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年少从军,今时今日的位置是你拿命换来的,若有一步不慎你都活不到今天,更不要提将军之位。你看看整个朝廷有几个振远将军,有几个像你这样二十几岁,靠自己站到这个位置的。”谢昭恼怒他的态度,他这样的言论是对过往艰辛的不敬。
“但是这些,哪怕是以后更高的位置,如果没有你在身旁,对我毫无意义,不过就是重复一样的日子”崔昱安打断谢昭,这些就是他这段日子思索千万次,最后得出来的。
谢昭抑制不住的愤怒,她真的要气死了,他是怎么脱口而出的这样的言辞。而且北境边关,战略意义重大,怎么能说出辞官的话,还定居江南。这些可都是他当初言之凿凿,用来迫取军资时候说的话。
“你好好思虑一下,不是只站在你的立场,你考虑边镇的百姓,若是北境失守,后面的平州根本抵挡不了柔然兵,在后面就是京师。”
“你比我懂的,战争的残酷,百姓会有多苦,你这样很不负责任。”谢昭试图让他清醒一点。
“所以我说了,我会稳固局势,培养好新的将领,这些我会做好的,而且我一人也不能终生守着这北境,我终有要离开的时候。只不过现在做好计划。”崔昱安耐心的解释安抚。
“你别,别拿我当借口,我也从未要求你做出这样的计划,我不要担这个骂名。”
“你安心坐着你的位置吧,而且十年,谁能看到十年后的事情呢,这太远了。我不需要”谢昭觉得这甚至是荒唐的举动。
崔昱安眉峰皱起久久不展,像在忍耐或思索,谢昭一开始就没打算解决问题,她的目的一直都是退亲,而非让他做出抉择。崔昱安知道自己继续待着,压不住的愤怒怕是要吓到她了。转身开门,策马离开。
谢昭终于扶着石桌缓缓坐下,在心底不停地告诫自己,这些牵扯都不重要,既然已经说开了,那就没必要纠结过程如何。明日还要去寺里取户籍。
崔昱安回了营帐就直接踢翻了案桌,韦长史得了消息就知道肯定是和谢昭闹起来了。吩咐拿酒就进了营帐。
崔昱安半躺在地上,也不看他。拿起酒就往嘴里拼命倒。
“可是被拒了?”韦长史问的狡黠。
崔昱安抬眼看他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样,不愿搭理他。
“你是要她的人呢,还是她的心呢?”伸手扶起案桌,找了个椅子坐下。
“你现在所有的动作都是在要她的人,要困住她,但是依我看来,这个娘子,有手段,有魄力,商贾你我不懂,但也不是易事,她能压住那么多人情事物,精通其中。这不是一般娘子能做到的”韦长史满是欣赏的神情,让崔昱安更是生气。
“且你也知道,这几年,谢清平几乎很少在她身侧,她独身一人处理所有事务。那就注定了她是个对外极度不信任,或者说不在意。”崔昱安终于听懂了,直起身子。
“她这种性子,断不会接受外界随意摆布,她只会跟随自己的心意做决定。”
“我当然理解你的动作,你急于娶她,但是眼下,你急于求成,反而没有效果。”
“就像战事,有些战事必须速战速决。但是有些战况,你知道会有一场恶战,需要筹谋规划,并且随机应变,时时调整,才能把握战局,图谋最终的胜利”崔昱安承认自己被说中了,猛灌了一大口酒。
“那怎么办”终是问出了口。
“投其所好,徐徐图之”韦长史只说了这几个字。
“可是眼下,她喜欢的哪些书画,边镇哪有这些,那些首饰金银她都没什么兴趣,她倒是喜欢往寺里跑......还买过一个手串,不过被人骗的,是人骨串的。”崔昱安絮絮叨叨的。
“那天,那次我给她讲了北境的布局和环境,她倒是喜欢的很,她还懂行军的要义。”
“这不就是契机”韦长史提醒道。
“带她去实地看看?”崔昱安站了起来,彷佛看到了新的机会。
“我明日安排一下,我后天带她去,你帮我盯着些,尤其郭家的事情。”
“你还有其他的建议嘛”?崔昱安俯身按着他的双肩,急切的问他。
“我哪有什么建议,不过是好意提醒。”韦长史笑着耸肩。
“但是这个谢昭,可真是个宜室宜家的女郎,若是做了当家主母定是家族兴事,比那些个闺阁女子要厉害的很”韦长史还是不由得感叹。
“好了,你自己琢磨吧,我只一句,谢昭还是攻心为上,你只要占据可她的心意,她自会转还跟着你走,以弱示之,以利诱之,”说完也不等回话,站起身往营帐外走。
“诱敌自乱”崔昱安顿觉浑身舒畅,不由得对着背影拱手道谢。
“哦。忘了说了,萧明达好似转性了,早上参与了操练。”
崔昱安的颓废没过几个小时,转脸就忙着处理军务,腾挪时间带谢昭去绿洲,想起那日自己光是比划,她都那么喜欢,真的见到实景肯定更会欣喜。
谢昭却坐立不安,她不想崔昱安做出什么承诺的,她也不需要,但是她要怎么劝说他呢。想到明日还要去寺里去户籍,谢昭真的是觉得喘气都心口疼。
一夜,睡得断断续续,醒了多次,好不容易窗外露白,谢昭就起身,茫然看看这个屋子,有些难以名状的情绪。
屋里原本是空荡荡的,很多都是崔昱安新添置的,谢昭想要归置一下,又有些不知从何开始,桌上的水壶,茶具,是他特意包好了拿来的。窗边放了些她之前用的药膏,还有晒干的香草艾叶,说是能祛蚊虫,他好像隔两日总会来换,虽不见人,却好像艾叶香气一直都在。床尾的团扇倒是个旧物。屏风也是新添的,一直没仔细看过,离远了看,竟是江南水乡的景致,只是画工一般,近处看笔法潦草。
谢昭几乎一早都在,呆愣的坐着,但是内心天人交战,她心软的时候觉得不能让崔昱安动了脱身的心思,边关重地,真的不可儿戏。觉得自己惹了祸事。转念又想自己这日便要离开,以后一别两宽,自是不会再有牵扯,他肯定也不会有这些心思了,就不用管了。
和谢昭的摇摆不定不同,崔昱安几乎是认定了就直接做,尤其是在得了指点后,一下就想明白了。
过了晌午,谢昭带上细布和银钱,直说自己要去寺里,让阿弥在家等就好。
谢昭快步关了门,一转身又觉得腿脚沉重,迈不动,脑子里蹦出好久未见的江南,江南那些深夜自己独自对账本,一夜一夜,一遍一遍,对不上的时候急的大哭,还要继续,还有几个老掌柜的刁难,故意说吴地话语,叫她听不懂,耽误她一日的时间。
还有京师谢清平的争执,他说的哪些话,她现在都承认,所言不虚。
还有崔昱安,那夜被他紧紧抱着,靠着他怀里的味道,以及后续发热,他拿刀帮自己刮去腐肉,同一个营帐里睡觉时的局促。
城门下,斜阳里,他笔直的身影。还有他昨日责问自己,为何不觉得应该向他倾诉。还有他失望的眼神。
步子越来越小,越来越慢。谢昭突然停下,拼命的甩头,像是能把那些画面都甩出去一样。
谢昭拿了户籍,久久未动,一直坐在那里。
原以为自己此刻应该是欣喜万分,以后便可自由行事了。可是这薄薄一册却好像千斤重压得手动不了,连着整个身体都不能动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谢昭终于扶着腰站了起来,坐久了,腿脚发麻,她站了良久。终于把户籍包裹起来。揣进衣袖。
她不停的暗示自己,既然已经到了这步,那么接下来的也要规划起来了,还是要先回京师一趟,毕竟自己现在银钱不足,江南寄存的一些书画,要典当了才算有用,还有一层是,终究是放不下谢清平。
总要在临别前,再看他一眼,仿佛也是在给自己的拖延找借口。
谢昭略略的谋算了一下,先回京师见一面谢清平,拿不到全部的银钱,能有一半也是足够她日后用的了。她也不会骑马,若是马车还需要有人,还是水路靠谱些。衣物也是不能多带的,带多了让贼惦记上就不好了。还有到底最后怎么脱身,京师有暗卫在,最好先说服谢清平撤掉,或者夜里偷偷溜出去,夜里或者清晨出发,早早的等着城门开了立马就出去。
想来想去,还是陵城最宜居,也最熟悉。先租个小院安定下来。也不能闲着,还是要干点什么活计才好。自己好像也不会什么,算了,先过去再说吧。
谢昭一路都在盘算着细节,没成想就碰上了崔昱安,两人都往小院走。
崔昱安看她一直低头,愁眉不展,怕是还是生自己的气。下了马慢了两步,跟着她走。想起之前她送手串去寺里超度,回来时候两人也是这般,并肩而行。
似乎真的是自己太着急了,其实若没有先前急急定亲的事情,他们好像也不会这样僵持着。
他两也是聊得来的,谢昭也不反感自己,但若是回到那日,自己还是会去提亲的,他不会犹豫。没有什么是定局,步步都可转还。
谢昭走着走着,发现自己的身影,多了一人,还有一马?她突然抬头看到的便是崔昱安,他好似并没有被昨日的事情困扰,一脸诚挚的望向她,仿佛等待她的回头,等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