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铃医 > 第20章 归脾汤之八

铃医 第20章 归脾汤之八

作者:念西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2 01:43:21 来源:文学城

蒲彦修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几乎是屏住呼吸,接过了那条沉甸甸的玉带。

明黄色的锦缎内衬上,暗红近褐色的血字斑驳刺目,带着一股绝望而悲怆的气息。

朱珧并未将诏书完全递给他,而是就着他的手,指着那字字泣血的控诉,另一只手拿起酒盏,猛灌了一口。

酒液辛辣,灼烧着他受伤未愈的身体,也灼烧着他翻腾的情绪。他声音沙哑,带着一丝醉意,却又异常清晰地将那血字的内容,低沉地、一字一句地念出:

“朕闻自古帝王,享国不永者,皆因权柄旁落,奸佞窃命……”

他念得极慢,每个字都像有千钧重。

“今宦官王智,盗弄国柄,蒙蔽圣听,囚朕于深宫,视若傀儡……朕与皇后,朝夕难安,如履薄冰,受尽屈辱……”

念到此处,朱珧的手微微颤抖,又仰头灌下一口酒,眼中泛起血丝。

“尤可恨者,乔氏毒妇,腹中孽子,绝非皇嗣!乃乱宫闱之秽果!王贼欲以此偷天换日,断我朱氏江山正统!”

“噗——”朱珧猛地将酒盏顿在案上,酒水溅出,他发出一声似哭似笑的哽咽,“哈哈哈……好一个偷天换日!好一个断送江山!”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最后几行字,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无尽的悲凉:

“朕体渐衰,恐不久于人世。环顾宗亲,皆畏王贼如虎,或隔岸观火,或包藏祸心!”

他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唯宁王朱珧,乃朕之亲侄,性秉忠良,胸有韬略……朕若有不测,江山倾覆在即,盼珧侄念在同宗血脉,拯社稷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扫清奸佞,匡扶正统……则朕虽死九泉,亦能瞑目矣!”

念罢,室内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朱珧因醉酒和激动而潮红又苍白的脸,以及蒲彦修震惊到无以复加的神情。

那薄薄一绢血书,却仿佛重如山岳,将一份足以压垮任何人的千钧重担,**裸地、血淋淋地砸在了朱珧的肩上,压得人喘不过气。

朱珧忽然笑了起来,笑声苍凉而失意,他指着那诏书:“子俞,你看到了吗?我的好皇叔……他到最后,能托付江山的,竟然只剩下我这个远在边陲、看似闲散的侄子……可笑吗?满朝朱紫,宗室亲王,竟无一人可用!”

他又要去拿酒壶,蒲彦修下意识地按住了他的手:“王爷,您身上有伤,不能再喝了。”

朱珧抬眸看他,眼底是浓得化不开的疲惫、愤怒和一种近乎破碎的茫然:“不喝?子俞,那你告诉我,我该如何?装作不知,继续回我的宁王府做我的逍遥王爷?还是……接下这衣带诏,去对抗那盘根错节、一手遮天的王智,甚至……可能还要面对我那虎视眈眈的梁王叔?”

他的目光灼灼,带着酒气,也带着一种寻求答案的迫切:“这江山,与我何干?这皇位,我又何尝想要?他们争他们的,为何偏要将我也拖入这泥潭深渊!”这话语里,竟带着几分孩子气的委屈和怨愤。

蒲彦修沉默地看着他。他明白朱珧心中的苦楚。那份沉重、那份不甘、那份被至亲推向风口浪尖的无奈与愤怒。他按着朱珧的手并未松开,却另一只手默默拿过一只空杯,为自己也斟了满满一杯烈酒。

然后,在朱珧怔忡的目光中,他一仰头,将杯中辛辣的液体一饮而尽!酒液如火线般烧灼而下,呛得他眼眶发红,但他却稳稳地放下酒杯,声音平静却坚定:“王爷若不知该如何,那便不知。此刻,草民只知,王爷身上有伤,不宜饮酒。若王爷觉得心中憋闷,非要寻个出口……”

他顿了顿,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不如出去走走。吹吹风,或许能清醒些。”

朱珧愣愣地看着他,似乎没料到他会陪自己喝那一杯。半晌,他忽然站起身,因酒意和伤势晃了一下,蒲彦修连忙扶住他。

“好!出去走走!”朱珧推开他,眼神却亮得惊人,“去城外!骑马!”

蒲彦修苦笑:“王爷,我……我不会骑马。”

朱珧却不管不顾,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不会便学!本王带你!”他此刻情绪激荡,急需一场放纵来宣泄那几乎要将他淹没的沉重。

蒲彦修看着他近乎偏执的眼神,知他此刻劝不住,心中叹息,终是妥协:“……好。”

夜深人静,驿馆侧门悄然打开。薛乙早已备好马匹,看到朱珧的状态,面露担忧,却被朱珧一个眼神制止。朱珧翻身上马,动作因伤而略显滞涩,却依旧利落。他朝蒲彦修伸出手。

蒲彦修看着那匹高头大马和朱珧伸出的手,一咬牙,握住他的手,借力笨拙地翻坐上马背,坐在朱珧身后。朱珧一抖缰绳,骏马便小跑着冲入了京城的夜色之中。

冷风如刀,瞬间扑面而来,吹散了朱珧几分酒意,却吹不散心头的阴霾。蒲彦修下意识地抓紧了朱珧,耳边是呼啸的风声,两侧林木黑影幢幢,仿佛埋藏着无数的野兽。

马匹驰出城门,旷野的风更加冷冽自由。朱珧猛地一夹马腹,骏马长嘶一声,放蹄狂奔起来!速度带来的刺激感暂时压倒了一切,朱珧仿佛要将所有压抑、愤怒、不甘都发泄在这纵马的驰骋之中。

缰绳勒紧掌心,伤口隐隐作痛,却奇异地带来一丝清醒。他想起幼时父亲教导的“社稷为重”,想起如今龙椅上皇叔的忧惧,想起梁王叔那深不可测的眼神,更想起那字字泣血的衣带诏……家国天下,忠义亲情,像一张无形巨网,将他越缠越紧,几乎窒息。

不知奔跑了多久,朱珧终于缓缓勒停了座下的骏马。那马喷着响鼻,在寂静的旷野中不安地踱步。四野无人,唯有星垂平野阔,清冷的月光如流水般洒在两人身上。

前方被一小溪阻断了去路,溪水在月色下潺潺流动,闪烁着细碎的银光。朱珧猛地勒紧缰绳,骏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徒劳地刨了几下,终是停了下来。他胸口剧烈起伏,汗水与酒意交织着,顺着额角滑落。朱珧翻身下马,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到溪边,弯腰掬起一捧冰冷的溪水,狠狠扑在脸上。

刺骨的凉意瞬间穿透皮肤,直抵混沌的脑海,让他激灵灵打了个寒颤。水流从他指缝间溜走,像极了那些抓不住的安稳岁月,也像他此刻难以抉择的未来。

朱珧抬头望着远处黑黢黢的、如同巨兽般蛰伏的京城轮廓,久久沉默。冰冷的夜风卷着水汽扑面而来,将他残存的酒意彻底吹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残酷的清醒与坚毅。

蒲彦修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立在马旁陪着。

朱珧望着溪水中破碎的月影,忽然低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自嘲:“子俞,你看这水中月,看似圆满,一触即碎。是不是很像这看似锦绣、实则千疮百孔的江山?而我,偏偏要去捞这水月,补这天穹,岂不可笑至极?”

蒲彦修沉默了片刻,目光也从溪水移向旷野,缓缓道:“王爷言重了。”他轻轻吸了一口气,夜风带着凉意涌入肺腑,随即,用一种复杂难辨的语调低声吟道:

“一穷二白,孤灯三盏伴,未通四书五经六艺,挥毫七**划,独对寒窗十载。”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稍作停顿,又念出了下阕,语气里多了几分苍凉与放达:

“十志九违,高才八斗负,历遍七朝六代五邦,倾盏四三二杯,称一世书生。”

词句落下,四周只剩下溪水潺潺。蒲彦修敛了敛眸,随即唇边泛起一抹淡笑,那笑容里似有万千感慨翻涌:“王爷,您看。草民当年也曾自诩有凌云之志,到头来却蹉跎半生,依旧一事无成。这世间,有人身不由己,被推着去扛起江山社稷;也有人心比天高,却命如纸薄,连一方安身立命之地都难求。您问为何是您,草民不知。但我们都在这迷局之中,无非是……各有各的不得已,各有各的放不下罢了。”

朱珧彻底沉默了。良久,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用衣袖抹去脸上的水珠,沉声道:“回去罢。”

·

返回驿馆时,已是后半夜。却见李承焌房中的灯还亮着。唐景湘正端着一盆热水从房中出来,脸上带着疲惫与担忧,显然是一直在照顾丈夫未曾安歇。

见到朱珧和蒲彦修共乘一马归来,朱珧身上还带着酒气和夜露的寒凉,唐景湘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很快化为体贴的关切。

蒲彦修连忙下马,又扶了朱珧一把,对唐景湘歉然道:“嫂子,还没休息?王爷他……心情有些郁结,出去散了散心。能否劳烦您,帮忙弄些醒酒汤来?”

唐景湘点点头:“自然,我这就去,”她目光扫过朱珧略显苍白却眼神清亮的脸色,心下明了,“只是彦修,有些事还是少知道为好。”

蒲彦修苦笑,“嫂子放心,我自然明白。”

唐景湘便不再多问,转身去了厨房。

蒲彦修将朱珧扶回房中。酒意、疲惫、伤势终于一同袭来,朱珧几乎是沾床即眠,呼吸变得沉重而均匀。

蒲彦修替他掖好被角,就着烛光,看着他沉睡的容颜,眉宇间依旧残留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但比之方才的狂躁失意,已平静了许多。

窗外,京城的夜寂静无声,却仿佛有无数暗流在这寂静之下汹涌奔腾。

他轻轻吹熄了蜡烛,守在一旁的椅子上,在黑暗中,聆听着朱珧平稳的呼吸声,一夜无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