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开着汽车回六零 > 第2章 第 2 章

开着汽车回六零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平山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6-29 19:14:39 来源:文学城

苏烟拿个两颗大白兔奶糖,在玉米地里面待了两个半小时,虽然喷了驱蚊水,还是被地里的毒蚊子咬得满腿包。等到了四点半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灰了,苏烟沿着大路走,不过一会儿就遇见三两个男男女女。女的梳着两条麻花辫,男的穿着一身蓝,一人扛着一个锄头,边走边说笑。

苏烟心道运气好,方向对了,每有走反路,再走了一个小时这才看见城墙,上面写着两个字‘青原’。苏烟进了城,倒是热闹起来,不过就算热闹也没有苏烟支教的那个县城一半热闹,大概是时间还早,路上没什么人,更没有什么小摊贩。路上听见两个人说要去饭店吃饭,苏烟悄悄跟一段路,才发现他们去的是国营饭店。她站在外面,见两个人只是点了一碗阳春面,除了给钱之外还给了粮票。

大约是她在饭店外面站的时间太久了,那服务员唤她“站那儿看什么?这儿吃饭和你们大队食堂、公社食堂不一样,是要粮票的?”

苏烟心里犯了个白眼,拽什么啊,不就是个饭店吗,她面上却还是笑笑:“姐,我这个月粮票用完了,您能不能通融通融?”

那大姐生得极胖,大概有一百五十斤,一点也不像大街上面黄肌瘦的工人,她甩甩手:“嘿呦。这个月才过到一半呢,你粮票就用完了?”一边又朝着那些顾客笑:“您瞧瞧,您瞧瞧,现在的小姑娘哪有会过日子的?我家隔壁王大嫂子家的小女儿,都当了三月的学徒工了,还月月回家打饥荒。”

接着彻底不理苏烟了,偏过头去,说起家常来。

苏烟转身走了没两步,就闻见传过来的油爆大葱的香味儿。苏烟来之前就吃了一顿饭,空间里里面倒是有米有肉,只是没法开火,也点不起火来,她吃了几包点心零食,现在就想吃点咸的东西。

苏烟走远了,蹲在地上,决定还是先吃碗面条。面条空间里面是有的,但是自己没有锅碗瓢盆,没有柴火,是做不了饭的。过了一会儿,大广播开始想起来,街上的人也多起来,大概是时间到了,去上班上工的。

苏烟坐在路边仔细观察行人,他们大多穿着灰、蓝色的衣裳,男人女人都差不多,行色匆匆,面黄肌瘦,有些女人甚至浑身浮肿,走起路来一脚轻、一脚重,踉踉跄跄。苏烟看着都觉得走不到目的地,有些人就得晕倒。苏烟这才想起历史课本,似乎1961年是自然灾害的时间,这一年全国大部分的人都吃不饱饭。

苏烟想了个主意,她走到僻静处,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一捆面条,这是苏烟自己在市场买的碱水面,散装的,称了三十斤,没有包装。她答应给学生做她大学食堂的美食——热干面来吃的,想了想,又拿出来一瓶芝麻酱,把玻璃瓶子上的纸都撕掉,这样看不出来生产日期。她检查了一下玻璃盖子,发现四周刻了生产日期,叹了口气,只好把芝麻酱放下了。她拿出来一卷面条,看起来有两斤多,用蓝布包着,抱在怀里。

接着她就坐在路边等,这个时候正是六七月份,即便是头顶有树荫,苏烟也等得汗流浃背,知道下午散工的时候,才等到她想等到的人。

苏烟从小跟在她那做生意的老母亲身边,察言观色不一定很擅长,但是看面相就能看出来谁比较和善,谁比较好说话。这位大姐一个人走,双腿浮肿,面色苍白,走过苏烟面前的时候差点跌倒,她扶着墙好一会儿。苏烟见此,便走上前去:“大姐,您怎么啦?我看您不舒服,我送您去医院吧”

她说话有气无力:“去医院治不了这病,没事儿,没事儿,就是太饿了,一天就吃一个玉米馍馍,实在顶不住。”

苏烟惊讶:“怎么会,我爹跟我说城里都是吃公家饭,拿的是城市户口,一个月的工资比我们一年还多,怎么一天就吃一个玉米馍馍?”

那大姐四十多岁,看起来是饿得连话也不想多说:“不一样啊,不一样!现在城里饿死人都有人呢。”

苏烟凑在她耳边小声:“大姐,我有面条,您要吗?”那大姐听了,抓着苏烟的手,立刻警惕起来扫视了一圈,低声道:“什么面?供销社的挂面?”

苏烟刚想开口,就被她打断:“走,到别的地儿说。”

到了后街一个拐角处,那大姐才道:“姑娘您有多少,怎么卖?”

苏烟道:“大姐,我不是倒买倒卖的,这面是我家里自己做的,是我的口粮,我看你实在饿得不行,这才分你一点,不收你的钱。只是我现在东西没买到,回不了家,没地方住。”说着把蓝布拉开一觉,漏出一卷黄色的面条来,看起来的确是手工做的,不是供销社里面的挂面。

那大姐显然松了一口气,这年代肯把粮食拿出来的,总归是好心人:“姑娘,你们乡下人也不容易,钱是一定要给你的。今天你就上我家住,你要买什么东西,明天我帮你打听打听。”

苏烟摇摇头:“算啦,这东西没那么好买的,供销社没了,明天一大早我就回家去。”

苏烟扶着她回了她家,是一栋居民楼,遇着她的人都热情的打招呼:“宋大嫂!”又问苏烟是谁,宋大嫂笑着道:“乡下的亲戚来看看我。”苏烟愣了愣,也是,别人家知道,私自在黑市买粮食,这罪名可不小,至少是要挨批评的。这里的格局和苏烟看见的那种几十年的老小区差不多,就算楼层矮一点,这个院子里面的绿化都是种的青菜,不过看起来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苏烟跟着她回了家,是一个小小的两室一厅,家里有四个孩子,大的**岁,小的还不会走路,叫那个大的抱着。剩余的两个孩子都趴在桌子上写作业,一听见开门声音,齐刷刷的扭过头:“妈,我饿了,今天有馍馍吃吗?”宋大嫂骂他:“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你怎么不惦记惦记学习,你们班主任又找我了,说你下午上课不认真。”

那男孩子嘟着嘴:“早上就吃半个玉米馍馍,到了下午早就饿得眼睛花了,我连黑板都看不清,还怎么学?”

宋大嫂骂人:“人家能学你怎么就不能学?”

他不敢再跟母亲顶嘴,只小声道:“我们语文老师今天下午还饿晕了呢?”

宋大嫂拧他的耳朵:“你怎么知道是饿晕的,不是被你们气晕的。”

旁边的一个小女孩接话:“真的,妈,真是饿晕的,校长给她喂了半碗白糖水,她就醒了。”

宋大嫂叹气,问:“学校食堂今天吃什么啦?”

女孩子道:“老样子,菜叶子汤,一个老四拳头大的玉米馍馍。”又指着苏烟:“妈,她是谁?”

宋大嫂道:“乡下的表姐,今儿晚上住咱们家。”说着便把苏烟拉倒厨房,看起来这家人也不常在家里开火,只有一个灶台,只是这个年代能有独立的厨房和独立的卫生间,就已经很不错了。

宋大嫂从裤子里摸出来一沓钱,数都没数:“妹子,按说面条怎么也得两毛钱一斤,你不要粮票,那是有价无市的,就算五毛、八毛钱一斤也不过分,嫂子看你那包面条得三斤左右,就是给你三块钱都不过分。只是你知道这年代家家户户到了月尾都不好过,嫂子身上这两块七毛钱,你拿着,别嫌少。”

苏烟把蓝布打开:“嫂子,这拢共三斤,我今天还吃一点儿呢,就不多要你的,拿您两块钱就行,另外七毛就当住宿费了。”苏烟不知道这个地方的物价,只知道六十年代财米油盐是很便宜的,困难时期虽然买不到,但是供销社的价格是没怎么涨价的,当然黑市那又不一样了。

宋大嫂点点头,给苏烟倒了杯水:“妹子你坐着歇歇,我来煮面条。”苏烟接了水,慢慢喝起来,她打量起这个家庭的家具摆设,虽然以现代的眼光看起来很简陋,但是衣柜、饭桌、书桌都有,甚至有一张旧沙发,这绝不是普通的家庭。苏烟听她姥姥说过,他们那个时代有一张沙发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