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科技问道 > 第13章 公园偶遇,另类算法

科技问道 第13章 公园偶遇,另类算法

作者:逸凡泽牧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6 02:38:00 来源:文学城

公元2055年,新元市,下午四点十七分。

墨渊走出天穹资本那场暗流涌动的发布会现场,午后的阳光透过凌云塔的玻璃幕墙,在他身后投下一道修长的影子。

空气中弥漫着城市特有的、混合了能量尾气与植物清香的复杂气息。

他没有立刻返回实验室,刚才那场不动声色的交锋虽然轻松取胜,但也耗费了些许心神。

此刻,一种久违的松弛感悄然爬上心头,如同算法符箓在识海中顺畅流转时的愉悦。

他决定给自己放个短假,去附近的“沁心园”社区公园走走。

沁心园位于凌云塔西侧三公里处,是一片闹中取静的绿地。

公元2055年的公园,早已不是旧时代单纯的绿植堆砌。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经过精心规划,引入了多种基因改良的珍稀植物,有些叶片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有些花朵则能随着声波震动改变颜色。

空气中浮动着微纳米级的环境调节机器人,它们像透明的尘埃,默默维持着园内的温湿度与空气质量。

墨渊沿着蜿蜒的磁悬浮步道缓缓前行,步道两侧是修剪整齐的“翡翠绒”草坪,脚感如同踩在顶级的记忆棉上。

他今天穿了一身月白色的休闲常服,衬得他本就出色的五官愈发清俊,行走间自有一股常人难及的从容气度。

过往的行人,无论男女老少,目光总会不自觉地在他身上停留片刻,随即又被他周身那股淡淡的疏离感拉回现实。

他走到公园深处,一片被环形步道环绕的花圃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片花圃约莫半亩大小,与周围的高科技景观不同,这里的植物虽然同样珍稀,却带着一种更自然、更蓬勃的生命力。

每一株植物的姿态都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杂乱,也没有过度修剪的刻板。

各色花朵次第开放,色彩搭配和谐得仿佛一首无声的田园诗。

花圃中央,一位老者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侍弄着一株开着淡紫色小花的植物。

老者约莫六十上下年纪,头发花白,却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简单的木簪固定着。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靛蓝色粗布工装,袖口和裤脚都打着整齐的补丁,却异常干净。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腰间,没有现代智能终端,而是挂着一个油光锃亮的旧时代算盘,算珠是温润的红木制成,边缘被岁月摩挲得光滑如玉。

老者一边用一把小巧的银质小铲子松着土,一边哼着一段旋律古怪、不成曲调的小调,调子忽高忽低,带着几分随性与悠然。

他时不时会停下手中的活计,右手伸向腰间,捻起几颗算珠,噼噼啪啪地拨弄几下,嘴里念念有词,声音含混不清,像是在计算着什么复杂的账目。

那算珠碰撞的清脆声响,在这充斥着低鸣和信息流的未来公园里,显得格外突兀,却又奇异地和谐。

墨渊停下脚步,站在花圃外围的白色石子路上,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位老者。

他的瞳孔中,数据流无声地闪过,快速分析着老者的动作轨迹、呼吸频率,甚至是那株淡紫色小花的生长数据。

然而,分析结果却让他微微挑眉。从纯数据角度看,老者的动作效率不高,甚至有些“冗余”,但他每一次下铲、每一次拨弄算珠、每一次哼唱,似乎都精准地契合了某种难以言喻的韵律。

“陈伯,您这株‘月心草’,是该松土了,但这铲子的角度,再偏左三度,力道减一分,效果会更好。”

墨渊忍不住开口,声音温和,如同春日流水。

老者闻声,缓缓直起身,转过身来。他脸上布满细密的皱纹,如同老树的年轮,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带着几分狡黠和审视。

他上下打量了墨渊一番,目光在他身上那件一看就价值不菲的月白色常服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又移开,最后落在墨渊那双清澈深邃的眼睛上。

“哦?小伙子懂这个?”老者,也就是陈伯,咧嘴一笑,露出一口不算整齐但很干净的牙齿。

他没有因为墨渊的“指点”而不悦,反而像是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他将小铲子别回腰间的皮套,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然后双手往工装围裙上擦了擦。

“略懂一些数据模型。”墨渊微微一笑,走近两步,目光落在那株被称为“月心草”的植物上,“它的根系偏向东南,土壤湿度略高,您刚才那一下,虽然没伤到主根,但扰动了它的毛细吸收网络。”

陈伯闻言,挑了挑眉,重新蹲下,仔细观察了一下刚才松土的地方,又用手指捻起一点土壤搓了搓,然后站起身,看向墨渊的眼神多了几分认真。

“嘿,看不出来,小伙子年纪轻轻,倒是有双好眼睛。

不过,”他话锋一转,伸手从腰间解下那个旧算盘,拿在手里掂量着,“我这老骨头,用不惯你们那些花花绿绿的屏幕和数字。

我这宝贝疙瘩,可比什么模型都准。”

说着,陈伯熟练地将算盘横握,左手扶住,右手拇指和食指如行云流水般在算珠上拨动起来。

“噼啪、噼啪、噼啪……”清脆的响声连成一片,如同某种古老的密码在空气中跳跃。

他嘴里又开始念念有词:“清明后,谷雨前,月心草,三分湿,七分干,东南风来根须展……”那口诀不像任何已知的算法语言,更像是一首朴实的民谣。

墨渊静静地看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注意到,陈伯拨动算珠的节奏,竟然和他之前哼唱的小调韵律完全一致。

而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口诀,每一句都对应着一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养护要点。

“您这是……在计算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养护方案?”

墨渊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难以置信。

“算?也算,也不算。”陈伯停下拨弄算珠的手,将算盘重新挂回腰间,像是抚摸宠物般拍了拍冰凉的算珠,“这叫‘顺天应时’。

万物生长,都有定数,也有机缘。我这算盘,记的不是数字,是日子,是节气,是风雨,是这园子里每一棵小家伙的脾气。”

他指着花圃中一株叶片呈扇形、边缘泛着金边的植物说:“那是‘金风玉露’,喜阴,但每月初三、十六,得见点晨露,多一分则叶黄,少一分则茎弱。”

又指向另一株矮胖的多肉状植物:“那是‘地脉琼浆’,浇水?

看天!看地!看它自己的‘脸色’!算盘算的是往年的经验,口诀记的是祖辈的智慧,这双手,摸的是它们的‘心跳’。”

墨渊的眼神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快速在脑海中构建模型,将陈伯描述的这些“非量化”因素——节气、风雨、植物的“脾气”、“脸色”、“心跳”——尝试转化为可计算的参数。

然而,他发现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复杂到了极点,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远超现有任何基础数字模型的处理能力。

可是,眼前的事实却是,陈伯仅凭一个旧算盘、一套自创口诀和所谓的“直觉”,将这片珍稀花圃打理得井井有条,每一株植物都生机勃勃,状态完美。

其精准度和效率,丝毫不亚于他用初级算法模型管理的实验数据。

“这……”墨渊张了张嘴,心中掀起了波澜。

他一直认为,宇宙的终极奥秘藏在冰冷的数字和严谨的逻辑之中,创世代码便是最高形式的体现。

但此刻,陈伯所展现的,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算法”——一种完全基于自然规律、经验传承和感官直觉的“模拟算法”。

它不依赖数字,不依赖逻辑,却精准地模拟了生命与环境的复杂互动。

这就像……这就像用最原始的算盘,上演了一场精妙绝伦的生命交响乐。

陈伯看着墨渊变幻的神色,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容,他撇了撇嘴,带着几分自得和对“高科技”的不以为然:“小伙子,别老盯着那些屏幕上的数字。

有时候,眼睛看到的,手摸到的,心感觉到的,比任何数字都来得真切。

这园子里的花草,可不是一串冰冷的代码。”

墨渊沉默了。他站在那里,阳光透过珍稀植物的叶片,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看着陈伯再次弯腰,哼起那不成调的小调,手指在算盘上灵活地跳跃,仿佛整个花圃的生命韵律,都掌握在他那看似苍老的手中。

一种全新的认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墨渊的识海中激起层层涟漪。

他一直追求的“道”,或许并不仅仅存在于0与1的极致逻辑和创世代码的冰冷架构之中。

眼前这位陈伯,用最古朴的方式,演绎着另一种“大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