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临安小食肆 > 第4章 钵钵鸡

临安小食肆 第4章 钵钵鸡

作者:江湖渡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1 18:46:35 来源:文学城

菜陆续上过来,庞大郎高声唱着菜名,一道接着一道介绍。

沈知鱼被香囊刺激得浑身刺挠,恨不得回家好好沐浴一番,根本没胃口。

左右又是一番殷勤相劝。

时值上菜,眼前这菜雪白晶莹,鲜香盈盈,正是他素日喜爱的鯚鱼假蛤蜊。

他低眉寻思,好歹有道他爱吃的,干脆专心吃菜,旁的一概不知便是,谅那贾氏小儿也奈何不了他。

他夹了一口,咀嚼半晌,身形不由凝住。

“莫不是我离京太久,这风味倒与以往不同。”

他细细品味,寻常鱼肉若薄,绝不可能做到饱满多汁,他以往吃的也是如此。可今日这道菜,竟将二者结合的如此恰到好处。

他面上不显,夹菜的手却快了数倍。

“沈二都觉得与众不同,我定要尝尝。”席间几人笑着夹箸。

当鱼肉送进嘴的那一刻,几人不约而同对视一眼,纷纷加快了自己的动作。

庞大郎察言观色,看鯚鱼假蛤蜊几息间吃得干净,立马上前。

“贵人再尝尝这素蟹黄,我们主人想着不能让曹家生红扫了大家的兴,这是给各位贵人的赔礼,也是我们楼的招牌呢。”

此菜一出,空气中立马弥漫霸道香气。

在加上有鯚鱼假蛤蜊做底子,贾元璋没客气,率先伸出筷子。

其他几人也不甘落后。几人筷子在空中相交,又齐齐插入盘中。

沈知鱼尝了一口,这回连赞也来不及说,立马下第二筷。

“苏云别抢,给我留点!”

“沈二你吃过那么多,让让怎么了!”

“我大伯是丞相,你们都给我留点!”

“再上几盘过来,没见我们不够吃吗?”

……

一阵兵荒马乱。

酒饱饭足,几人摸着肚皮瘫在椅上。

沈知鱼道,“不知能否请当局者一见?别的倒也罢了,这道素蟹黄似与坊间其他店做法不同,入口又香又脆,我竟吃不出是什么做的。”

吕荷正在后厨休息,听说贵人传她,擦了擦手,淡定跟上。

其他伙计明白这是要领赏,羡慕又嫉妒的看着吕荷背影,没有办法,她的菜怎么那么香!

丰乐楼楼宇众多,回廊曲折通幽,其间奇花异草、假山流水数不胜数,吕荷跟在领头的博士后面,还有心情观赏。

到了二楼小阁子,她站定四下一扫,见席间五位郎君面无怒色,先暗暗松了一口气。

听到一白衣郎君询问,吕荷组织下语言,慢慢答道,“这道菜是取黄豆磨成渣,压实了,将水分碥干,再用油炒出鲜味。混、混入切碎的鲜菇,添上黄酒等物,炒制一番,最后再用油煎、煎过即可。”

说完默默在心里赞了自己一声。这么长一段话,也没有结巴太过。

沈知鱼更好奇了,“其他都好说,只是黄豆我尝过,用油怎么炒出鲜味?”

贾元璋抢过话头,“小娘子说这话不老实。莫不是怕我们偷了你的方子去?”

吕荷瞪他,“你、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用油当、当然可以,只是要用虾油罢了。”

贾元璋贵为丞相之侄,何曾被人落过面子,面红耳赤,“只是这些,也不值当那些钱。”

另一位紫衣郎君,“欸,贾兄你有所不知,这价贵,定是出在将之压实上。你离京日久,不知坊间旧事。”

“有个乡民向寺院买腌臜之物,僧人索要双倍价钱。乡人怒而争执,僧人说,你不知此中缘故,我这五谷轮回之物,自与别处不同。尽是师父们用棍子桩实的,泡开一担便有两担。可见世间道理,全在棍子粗硬上。”

“混账东西,你这么一说,岂不是我们今日都吃得腌臜物!”

贾元璋肺都要气炸了,这李二的爹这么会巴结他伯父,怎么生了个这个蠢货!

沈知鱼面上发冷,“李郎君慎言!”心中大大的给这人打了一个叉,语言不逊,调戏小民,回头得让父亲参他家一本。

吕荷听得云里雾里,见粉衣郎君面有怒色,还以为紫衣郎君受她连累,便着意奉承几句。

然而她搜肠刮肚也搜不出什么,只好对着紫衣郎君,“郎君说得是极,我听人说‘绝知此事要躬行’,郎君定然是躬、躬行过了,才能如此博学。”

岂料此话一出,紫衣郎君脸色大变,咚咚咚甩袖而去。

沈知鱼和贾元璋倒是哈哈大笑起来。同座另外两个郎君一个摇头失笑,一个扶额。

吕荷心里忐忑,不知说错了什么。一时之间,僵在那里。

贺员外擦着汗上来,这回连交床也不站,就在地上不住赔礼道歉。“对不住各位郎君,不知出了什么事,我们家厨娘年岁不大,乡下来的,有什么冒犯的地方实非本意……”

说罢横了吕荷一眼,“还不向贵客赔罪?”

“不干她的事。”贾元璋也不觉得面子挂不住了。他这顿饭吃得非常开心,抛给吕荷几两赏钱,“我府上缺个厨娘,不如来我府上。”

沈知鱼也道,“你家小娘子素宴做得很好……家慈平素礼佛,正缺一善素斋之人,不知小娘子可愿掌厨?”

吕荷还没说话,“郎君这……”贺员外为难的看着他。

贾相和沈御史都不是他能得罪的起的。只是如吕小娘子这般手艺好的厨子一时半会儿实在难找,没了厨子,他的酒楼还怎么开呢。

贺员外左右为难,急得额上的汗直往外冒。

吕荷不知贵人何故离席,听到二位郎君的建议,心里一动。

她不喜拘束,正愁如何不签长契,此时如同打瞌睡送枕头。

只是她来临安时日尚短,许多事没打听清楚,也不知雇人市价多少,如果一口答应下来,少不得上当吃亏。

得先摸清情况再说。

吕荷思及此,先眼神询问贺掌柜一番,见贺掌柜没有反对,便道,“郎君愿出多少雇我?”

贾元璋、沈知鱼对视一眼,有意逗她,“你想要多少?”

吕荷想了一会儿,“我得考虑几天才能给你、你们答复。”

沈知鱼道,“我家在清河坊西沈府,你可得快快考虑好。”

贾元璋哼了一声,“算你运道,我贾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

近日酒楼铛头人手不够,贺员外急得嘴角燎泡。

行老、牙人来了好几回。领过来的人厨艺要么没有吕荷好,要么要价高。

上哪找像吕荷这样合算的。

但自从上回贵人面前,吕荷透露出想走的意思后,他就憋着气,实在拉不下脸叫她留下,一来二去,居然病倒了。

吕荷得知后有点无语,她还没走呢。

这张嘴真是……幸好上回得了赏银,她得尽快赁间屋子。

赵二娘给她介绍了相熟的庄宅牙人。

牙人姓曹,家中行三,年岁不大,尚未成家,一口牙亮起来白灿灿的,十分热情。

曹三郎一路介绍。

吕荷这才知道,临安赁屋并不便宜,一个月几贯到几十贯钱都是有的。

就算她一个月天天上工,也只得三两银子,合四五贯钱。她还要吃喝、攒钱。

“可有更便宜些的?”

曹三郎低头想了一会儿,“章家桥畔的小岛上,倒是有间塌房还空着。”

曹三郎细细介绍,吕荷这才明白,塌房是贵人所属,赁给商户的。因为是水面上建的,不占地方,再加上潮气大,便便宜些,一个月三贯钱。只是做生意的话,每个月要另交朝廷的塌房钱。

其实三贯对吕荷来说也不少。但要是可以开铺子,倒省了她另找地方。她手艺不错,也喜欢做菜,之后可以开个小食肆,吃住都在铺子里,省钱又方便。

因章家桥畔路远,曹三郎雇了辆驴车,两人不多时就到了。

吕荷看了看屋子,比她预想的好上不少。说是水上建的,其实是在湖心岛上,四面临水,设有浮桥。

里面空间也大,虽说一间屋子,但其实是上下两层。吕荷边看边想着怎么安置家具。

只是赁金一月一付,另外还得多交一个月赁金当做抵押,还有文书费用、配置家具等等。

吕荷目前手头只有上回的四两赏银……

她得想个法子……

吕荷托曹三郎先为自己留一留着这间屋,她过几天再定。

曹三郎很为难,“这个可说不好,行里都是有规矩的,即使我不赁屋,其他牙人也可能赁。”

吕荷咬咬牙,“三天,就三天。”

曹三郎:“我不能保证,但如果有人赁下,我可以告诉你,不叫你白跑一趟。或者到时候再看看其他屋。”

吕荷谢过曹三郎,想着两人走了一路,又请他吃了街边小吃。

互相拜别后,吕荷沿着河边缓缓往城内去。

目前她又得攒钱赁屋,又得考虑开铺子,光开铺子这一项就得费不少神,她一路听街边小贩闲谈,像他们都得去商税院写文书、加入食饭行等等。

想到那日几个贵客的话,她还得打听打听临安的厨娘行情,开口要多少合适,别到时候被人骗了。

正走着,听到有人娇声唤她名字,吕荷转头,竟然是卖馄饨的宋娘子。

1.“泡开一担便有两担”这则故事来源于《笑林广记》

2.行老,即宋朝各行业猎头。——资料来源《东京梦华录》“凡雇觅人力,干当人,酒食作匠之类,各有行老供雇。觅女使即有引至牙人。”

3.庄宅牙人,即宋朝房屋中介。

4.塌房,即古代在水边建造的仓库,为寄存商旅货物的场所。——资料来源《梦粱录》“于水次起造塌房数十所,为屋数千间,专以假赁与市郭间铺席宅舍及客旅寄藏物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给我留点(已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