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梨云梦远,顾念成双 > 第3章 顾念的日记 3

梨云梦远,顾念成双 第3章 顾念的日记 3

作者:拾云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09:22:30 来源:文学城

二零二一年三月十五日星期日阴霾

我终究还是……让她走了。

在那个除夕夜,在她撕开所有伪装,将一颗鲜血淋漓的真心捧到我面前时,我除了苍白无力的“对不起”,什么也没能给她。

甚至在她决绝转身的瞬间,我猛地站起身,可喉咙被堵住了,那声嘶哑的“不要走”在胸腔里翻滚灼烧,却最终没能冲破齿关。

我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扇门打开,又关上。隔绝了她的背影,也仿佛隔绝了我世界里最后的光。

砰的一声轻响,像判决书最终落下。

我瘫坐在地上,背靠着冰冷的门板,失声痛哭。眼泪滚烫,却洗刷不掉内心的卑劣和懦弱。

我恨极了自己这副样子!

明明心疼痛得快要死去,为什么就是没有勇气抓住她?为什么就是无法挣脱那无形的枷锁?

教师的身份,社会的眼光,性别的桎梏,甚至……那可笑的自以为是“为她好”的念头,都成了我禁锢自己、也伤害她的牢笼。

我知道我也爱她,这份爱经过五年的沉淀和重逢后的煎熬,早已深入骨髓。

可这份爱,伴随着太沉重的负罪感和背德感。

每次面对她灼热的目光,我不仅感受到爱恋,更仿佛能听到内心警铃大作,有一个声音在尖啸:这是错的!你不配!你会毁了她!

我甚至觉得,我这份怯懦而犹豫的爱,是对她那般纯粹而勇敢的情感的玷污。

二零二一年三月二十日星期五 微雨

新学期开始了。线上教学依旧继续。

教研组的视频会议里,我又看到了她。摄像头里的她,表情平静无波,听着组长安排工作,偶尔发言,声音冷静专业。

轮到我需要和她对接工作时,她公事公办地叫我“顾老师”,语气平淡得就像对待任何一个普通同事,甚至……比之前更加冷淡疏离。

那晚那个流泪控诉、情绪失控的陶梨,仿佛只是我悲痛恍惚间产生的一个幻觉。

她彻底关闭了那扇偶尔会泄露出一点点情绪的门缝,重新将自己密封起来。不,甚至比之前密封得更紧、更冷。

我试图在微信上问她一些工作之外的话,比如“最近还好吗?”,或者“物资还够吗?”。她的回复永远简洁到近乎冷漠:“还好。”“够。”“谢谢顾老师关心。”

再也没有多余的一个字。

我明白了。她在用这种彻骨的冷漠,惩罚我的懦弱,也保护她自己那颗再次被我伤到的心。

我再也没有在走廊“偶遇”过她。取物资的时间,她似乎总能完美地和我错开。原来,在这小小的宿舍楼里,想要避开一个人,竟然真的可以做到。原来之前那些看似偶然的碰面,或许都曾是她小心翼翼的靠近。

如今,她连这点“巧合”都吝于给予了。

二零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星期三晴

今天下楼取菜,看到我的门把手上挂着一个袋子,里面是空的餐盒——是我之前给她送汤用的盒子。她洗干净了,挂还给我。

连当面归还都不愿意。

我拿着那冰冷的、洗得干干净净的盒子,站在空无一人的走廊里,只觉得心如刀割。我们之间,难道就只剩下这种冰冷的、物归原主的界限了吗?

二零二一年四月三日星期五 惊雷

三月的凉城,本该是草长莺飞的时节,却被疫情的阴霾和内心的寒冬笼罩着。

然而,比南方倒春寒更冷的,是来自老家姐姐的一通电话。

父亲车祸!ICU抢救!

消息像一颗炸雷,在我本就摇摇欲坠的世界里轰然爆开。我手忙脚乱地请假,订机票,一路奔波,心慌得几乎要跳出嗓子眼。飞机舷窗外的云海茫茫,像我未知而恐怖的未来。

祈祷了千万遍,还是晚了。

赶到医院时,只看到姐姐和母亲哭倒在抢救室外,而父亲……已经盖上了白布。

又一次!我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陶梨的奶奶去世时,我没能替陶梨分担更多;父亲离开时,我甚至没能尽到女儿最后的责任!

巨大的悲痛和自责像海啸般将我淹没。我跪在父亲的病床前,握着他冰冷的手,眼泪汹涌却无声。为什么?为什么我总是错过?总是来不及?总是在失去后追悔莫及?

处理丧事的那几天,我像个麻木的木偶,机械地跟着母亲和姐姐忙碌。心却像是破了一个大洞,呼呼地灌着冷风。

夜深人静时,母亲来到我房间。她苍老憔悴了很多,眼睛红肿,握着我的手,声音沙哑而疲惫:“念念,这次……就别回那个南方小城了,好不好?那么远……你爸走了,妈就剩下你们了……你姐她有自己的家,不能常回来……你回来吧,在老家找个工作,陪陪妈……”

母亲的话,像另一副沉重的枷锁,牢牢地套在了我的脖子上。

回东北?离开凉城?

这个念头升起的瞬间,我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陶梨怎么办?

这个想法让我自己都感到震惊和不齿。父亲刚刚离世,母亲如此哀痛恳求,我竟然还在想着那个被我深深伤害、此刻可能根本不想再见我的女孩?

我对自己感到无比的厌恶和鄙夷!顾念,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对爱情,你懦弱退缩;对亲情,你竟然也如此自私吗?

凉城……我对这座城市本身并无太多留恋。这里没有我深厚的根,没有割舍不下的朋友圈,有的只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份沉重无望、不见天光的爱恋。

我留在凉城的全部意义,似乎就只剩下那一点卑微的、自欺欺人的幻想——幻想还能偶尔看到她,哪怕只是背影,哪怕她对我冷若冰霜。

幻想或许有一天……虽然我自己都不知道那该是怎样的有一天。

可是,母亲的需要是实实在在的。父亲走了,姐姐不易,母亲未来的孤独和牵挂是沉甸甸的现实。我身上的责任,从未如此清晰而沉重。

情感与责任,爱情与亲情,自我与家庭……这些巨大的撕扯几乎将我撕裂。

我看着母亲殷切而哀伤的眼睛,那句“好,我留下”在舌尖滚了又滚,最终却变成了一句极其艰难又自私的话:“妈……你让我……考虑考虑……凉城那边的工作,我也需要回去交接一下……”

母亲眼神黯淡了一下,却没再逼我,只是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背。

那一刻,我无地自容。

二零二一年四月五日星期日夜雨

回到自己久违的旧房间,精疲力尽,却毫无睡意。

手机屏幕上,陶梨的微信对话框依旧停留在我之前那些被她忽略的关心问候上。我鬼使神差地打下:“我父亲去世了。”

手指悬在发送键上,久久无法按下。

告诉她有什么用呢?换取她的同情?让她再次为我担心?还是用我的不幸,去绑架她的情感?我有什么资格?

我删掉了那句话。

眼泪再次不争气地流下来。我把自己埋进被子里,在极度的疲惫和悲伤中昏沉睡去。

我做了一个梦。梦回那个除夕夜。在她转身离开的瞬间,我终于冲口而出:“不要走!陶梨!不要走!”

她停下了脚步,缓缓回过头来看我。脸上没有惊喜,没有感动,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悲伤和……怜悯。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那样看着我,然后慢慢地、坚决地摇了摇头,身影最终消散在门口的黑暗中。

而我,站在原地,哭得撕心裂肺,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我是哭醒的。枕巾湿了一大片,心口的钝痛清晰得让我无法呼吸。

梦是假的,但梦里的绝望是真的。

我明白了,即使时光倒流,即使我喊出了那句话,结局可能依旧不会改变。我骨子里的懦弱和优柔寡断,我身上层层叠叠的枷锁,早已注定我抓不住她,不配拥有她。

二零二一年四月十二日星期日阴

一周后,我还是踏上了返回凉城的动车。

我告诉自己,只是回去交接工作,办理离职。我必须回去,为了母亲,也为了斩断我这不该有的、痛苦的痴心妄想。

动车上,我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内心一片荒芜。感性像疯长的藤蔓,缠绕着我的心脏,尖叫着让我留下,哪怕只是呼吸着和她同一座城市的空气,哪怕永远只能远远看着。

但理性,还有那沉重的负罪感和责任感,却像一把冰冷的剪刀,一根根地剪断那些藤蔓。父亲离世后,母亲那双含泪的眼睛时时刻刻浮现在我眼前,提醒着我身为人女的责任。

我对陶梨的爱,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强烈的背德感。她是我的学生,曾经是,现在这种身份转换也无法完全抹去那段过往。这种关系为社会所不容,为我所受的教育和道德观所不容。每一次对她心动,每一次因她靠近而颤栗,伴随而来的都是深深的自我谴责和恐惧。

我无法坦然地将这份爱宣之于口,更无法想象和她光明正大地并肩走在阳光下。我甚至觉得,和我这样懦弱又优柔寡断的人在一起,只会玷污她的纯粹,拖累她的未来。

或许,离开才是最好的结局。对她,对我,对所有人都好。

虽然这个“好”字,像一把锉刀,反复磋磨着我的五脏六腑,痛得无以复加。

列车广播响起,凉城到了。

我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拖着行李箱,随着人流走下火车。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

我知道,这次回来,是为了彻底告别。

告别这座城市,告别这份工作,告别……住在我对面、却早已离我万水千山的她。

只是不知道,在最后离开之前,我还有没有勇气,再见她一面。哪怕只是说一声,再见。

不,或许,什么都不说,才是最好的告别。

就像五年前,她那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一样。

原来,命运的齿轮,早已在暗中标注了轮回。只是这一次,先离开的人,换成了我。

而这其中的苦涩与绝望,唯有我自己知晓。

二零二一年四月十五日星期三多云

回到凉城已经三天。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一种无形的沉重。学校依旧空荡,线上教学照常,只是我的心再也无法回到那种按部就班的平静。

离职申请已经写好,就放在抽屉里。薄薄的一张纸,却重似千斤。每一次伸手去拿,指尖都像触电般缩回。仿佛一旦递交,就真正斩断了最后一丝与她相连的可能。

我像个幽灵,在自己的宿舍里徘徊。不敢出门,害怕在走廊遇见她。既渴望见到她,又恐惧看到她冰冷的眼神。更害怕的是,如果她知道我要走,会是什么反应?是如释重负?还是会……有一丝丝的不舍?

我知道后者是我的痴心妄想。但人心就是这样,越是绝望,越是抓住一点微末的可能性自我折磨。

对面安静得可怕。她似乎也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产生交集的时刻。

我们像两个默契的陌生人,在各自封闭的盒子里,呼吸着同一片压抑的空气。

今天傍晚,取回物资时,却发现门口放着一小袋东西。

这不是学校统一发放的。里面是几包东北特色的酸菜和干蘑菇,还有一张打印的小纸条,上面是冰冷的宋体字:“节哀。保重身体。”

没有署名。

我的心猛地一缩,随即疯狂地跳动起来。是她!一定是她!她怎么知道我父亲……?是了,学校系统里可能有紧急联系人信息,或者她从小道消息听说的。但这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她知道了。她送来了这些。是同情?是礼节性的问候?还是……那未断的线,另一端也依然在她手里,被她小心翼翼地、或许也是痛苦地攥着?

我紧紧攥着那袋东西,指甲几乎要掐破塑料袋。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上来。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这种无声的、克制的、却又无处不在的“联系”。她甚至不愿意手写一张纸条,用了最疏远的方式,却送来了最带着我家乡印记的东西。

她在告诉我什么?她记得我的来处?她在用这种方式安慰我?还是仅仅出于一个“同事”或者说“曾经的老师”的基本关怀?

我冲动地跑到门口,手放在门把手上,几乎想要立刻冲出去敲响对面的门,问个明白。

但最终,我只是无力地靠在门板上,缓缓滑坐在地上。

我问什么?问她是不是关心我?然后呢?听完她的回答——无论是冷漠的还是带着一丝温情的——我又能做什么?我能改变离开的决定吗?我能给她承诺吗?

我不能。我依旧是被捆缚的困兽。

那一小袋酸菜和蘑菇,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漾开的涟漪层层叠叠地撞击着我本就摇摇欲坠的心防。它让我痛苦,也让我可耻地生出了一丝微弱的暖意和希望。看,她并非全然无情无感。

这种拉扯,比直接的拒绝或彻底的冷漠,更加令人煎熬。

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日星期一 晴转多云

教研组安排新一轮的线上公开课观摩评议会。我和她,不可避免地在同一个视频会议室里。

我提前十分钟进入会议,没想到她的头像早已亮在那里。她似乎也没想到我会这么早进来,视频里,她正低头看着资料,侧脸沉静。

我的出现显然惊动了她。她抬眼看了一下摄像头,目光与我(或者说与我的摄像头)在空中短暂相接了一瞬。仅仅零点几秒,她就迅速移开了视线,重新低下头,仿佛只是无意间瞥过。

但我却清晰地看到了她眼神里一闪而过的、未来得及完全掩饰的复杂情绪。有一丝慌乱,一丝疲惫,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哀伤。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会议开始后,我几乎无法集中精神。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屏幕上那个小小的窗口。她发言时,语气平静专业,但我却注意到她眼下淡淡的青黑,以及偶尔微微抿紧的嘴唇,像是在强忍着什么。

她过得不好。这个认知像针一样刺疼了我。是因为我吗?还是因为疫情?或是其他?

轮到我对她的课进行点评时,我发现自己声音干涩,准备好的客套话一句也说不出来。我几乎是凭着本能,说了几句关于课堂节奏把握的无关痛痒的话,然后鬼使神差地加了一句:“……陶老师也要注意休息,别太累了。”

话音落下,视频里一片寂静。其他同事或许觉得这只是前辈普通的关心。

但我看到,视频里的她,握着笔的手骤然收紧,指节泛白。她垂着眼睫,久久没有抬头。摄像头捕捉到她微微颤抖了一下的睫毛,像蝴蝶受伤的翅膀。

她没有回应我的关心,甚至没有抬头看我一眼。只是沉默着,那沉默却比任何回应都更有力地砸在我心上。

会后,我收到一条私聊消息。来自她。

只有三个字:“谢谢顾老师。”

依旧是冰冷的礼貌。却像是在我们之间那根紧绷的线上,又轻轻地、残忍地拨动了一下。余音震颤,久久不息。

她听到了。她收到了。但她选择用这种方式回应。不靠近,不远离,只是在那里,用她的存在和这种克制的互动,无声地拷问着我的灵魂。

我几乎要崩溃了。交出离职申请的决心,在这一刻又开始动摇。离开,就能解脱吗?还是会把这种拉扯的痛苦延长到一生的距离里?

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星期六小雨

母亲又打来电话,声音里的孤独和期盼几乎要溢出听筒。她小心翼翼地问我工作交接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回家。

我握着电话,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一个字也答不出来。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飘向对面那扇紧闭的窗。雨丝斜斜地打在玻璃上,模糊了一切。

“妈……再……再给我一点时间。”我听到自己艰难地说,“这边……还有点事情……需要处理。”

是什么事情?我没有说。母亲也没有问。但她沉默了一下,然后轻轻叹了口气:“念念,不管你做什么决定,妈都等你。”

母亲的宽容让我无地自容。

挂掉电话,我陷入巨大的迷茫。一边是母亲殷切的期盼和身为人女的责任,一边是内心无法割舍、日益强烈的牵绊和对面那个让我痛苦却也让我无法真正放下的人。

那根线,不仅连着我和她,现在也紧紧地捆住了我,让我进退维谷。

就在我沉浸在痛苦中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是对面。

她的咳嗽声!听起来很难受,撕心裂肺的。

我的心瞬间揪紧!她怎么了?她生病了?严不严重?疫情当前,任何不适都让人心惊胆战!

我猛地站起来,冲到门口,想也不想就要开门出去。

手握住门把手的瞬间,却又僵住。

我以什么身份去关心?普通的同事?曾经的老师?还是……一个让她痛苦、也让我自己痛苦的“爱慕者”?

我的关心,对她来说,是安慰还是负担?是雪中送炭,还是又一次犹豫不决的打扰?

我就这样僵立在门后,手握着冰冷的门把手,听着门外断断续续传来的、压抑的咳嗽声。每一次咳嗽,都像鞭子抽打在我的心上。

我想象着她此刻的样子,是不是脸色苍白,是不是需要帮助?我是不是应该立刻打电话给校医?或者至少发条微信问一下?

可是……我的手脚冰凉,动弹不得。那该死的、深入骨髓的懦弱和过度思虑,又一次死死地禁锢了我。

我只能像一个卑劣的偷听者,站在门后,屏住呼吸,用全部感官捕捉着门外关于她的一切细微声响,心痛如绞,却连发出一个问候的音节都做不到。

过了一会,咳嗽声渐渐平息了。传来她关门的声音。

世界重归寂静。

我顺着门板滑坐在地上,把脸埋进膝盖里,无声地流泪。

看啊,顾念。这就是你。连在她可能生病需要帮助的时候,你都懦弱到不敢上前一步。你这样的一个人,凭什么奢望爱情?凭什么让她为你放弃一切?你甚至连最基本的关系都处理不好。

深深的无力感和自我厌弃将我吞没。

那根线还在,但它此刻仿佛不是连接,而是一条勒紧我脖颈的绳索,让我窒息。

我和她,隔着一道门,隔着一个走廊,隔着我无法逾越的内心鸿沟。

线还连着,却仿佛在无尽的拉扯中,慢慢嵌入彼此的皮肉,鲜血淋漓,痛彻心扉。

而未来,依旧是一片看不到出口的迷雾。我的离职申请,还静静地躺在抽屉里,像一个沉默的倒计时,提醒着我终将到来的、不知是解脱还是另一种形态痛苦的离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