭脸,大年下的在牛圈外面扮年兽啊,牛都嫌你傻!快进来,冻不坏了你!”

赵安顺愣住了,低着脑袋只敢看地。

二平她娘更生气了。

脑袋上都挨一巴掌了还没想明白那?俺们家顺子咋傻成这样,在外面读书读傻啦?

她也就更懒得说话了,直接薅着这臭小子的耳朵,连轰带撵赶到火炉子边上烤着火,又给他塞上三层军大衣,直接照脸拍过去一大海碗高粱饭:“臭小子,让你萍翠婶子担心生气的,罚你,都给我吃了!”

二平端着碗拥护娘亲的英明决定:“吃饭!顺子哥,吃!”

事已至此,话已至此,安顺无话可说。

若羞愧能杀人,他已经死在这牛圈里了。

赵安顺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来,米粒还没夹起来,眼泪就流了出来。

“对不起”这三个字,太轻,他怎么好意思对着面前遭了大罪的娘俩说这个话。

可要说报仇,赵正德再怎么老混蛋,那可也是他亲爹……

二平她娘叹息着拍了拍这孩子颤抖的肩膀。

知道为人子女的,夹在两家大人的恩怨之间,是多么委屈的事。

更何况,安顺这孩子,本就可怜。

公社支书赵正德有两个儿子,安东,安顺。同一个娘胎生的,却不同命。

老话说,父慈子孝。放赵安东那里就是当爹的即慈又孝,跟上辈子欠了这儿子一条命似的。而赵安顺则是亲娘去世当天,就同时没了爹。

虽说老□□吃了灯油蒙住心才会像赵正德这么迁怒,但正德媳妇的确是因为生安顺的时候难产才落下的病根。

只是当老子的能绝情至此,那当儿子的处境如何,可想而知。

所以安顺跟赵正立家最亲。

没了娘的孩子,是靠着正立两口子喂食喂饭督促写作业念书才能活下来的。

他们夫妻两人对自己孩子的好要是能有十成的话,对安顺那就是能再多添个一分半成。

逢年过节,正立家是摆八副碗筷的,爹娘坐中间,左边安华,右边安顺,剩下孩子们自己找地方,赵安顺这二哥是当的理所当然,以儿子的身份给正立和萍翠拜年是拜得理直气壮,收压岁钱红包时更是挑最顺眼的先拿。

正立媳妇没跟任何人提起过,她为男孩儿筹备的结婚家当都是一模一样的两大份。

他们对他有多好,赵安顺自然知道。

要不是顾念着自己亲生母亲,以及担心会给正立叔家惹麻烦,安顺早就改口叫爹娘了。

所以现在他格外难堪。

二平她娘等这孩子平复情绪后,字斟句酌……也不知道该讲些什么。跟自己家孩子不用把所有话都说出来。她还不了解自己的儿,自己的儿还不知道家里人的想法?太客气就显生分了。

她不说,二平替她说。

小姑娘一蹦三尺高,饶是鼻青脸肿也挡不住天生的乐观豁达: “顺子哥,等这档子事过去喽,咱该咋过日子就咋过!”

是,不管遇到什么坎,咱一定得好好活下去!

安顺眼中含泪,却怎么也挡不住脸上真诚的笑容。

而现在,就是好好养伤好好吃饭!

这兄妹俩就开始跟斗法一样,用筷子当宝剑,兵来将往地,争着往对方碗里扔菜过去。

许萍翠强忍着眼泪,硬撑出笑脸来看着自己这受了苦的儿女们好好吃饭。

当母亲的就这样慈爱地看着,当孩子的就这样美滋滋地吃着,

谁都不搭理怂蔫蔫窝在墙角不敢吱声的许康平。

许康平同志只好自己给自己找话题。

他就直不楞登当着人家母亲的面,问赵二平:

“二平同志,你的眼睛是不是看不见了?

我看你一直强撑着,应该是怕家里人担心。那我给你找大夫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