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梁红玉 > 第10章 南逃

梁红玉 第10章 南逃

作者:洛可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7 02:55:40 来源:文学城

秋凤随着百姓一起南逃,终于见到了南逃的宋军,中间簇拥着一个穿着素服的男子,头戴衣冠,形容颓靡,再也没有了当年初遇他时的风采,那人便是刚刚退位的赵佶。

“官……”她欲呼他为官家,却又想起他刚刚退位,如若呼他为太上皇,可能会惹他不快,正为难间,赵佶突然转过身来,看见她之后眼里突然恢复了神采。

“秋凤姑娘。”他唤她道。

她本来由于旅途的艰难而神色疲惫,这会只得打起精神,脸上恢复了笑容,道:“官家,遇到你真是太好了。”

赵佶面色难堪道:“秋凤姑娘,我已经退位,不要再唤我官家了。”

秋凤故作惊讶道:“怎会如此?”

这时,身边的童贯替赵佶打圆场道:“秋凤姑娘,你怎会在此?”

“回太师,我听小丫说,你随官……人一起难逃,我便随之而来,一路上也能照顾官人。”

秋凤的一声“官人”不仅化解了赵佶刚才的难堪之色,还让赵佶非常受用。

赵佶不禁大悦,没想到他现在落魄至此,身侧还有美人相陪,这让他南逃路上略有慰籍吧。

赵佶笑道:“我们正要上船,倒让你给赶上了。”赵佶边说边拉秋凤一起上船。

秋凤瞧着这船体十分庞大,宽大如楼,长约30米,宽约15米,桅帆高高扬起,据说能承载五六百人,几千两船只铺展在海面上,浩浩荡荡,气势如虹,让秋凤觉得不像是去南逃,倒像是去决战。

秋凤环顾四周,这些船只只载了一起南逃的军队,而百姓只能隔岸兴叹,恐怕是要沿着陆路南逃了。

一路上,由于盗贼四起,沿途一片萧索,楼船途经扬州,虽然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曾经的扬州城却不见往日的繁华,秋凤远在京城,不知曾经繁华的扬州经历了什么。

浩浩荡荡的楼船一路向南,不知要驶向哪里,秋凤不禁问道:“官人,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赵佶双目凝视着前方,既然南逃,自然是离金军越远越好,“去京口。”

秋凤听到“京口”两个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是她日思夜想的地方,在汴京的这一年,虽然过着锦衣玉食、万人追捧的生活,但内心却孤寂的如同被这江风吹皱了的湖面,再也无法抚平。

楼船快要到达京口,江面上不远处有若有似无的袅袅琴音传来,琴音渐渐清晰,一艘船舫沿江而来,赵佶示意楼船暂停前行,千艘楼船依江而立,每艘楼船上都抛出硕大的铁锚沉入江底,船体稳稳地固定在江面上。

只见船舫里出现一女子,一身红衣,面若桃花,眉目如画。

秋凤一看来人正是梁红玉,正要上前问候,却见梁红玉给她使了一个眼神,秋凤顿时收回了跨出的脚步,见到她太高兴了,以至于让平日里做事谨慎的秋凤差点出错。

梁红玉福礼道:“奴家拜见太师。”

童贯闻言,在脑海里搜寻了片刻,才知此人正是京口醉香楼的花魁梁红玉。

童贯疑道:“姑娘怎会在此。”

“奴家正泊船在这里弹琴,却见浩浩荡荡的大船行至这里,船上皆是身穿甲胄之人,奴家料定统领如此庞大军队之人正是太师您。”

这一番溢美之词让童贯很是受用。

这时身边的赵佶问道:“太师,此女何人?”

童贯介绍道:“此女梁红玉,是京口有名的花魁,不仅舞技一绝,而且精通翰墨。”

“哦,这我倒要见识见识。”

童贯很清楚赵佶见到美女就走不动道,于是主动邀赵佶一起去船舫。

秋凤也跟着一同踏上船舫。

“前面不远处有一处地方,可以垂钓,我的船舱上也带了渔具,不知官家可否同我前去?”

梁红玉在秋凤的来信中已知赵佶退位,但此时只能装作不知。

赵佶倒也没有多做解释,只是应到:“这么多天一直赶路,也该歇歇了,我愿同你前去。”

童贯见所到之处离这里不远,便也没有让后面的楼船跟上来。

赵佶和童贯一起垂钓了一会儿,钓上来几条鱼之后,天色渐黑。

四人便在船舱内一起饮酒,梁红玉在甲板上献舞一支,赵佶连声叫好,献舞之后,梁红玉不停的给赵佶敬酒,赵佶最终醉倒在几案上,童贯饮下几杯之后,也觉身体绵软无力。

上船之时,梁红玉便将一包药偷偷交给秋凤,秋凤在童贯和赵佶垂钓之时偷偷将药粉涂在两人的酒杯上。

梁红玉见药效已经发作,眼里便流露出狠厉,对童贯道:“太师可知我是谁?”

童贯不明白她在说什么,她不就是梁红玉吗?

梁红玉一步步逼近他,继续道:“太师可记得梁彦否?梁彦乃我的祖父。”

童贯这才惊觉,她这是要给自己的祖父报仇,内心顿觉发凉,只可恨他没有让后面的船跟上来,想他童贯一生谨慎,难道今日便要葬身于此了吗?

“是你构陷我的祖父和父亲与方腊有私交,才致他们无故冤死,我梁家满门被抄,女人为娼,男人为奴,都是拜你所赐,今日我终于可以为他们报仇了,你的死期到了。”

梁红玉怒目圆睁,弯腰从靴筒中抽出匕首,手起刀落,狠狠地扎向童贯的心口,握刀,又碾又绞,血涌如泉,童贯再也支撑不住,倒在船舱,痉挛了几下,气绝身亡。

船舱内顿时血流如注,童贯倒在一片血泊中,一代奸宦就这样倒在了历史的洪流中。

天色已黑,楼船上的军官许久不见太上皇和太师过来,便行至前面去找他们,却见船舫上无任何声音,顿觉不妙,便登上船舫,却见童贯已死,太上皇爬在案几上。

赵佶被弄醒之后,看见倒在血泊之中的童贯,不由大惊道:“金人来了?”

手下军官暗笑,太上皇这怕不是被金人吓傻了吧,他们已经逃到了南方的最深处,哪里来的金人,想他堂堂男儿,外敌来侵,却只能逃命,还不如一女子。

想必定是那女子解决了这个让他们恨得牙痒痒的奸宦童贯吧,他手下有多少人没有死在金人的手下,却死在了这奸宦手里。

军官解释道:“禀太上皇,这里并无金人,前方收到战报,说金人已经撤回,不如我们回汴京吧。”

赵佶这才露出喜色,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跟随他登上楼船,掉头朝汴京开去。

至于梁红玉,他也顾不上去追究她杀童贯的责任了。

就在梁红玉杀童贯之后,便将写着“金人已撤回”的消息绑在箭矢上,准确无误的射向了最前面楼船的柱子上,她料定赵佶接到消息后便会很快返回,不会再追杀她们。

梁红玉和秋凤远远看见浩浩荡荡的楼船远去之后,便放心的回到了醉心楼。

至于童贯的尸体,则被手下拋入江里。

赵佶双目凝望着眼前的涛涛江水,在脑海中整理了一下童贯的死因。

想必那秋凤姑娘和刺杀童贯的梁红玉是一伙的,他竟没有丝毫怀疑秋凤的身份。

所幸她们要杀的人是童贯,否则,那刀下亡魂恐怕就是他了。

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

赵佶从江南回来,重新踩在汴京的土地上。

他刚进宫,就来了几个禁卫军一字排开陈列于前。

“太上皇,官家请您到龙德宫居住。”

没等他回答,禁卫军就将他押入了龙德宫,龙德宫是他南下前退位后住的地方。

不久之后,赵佶身边的侍从及护卫也被赵恒以各种名义调走,只剩几个嫔妃和他住在一起。

随后,赵恒又派侍卫对这里严加看管,名义上是“保护” 实则是软禁。

软禁后的赵佶也看清了现实,自己已经不再是皇帝,自然也没有任何权利,也罢,他便安心住在宫内,抚琴作画,饮酒吟诗,倒也乐得自在。

至于随赵佶南逃的大臣则被赵恒一一清算,该贬官的贬官,该发配的发配。

蔡京被一撸到底,贬到边疆。这时的蔡京八十岁,他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一直以来养尊处优,到这时才体会到人生的凄风苦雨,开始受尽折磨。

他独自南行,由于臭名昭著,一路上受尽百姓唾骂。想吃饭时被小摊贩骂,坐在轿子里被路人骂,在唾骂声中一路强撑到潭州,终于病倒了,死在了潭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