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科举之路 > 第91章 第 91 章

科举之路 第91章 第 91 章

作者:须叶案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19 21:39:13 来源:文学城

侍书养了两天就回去当差了,宋子衿他们回到书院才知道王小兰这两天也没有来学院,因为这件事情宋子衿挨了罚也没有心思去关心王小兰的事情。

书院里的人对宋子衿还是蛮关心额

“子衿你身体还好吗,我听你娘说你受凉发热了,要是身体不舒服的话就给夫子说。”

前两天,呼延玉青专门来了趟书院,为宋子衿请了假。

“多谢夫子。”宋子衿向夫子行礼道。

第二天,王小兰也来了,给出的理由也是受凉发热,王小兰还是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学院里不少人都知道她和宋子衿打架占了下风。

尽管如此,碍于以前王小兰在书院里面的所作所为,也没有人敢当她的面说些什么。

宋子衿正在写字,她将备用的毛笔放在桌边,忽然感到桌子一阵摇晃,宋子衿急忙伸出手将摇摇欲坠的毛笔给救了回去。

“这是给你的。”王小兰将一包东西放到宋子衿的桌子上就离开了,这一举动倒是让周围想要看两个人吵起来的人歇了心思。

这两个人倒是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

时间很快就到了农历初一寒衣节,按规矩是要祭拜去世的亲人,往年宋启霄一家人都是随着呼延家一同祭拜的,今年也不例外。

天蒙蒙亮,一家人就赶着车到了呼延家,呼延家这时已经忙了起来,宋家的马车还未停在门口,呼延家的下人那拿灯笼一照看见是熟人就赶快去禀报了。

宋启霄他们来的不是最早的,呼延家的大姑娘和姑爷先他们一刻钟就到了,现在正在喝羊肉汤。

看他们进来,大姑爷将嘴边的锅盔放下道:“小妹你们来了快坐下,先吃东西吧。”大家都是天没亮出发的,现在正是肚子饿的时候。

“姐夫今天怎么过来了?”宋启霄问道,今天是祭拜先人的日子,他现在应该在自己家里等着一同祭拜才行。

“前些天已经祭拜过了。”尉迟家是前两天祭拜的,老太太晚上做梦,梦到了自己死去多年的丈夫穿的破破烂烂,嘴里直喊冷,哆哆嗦嗦的。

老太太醒来以后就将这件事情告诉家里人了,当时尉迟家的人就认为是他们家的老爷子在地下过的不好,当天就进行了祭拜。

“好了,先不要说话了,赶快吃东西吧。”呼延夫人让下人端来吃的东西。

乳白的汤里面,放着大片的肉,上面还点缀的点点葱花,令人食指大动,宋启霄端起碗喝了一大口道:“这一碗汤下肚,整个人都热烘烘的。”

“你赶快喝,我让人煮了好多,一会儿再给你舀一些。”呼延夫人说道,今天半夜的时候就让人熬汤了。

“我记得启霄刚来咱们这里的时候还吃不了羊肉,如今也爱上这个味道了。”呼延家的姐姐打趣道。

“这羊肉汤本来就是好东西,只不过我以前在保宁的时候不常吃,这才会在刚开始的时候吃不惯,如今时间长了,也离不开了。”

这话倒是真的羊肉汤性温和,十分滋补,早些年宋启霄因为小时候被绑的事情落下了病根,手脚冰凉,在保宁的时候宋家给他想了不少办法都无济于事,反而到了陇西喝着羊肉汤,身体慢慢好了起来。

“就是,就是,外婆,我在保宁那里都没有怎么吃羊肉,保宁很多都和咱们这里不一样。”

宋子衿急忙说道。

“看来保宁和咱们这里不一样的地方还是挺多的,那八月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保宁和陇西有什么不同。”

两个地方相距百里,不论是饮食还是风俗习惯都有所不同,在座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去过保宁,自然想知道保宁那边是什么样子的。

“保宁那里吃米饭,咱们这里吃面条,保宁那里的山特别多一出门就可以看见......”这话就说的有些过了。

“那里的山特别好看,有好多树的名字我都不知道,爹爹也不知道。”

“那是小姨夫不够聪明,要是我爹爹他肯定知道,是吧,是吧,爹,爹,你说话啊,爹。”

“臭小子,你能不能安静,你是要吵死你爹吗。”

“不许和妹妹抬杠。”何家大姑娘阻止儿子。

看表哥不再说话了,宋子衿才慢慢说起来:“保宁那里雨下的比较多,好多人都喜欢吃辣椒.....,还有好多人的形式都只有一个字。”

这就是宋子衿感到最最不同的地方,在陇西经常可以见到复姓的人家,比如呼延,尉迟,南郭......,可是在保宁,那么长时间她就见到一个复姓的就是她母亲。

“对了姐夫,据我所知在陇西这块地方,大多数的有名望的人家都是复姓,极个别的是单姓不过都是来了好些年的,我前些日子让人统计户籍,意外看到了王家,这王家我瞧着迁入不过十来年,怎么有那么大的势力。”

“怎么想要问这个事情?”宋启霄已经来了多年,要是想问的话早就应该问了。

“不怕您笑话,前些日子,八月和那家的姑娘打架,虽然只是小孩子打闹,但您也知道在官场上总是要小心一些才是。”

宋启霄不好意思道。

“哦,竟然学会打架了,答应了没有?”众人开始调笑宋子衿。

这下宋子衿就不好意思了跺了跺脚道:“我去看看阿娘和姨妈在做什么?”

刚才呼延家的两个姐妹都出去了。

“阿敬你陪妹妹过去。”尉迟德说道。

听了父亲的话,尉迟敬乖乖的去追宋子衿了。

“妹夫你应该知道咱们这里家族势力比较庞大的几家,一种是像我们这样的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一种是像你这种在这里做官然后慢慢的定居在这个地方,还有一种就是王家那样的,自家家里没有什么本事,但是却有一个有本事的亲戚。”

“那您知道王家的亲戚是干什么的吗?”

“不清楚,多少年来也没有见过一次,要不是王家在刚搬来的时候与别人发生的冲突,咱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事情。”

“当初和王家发生冲突的还是当时的同知大家都以为王家肯定回让步,毕竟民不与官斗,最后没想到倒是同知他们家让了步。”

同知是正四品,能够让同四品让步的官职大概在三品以上,先可以排除那些皇子,十几年前,皇子不是年龄太小,就是还未出生。

大概就是二三品官员的样子,其中按照一般的情况来看二品以上的大员年龄多数都在六十多岁,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高寿了,如今已经过了十几年,大多数恐怕都已经归西了。

但是依照王家的样子,这个靠山应该还在,应该是十几年前的三品官员,如今不是在三品的官位上,就是升到了二品。

“一次都没有见过吗?就算王家是偏支,他们正支也没有想过给捐个一官半职?”宋启霄问道。

如果王家不重要,那家人不可能千里迢迢的管事情,要是王家重要为什么不干脆給捐一个官,而且这么多年都没有联系。

“不知道,大概是不愿意,却又碍于情面不得不管吧。”尉迟德回应道。

“你们说好了吗?”外面传来呼延玉青的声音,他们已经将要祭拜的东西准备好了。

“那咱们就先出发了,改天再聊。”宋启霄说道。

两人到院子里的时候,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只等人到齐了就可以出发。

呼延家的祖坟在山上,一般都是要靠着双腿爬上去去祭拜,因为当时和忠勇勤伯府闹翻了,呼延舅舅将自己妹妹的坟地迁了回来,呼延玉青主要祭拜的是她母亲和外祖父母。

“今年还是和往年一样,小孩子们留在家里,大人们上山。”

陇西这边一直有这样的风俗,年龄太小的孩子是不能上山祭拜先人的,传说是孩子的年龄太小,魂还不稳,要是让祖先觉得这个孩子太可爱了,就极有可能把这个孩子给留下来。

为了不让孩子被留下来,只有等大些才可以祭拜祖先。

“今年也没有我们吗?”

尉迟敬有些不高兴的憋了瘪嘴,在家里的时候他就没有跟着大家上山,本来以为到了外婆家可以跟着去呢。

“不行哟。”呼延夫人断然拒绝。

“今年还不行吗?娘。”呼延大姑娘问道,今年她儿子已经八岁了,也不算小了。

“等到孩子十二岁以后在去吧。”呼延舅舅插了一句话。

等到将家里面两个小的安顿好,众人出发,为了显示出对祖先的尊重这一路上必须要自己步行才是,而且不能带仆人就是说他们的所有东西都得自己拿上去。

刚开始的时候还好,没过一会儿呼延夫人没过一会儿就喘气起来,要知道她如今已经四十出头了,平日里出门都是坐马车的,现在尽管两手空空,但就是徒步上山,这一件事情就已经够累的了。

几个人就这样走走歇歇,等到辰时的时候,终于走到了呼延家的祖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