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六丑 > 第15章 十五

六丑 第15章 十五

作者:青城山黛玛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16 14:11:50 来源:文学城

又过了一旬多,是个小雪天,皇帝命人带话给仪贞,要招待她吃拨霞供。

雪中的汤泉行宫银装素裹,泉边雾气缭绕,比往常更像仙境了,皇帝在这儿住得惬意,兴许年也要留下过。

不提祭祖的话——这些年的告庙酹陵都办得潦草,遑论而今,打仗挑费那样大,如王遥所言,总要为民生计较。

仪贞拢着斗篷,没叫传辇,自个儿走在雪地里。她挺爱吃拨霞供的,倒不是有多么喜爱兔子肉,而是觉得冬日里用些热腾腾又不油腻的东西,到底能叫人振奋许多。

但不知道皇帝主动相请,又有什么用意。

到了皇帝住的澡雪堂,铜锅已经生起来了,暖意浮动,桌上嫩红鲜翠围作一圈,煞是可喜的光景。

皇帝应是才在前头池子里泡过,光泽微润的头发挽成松松的髻,只别了根木簪。一身家常衣裳外头披了件鹤氅,绀碧颜色,颇与这冰天雪地相得益彰。

仪贞解了斗篷,上前给他行过礼,见他手里把玩着一块龙纹墨锭,顺口赞道:“这墨有年头了,养得好,眼下这样干冷的天儿也不见开裂,油光细润,墨香也正。”

皇帝漫应了一声,随手搁下墨锭,走到面盆架前洗手,屋里头没留伺候的人,他自己动手,又取下张手巾来擦干了。

仪贞伺候人的意识还是差了点儿,就在旁边愣看着也没觉出什么不妥,单是发现皇帝没抹沤子,手背略有些干燥,倒也不影响那份优雅意态。

“别愣着,入座吧。”两个人窗前对坐、赏雪吃肉最是得趣,正经分了席反而不美。

仪贞仍没咂摸出这是何等殊荣,听话地坐了下来,先捧起手边温碗里的注子,替皇帝面前的杯子斟满。

却见不是酒,是杏子露。

皇帝因说:“朕一时有事与你商量,酒便免了吧。”

果然还有后文。仪贞心里有准备,不过“哦”了一声。

水沸了,明净的玻璃窗上蒙了一层细雾,好似河面敲来的一整块冰,新镶嵌上的。琉璃世界一般,静谧而易碎,于是桌前两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话语。

平心而论,这样有人陪着,看看雪、涮涮铜锅,是一种久违了的体验。小时候期盼下雪,盼的是打雪仗、摘梅花,一顿疯乐;也曾煞有介事地做东道、招待叔伯家的姊妹、或是通家相识的小手帕交,但那些都是盛放的热闹,乍起乍落,不同于此刻的平淡温情,可以懒散一些,任它细水长流。

即便聊作友邻的这个人是皇帝,即便他显然存了一肚子算计等着自个儿。

但是,管他呢!太挑三拣四的,那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在宫里头过日子,这一点尤其重要。

兔子肉可口,吃个三五片滋味也就尝够了,这时令里还是鲜蔬菌菇更诱人,仪贞用得张弛有度,末了再啜两口杏子露溜溜缝儿。

皇帝见她如此,不禁想:待会儿听完了自己的话,不怕她此时受用的这些东西不堵在她心头。

他自然是存心的。老辈儿里传下来的规矩,不兴在饭桌前训斥谁,再是不待见呢?论起来总是自家的人,除非是要刻意折辱她。

他不想坏了这规矩,是不想有损自己的风度,可又绝不能太便宜了谢仪贞。

要怪只怪谢家父子,没把这个进宫多年的姑娘看得太金贵。

他早早放下了筷子,不过捏着那只菲薄的甜白深腹杯,透过那跃动的小小炉火,偶尔打量对面那张漂亮天真的脸蛋。

她若是个傀儡,落笔的那个人一定是用了情的。

皇帝心底生出一股无端的恶意来,等她心满意足地擦嘴时,几乎迫不及待地开了口:“本来,是一桩好事儿的。”

仪贞一点儿都不信,撂下手帕子,将洗耳恭听的姿态摆足。

“平叛耗了这么久,前几天可算有捷报传回来,叛军在广平府遭重创,一路退至谯郡,实在是解了王师的燃眉之急啊。

“王掌印这时才告诉朕,那位运筹帷幄、扭转战局的奇才,便是你心心念念的二哥哥,谢昀。”

仪贞的笑意撑不住了:哥哥一切安好,还能继续坐镇军营,这仿佛是喜出望外的好事儿。

然而依皇帝这般口吻,真会是好事吗?

“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皇帝还是那把寒凉的声口:“王掌印还向朕进言,要拜谢昀做骠骑将军——皇后,你欢不欢喜?”

这话似有千钧之重,直把仪贞的心肝脾肺都拽着往下坠,坠得她脚下发软,不知怎的就从座上跪倒在地,强撑着一口气望向皇帝,剖白的话这一回却出不了口。

皇帝很是叹息,弯腰来拉她,说:“朕都说了,这是好事儿——为难的在后头呢。”

真算起谢家的家史,比大燕立国还久。到了仪贞祖父这一辈儿,虽有意韬光隐晦,但犹称得上一句往来无白丁。

谢家长子与通政史柴擎之女定了亲,至今尚未迎娶,姑且不提;次子谢昀,则是同当年青梅竹马的俞家小女两情相悦,四年前,两家过了小定。

然则这位青梅的父亲俞都给事中颇不赞同这门婚事。都给事中论职衔不过正七品,掌的却是规谏、稽察之要事,若非王遥后来居上,这位俞大人方是先帝朝的天子近臣。

种种恩仇立场,随着这位老大人的辞官养病,已经渐渐从世人记忆中淡退了,直到谢昀负伤惨重的消息从边关传来,俞大人毅然决然,要退了谢家这桩亲。

爱女心切,趋利避害,原也无须苛责。偏生俞家姑娘是个一意孤行的痴心人,不肯背信弃诺。

闺阁之语,不知如何叫外头知晓了,彼一时此一时,谢昀安然无恙,又刚立了功,俞老伯心志不改,局面倒不易转圜了。

“你虽是妹妹,但成了家便是大人,又是皇后,理应过问几句。”皇帝握着她冰凉的手,颇有耐心地令她在自己身边重新坐好,娓娓道:“这么着,你写封信,劝一劝俞家姑娘。同为女子,许多话谈起来比外人总要贴肺腑,权当是替你二哥哥周全善后,莫要妨着他将来结一门得力的好亲。”

仪贞从未得过他这样熨帖的嘱咐,字字句句中,又将他们说得这样不堪——她笃信二哥哥不是阿党比周的奸佞,俞家姑娘也不是二三其德的弱质。

她想把手从皇帝掌心抽回来,说:“陛下让我写,我照做就是…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取信于陛下了。”

皇帝怔住了,他假意接谢昀回京养伤时便早有预料,王遥不会放过这个进一步拉拢谢家的好机会,遑论以谢昀的态度来看,双方根本一拍即合。

何以谢仪贞成了无用的弃子,他便恼恨至此?他自幼生于禁宫、长于妇人之手,堪称身旁无一人可倚仗,苦心孤诣做出的无用功岂止一二回,早该失望惯了。

抑或是,他措手不及,谢仪贞会这样明白地向他示弱。

他历来先入为主地认定,大概家学渊源,谢仪贞实属柔奸之辈,专擅以弱制强,自己不要中了她的圈套。

但是,他又自顾自反驳道:不能说谢家抛弃了谢仪贞,在这之前,是谢仪贞先抛弃的谢家。

她站到了他身边来。

他想,无论谢家如何,在他这里,不应当牵连到她——此时,乃至来日。

攥在手心的细软指头不知何时逃脱出去了,只听对面的人收敛起语调里的灰心丧气,问:“之前的墨锭,可以拿来用吧?”

其实也不是非得逼着她来写不可。皇帝临了改了主意,横竖俞家女与她又算不上至交密友,仅须以她的名头,将禁中的意思传递出去就够了。

终究已经投效了他,小惩大诫即可,无益太过苛责。

不过仪贞坚持。皇帝的态度稍有缓和,多少叫她略略放心了点儿,腾出余暇一想,大哥哥二十有五,这年月里称得上高龄,明明早就定了亲,何故迟迟不完婚?

二哥哥亦然。与善于审时度势的柴家不同,俞家是清流之首,洪水滔天里也要屹立不倒,不偏不倚。儿女之事,若是掺进角户分门里,实是带累了清白无辜者。

既已想通了,写这么一封信,也就没什么可难堪的了。由她亲笔,句句真情实意,总好过旁人虚与委蛇。

她挪到御用的黄花梨大案前,因为身量不够,站着比坐着更自如些。皇帝还是一张冷脸,一只手背着,单手给她研墨,看架势不像是伺候,像监工。

仪贞低着头,眼角余光也管好了,不去理会他。铺开纸来,提笔取墨,专注于这白纸黑字之间。

交浅难言深,况且疑影环伺,寥寥数语,不过点到即止,落款时却有呕心沥血之感。

遗落在膳桌前的手炉早该冷透了,这会儿不知被谁重新填了银骨炭丸,塞进她手里,方才衬出她指尖僵寒。

折胶堕指之月,不知这刳肝沥胆之言送至俞家时,是否只余满纸腥冷。

初雪融尽的时候,听闻俞家姑娘突染恶疾,不治而亡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十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