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李记小食肆 > 第17章 结案

李记小食肆 第17章 结案

作者:腐竹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0 15:29:16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晌午,胡赖子正躺在家里歇午觉,这时,两个衙役突然推门而入。

“你是胡赖子?”

胡赖子一骨碌从躺椅上爬起来,忙躬身请两人进屋,点头哈腰道:“两位大人大驾光临,这是有事?”

其中一个衙役“唰”地一声展开手上的画像,“认识这人吗?”

画像上是赵元,今日晨间他们查到有人看到赵元来镇西找过胡赖子,得了线索便上门来了。

胡赖子接过来看了几眼,道:“大人,这人犯啥事了?”

“我问你还是你问我?”衙役从他手里夺过画像,神色严肃。

胡赖子又看了几眼,两颗眼珠子滴溜溜转了几转,说道:“大人,我不记得了。”

那衙役将画像举到他眼前,一手按在腰间的朴刀上,语气微冷,“再仔细看看,到底认不认识?”

“我再看看,再看看……”胡赖子做出一副思索状,他记得画上这人是找他来买砒霜的,难不成翻了船?

衙役不耐道:“想起来没有?”

“哦,我想起来了!他前些日子来找过我。”

“找你何事?”

“找我来买耗子药。”

“除此之外呢?”

“没了。”

胡赖子面上坦荡,神情不似作伪。

当初这人揣着几个碎银找上门,说要买砒霜,胡赖子嗤笑他异想天开,就这么点钱,还想弄包砒霜来。他本不愿搭茬,没想到那人又加了点钱,胡赖子本着有钱不赚是傻子的原则,给他弄了包耗子药,谎称是砒霜,反正作用也差不多。

“他有没有说什么?”衙役继续问道。

“没说啥,就在我这买了包耗子药。”

胡赖子怕这人犯了什么事,把自己牵扯进去,便没说实话。况且他确实售卖耗子药,回头掰扯起来他也有说辞,只不过卖耗子药只是个幌子,私下里只要有钱,什么药都能弄来。

衙役又问了两句,确认没有可疑之处便走了。

*

时间一晃已经过了两日。

这两日,李长夏照常出摊,只是她没想到,消息传得真是快,她摊子上的食客十个里有八个都知道杨柳巷死人了,得知她就住在杨柳巷,少不得要来问上两句。

“小娘子,你知道是咋回事不?”一位挎着篮子的大娘好奇道。

李长夏摊着饼,干笑了两声,回道:“大娘,我也不清楚。”

大娘接过鸡蛋饼,一脸失望地走了。

李长夏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都不知道今日这是第几个上来问的了,不过该说不说的,来的人多了,她的生意更好了,今日还不到巳时,东西已经全都卖完了。

回去的路上,她也忍不住想:已经两日了,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吗?

许是念了一路,她一进巷子便听见有人在说这事。

“听说没,衙门出结果了,说是孙氏把耗子药当成茯苓粉给煮了!”

“唉哟,作孽哟!”

“孙婆子这老眼昏花的,咋能把耗子药放锅里了?”

“你别说,耗子药和茯苓粉真是挺像的。”

“可怜他们母子就这么没了……”

李长夏挑了挑眉,原来是误食了耗子药啊。

啧,真倒霉。

转过弯来,却见张知言和兰婶坐在一处,手里似乎是在…择菜?两人不知在说些什么,张知言时不时便发出“是吗”、“怎会如此”、“不可能吧”诸如此类的感叹。

两人聊得太过投入,竟未察觉身后的动静,于是李长夏站在原地听了一耳朵,原来也是在说赵家的事。

不知兰婶说到了什么密辛,用手搭在嘴边,压低身子,张知言立刻意会附耳过去,李长夏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出了声,两人这才回头看过来。

李长夏笑着走上前,“兰婶,这是在干啥呢?”又朝张知言递了个眼色,有几分打趣的意味。

“嗐,小张帮我择豆子呢,”说着又朝赵家那头点了点下巴,挤眉弄眼的,“顺便闲聊几句。”

张知言歪点了下头,示意她蹲下,“一起听听?”

兰婶素来喜欢热闹,闻言忙拉住李长夏,“长夏,一起聊会儿。”

李长夏无奈蹲下身,转头问道:“你今日不去茶坊啊?”

张知言摇头,“下半晌再去,平日里只这一场,节庆时才会再加一场。”

看他们两人如此熟稔,兰婶短暂地把心思从赵家拉回来,放到眼前这两个小年轻身上,小郎君那叫一个…咋说来着?哦,丰神俊朗,小娘子眉眼如画,不错不错,兰婶看看这个,又瞧瞧那个,捂着嘴偷偷笑起来。

对面的两人不明所以,一脸疑惑地看过来。兰婶敛了敛神色,继续说起了赵家。于是,李长夏被迫又听了一遍,中途有几次走神,被兰婶嗔了几眼。

倒是张知言听得认真,时不时还附和一遍,活像个捧哏的。

张知言可不知道她的想法,正专心听兰婶说话,这可是极好的素材,毕竟杜撰话本偶尔也需要借鉴一下现实生活嘛。

三人东拉西扯了两刻钟,张知言看看日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准备走人。

“小张啊,这就走了?”兰婶一脸的意犹未尽,难得遇到这么会聊天的,句句有回应还不带重样的,小年轻真不错!

“是,我赶着去镇上的书肆交话本呢。”张知言从袖子里抽出一沓纸,扬了扬。

李长夏移过去,伸头看了一眼,几个稍大的字写在第一列,她下意识念出声,“风流郎君遭双打?”

念完第二个字时,她放低了声音,却依旧字正腔圆,她抬眼看着对方,眼里是止不住的笑意。

自己的话本名字就这么被大喇喇地念出来,何况听起来还不是那么正经,饶是张知言这样的厚脸皮也招架不住。他手握成拳抵在嘴边,假意轻咳了一声,“时辰不早,我该去书肆了。”

说完把书稿卷好,步履生风地走了。

李长夏看他略显慌张的背影,自顾自笑了几声,随后接替了他方才的活,一边择豆子一边和兰婶说着话。

末了,兰婶感慨着:“这事有了结果,秋娘大概也快回来了,往后虽说一个人了,但也算是熬出头了。”

李长夏点头,在她看来,这事未尝不是件好事。

-

衙门的人查了两日,弄清了耗子药的来源,排除了陈秋娘的嫌疑,只是赵元受伤的事毫无头绪。赵元的尸体搬回衙门,仵作重新做了一次细致的检查,可身上的外伤早已痊愈,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再加上没有目击者,没有知情人,当时也未报官,没有任何记录,况且与这次中毒事件似乎没什么关系,于是便按下不提。

衙役打开牢门,朝里面的人道:“你可以走了。”

陈秋娘缩在墙角处,神情木讷,没有反应。等衙役说了第二遍,才缓缓抬起头,她扶着墙壁站起身,声音沙哑道:“走?”

“是,案子查清了,你夫君和婆母是误食了耗子药,毒发身亡的。”衙役解释道。

陈秋娘动了动眼珠,整个人还有些呆愣愣的。

她的双眼红肿干涩,眼里布满血丝,一滴泪都流不出来,脸上挂着无喜无悲的表情,步履虚浮地跟在衙役后面走了出去。

重新站在太阳下的那一瞬间,光线从四面八方袭来,像一张网一样笼罩在她周身。她本能地闭上眼,一股酸胀刺痛感袭来,眼角不受控制地溢出泪水。

县太爷怜她一介弱女子,无人可依,便支使手底下的人帮她把两具尸体运到了郊外,找了块地方埋了。

回到杨柳巷时,正是大家歇晌的时辰。

巷子口杨大娘家的大黄狗正趴在门前吐舌头,听见脚步声立刻支起了身子,待看清来人又蔫嗒嗒地趴下去;对门有两个孩童正蹑手蹑脚地穿过院子,往院门口挪动,看见院外的一人一狗,忙抬起手指竖在嘴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然后一溜烟跑远了,大黄狗立即撒腿追了上去。

走了几步,前面院子里有棵枇杷树,长势喜人,枝丫越过院墙,伸到了隔壁院子,上面坠着黄澄澄的枇杷;再往前走,谁家院墙处长着一株薄荷,枝叶繁盛,午后的阳光照下来,叶片绿得透亮,风一吹便能感受到一股清冽的凉意。

原来杨柳巷是这样的。

走到院门口,陈秋娘静默了片刻,然后推门进去。

院子里与两日前并无不同,青石地砖上稀稀拉拉掉了几片落叶,石板的缝隙中又长出了杂草,煎药的小炉子依旧放在檐下,里面的药渣没人收拾,打水的小木桶又滚到了院墙根。

还是那么糟糕,可又没那么糟糕。

她把小木桶放回原处,药渣子倒在院墙下,顺便把小炉子收回了灶房,接着又除草、扫落叶,最后她拿了一把小马扎坐在了檐下。

看着空无一人的庭院,她才真切地意识到:都结束了。

她仰头闭上眼睛,脸上绽开一抹笑,可眼角分明沁出两行泪珠,她抬手盖住眼睛,几声呜咽从喉间溢出。

原本她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她的能力,她只能保证自己不在场。孙氏会不会买茯苓粉,会不会炖鸡汤,会不会把装着药材的小布团放进去一起炖,她不知道,她只能赌。

万幸,她赢了。

日头偏西,陈秋娘才起身回了屋里,她从衣柜中翻出没用过的布料,摸出绣花针,低头做起了绣活。

第二日一早,天还未亮,陈秋娘背着包袱离开了杨柳巷。

这一日巷子里的街坊们开院门时,都发现自家门口躺着一个巴掌大的香囊,上面或绣着梅兰竹菊,或绣着猫狗虫鸟,唯一相同的是那针法细密平滑,灵动精致。

这绣工……

每个拿到香囊的人都下意识看向了巷尾。

而此刻这绣工的主人已经吃完了一碗鲜肉馄饨,迎着初升的朝阳启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