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开元疑事·始皇宝匣之壁中人 > 第9章 第 9 章

开元疑事·始皇宝匣之壁中人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林一琳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7 08:57:02 来源:文学城

“晴儿,扶你母亲去外间歇息。”谢品言蹙眉吩咐道。

谢谨仙捂着胸泪如泉涌,虽被沈晴搀扶着往外间走,却一步一回头看着那具尸体,说不出一句话来。

沈晴扶着母亲坐在仆人房的柏木榻上,虽那张榻子已然满是灰尘,此时此刻众人也顾不了很多。

谢品言也坐到了她身边,也待她平复了一些,轻声问道:“阿姊,你确定他就是堂哥谢谨桓?”

谢谨仙本默默抽泣,闻言抬头道:“嗯,小伦,你哥哥这中衣非寻常丝绸或麻布面料,是上等吴绫。他这衣裳左衽的......"她枯指在空中虚划,"领缘内里有个金线绣的‘桓’字,是那年元正他从杭州回湖州时,我特意缝了给他的,当时一共缝了两件。”说着,一双手掌相互攥紧,大滴泪水顺着法令纹滚落,人边说,边有些发抖:“我刚才看了针脚,就知道我为他做的。”

崔翊晨走回了夯土墙旁,低头仔细看了看尸体被扯开的已经发黄的中衣,转过头朝谢品言点了点头。

谢品言叹了口气,也走到了尸体前面,皱眉沉默半响,示意阿福过来把烛台抬高,转头对崔翊晨说:“翊晨,来搭把手,我们还是先请我堂兄出来罢。”说着开始徒手扒尸体上剩余的残泥。

沈晴见状连忙也从外屋也走了进来,还从地上杂物中找了个铁锹。不一会儿,三人撬开最后几块夯土,将直立嵌在墙中的尸首缓缓扶出平躺在青砖上。

骤雨仍然砸在坍墙缺口上。雨点不时溅进来。谢品言示意阿福半蹲着举烛台,自己蹲下来,细细查看尸体。

“你在这里验尸?”崔翊晨问。

“嗯。翊晨,你过来,帮我一起让他翻个身。”谢品言仔细看了尸体正面后,说道。

风干的人体体重很轻,只是翻身时需要小心不能将遗体碰坏了。翻看尸体背面后,没一会儿谢品言就二指压住颅骨一处凹陷,道:"他后脑枕骨轻微凹陷,应是钝器击打所致。"他指尖沿骨缝游移三寸,"此处骨裂后颅内积血,被击打之人初时还有意识,半日一日内会猝死。"

“那么说你堂兄是死于谋杀?”崔翊晨的惊叫,一声惊雷碾过,他随谢品言视线附身细看,剑穗扫过青砖缝隙,旋即抬头问:"既是谋杀,我们可要报官?"

谢品言摇摇头:"还是元正节中,州府封印未开,衙役怕是还在吃春盘呢。"他指尖无意识摩挲尸体的衣服,道:"更紧要的是,堂兄看来被害多年,凶手必还逍遥法外——若此刻去衙门敲登闻鼓,可能会惊动真凶,销毁余证,逃至他地..."

他站起身看向柏木榻,问道:"阿姊最后见谨桓哥是何时?"

谢谨仙哑声道:“十年前初二家宴......”说着,又捂胸不停流泪。

“家宴中他行为举止可正常?”崔翊晨一旁追问。

“没什么不对,就是席间父亲问起他读书的事,弟弟说科举太难太慢,想要外出闯荡...”妇人抽泣道。

"闯荡?"谢品言叹了口气,"可他分明至死都未离开江南。"烛光在他眉弓投下阴影,"年轻人这般好高骛远..."

"是啊,父亲当日也这般训他!"谢谨仙揪住襟口道,"说谢家儿郎当效仿你在长安考取功名..."

崔翊晨剑鞘轻叩青砖打断了话头:"沈夫人,令弟可曾说要去何处闯荡?"

"只说要去洛阳长安这样的大地方寻个出路。"谢品仙浑浊的瞳孔映着烛火,停住抽泣,"我那天连忙岔开话头,弟弟还是兀自讲着不知哪儿听来的洛阳长安见闻,后来父亲摔了酒盏..."

谢品言走回到仆人屋,将烛台搁在柏木榻沿:"阿姊可知哥哥失踪是何时?"

谢谨仙枯指绞着帐幔流苏:"十年前的初六清晨我带了些点心去娘家看父亲弟弟时......"她陷入回忆顿了顿,又道,"听说父亲已派了三拨人去寻弟弟好两天了..."

崔翊晨插问:"令弟可曾与人结怨?"

"谨桓平日为人性情最是温和..."老妇人突然抓住旁边谢品言的手腕,"小时候不是在书房读书..."她浑浊的瞳孔映着烛火晃动,"便是在后院侍弄那些花花草草,哪有仇怨。"

谢品言点点头,起身踱了几步,忽然环顾四周,回头问:"这书斋自他失踪后...可有人进出?"

"没有,弟弟不见后,父亲就锁了书斋..."她忽然指向窗外那片被雨水打得东倒西歪的竹林,"只是后来有些仆人,看主子不在了,就想在书斋旁的菜畦种菘菜!"

崔翊晨抱着剑好奇问:"种菜?"

"嗯,就是种菜,这边原本不是旁边就是池塘么,取水方便..."谢谨仙轻拍榻沿,道:"听说发现的时候这些人把书斋前那片蔷薇花都掘了...父亲后来就辞退了那几个人,连杂物房的锁都换了鱼钥。"

谢品言若有所思问道:"那换锁之前,书斋钥匙除了谨桓哥,其他人都需登记取用吧。"

“说是那么说。不过这书斋以前的门钥匙不少仆人有。若弟弟不住那里,甚至不关门。你们也看到,这屋子除了书架子桌子凳子之类也没什么值钱的,杂物房更是堆满了仆人们花园干活的器具,哪可能每次干活都登记。”谢谨仙忽然想起什么,道:“以前用那把锁,是那种最普通的铁铺通货...拿去开我家杂物房都行。”

“这麻烦了,等于这里谁都能进。”崔翊晨在一旁摇摇头。

谢品言站起来,背手沉默踱步,绕了一个圈后,他道:“谨桓哥还是应该在大宅内遇害。这老宅子正门有小厮值守,若在外遇害,如何运尸进来?"”

"小舅舅不知,这宅子还有道后门..."沈晴指尖穿透雨幕指向坍墙,"就在原来池塘后面那堵围墙上!"

谢谨仙点点头:"父亲和我们姐妹自是不走此门,但花匠运草木、仆妇倒泔水倒常会走后门..."

“也就是说,这宅子后门的钥匙以前也很多仆人有?”崔翊晨打断问。

“嗯,究竟是去拿了库房正式钥匙,还是有人私配过,我也不清楚,只记得以前仆人的确时常会从这扇门进出。”谢谨仙想了想,又补充道:“换过书斋钥匙后不久,父亲把后门的钥匙也换了,他担心辞退的那几个家丁记仇偷偷进来。”

谢品言叹了口气,抬眸望向坍墙缺口:"如此说来,谨桓哥也可能是在外遇害的。整个谢宅,你们都出嫁了,若只有我伯父一位主家人,他根本看守不过来。贼人如趁夜经后门运尸入宅,再砌入墙,住前院的主人根本不会知道..."

窗外暴雨渐弱,崔翊晨望着窗棂外细密的雨幕道:"沈夫人,令弟回湖州那几日,可曾见过外人?"

" 那时我也不是日日回娘家..."谢谨仙想了想道,"应该与几个读书时的同窗有往来吧。"

崔翊晨马上追问道:"你可还记得名姓?"

"他那些同窗的名字我真的说不好......"她喉头滚了滚,"倒是初三那日,听说吴家小娘子来寻过他,后来哭着走的"

"吴家?"谢品言抬头问。

"是西市绢帛商的幺女,原本她家住得离这里很近。"老妇人枯指抚过榻沿雕花,"谨桓和附近几家邻居的一些小孩儿,儿时常在这院子里捉迷藏......"她停了半响,浑浊的瞳孔映着烛火,忽然说道,"有人说谨桓还赠过她支金簪呢,也不知是真是假......"

“那不是青梅竹马,情窦初开么?”崔翊晨道。

"不止是情窦初开,送过簪子又惹人家哭着回去..."谢品言冷笑一声打断话头,"倒像是坊间传奇里的神女有情襄王无意的风流债。"

谢谨仙有点尬尴,说:“应该没有吧,他们是一块儿长大,只是她家只能算略有钱的商贾之家,她兄长读书也不行,我父亲一心想给弟弟许一门官家小姐,从未想和她家有多来往。那次弟弟回湖州,我也问他有没中意的小姐,可以帮他去提亲,弟弟也没提到她,甚至说还不想成亲。我也就没有问下去了。“

“小儿女之间的情情爱爱,人家只是不告诉你们罢了。不过如此看来,令弟当年应是和吴家小姐讲了些惹她生气的话,是令弟移情别恋了么......”崔翊晨道。

“这我当真不知,不过那日晚上,吴家有个家丁爬过这里的围墙,被看更的发现,叫了一声,狼狈的跑了呢。这是后来家里与更夫相熟的昌伯告诉我的。也不知道他想来干嘛。”谢谨仙回忆道。

“昌伯是谁?”谢品言问。

“是谨桓自小的贴身老仆啊。谨伦你可能忘了。”

“贴身老仆?那他应对谨桓兄之事所知最多吧,现在人在何处?”崔翊晨追问道。

谢谨仙摇摇头道:“谨桓失踪后,家中的仆人都逐渐都辞了,他大概四五年前也离开了老宅。听说这几年靠在外地打零工为生。去年爹去世的时候回来过一次帮忙办后事。其他时候碰不到人,自然也不联系了。你若要问他在何处,我还真不知。”

雨势已微,远处传来一个苍老男人的喊声"夫人、少爷——",声线穿透坍墙缺口。

“是我家老仆何伯。”谢谨仙站起身来。

“你先莫动,我出去看看。”谢品言疾步走出门,把门掩上,循着刚才苍老男声的方向走去,边走边喊道:“是何伯吗?”,

“是我,谢二老爷。我给你们备了饭食?”何伯看到了谢品言,他穿着蓑衣一手提灯笼,一手提着两个竹编食盒立在竹林小径口。

"何伯你不用过来了,且回去在前厅候着,我们会过来用膳的。"谢品言轻呼了口气,朝何伯摆摆手。

“哎,好的。”看着何伯点点头。已经回头走了一段,谢品言回到了书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