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良禽 > 第6章 第六章

良禽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书自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8 18:02:35 来源:文学城

商道漫漫,雄关在前,行路人餐风饮露,日夜不歇。

卫绛长至及笄年岁,到过最东的地界不过牢兰海。这一路遍地是茫茫沙漠戈壁,难见一丝绿色。唯有那千姿百态的胡桐点缀一路,伴人同行。

过了牢兰海,一切都陌生而新奇,卫绛常单骑前出,纵情驰骋;又或放出金雕,在方圆数里内捕猎、寻水,几乎一刻也停不下来。

落在后方的卓罗与慕沙没她那么好的精力,由于饮水缺乏,她们一路都在寻水前行。好在只要不偏离商道,大多都能在必须补给时寻到水井。在这荒漠里打井,真是难于上青天,近些年来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畜力,才逐渐在商道附近打通暗渠,遍排深井,集雨季储水、引山雪融水,供人马解渴、农田灌溉,补给商道。

这其中多为汉军屯垦之功,若无汉军逐渐东扩,改造土地,带来农耕之风。西域诸国一盘散沙,走不出百里地恐怕就得渴死在半途。

如今这商道似又有变化,除了往来商旅,还能见到一队队的汉军正往西跋涉,想来是远赴楼兰控制局势的。一路行进,气氛颇为凝肃。

跋涉千六百里,行路半月。三人终于走到了阳关附近。

“师尊,我知晓您年轻时在汉地生活过多年。可汉人与匈奴争霸,总波及无辜,我实在不明白,您又不是汉人,为何还要向着他们说话。”行路间闲谈,慕沙说出了心里话。

“为师非是向着汉人,谁更能造福多数,我就向着谁。匈人这些年称霸西域,可曾为底层民众带来好处?好处不是都被各国上等人拿走了?汉人来了,至少西域物产更多、人员来往更多,底层人都能有所收益,这不是好事嘛。”卓罗解释道。

慕沙若有所思,随即问道:“师尊,我等此番入汉地,所为何事?”

卓罗道:“为了三件事。其一,我身子骨大不如前了,若是再拖延下去,恐怕就要贻误疗愈窗口,故而寻访汉医势在必行。其二,绛儿日渐长大,趁着她心性尚淳,还未定性,带她去一趟汉地家乡也是很有必要,她身子骨里毕竟还流着一半汉人的血。这第三嘛……有些过往旧事尚未清晰,也想趁此机会了结。”

慕沙犹豫问道:“师尊,弟子一直很好奇。乌孙与汉朝相距如此遥远,比楼兰更要远得多,您当年为何会千里迢迢入汉地,还会与汉人成婚?您的先夫,是甚么样的人?”

慕沙只知师尊的丈夫是卫姓汉人,已然亡故。在这一点上,卫绛也不比她知道得更多。每每提及这些,卓罗总是三缄其口,不肯多说,天长日久下来,周边人也就不多问了。

卓罗乜了一眼慕沙,调侃道:“你这孩儿,克尔赛身死,不见你有一丝悲哀,现在倒问起师尊的先夫了?”

慕沙面颊顿时涨得通红,忙摇手解释道:“不是的,师尊,我可不是……哎呀……”她张口结舌,竟不知该如何言语才好。

卓罗噗嗤笑了,道:“师尊当然懂你心思,你打小就有自己的主张,随了为师这些年,学了不少本事,眼高于顶,觉得楼兰城里多少男子都配不上你。打着钻研医道的幌子,迟迟不肯嫁。你那阿父急得不择门路,为你选了个大了你十余岁的鳏夫当夫婿,这人虽是城防军将领,地位尊崇,你却嫌他霸蛮,实在不愿嫁。奈何这回,对方看中了你,你不嫁都不行了,是以终日愁眉不展,食不下咽。”

“师尊,过去那些……莫再提了。”慕沙被戳破心思,垂首赧然。

卓罗叹息一声,道:“你与绛儿都大了,未来的路还得靠你们自己走。为师当年之事,确实也该告诉你们了。绛儿这孩子,又跑得没影……这样,待今晚,我三人围炉夜话,为师将这些事告诉你们。”

慕沙眼睛一亮,她最爱听师尊讲故事了,师尊足迹遍天下,看遍世间民风百态,见识广博,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行至阳关附近,已能见半途不少脚店。撒欢不知去向的卫绛,见到脚店后兴奋地跑回来向卓罗报信。卓罗扯过这孩子马匹的缰绳,不让她乱跑,带着她和慕沙多赶了一段路,终于在月上中天时来到了一处驿站附近。

驿站附近聚集了一座小集市,西去商旅都在集市之中打尖住宿。入夜后,这里仍能听闻宴饮欢歌,窗边如豆灯火一盏盏汇聚,散发着橘黄暖意,衬得周遭朔风呼啸的大漠越发凄清孤冷。

卓罗没有过于靠近集市,择了一处背风残垣,搭起账幕,在帐外燃起篝火,烹煮宵食充饥。此番出行匆忙,慕沙出医馆时,只带了卓罗的医箧与几卷经络图和地图,好在行宿用度和干粮足够,最遗憾的是卓罗一册一册换回来的大量简牍几乎都未曾带出来,这些简牍书卷价值千金,可谓是卓罗这些年最宝贵的积蓄。

但她惯于将最宝贵的物什随身携带,那物什就裹在毡布中,挂在她马匹的鞍袋内。只要这宝贝在身边,其他的物什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阿母,这儿是哪儿?为何走夜路也要来?”卫绛这会儿终于老实坐在卓罗身边,好奇问道。

“这是悬泉置,汉人在玉门关附近最大的驿站。当初阿母还怀着你时,就是从这里独自出逃的。哎呀,多年未回,这里繁华了许多。当年驿站孤悬大漠,还未有周遭集市呢。”卓罗感慨道。

“您为何怀着我还要出逃?”卫绛更加不解。

“因为你阿父乃是汉朝罪人,阿母身为他的妻子,虽然未曾明媒正娶,却怀着他唯一的骨血,也会被牵连入罪。因此不得不出逃。”卓罗用枯树枝拨了拨炭火,平静道。

“阿父怎会是罪人?!”卫绛眉头紧蹙,不能接受。她儿时无数次幻想过阿父的模样,或是英雄或是豪侠,哪怕只是个普通人也行,怎会是罪人?

卓罗从头说起:“你祖父乃是汉武时的大将军卫青,你父亲是他的长子卫伉。

“卫青有三个姐姐,长姐卫君孺嫁给当时的汉丞相公孙贺,生下儿子公孙敬声。

“二姐卫少儿与霍仲孺生下赫赫威名的冠军侯霍去病,后来嫁给詹事陈掌为妻。陈掌亦是开国功臣之后,他的曾祖父是曲逆侯陈平。

“而三姐卫子夫,则是汉武第二位皇后,为汉武诞下太子刘据、卫长公主、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四个孩子。”

“我的天呐!”慕沙差点打翻了手中的木碗,她震惊到无以复加,“师尊……您先夫君是第二任长平侯?!孺狼是皇亲国戚?!”

卫绛已然彻底愣怔当场,茫然无措。这些名号,哪怕在西域都如雷贯耳,时常有人传讲汉武故事,巫蛊大案亦是西域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因此,不论是慕沙还是卫绛,都不陌生。

只是她们从未想过,那些远在天边的故事,竟然会与自身产生关联。

卓罗苦笑:“甚么皇亲国戚,都是过去的事了,你们都知晓,十五年前,长安爆发了巫蛊大案,卫皇后、卫太子、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包括绛儿她阿父,全部被诛,卫氏早已风光不再。卫伉身为第二任长平侯,以一人之死换全族平安,他的二弟三弟及家眷,都未被牵连。但昔年权倾朝野的卫氏,至此再无左右朝局之能。

“我正是为了避开巫蛊之祸,才从长安一路逃到西域,躲开追捕。现如今即便回去,也不能光明正大示人,更不可能回归卫家。当今汉天子是汉武最小的儿子,母亲是钩弋夫人,已被赐死。由大将军霍光主政,一朝天子一朝臣,实在谈不上皇亲国戚。”

“这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阿父到底犯了甚么罪?”卫绛追问。

“他甚么都没做,他会被连坐,只是因为他是卫青长子,是卫氏当时的话事人。武帝疑惧卫氏,已到了不斩草除根不能罢休的地步。他因此成了刀下冤魂。”

慕沙接过话头道:“听人说,此事起于丞相之子公孙敬声被人诬告和阳石公主私通,那个诬告的人叫甚么朱安世?”

卓罗眸光越发深沉:“此事非是起于朱安世诬告,而是起于公孙敬声挪用北军军饷,此事被人揭发,公孙敬声下狱,按律当斩。按照汉朝法度,可以功赎罪,所以其父丞相公孙贺希望以追捕朱安世来替儿子赎罪。

“公孙贺费尽心力将朱安世抓捕下狱,未曾想后者在狱中攀咬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还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这真是一口精准咬在汉武痛处之上,至此一发不可收拾。”

卫绛迷惑:“这朱安世是何人?为何追捕朱安世能替公孙敬声赎罪?”

卓罗看了女儿一眼,面上起了一丝笑意:“你问到点子上了。朱安世号阳陵大侠,是个十分神秘的人物。无人知晓他到底犯了甚么罪,但被汉武通缉多年始终未被抓捕,神出鬼没,一直逍遥法外。坊间传闻,此人与皇族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知晓诸多皇族秘辛,更熟悉皇亲国戚之间的裙带关系。关键在于,巫蛊大案后,传闻朱安世从大狱之中失踪,很多人猜测他背后另有指使。”

“汉廷争斗真是可怕……”慕沙喃喃道,眸光透出几分畏惧。

篝火噼啪作响,三人陷入沉默。卫绛用树枝捅了捅火底的灰烬,忽而将树枝一摔,别过头去愤懑道:

“太冤屈了,真让人难受!这汉地,不去也罢!”

“绛儿,阿母这次带你回去,为了三件事。一是找神医治阿母的病,二是让你熟悉汉地,三便是查找朱安世下落。”卓罗搂住女儿肩头,道。

卫绛猛然回首看向母亲,眸光愕然,旋即这愕然转为兴奋,她抓住母亲的手,道:

“阿母!您这是要调查当年的巫蛊案吗?”

卓罗点头:“正是。阿母毕生有三大愿,当下只实现了一个,还有两大愿未能实现,只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尽我所能去做。”

“是甚么愿望?”慕沙好奇问。

卓罗望着两个孩儿,道:“我全名是阿依努卓罗,卓罗乃我家族姓氏,阿依努在乌孙语的含义是……”

“明月光。”卫绛抢答。

卓罗笑:“对,明月光,这是我阿父对我的期盼。乌孙人认为明月能照亮黑暗,象征着纯洁、正直、美好。这正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家起于天山,本是雪域游医,自我祖父那一辈成为乌孙宫廷医师。

“我儿时,遥远的汉地来了一位细君公主,嫁给了我们昆弥(乌孙王的称呼)猎骄靡。彼时昆弥年事已高,不久便病逝,她又嫁给继位的昆弥之孙军须靡,生下一个女儿。

“那时候我才七岁,第一次见到汉人女子,我真是着迷。她满腹经纶,通晓音律,长得又那般漂亮,身段柔软好似锦绸,轻柔得好像刮一阵风就能将她带到天上去。

“可是她总是愁眉不展,因着语言不通,她和谁都说不上话。时间长了,忧思郁结于胸,总是病恹恹的。我阿母是宫廷女医官,因而总是去为她看病。我当时随着阿母习医,因而总是跟在后面打下手,时常也能见到细君公主。

“有一回,我见她坐在帐外,望着天山的方向轻声歌唱,声音是那样优美动人,曲调又是那般婉转凄凉,唱着唱着,她怆然泪下,泣涕不止。

“我很心疼她,上前比划着问她唱甚么。她许是见我长得可爱,终于抹了泪,跟我比划着说起话来。此后,我教她说乌孙语,她教我说汉话。我的汉话蒙师便是她。

“只可惜,她在乌孙短短五年,忧思成疾,终于病逝了。”

“她唱得甚么曲子?”卫绛轻声问,她已然彻底沉浸在卓罗的故事中。

卓罗清了清嗓子,轻声哼唱道:“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1、牢兰海:是罗布泊在汉晋时期的旧称。

2、胡桐:即胡杨,旧称胡桐,自上世纪50年代考察为杨属植物后更名。

3、井渠:即坎儿井,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汇集,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不同地区的坎儿井在具体构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点,但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4、细君公主作《悲秋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刘细君是汉武帝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刘建此人荒淫变态至极,具体干了啥事大家可以去查,我就不列出来恶心大家了。总之细君公主有这个禽兽不如的爹简直是老天爷给她的最大磨难,这父女俩品性相差之大简直云泥之别,匪夷所思。

明天继续。[狗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