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揽日照山河 > 第27章 卷宗(三)

揽日照山河 第27章 卷宗(三)

作者:慕音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2 11:38:29 来源:文学城

午夜,皇宫沉入死寂。

一道融入夜色的纤细身影,如烟似魅,悄然掠过重重宫檐。

江宛精准地避开所有明暗岗哨,无声无息地滑入了守卫森严的御书房。

她径直走向那存放卷宗的案几,深吸一口气,迅速展开。

借着微光,一行行墨字刺入眼帘。

她的心,如投入冰湖的石子,瞬间沉底。

那卷宗所述,正与她在西遥城几经生死才勘破的案情分毫不差:

『伪造簿册,虚增实减,巧掩容积:

案犯泊州知州杨恕云,假托九月初暴雨浸毁旧册,暗遣人手,急以岭南夹金纸伪造新登记簿二十册。新簿之中,珠宝首饰之数,每册刻意虚增二百余盒;而陶器大宗之数,每册则锐减八箱。此乃其掩盖货物运载容积巨大缺口之奸计。

容积诡算,暗藏玄机,偷运禁物:

经核查,珠宝首饰以盒计量,容积约六升;陶器则以箱计量,容积约三百升。虚增珠宝盒所占之容积(约一千六百升),远不及削减陶器箱所腾挪之巨量容积(计八百万升)。此八百万升之巨大缺口,即为偷运禁物铜器预留之空间。案犯狡诈,更借珠宝“核查繁琐”之名,于新簿字距、页数上巧做文章,令其厚薄与旧册无异,以图瞒天过海。

借整饬之名,行偷运之实:

岭南商队初抵丰却,货物驳杂。杨恕云借“维持驿道秩序”之名,强令商户按“时令果蔬-衣履-珠玉陶器”之序重新分类列队登记。实乃假此整合之机,于登记环节大幅削减本应如实造册之陶器箱数。所腾出之巨量运载空间,遂用于混入铜器禁物,藏匿于商车之内。终借伪造之新登记簿掩人耳目,经官道将禁物铜器成功偷运至西遥城中匿藏。』

她的心血!竟被宫楚让如此堂而皇之地冠上自己的名字,呈献御前,成为他青云直上的垫脚石!

江宛强压下心中翻腾的怒火与不公,她要和宫楚让当面问清楚!

然而,她双脚刚踏上冰冷的地面,一个苍老而平静的声音便如同贴着她耳畔响起:“夜露深重,殿下何苦在此徘徊?”

江宛浑身一僵,猛地转身。

月光下,月无弦就站在她身后三步之遥的地方。他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仿佛早已看穿了她所有的伪装与行迹。

“老朽已恭候多时了。”月无弦微微躬身,“崇阳宫请吧,太上皇,正等着您呢。”

两人走远后,一个同样蒙面的身影鬼魅般从萧江宛刚才潜入的窗棂缝隙滑入,悄无声息地落在地面。

————

崇阳宫。

与皇宫其他殿宇的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繁复的藻井,没有炫目的彩绘,甚至连烛火都显得格外克制。未经雕琢,只显本色的巨大梁柱,几排沉肃的乌木书架,一张宽大的紫檀御案。墙上仅悬一幅笔力遒劲的“静”字,更令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香与一种难以言喻的的肃穆。

太上皇江乾负手立于那幅“静”字前。

月无弦无声退至殿角阴影处。

江宛揭下蒙面巾,露出那张不再伪装病容的脸。

积压的委屈、愤怒和不公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她强行维持的冷静。

她甚至忘了行礼,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和哽咽:“皇祖父!您已经知道了吗?宫楚让做了什么?他凭什么坐享其成?这不公!皇祖父,这不公!”

她一口气说完,胸膛剧烈起伏,直直望向太上皇的背影。

太上皇缓缓转过身,脸上并无愠怒,只有洞悉世事的了然。

他静静地听着孙女控诉完毕,才用那苍老而平缓的声音开口:“孩子,这朝堂之上,权力之巅,何曾有过真正的公平?功过是非,往往不由己定,而由势定,由人定。”

听这话,江宛更觉得委屈了。

她在公堂撕衣证清白,为自己脱险,已经受尽了屈辱。而今又被这个宫楚让白白夺了心血,何况还是一个曾经拒婚于她的人,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如今的局势,我也清楚,我明白皇祖父的意思。宫家要上桌,就得有人当这个垫脚石。这回是我,我认了。”她含着怨气道。

江乾微微叹了口气,话锋却陡然一转:“朕深夜召你来,并非只为听你诉苦。那卷宗朕看过,宫楚让的功劳,朕自有计较。但朕思来想去,这批所谓的‘禁物’铜器……有些蹊跷。”

江宛的愤怒被生生打断,她愕然地看着太上皇。

“蹊跷?”她下意识地重复。

“嗯。”太上皇点点头,“此物流经‘萧荣’之手,从被发现,到被查获,每一步,看似顺理成章,却又有些刻意。朕担心,有人正借着这‘禁物’,在下一盘棋。而‘萧荣’,乃至你‘容意公主’的身份,都可能成为这盘棋上,被用来栽赃陷害、引火烧身的棋子。”

皇祖父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将碧落轩的铜剑,西遥城的线索,今日大殿的暗流,以及太上皇的警示迅速串联。

“皇祖父的意思是……有人想借这铜器,将祸水引向‘萧荣’,进而引向儿臣?”

太上皇缓缓点头:“不错。这铜器,是毒药,也可能是引信。你与‘萧荣’身份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彻底弄清这潭浑水之前,沉住气,莫要因一时不公,反中了他人圈套。”

江宛对着太上皇,郑重地行了一礼:“儿臣明白了。谢皇祖父点拨。”

江乾看着江宛眼中迅速褪去愤怒,脸上的严肃转而化为一抹和蔼笑意。

他轻轻拍了拍江宛紧绷的肩头:“好了,好了,那些劳什子的账簿,查也查了,气也气了,不必再为此郁结于心,徒增烦恼。这禁物一案,自有该操心的人去操心。眼下啊,倒有一桩更重要的事,你该多上上心才是。”

许是太过沉浸在对铜器阴谋的警惕中,乍闻此言,江宛一时竟有些茫然。

她困惑地望向皇祖父:“更重要的事?还请皇祖父明示?”

江乾被她这反应逗乐了,捻着花白的胡须,朗声笑道:“傻孩子!你呀,聪明劲儿都用在查案上了?人生大事,怎么反倒不放在心上了?”

“人生大事……”江宛喃喃重复,电光火石间,宫泽尘那张在月色下惊心动魄、在西遥城让她心跳失序的俊美容颜猛地撞入脑海!她瞬间明白了皇祖父所指,下意识地垂下眼帘。

江乾微微倾身,揶揄道:“朕可是听说了,咱们的萧提督在西遥城,对那宫家的小子,颇有些‘另眼相看’啊?”

一股强烈的羞耻和惶恐瞬间攫住了她,让她几乎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皇祖父!我……”她猛地抬头,急于辩解,声音却因慌乱而有些发颤。

“哈哈哈……”江乾开怀大笑,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窘迫,“好了好了,不必拘谨,更不必惶恐。男欢女爱,人之常情。何况那宫泽尘,朕今日也见了,当真是龙章凤姿,相貌堂堂。朕瞧着,与你甚是相配,想来也该正合你意。”

江宛心中五味杂陈,既有被窥破心事的羞赧,也有对宫泽尘那份难以言喻的悸动。

笑过之后,江乾神色渐渐恢复帝王的深沉。

“宛儿啊,我们是皇室,是天家贵胄。他宫家,即便是岭南望族,世代忠良,说到底,也还是臣子。这门亲事,是他们宫家的荣宠,是尚国公府高攀了天家。宫家近些年贸易做得风生水起,岭南的财源,大半都流入了他们的口袋。这黎国的经济命脉,岂能由一方豪族长久把持?杨家便是前车之鉴!”

他微微停顿:“泽尘这孩子,心思纯善,好好拉拢他。让他明白,他的心,他的人,他宫家的未来,都该系于皇家,系于你。降伏一个重情的人,便是降伏整个宫家的第一步。懂朕的意思吗?”

江宛心头猛地一沉,方才的羞赧瞬间被一种冰冷的沉重感取代。她明白,这岭南的财源,这天下的商路,最终,都要牢牢地锁在皇室的手心里。

她恭敬地低下头,掩去眸中复杂的情绪,低声应道:“是,皇祖父。宛儿……明白了。”

他转过身,眼中精光闪烁:“那好,还有一件事,需你来调度。”

江宛打起精神。

“镇北军即将东迁,届时杨家势力也会随之分散到黎国东部,这时削弱杨氏势力的好机会。但宫家将粮秣命脉系于东南,其财力、人脉皆倾注于此。黎东之地,宫家鞭长莫及,难以分羹。因此,朝廷需要新的力量协助宫家抗衡杨家。”

“宛儿明白,分庭抗礼只是权宜之计,三足鼎立方能长久,皇祖父是想恢复开国时的局面。可朝廷内外,哪家可以担此重任呢?”

江乾的目光重新落在江宛身上:“你生母煊熠皇后出身岭西夏氏。夏氏虽非顶级门阀,但世代耕读传家,精于岐黄之术,族中子弟多有悬壶济世之才。当年北地战事爆发,不少夏氏旁支族人北上,散居于泊州一带。此次镇北军东迁,其中必有夏氏族人随军而行。”

江宛的心猛地一跳,母亲的族人便是她的后盾。

江乾继续道:“你接下来处理此事。联络这些散落泊州和远居岭西白泽湖的夏氏族人,妥善安排他们迁居至鹳城。”

“鹳城?”江宛清楚,鹳城位于黎东边境,靠近军事前哨。

“不错,镇北军主力将驻防鹳城周边,黎国和东莱免不了一场恶战。将夏氏他们安置于鹳城,一则可为大军提供可靠医源,救治伤患,稳定军心;二则,鹳城作为前线枢纽,消息灵通,夏氏族人亦可成为朝廷在彼处的眼。”

这是关乎前线将士生死、关乎国战成败的大事,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责任感瞬间涌上萧荣的心头。

“皇祖父!此事宛儿定当竭尽全力!夏氏族人若能效力于军前,救死扶伤,不仅是朝廷之幸,将士之福,更是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江乾赞许地点点头:“好,朕就知道,宛儿识大体,明大义。兹事体大,朕会让月无弦协助你,提供必要的方便。”

“宛儿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