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开着汽车回六零 > 第3章 第 3 章

开着汽车回六零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平山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6-29 19:14:39 来源:文学城

苏烟坐在一旁看宋大嫂麻利的烧火,煮面,她不敢多说话,怕自己多说多错,毕竟自己没有户籍,言谈举止、生活习惯也与这个年代的人有很大不同,一旦漏出一点破绽,惹人怀疑,苏烟至少现在是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的。

宋大嫂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妹子,你这面条做得真好,是自己做的?”

苏烟摇摇头:“不是,是家里人做的!”

宋大嫂笑着道:“那一定是你妈弄的,要不就是你奶奶,手艺真的不错,这面条看着就漂亮。”又问苏烟,到城里来干什么,要买什么东西,供销社买不到,她可以去打听打听。

那些不过是苏烟随口编造的谎话罢了,她略微敷衍了几句,便借口有点不舒服,去厨房外面倒水,出去了。

那几个小孩儿已经写好了作业,一个提议去外面玩滚铁环,一个道:“你傻啊,今天家里来客人,妈要做好吃的,要出去你自己出去,我在家等着吃饭。”

一个趴在厨房的窗户上,望着里面热气腾腾,转头:“面条,是面条,哥,妈在下面条。”

四个孩子都激动起来,凑在厨房门口:“妈,要不要去把爸爸叫回来?”

宋大嫂虚了一声,骂道:“鬼叫什么,小声点,老三,你去把你爸叫回来,就说家里有事,别说什么吃面条的话。”

老三做了个鬼脸:“知道了,妈,我有那么笨吗?”说着开了门,一蹦一跳的走了。

那面条宋大嫂舍不得一顿吃完,只下了一半,大概一斤多的样子,按照苏烟的食量,平时去吃牛肉面,二两面条就吃得大饱,这一斤多的面条,五个苏烟都吃不完。

况且这宋大嫂煮面条,也不加别的什么调料,只加一点食盐酱油,实打实的白水煮面。要是以前,苏烟是宁可饿着,也吃不下这种面条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宋大嫂一把面条捞上来,苏烟就直吞口水,肚子也不合时宜的叫起来,等一淋上酱油,苏烟就不争气的觉得,那酱油可真香啊,一定是哪里自己酿制的酱油,绝对不是现代流水线生产出来的。

宋大嫂叫几个孩子把面条端到饭桌上,老三就跑着回来了:“妈,老爸刚刚出任务回来,他说他忙着,现在回不来。”

宋大嫂忙夹了一大碗面条,放到橱窗里:“出什么任务,是不是又去抓倒买倒卖,割资本主义尾巴了?”她话里带着埋怨,连苏烟都可以直观的感受出来。

老三坐下来,忙端了一碗面条,往嘴巴里扒拉了一大口,大叫:“妈,这面条真好吃。”一面又道:“妈,爸这回可不是去抓倒买倒卖的,是去抓特务的。”

宋大嫂笑一声:“我们这个山沟沟里的小县城,人家特务闲的没事来我们这儿干什么?”

老三摇摇头:“妈,真是特务,水铺头半山腰发现一辆四个轮子的汽车,上面还有外国英文字母呢?”

宋大嫂吃了一惊:“啥,外国的英文字母,水铺头半山腰那是怎么开上去的?那路有一截不是只能骑自行车过去吗?”

苏烟听他们一问一答,惊得半身冷汗,她本来吃得津津有味,突然就觉得嘴巴里的面条不香了,那什么水铺头半山腰的汽车大概率就是她的那辆车了。

苏烟拿着筷子搅了搅面条,就听老三说:“没准儿,是用美国飞机吊下来的,妈,你看那电影儿没,就上个月在广场看的,电影儿里那种美国飞机,拖拉机都装得下,更别说小汽车了。”

宋大嫂拿筷子打了打他的头顶:“别瞎说,这些话别再外面乱说。”

不过几分钟,四个孩子就把碗里面的面条吃光了,眼巴巴望着宋大嫂:“妈,还有吗?”

宋大嫂起身收拾碗筷:“一顿饭吃那么多做什么?当心晚上吃撑了,肚子疼。”

老二老三瘪瘪嘴,连忙端起碗,把里面的面汤都喝的干干净净,见苏烟碗里小半碗面条都没动,眼珠子不错的盯着,苏烟听了那些话,现在根本吃不东西来,拿筷子给四个孩子一人夹了一筷子,笑笑:“吃吧!”

几个孩子虽然饿久了,看见粮食就走不动道,移不开眼,可是从别人碗里抢吃的,家教使然,是不敢的,宋大嫂不开口,不敢动筷子。

苏烟笑:“宋大嫂,我平时就吃得少,没事儿。”

宋大嫂摆手:“那不行,那怎么行,就这么一碗面条,你自己吃……”还要劝,就听见外面有人再喊:“宋大嫂,你们厂里的保卫科何科长叫你呢?”

宋大嫂答应一声:“什么事儿?”

那人道:“什么事儿他倒是没说,不过挺急的,叫你马上去呢。”

宋大嫂道:“好,我马上去。”解下围裙,吩咐几个孩子洗碗的洗碗,收拾桌子的收拾桌子,一面让他们几个招待苏烟,不要怠慢了客人。这个年代的住宅区,有什么事朝门外喊一声,街坊四邻都会来帮忙,又加上治安管理很严格,因此宋大嫂对苏烟这么个陌生人留在家里根本不担心。

宋大嫂一走,几个孩子都不客气了,一筷子夹起面条就吃起来,两三口就吃完了,望着苏烟不好意思的笑。

吃完了,几个孩子洗碗的洗碗、扫地的扫地,等干完活了,又拿出书来看,连最小的那个也被姐姐拿了识字卡片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书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一副地图,苏烟装作感兴趣的样子:“这是地图吗?还有彩色的地图呢?”

那老三是个话匣子:“地图当然有彩色的,这是咱们中国的地图。”

苏烟用手指着瞧了半天:“那青原在哪儿,我怎么半天也没瞧见?”

老三摇摇头:“真笨啊。”又指了指一个小红点:“在这儿,这里是青原,这里是江州,江州是省城。”

苏烟指着这一条线:“这是什么铁路?”

老三果然像看白痴一样的表情,嫌弃道:“你没看见这是连接上海和江州的铁路吗?”

苏烟点点头:“行吧!”

现在苏烟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身份,凭空从天上掉下来,就算她自己脑子疯掉了,告诉警察自己是从21世纪过来的,只怕警察只会当她是精神病人,或者是间谍特务的狡辩,不说别的,就开那种车,妥妥的资本主义作风。因此,苏烟是绝对不能说实话的,不但不能说实话,还要给自己找一个身份。

她刚刚在这个家里看到撕掉的日历,明确了现在是1961年7月12号。她曾经听她的数学老师说过,苏烟和她的一个大学同学非常像。那个女同学姓陆,名叫英子,是江州人,在上海念大学,她大学三年级的接到家里的电报,也就是1961年6月2号,说是父亲意外去世,叫她赶快回家奔丧。

这位女同学匆忙请好假,从学校离开了。等过了两个月,女同学却没有回来,那个时候常常有读书读到一半,因为家里有事便不去读的情况发生,因此也没有人怀疑。

过了半年,她母亲找到学校来,说是陆英子根本没有回家去,学校这才报警,只是杳无音讯,二十多年以后抓住了一个□□犯,这才招供出来多年前在上海,杀了一个女大学生叫陆英子,瞧了陆英子的照片,说:是她,是这女娃娃,本来我没想杀她的,这女娃娃坚决不从,还说自己是大学生,要去派出所告他,那犯人一脸无所谓的道:那我只好把她杀了嘛!那天是我生日呢,6月4号,她寻我晦气嘛!

陆英子的母亲眼睛都哭瞎了,几十年都没有搬家,依旧住在原来的单位宿舍里边,苏烟跟着老师去看望过她,买了水果提进去。老太太一个人坐在门口发呆,老师同她说话,也不理人。邻居说,现在政策好了,要把老太太送去养老院,也有人照顾,只是这老太太看着糊涂了,却怎么也不肯搬走。苏烟问,她没有别的亲人了吗?

邻居摇头,本来有两个孙子孙女的,不过六十年代都过世了,打那儿起,老太太精神就不大好了,吃饭什么的也都是街坊邻居帮衬着来。

苏烟的老师叹气,见不得这幅惨样,留下一点钱,就匆匆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