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年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暗涌的湖面,激起的不仅是水花,更是工人们压抑已久的愤懑与期待。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张钰身上,这个刚刚在拍卖场上以智取胜的少年,此刻面临着比面对林振业更加复杂和棘手的局面——人心。
张松柏脸色发白,下意识地想将儿子护在身后,却被张钰轻轻按住手臂。张钰上前一步,目光扫过眼前这群衣衫陈旧、面带风霜的工人,他们没有林振业手下的痞气,却有着被生活长期磋磨后的麻木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
他没有立刻回答陈永年的问题,而是弯腰,从地上抓起一把混合着沙石、水泥块和铁锈的泥土,紧紧攥在手里。
“陈伯,各位叔伯,”他举起那把泥土,声音清亮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穿透淅沥的雨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这楼,是死的!它躺在这里,挡了大家的路,也寒了大家的心!但各位的手艺,是活的!林振业欠大家的,是债,是白纸黑字、天经地义该还的钱!但大家伙儿心里憋着的,是一口想凭本事吃饭、想养家糊口、想被人当人看的堂堂正气!”
工人们一阵骚动,许多人脸上的麻木被这句话戳破,露出了复杂的神情。陈永年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快的亮光,但语气依旧沉稳:“小老板,话漂亮,但米缸里没米,唱不出大戏。我们这三百多号人,后面是三百多个家,等米下锅。光靠‘气’,填不饱肚子。”
“戏台子搭起来,还怕没戏唱?”张钰掷地有声,他将手中的泥土狠狠摔在地上,仿佛要将所有困境摔碎,“钱,我张钰眼下,确实拿不出林振业欠的那个数!那是笔糊涂账,但我认各位叔伯流过的汗,受过的累!”
他环视众人,一字一句地抛出自己的方案:
“第一,愿意留下,继续把这楼盖完的,工钱按现在市价,一天一结,我张钰绝不拖欠一分!这楼以后就是咱们华强北的‘松钰电子商城’,是咱们自己的地盘!”
“第二,之前被林振业拖欠的工钱,我认!但不是现在给,我给大家打欠条,盖上我公司的章,以这栋楼未来三年租金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优先用来偿还这笔债!白纸黑字,可以去法律公证!”
“第三,这楼盖起来,不只是我张钰的,也是大家的!愿意留下的老师傅,技术好的,可以优先低价租用里面的柜台,或者以技术入股,成为商城的股东,以后大家一起赚钱!”
这三个条件,如同三记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尤其是第三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这不再是简单的债务纠纷解决,而是构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邀约。
张松柏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这不仅承担了巨大风险,更是将传统的雇佣关系,彻底扭转为命运与共的捆绑。
工人们彻底炸开了锅,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觉得看到了希望,有人怀疑是画饼充饥,还有人担心这是缓兵之计。
陈永年死死盯着张钰,仿佛要穿透他的皮囊,看清这个少年胸腔里跳动的,究竟是一颗怎样的心脏。良久,他布满老茧、青筋虬结的手猛地一挥,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好!”陈永年一声断喝,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小老板,你有种!有担当!我陈永年,带着我这帮跟了我十几年、受过林振业鸟气的老兄弟,信你这一回!咱们就赌一个未来!赌你张钰,是个能成事、讲信义的人!”
他转身,面对工友们:“老伙计们!咱们被林振业骗过一次,怕了!但今天,这位小老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把咱们当人看,给咱们指了条活路,也指了条能挺直腰板的路!愿意跟我陈永年留下的,站过来!觉得信不过的,我老陈也不拦着,咱们好聚好散!”
大部分工人在短暂的犹豫后,纷纷站到了陈永年身后。他们信任这个带他们多年的老工头,也被张钰那份超越年龄的气魄和给出的实实在在的希望所打动。只有少数几人,摇摇头,默默离开了。
张钰看着眼前这群选择信任他的工人,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但更重的责任感也随之压下。他知道,自己许下的是一个沉重的承诺。
“陈伯,谢谢!”张钰郑重地向陈永年鞠了一躬,“我不会让您和各位叔伯失望。”
“别谢我。”陈永年扶住他,目光锐利,“要谢,就谢你自己今天这番胆量和见识。现在,说说吧,这盘棋,你打算怎么下?楼怎么盖?”
张钰立刻从随身携带的旧书包里,掏出一卷画在牛皮纸上的草图,就地摊开在一块相对平整的水泥预制板上。王大海等人也好奇地围了上来。
“陈伯,您看,”张钰指着草图,眼神灼灼发亮,“我的想法是,不能只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商场来盖。一层,我们做品牌展示和零售,灯要亮,柜台要新;二层以上,做元器件批发,但要划分区域,电阻电容区、集成电路区、连接器区……清清楚楚!每层都要预留足够的货梯和手推车通道。顶层,一半做我们未来的公司总部和技术研发中心,另一半,做一个共享会议室和培训中心,以后商户们谈生意、学新技术,都有地方!”
他滔滔不绝,将自己构想了无数遍的蓝图详细道来。哪里布线,哪里通风,哪里需要加强承重,哪里可以做成透明的玻璃幕墙引入自然光……许多想法甚至超越了当时普通商场的概念,带着明显的功能性和前瞻性。
陈永年越听越是惊讶,他原本以为这少年只是有点小聪明和胆色,没想到对建筑功能、空间利用乃至未来的商业运营,都有如此清晰和深远的思考。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孩子能有的见识。
王大海和其他商户也听得心潮澎湃。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崭新、规范、充满希望的未来,不再是那个脏乱差、提心吊胆的露天市场。
“好!好想法!”陈永年忍不住赞叹,他指着图纸上的几个细节,“这里,结构柱的位置可以微调,能给柜台省出更多空间。这里,管线预埋要考虑到未来增加负载……小老板,你这图纸,我老陈接了!保证给你盖得漂漂亮亮,结结实实!”
这一刻,张钰知道,他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危机,更赢得了一位经验丰富、值得信赖的“总工程师”,和一支对他抱有期待、愿意为之奋斗的施工队伍。
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夕阳的金光穿透云层,恰好照射在那栋斑驳的烂尾楼上,仿佛为它镀上了一层希望的色彩。机器即将重新轰鸣,而一段崭新的征程,也即将在这片曾经充满绝望的土地上,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