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本以为自己今天注定难逃一劫。
不成想,事情居然还有峰回路转的时候。
他简直被夭夭的胆略给惊呆了。
她明明才九岁,却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把大皇兄诓得团团转。
这也就罢了。
更让他为之震惊的是——她居然还能够胆大包天的化危机为转机,让原本过来逮他的大皇兄稀里糊涂的变成了帮助他出城的‘贵人’!
瑞王简直不敢想象,若是大皇兄知道这事,会气成什么样子。
有了恭王背书,再加上出城上香的是宰相府的女眷,守在城门口的官兵们似模似样的检查了一通就放行了。
瑞王眼神异常复杂的注视着距离他越来越远的京城,此番一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才可以重返故土。
不过,他回来的时候,绝不会再像现在这样狼狈不堪。
夭夭看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妖界的九尾狐都是颜控,当初她之所以眼馋瑞王的龙气,除了因为他是皇子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长得非常的好看,好看的宛若九天下凡的神祇一样。
然而谁能想到,不久前还高高在上的他会落到这样一个地步呢。
不愿再细思下去的夭夭把自己的钱袋翻了出来,“这里面是我爹爹和我哥哥们给我的零用钱,我也知道这对你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但也算我的一份心意。”
她塞给瑞王。
瑞王苦笑一声,没有拒绝。
如今的他囊中空空,这所谓的杯水车薪于他而言却如同溺水之人抱住的浮木——格外珍贵。
“现在的本王还真的是越看越像个无赖了,连吃带拿的……即便是本王自己也有点瞧不起自己。”
“殿下,您这话说得我可就一点都不认同了,我们这样只能算是礼尚往来。当初我馋您家黄焖鸡的时候,您可是二话不说的就吩咐曾御厨给我做了。”
“因为一只鸡,就毫不犹豫的帮本王,难道你不怕本王是在对你撒谎吗?难道你就不怕连累你的亲人吗?”
“当然不怕!”夭夭不假思索地说:“甭管殿下您怎样埋汰自己,我都知道您是个好人,就像我祖母说的,一个小小年纪就知道学着黄香给自己母后温席子的孝子是不可能做出那等丧心病狂的事情的!”
夭夭用一种充满宽慰的眼神看着瑞王。
“殿下,民众的眼神是雪亮的,即便大家迫于皇权,只能听陛下颠倒黑白,但是在大家的心里,依然清楚的知道究竟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瑞王再一次因为夭夭的话暖了心肺。
他刚见到她的时候,为什么会觉得她是个坏的呢?
他真的是差一点就冤枉好人了。
好在他只是在心里嘀咕,从没有在面上表露出来,否则今天他还真无颜钻进她的马车里来。
原本只是欺她年幼好骗,镇压得住的瑞王表情郑重,“桃七小姐,本王现在不管把什么东西留给你,对你来说都是一种祸害,但是本王会记住你今天为本王做的一切,并且发誓终有一日会给予报偿。”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夭夭也没跟他客套,半开玩笑地把桌上的食物又往瑞王那边推来推,“为了让你以后能够多报答我一点,你就再吃一些吧。”
瑞王眼眶微热地低下头再吃狼吞虎咽起来。
在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交谈声中法云寺到了。
夭夭担心的看着他,“接下来你打算怎么离开?”
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
虽然如今车队里的都是宰相府的人,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他们再发现瑞王的踪迹以后,不会去顺天府举报。
桃相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宰相,这也就意味着他在朝堂上有着数之不尽的政敌。
虽然桃家主子表面淡定,但是谁不知道在他们身边藏了许多别府的眼线。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人抓住把柄,害人害己。
夭夭可不希望自己一时善心反倒连累了自家人。
“关于这点你大可不用担心。”
瑞王咽下自己喉咙里的最后一点食物。
“本王既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进来,自然也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
“殿下,”夭夭深吸了一口气,“此次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唯望殿下能够卷土重来,早日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虽说遭遇了如此大的打击,但是瑞王身上的龙气依然十分旺盛,甚至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夭夭对他可谓是充满信心。
瑞王已经数不清自己今天被感动多少回了,毫无疑问,夭夭的这番话又说进了他的心坎里。
不错!哪怕是为了莫名枉死的母后,他也会尽己所能的卷土重来。
夭夭是个特别心大的人。
她心大到什么程度呢?
心大到一踩着脚凳下了马车,就把马车里的瑞王忘了个大半。
等到静心师太表示她要在法云寺隔壁的莲花庵修行时,她更是直接把瑞王忘了个精光。
“师傅,您为什么不肯留在宰相府?我!我想每天都见到你!”
虽说静心师太的职业是夭夭的童年阴影,但是她早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化解了夭夭对她的害怕。
两人不是亲祖孙甚似亲祖孙,夭夭怎么舍得和她分开?!
夭夭的态度让静心师太很是欣慰,可即便如此,她也没打算改变自己的决定。
寄人篱下的滋味很不好受。
虽然宰相府的下人们已经把她照顾得十分周到,但是静心师太还是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回到自己熟悉的庵堂中去生活。
“莲花庵距离京城不远,你何苦做这小儿女姿态?”
她故意板起脸。
“若实在想念为师,就通禀家长过来上一炷香便是,为师又不会把你拦在门外。”
夭夭听静心师太这样一说,就知道对方心意已决。
尽管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还是决定尊重静心师太的选择。
她回了宰相府,就如同鱼儿回到了水里,处处都是亲朋;她师傅因为她进了宰相府,不仅少了从前的清净,还束手束脚的很。
师傅已经八十高龄,她不应该再为已经找回亲人的徒弟委屈自己。
况,一切正如师傅所说,莲花庵距离京城并不远,她想师傅,随时可以来找她。
“师傅,您想留在莲花庵修行也行,不过您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静心师太好脾气的问。
“我每逢三日,就会派一个小厮过来探望您。您不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亦或者身体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都必须第一时间告诉小厮,不能有半分隐瞒!否则,不论您怎样说,我都不会把您留在这儿的。”
夭夭认真地望着静心师太,“您能答应我这个条件吗?”
静心师太一听夭夭这话,就知道她是在担心莲花庵欺生,心里真真是又酸又甜,她这辈子能够养大这样一个贴心贴肺的好宝贝,也是值了。
“只要你不嫌麻烦就派人来吧,师傅心里只有高兴的份儿。”
夭夭连忙眉眼弯弯的应了,一步三回头的跟着桃老夫人一起回京城去了。
桃老夫人对于静心师太的选择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一个敢于带着孩子在山上久居的老师太绝不是什么弱者。
她之所以在宰相府呆了这么长时间,除了因为皇帝封城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陪伴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度过最开始也是最彷徨的适应期。
如今孩子已经习惯了宰相府的生活和亲人也熟稔了许多,她自然而然的就放手了。
“夭夭,也不知道你上辈子做了多少好事,这辈子居然能拥有这样一个好师傅,你可一定要好好珍惜,千万别辜负了她对你的这一片情谊。”
夭夭认真点头。
即便祖母不说,她也会好好孝顺师傅的。
人类都是健忘的生物,随着皇后的葬仪结束,大家逐渐忘记了瑞王的存在,京城的生活又重新恢复了平静。
因为嫡子弑母而悲痛万分的皇帝陛下也愉快的以后宫不能一日无主为名,把曾经在他嘴里年老色衰的王贵妃给扶正了。
王贵妃不是别人,正是当今长子恭王的生母。
如今的他,也能够称上一句嫡长子了。
一时间,这对母子在京城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他们母子俩出风头也好,不出风头也罢,与夭夭都没有任何关联。
事实上,现在的夭夭已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了她的母亲,桃二夫人身上。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被御医给说中了,随着夭夭日复一日的陪伴,神智浑噩的桃二夫人居然真的有了几分清醒的预兆。
她开始叫夭夭女儿,开始时不时的到处寻找女儿的踪迹。
曾经经常悬在半空,哪怕是麻痹到僵直也舍不得放下的手臂也听话的放了下来。
桃御史等人高兴坏了,望向夭夭的眼神就如同望着救星一样,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为此感到欢喜。
相反,她们为桃二夫人的逐渐清醒感到栗栗危惧,甚至再次像八年前那样,对她滋生了一些不该有的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