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科技问道 > 第14章 复合阵成,道法自然

科技问道 第14章 复合阵成,道法自然

作者:逸凡泽牧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6 02:38:00 来源:文学城

公元2055年,新元市,17点37分。墨渊离开沁心园,月白色的身影融入傍晚熙攘的人流。

悬浮车流在头顶交织成流动的光河,空气中弥漫着能量引擎特有的低鸣。

他没有选择自动驾驶,而是步行返回凌云塔。

指尖划过街边一株基因改良的“夜合树”,树叶的脉络在视网膜投影中化作复杂的数据流,根须的生长方向、叶绿素的活跃度、水分运输效率,一切都清晰可见。

只是这一次,墨渊的目光不再仅仅聚焦于那些精确的数字,而是尝试捕捉叶片在微风中摇曳的微妙韵律。

回到凌云塔顶层实验室,已是18点15分。

智能门锁识别虹膜,无声滑开。实验室内部,量子纠缠态存储器发出幽蓝的光芒,神经交互界面在空气中投射出半透明的操作面板。

墨渊径直走向中央的“创世之炉”——这是他为自己核心实验区取的名字,一个由十二根纳米碳管支柱支撑的悬空平台,上面悬浮着拳头大小的混沌代码水晶存储体,此刻正散发着微弱的、不稳定的灰光。

他脱下月白色常服,换上银灰色的紧身作战服,作战服表面流淌着液态金属般的光泽,能自适应环境温度并辅助精神力聚焦。

18点20分,墨渊盘膝坐于平台中央的蒲团上,双手结印,并非传统的手印,而是模拟数据流拓扑结构的特殊手势。

“天枢,启动‘鸿蒙’模拟环境,加载所有基础算法模块,优先级:最高。”

墨渊的声音平静,通过骨传导直接指令实验室AI。

“‘鸿蒙’环境启动中,基础算法模块加载进度1%...15%...100%。

加载完成,等待指令。”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在实验室响起。

墨渊面前的空气中,瞬间展开无数光影窗口,每个窗口都代表着一种他曾经精通的基础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蒙特卡洛模拟、粒子群优化...共计372种,如同璀璨的星河环绕着他。

“以‘归墟·零号协议’为基,‘掠影’交易算法为引,‘算法符箓’为节点,构建底层逻辑框架。”

墨渊双手手指快速点动,如同在无形的琴键上弹奏。

那些光影窗口开始移动、旋转、融合,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在他面前构建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几何结构,这便是他过往力量的核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由橘红转为深蓝,再到墨黑。

实验室里只有数据流的嗡鸣和墨渊偶尔调整参数的低语。

21点07分,底层逻辑框架构建完毕,呈现出一个由0和1组成的、不断闪烁的立方体矩阵,棱角分明,充满了机械的精密感。

但墨渊轻轻摇了摇头。这还不够,缺少了某种“灵魂”。

他闭上眼睛,识海中浮现出陈伯拨动算珠的身影,耳边仿佛又响起那不成调的口诀和算珠碰撞的清脆声响。

月心草在土壤中悄然生长的姿态,沁心园空气中流动的生命气息,这些无法被精确量化的“感觉”,开始在他的意识中弥漫。

“引入‘自然周期律’扰动因子。”墨渊睁开眼,眼神变得深邃。

他没有直接修改代码,而是调动精神力,驱动眉心处的算法符箓,将那股从陈伯处感悟到的“韵律”,化作一道特殊的波动,注入眼前的立方体矩阵。

嗡——!

立方体矩阵剧烈震颤起来,原本稳定的结构开始扭曲、变形,无数0和1组成的数据流如同沸腾的开水般翻滚。

实验室的灯光忽明忽暗,量子存储器的幽蓝光晕也变得不稳定。

“警告!核心逻辑冲突!能量消耗异常!”天枢的警报声响起。

墨渊眉头微蹙,双手快速结出一个新的手印——这是他刚刚领悟的,模仿月心草根系生长模式的“盘根错节印”。

“注入‘月心草生长数据’作为第一组校准参数,‘金风玉露养护周期’作为第二组校准参数。”

他将在沁心园悄悄采集的两株植物的生长数据,通过精神力编码后,强行打入混乱的矩阵中。

就像在狂暴的河流中投入两块关键的礁石,试图引导其走向新的河道。

矩阵的震颤稍稍平息,但内部的混乱并未停止。

0和1组成的数据流开始出现奇怪的“模糊”现象,有些数字不再是绝对的0或1,而是呈现出一种概率性的叠加态。

原本棱角分明的立方体边缘,开始变得柔和、圆润,甚至出现了类似生物细胞增殖般的不规则凸起。

“继续注入‘陈伯算珠节奏’作为周期控制器,‘节气变化曲线’作为环境变量。”

墨渊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是精神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他在尝试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用科技的手段,模拟自然的“道”。

时间来到公元2055年,4月17日凌晨0点33分。

墨渊已经在平台上静坐了六个多小时。他面前的那个结构,已经完全看不出最初的立方体形态。

它变成了一团不断变幻、流转的光影,内部是无数相互缠绕、相互影响的数据流,时而像奔腾的江河,时而像静谧的森林,时而像浩瀚的星空。

它不再是纯粹由0和1构成,而是融入了模糊逻辑、周期函数、自适应反馈等多种“自然”元素。

“命名:‘复合算法阵’。”墨渊轻声说道,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其中的兴奋。

“‘复合算法阵’命名成功。当前稳定性:37.6%。

能量消耗:每小时1200千瓦时。”天枢报告数据。

墨渊轻轻呼出一口气。稳定性不足四成,能耗更是高得惊人,相当于一个小型社区的用电需求。

但他能感觉到,这个“复合算法阵”中蕴含的潜力。

它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像是拥有了某种“呼吸”。

“天枢,调用新元市近五年气候数据,输入‘复合算法阵’,模拟未来七十二小时天气变化。”

墨渊下达指令。

“数据加载中...模拟开始。”

“复合算法阵”光影流转,速度越来越快。10分钟后,模拟结果呈现出来。

与官方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相比,墨渊的模拟结果在整体趋势上一致,但在细节上却有着惊人的不同:它预测到了明天下午3点17分,在城西旧城区会有一场持续8分钟的、局部性的雷阵雨,而官方预报是多云。

它还预测了风向的细微变化,以及气温波动的精确曲线。

更重要的是,墨渊能“看”到模拟过程中,数据流如何像真实的大气一样,受到各种微小因素的扰动,从而涌现出复杂的天气现象。

这不再是简单的曲线拟合,而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演化。

“成功了...”墨渊喃喃自语,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自己在算法真人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而独特的一步。

这不仅仅是力量的恢复,更是认知的升华。

接下来的两天两夜,墨渊几乎没有离开实验室。

他不断调整“复合算法阵”的参数,尝试引入更多不同的“自然周期律”样本——从潮汐变化到植物生长,从昆虫迁徙到昼夜节律。

他甚至将夏清送给他的那盆幻蝶兰也搬进了实验室核心区,让其生命律动与算法阵产生共鸣。

算法阵的稳定性缓慢提升,到4月19日清晨6点12分,终于稳定在61.2%,能耗也降低到每小时850千瓦时。

虽然依旧不够理想,但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用价值。

墨渊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和手腕。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刚刚苏醒的城市——新元市。

晨曦中,无数飞行器穿梭于楼宇之间,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庞大、无比复杂的动态系统,充满了无限的数据和可能性。

“要完善‘复合算法阵’,需要更庞大、更实时、更鲜活的数据...”墨渊望着下方川流不息的景象,眼神闪烁。

他轻轻敲击着窗玻璃,发出清脆的“笃笃”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