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励精图治的我怎么会亡国[历史直播] > 第18章 018

励精图治的我怎么会亡国[历史直播] 第18章 018

作者:天争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6 22:43:50 来源:文学城

九月,秋高气爽,云少而高,轻薄而淡,天气清凉宜人。

一声声礼炮响彻天际,皇城外的百姓,不论是站在大街上还是在家中,俱是朝着皇城跪拜。

国泰民安,千百年来,百姓最朴素的愿望莫过如此。

太和殿前站满了文武百官,他们穿着最庄重的礼服,虽无资格进入大殿,但能站在殿前已然是此生荣耀。

用汉白玉石砌筑的台阶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威严的禁卫军似铜墙铁壁。

太和殿殿中亦是站满了更高官阶的文武百官。打头的除了三位内阁大学士、几位留在京城的宗亲、几位国公,还有孝安皇后的父亲和李贵妃的父亲,他们都父凭女贵,被隆庆帝封为伯爵,只不过这种封号仅为礼节性封号,并无实权,俸禄很少,甚至还不够家用。

宦官二十四衙门,十二监四司八局,被赐绯红袍服的宦官单独站成一排。以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和东厂提督兼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为首。

朱翊钧身着皇帝冕服,玄色上衣,配有一片织锦的黄色下裙,上面皆有华丽的龙纹刺绣;头戴冕冠,冕冠前后两端各缀珠帘十二串;靴袜皆是红色。①

佩戴冕冠并不舒服,他必须坐直身子,手放在双膝上面,脖子和脑袋纹丝不动,才能保证珠帘不会摇晃,以此彰显帝王威严稳重。

想起主播间里那方世界登基场景,他觉得那部电视剧绝对在抹黑他。堂堂皇子,已经十岁,从小接受宫廷礼仪培训,怎么可能在这种大场面左摇右晃,如坐针毡。

所有对他不合理地刻画,只是为了给其他人一个管教和剥夺他帝王权力的“正当”理由。

耳边是礼炮轰鸣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香气,令人神清气爽。

他的视线一直在前面几位身上徘徊。

冯保心中无不遗憾,原本想借着照顾年幼君王的机会站在御座旁边,俯瞰殿中众人,享受百官跪拜滋味。

可惜!陪在万岁爷身边的是早就不管事的太监殷朗,年过七旬,头发发白。他扶着万岁爷坐好便退下了。

还好李贵妃再三保证,一定会助他一臂之力坐上司礼监掌印这个位置。

死死盯着站在他前面的孟冲,心里又升起对高拱的怨恨。

一个做饭出身的厨子,无才无德,要不是和高拱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怎么可能掌管司礼监。

高拱似感受到冯保怨毒的目光,心中大为不悦。如今冯保失了小皇帝信任,正是将他逐出皇城最好的时候。

一整套礼仪下来接近正午。太阳高高挂起,刺眼还不是最难受的,太和殿外年纪大的官员已经有些吃不消了。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陛下早已命光禄寺备好酒宴,供今日参加大典官员享用。

按照规矩,朱翊钧已经搬到乾清宫居住。

回到乾清宫,孝安皇后和李贵妃(暂未册封太后)早已等在此处。

登基大典规定所有人必须行跪拜大礼,孝安皇后和李贵妃作为嫡母和生母从孝道出发必然不需要跪朱翊钧,但这样就无法达到彰显君王权威效果。故而后宫不参加登基大典,一则资格不够;二则身份不合适。

李贵妃以不放心年幼太子登基为由,想要效仿朱翊钧冠礼之时,坐在帷帘之后观礼,但大臣对后宫干政十分警惕,一致坚决反对,李贵妃只得作罢。

李贵妃见朱翊钧一行人回来,看向殷朗,急切问道:“皇帝礼仪可否周全?”

殷朗微微一笑,回道:“娘娘放心,稳妥得很。诸位大臣无不被万岁爷气势折服。”

殷朗声音沉稳,不卑不亢,让人信服。

孝安皇后和李贵妃俱是松了口气。

“阿弥陀佛!顺利就好。”李贵妃信佛,双手一并,嘴中喃喃。

朱翊钧心下一软,“儿臣不孝,让母后、母妃操心了。”

“你若真有心就不要任性,我教你的你总不听,还以为我要害你吗?我和你母后下半辈子就指望你了,我们不替你操心,你还以为谁会真心为你好。”

李贵妃看起来又要开始唠叨,孝安皇后连忙拦住,道:“忙了一上午,皇上早就饿了,快让人传膳。我们先回去吧。”

朱翊钧:“请母后、母妃留下陪儿臣用膳。”

用完午膳,三位阁老回到文渊阁。

侍者端上清茶,高拱饮了数口,茶杯见底,疲劳一扫而空。

昨晚宫中之事三人心知肚明,但再没有城府也绝对不会和除了自己亲信之外的人议论。

高拱开口:“今日陛下英姿不输先帝,是我等之福。”

“正是如此。”高仪用帕子捂着额头,虚弱地附和道。

见他这副样子,高拱道:“你这身子要好好保养,不然有损寿命。我那里还有上了年份的人参,下值后派人给你送过去。”

连忙起身,高仪行礼道谢,“阁老太客气了,你还是留给自己用。”

“我那里还有,让你拿着你便拿着。”高拱摆摆手说道,“你到底什么时候建自己宅子?堂堂内阁大学士,长时间借住在别人房子里算怎么回事。”

高仪脸涨得通红。

原来在嘉靖四十五年,还是礼部尚书的高仪,家中失火,房子烧得干干净净,苦无没有钱重建,只好借住朋友家中。

“我等先将私事放下,还需商议朝廷大事。”张居正看出高仪窘迫,解围说道。

高拱果然不再追问高仪,“唉!陛下年幼,我等更要上心。内廷中,那个冯保不能留了。他乃一阴险狡诈小人,为了媚上争宠不择手段。陛下年幼,容易被他蛊惑,我等不得不防。”

“我欲赶他出皇城,并向陛下上奏限制司礼监那些宦官的权力。你们以为如何?”

当初洪武帝设立司礼监,正是为了限制内阁权力,如今有此机会夺回内阁大权,高拱理所当然以为其他两位内阁大学士和自己想法一致。

以为如何?不如何!张居正捋了一把胡须,淡淡道:“今日见冯保已不在陛下身边伺候,高阁老何必再与他计较?他毕竟陪伴陛下长大,上奏弹劾他怕不是会惹怒陛下。”

“当日先帝托付我等,我已经做好舍生取义准备,你不要顾左言他,只说愿不愿意一同参奏?”

张居正作沉思状,未马上答话。

高拱翻了个白眼,转头问高仪:“你怎么说?”

“我随两位阁老。”高仪道。

据昨日打听消息,局势扑朔迷离,皇上看起来开始厌恶冯保,但李贵妃仍旧信任冯保,从前皇上对李贵妃言听计从,谁也无法预料皇上是否再次将冯保调回身边。

说冯保是小人,古语有训:宁可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模棱两可的答复最为稳妥。

“此次我会以内阁首辅和顾命大臣名义上奏,你们看了愿意署名就署,不愿意我也不会为难你们。”

高拱说完拂袖而去,留下张居正和高仪面面相觑。

下值后,张居正让人将礼部尚书吕调阳和吏部侍郎——门生张四维请进府邸。

张府所处位置极好,在皇城西边,占地不大不小,府邸景致风雅。

张居正端坐在上首,眉头紧皱,完全没有在文渊阁时那种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将昨晚宫中发生的事情道出,问吕调阳和张四维:“你们怎么看?”

眼下高拱紧紧相逼,当初联合冯保挤走高拱的计划不知能否进行下去。

“宫中贵人如何说?她还是容不下高阁老吗?”张四维知道张居正与冯保合作,猜想他与李贵妃也有联系,故而试探问道。

隆庆帝登基之初,李贵妃独宠后宫,四年之内生了一儿两女,但等高拱回归内阁之后,隆庆帝开始对她不冷不热,转而宠幸其她诸多妃嫔宫女。

李贵妃认为这不是巧合,必定是高拱从中作梗,让隆庆帝防备她。

再加上高拱性子急躁,更是显得处处针对她。

张居正不悦,厉声道:“外廷之事莫要瞎牵扯。我乃外臣,如何得知宫闱情况,休要胡言乱语。”

张四维连忙起身跪下赔礼:“学生知错,阁老莫怪。”

吕调阳连忙打圆场,“子维(张四维字)关心则乱,一时失言,张阁老莫要生气,我等还是早日商议如何决策。”

张居正神色稍缓,“起来坐下吧,兹事体大,下不为例。”

外臣最是忌讳与宫中妃嫔牵扯,似他与李贵妃虽有合作关系,但行事谨慎,恪守礼节,从未单独相处过。

张四维神色沮丧,木木地坐到一边。

吕调阳心情沉重,分析道:“此次宫中之变,若有人背后谋划,他必是你我之敌;若无人,只能说陛下比我们以为的更聪慧,甚至说句城府颇深也不为过。”

“四维,你怎么想的?”张居正未作评价,问,“你给陛下授课,应该更了解陛下资质。”

张居正和吕调阳一起看向张四维。

张四维收敛心神,斟酌片刻,答:“陛下的确聪慧,又勤勉好学,想法也不寻常,但谈及心计城府乃是小儿水平。”

“陛下每日用功读书,但十分喜欢炫耀,书法写得好,得了夸奖就给诸位先生赐字。”

“听闻他之所以如此钟爱且苦练书法,盖因为李贵妃擅长书法,他为了取悦生母而已。”

三人最终商定按照原来计划进行,拉高拱下马。

高拱这边也是如火如荼准备,六科都给事中其中有三位跃跃欲试。

①来自网络和影视资料;

PS:私设如山,非历史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01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