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六丑 > 第14章 十四

六丑 第14章 十四

作者:青城山黛玛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16 14:11:50 来源:文学城

正是立冬时节,皇帝无须祭祀天地宗庙,他们在汤泉行宫里避寒。

仪贞,还有贵妃沐昭昭。王遥没有随扈,留在禁中料理日常杂务。

行宫里不比禁中森严,是以几个嬷嬷不在时,慧慧忽然引了个面生的女孩儿到仪贞跟前来。

来人自称通政史府中女使——通政史柴大人家的千金,仪贞当然知道,是大哥哥未过门的妻子。

可惜进宫这些年,断了往来。再度传递消息,便是因着谢昀失踪之事。

仪贞懵了一霎,方才摇了摇头:“我竟是…实在不知。”朝堂上的风云变幻,散得进内宅,散不进深宫。

胡乱打发了信使,她站起身来,对着慧慧,又像是自语:“我去见陛下。”

皇帝正立在汤泉边。此地温暖湿润,四周许多花木倒还鲜妍茵蕴,他执着一只小木瓢,慢踱着给身旁一片秋海棠浇水。

这般闲适自在的情形,越发衬出仪贞踏入其中的步履过分焦灼。

“陛下。”她强压下心底的煎熬,沉声道:“我二哥哥…当真不见了吗?”

皇帝闻言转过身来,面色淡泊如雪,仿佛适才的消遣也并未令他由衷愉悦起来。他漠然瞧了微微喘息的仪贞片刻,反问道:“朕如何能知晓?”

他分明就知道!既然结为同盟,彼此坦诚方能长久,仪贞蹙眉,不由得上前一步,愈加放低了姿态,又道:“二哥哥有伤在身,我担心得很——这样无故地下落不明,叫人…”

“他伤势如何,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皇帝随手将木瓢掷回水桶中,惊起一阵波澜,哗啦作响。

他立即意识到了,不动声色地收回手,笼在袖中捻了捻指间溅上的水珠,接着不冷不热道:“皇后,谢家的事儿,你鞭长莫及,还是不要操心太多了。”

“陛下!”仪贞听他这话古怪,只怕还有她不知道的内情,见他拂袖要走,赶忙伸手抓住他的袖子,郑重道:“我以性命保证,两位兄长、还有我的父亲,从来都忠于陛下、忠于大燕。”

皇帝抬起未被她纠缠的那只手,将她的手指头一根一根从自己衣袖上掰开,不为所动地回首离去。

盛放如春的秋海棠没有香气,萦绕鼻尖的淡淡硫磺味呛得她眼眶酸胀。皇帝说得对,谢家的事儿,她干涉不了:不是鞭长莫及,是皇帝依然不信任她,不信任谢家。

她永远不能和沐昭昭比,不能和那场大雨里生死与共的人比。

还能做些什么呢?那些前去接二哥哥的人,应当会回来复命吧——会吗?

氤氲的雾气让她眼前朦胧,看不清方向,周遭无人,她索性蹲下来,摸索着坐到一块大石背面。

她就躲一会儿,躲一刻钟就好。

“你哭什么?”打破这点奢望的是那个去而复返的人。皇帝轻轻皱眉,下意识地掏出自己的手帕来,稍一躬身,似乎准备替她擦擦脸,旋即又嫌弃她没仪态似的,有点僵硬地重新站直了,道:“谢昀可不是你以为那么柔弱可怜,没准儿过两日还要立功呢!”

他是向来对人性不抱半点儿指望的,这会儿约摸是想安慰她两句,别淌眼泪戳他眼窝子,出口的话却依旧又酸又硬。

仪贞怔了怔,抬眸去看他,想要追问什么,他哪肯多谈,转了话题:“他大你几岁?”

“两岁。”其实是十六个月。仪贞小时候不知爹娘为什么总含含糊糊的,大了才隐约觉出点儿缘故,同母的孩子年纪挨得太近,好像有种不大庄重的感觉。

“哦。”皇帝倒不清楚这些弯弯绕绕,岔开了话头就成。琢磨了下,又问:“一起长大的?”

“嗯。”仪贞点点头,谈起孩提时候的旧事,情不自禁地露出一点笑来:“压根没有亲亲热热过,老是他干了坏事推给我,就因为我是唯一的女孩儿,爹爹阿娘横竖舍不得打——我也不肯吃这个亏,等大了些,就变着法儿地告他的状。”

这样的时光实际并不长。谢昀不到八岁就跟随父亲进了军中历练,十岁之后,兄妹俩拢共就见过四面。

她那盒被谢昀撒了大半的水晶棋子还搁在阁楼里,谢昀答应留给她的小铜弓也终究没有履诺。

皇帝木着脸,任她怀想从前。他没有嫡亲的兄弟,一个异母妹妹,因为是姑娘,境况自来与他天差地别;宗室里的同辈们,无非是他当初通往储君之路上的八十一难。

兄友弟恭、常棣之华,都是从圣贤书上习得的。

而他确乎绝非圣贤。

他沉默不言,仪贞便也适时地住了话头——她不爱沉湎过往,只要爹娘哥哥们都好的,盼头仍在将来。

皇帝的帕子还丢在她膝头上,她展开来,悄悄擦了擦脸颊,又觑了觑皇帝的神情,靠过去一点。

唉,要怎样才能跟这样一个人开诚布公呢?君臣有别,他俩的地位始终没有平等过,做不成挚交;说是结盟,歃血为誓一样打动不了他,他太矜慢,太孤绝,凭她如何指日誓心,都是不知分寸的用意险恶。

沐昭昭?沐贵妃活脱脱是翻版的他。仪贞腆着脸凑到皇帝跟前,勉强还能作戏给王遥看;在沐贵妃那里去掏心窝子,恐怕要吓得贵妃以死相拼。

心里头一时啼笑皆非,仪贞阖了阖眼,再睁开时忽地身子一偏——石头上太滑,她崴进皇帝怀里了?

不,不对!那只不留情面掰开她指头的手还落在她肩上,是…是皇帝伸手揽住了她?

这姿势别扭到了极致。她挣扎着抬起头,盯着那张近在咫尺的脸,因为离得太近,反倒有些眼生,她怕自己认错了人。

“作什么?”但那副不耐烦的口吻确实无人能模仿得来,“靠可以,哭哭啼啼的就惹人心烦了。”

她,也没有哭哭啼啼吧。仪贞有点憋闷,怎么说得像她自己投怀送抱一样啊?

但是这会儿抽身是不是太扫皇帝的颜面了?她犹豫了一下,发觉自己好久没有被谁搂着安慰过了,左右皇帝比她高出许多,她仅仅靠在他胸口,不往上看他的脸,权当是被阿娘搂着吧。

这种想法毕竟太大逆不道,她心跳得有点快,慌慌的,索性又伸出手,环住了跟前的腰,很细的一段腰,略显削瘦,大概是阿娘也很挂念自己,清减了许多。

再醒来时仪贞难免怅惘,母女相见,果然是一场梦罢了。她坐起身来,正要活动活动筋骨,后背忽然一僵:外头天还没亮——这是什么时辰?

她之前…抱了李鸿?

失心疯了吧!仪贞如临大敌地跳下床来,榻前摆得整整齐齐的两只鞋她愣是没穿进去,一边发急,一边哆哆嗦嗦地喊人,还没忘压低了嗓音:“慧慧、慧慧…”

“娘娘怎么了?”慧慧连忙进来,扶着她在床前坐稳了,又跪下来拾起鞋给她穿,语带惋惜道:“奴婢才送了陛下出去,早知道娘娘醒了,该想法子多留留陛下的。”

仪贞惊疑不定:“陛下来过?”

这下轮到慧慧奇怪了:“陛下抱着娘娘回来的呀,娘娘睡一觉醒来,就忘了不成?”

她真没料到两位主子有这么蜜里调油的一天,自然替仪贞欢喜。

仪贞见她这副模样,一时倒把在皇帝跟前丢的脸放下了,思量片刻,问:“慧慧,柴家的女使,怎么找着你的?”

慧慧顿了顿,道:“前次娘娘给大将军写了封家信,不正是差奴婢托给通政史转交的?故而这一回,他们也认个熟门熟路了吧。”

仪贞心知没这么简单:上回给爹爹写信,明里的缘故是赵娘娘新逝,她在宫里没了倚仗,要在父亲那儿寻个安心,暗里则是担心帝京蛇蟠蚓结,爹爹多年未归,难辨深浅。

纸上并无不可示人之语,托柴大人转交,亦不曾瞒着王遥,因此慧慧那一趟差事,可谓光明正大、顺顺当当。

她寻柴家的人容易,柴家的人来行宫寻她却不易,除非,慧慧给他们留了堪做信物的东西。

慧慧为何要冒这个险呢?

仪贞身边这些嬷嬷、宫女,大都是在她被正式立为太子妃前便跟随她了,细究来历个个都清白,仪贞也从不多试探有谁是王遥的眼线——整个宫中谁人不敬畏王掌印?无益费这些或论迹或论心的周章。

她的小动作是瞒着所有人的,便是不为提防,倘或将来事发,也不至有连累。

除此以外,众人当差时,向来恪尽职守,大家相处多年,始终融洽。

直到现在,慧慧做了她本分之外的事。

仪贞坐在床沿,默然一时,感慨道:“进宫这么些年,谁不想家里人呢?如今外面战事未平,亚父定然是焦头烂额了,陛下也不会有闲心,等叛乱平定了再说吧,讨个情,见一见爹娘哥哥们就好了。”

慧慧听了,忙宽解她道:“可不是这个理儿?娘娘放心,那起乱贼能作耗几时?等将这一应人料理干净了,陛下必然龙心大悦,到时候何止见上一面,要大吹大打出宫省亲才不枉呢!最好再携上位皇子或者公主,那真就十全十美了。”

主仆间寻常的奉承之言,却在一来一往中达成了默契:当今天子不是懵懂无知的孩童,亦不是日薄西山的老叟,困顿一时,不等于苟活一世。而权势滔天的掌印太监,终究还是个没有子嗣的太监。

弃谁投谁,并不难抉择。至于个人的小算盘,何必太刨根问底。

仪贞在汤泉边那一觉睡得沉,这会儿倒是精神奕奕,只觉得脸上汗腻腻的,慧慧便打了水来供她洗漱一通,又换了身寝衣,因为时辰尚早,仍窝在床里养神。

一时绣帐放下来,镂金香球里馨馥阵阵,仪贞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了,松快不少,有空咂摸起来慧慧那番话。

子嗣。她当然听过来自许多人的念叨,在皇家开枝散叶是何等要紧的事儿,多少腥风血雨、勾心斗角,都是从这上头来的。甚至于太监如王遥一流,之所以罪大恶极、丧心病狂,也是由于没有子嗣的缘故。

就像这两个字,是一种玄妙的咒语,可以令人皈依,也可以令人癫狂。

幸而她可以暂且地置身事外。

李鸿:啧,她果然爱我,真是麻烦。

仪贞:虾系抱枕,去头可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十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