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开局下岗,我靠废品成首富 > 第10章 燃眉之急

开局下岗,我靠废品成首富 第10章 燃眉之急

作者:语宙回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07:00 来源:文学城

雨点起初是试探性的,疏疏落落地打在窗棂上,发出轻微的"嗒嗒"声。

雨势渐大,先是如豆粒般砸下,继而竟如倾盆,风也来助威,呼啸着穿过考场的每个缝隙,窗玻璃被雨水拍打得噼啪作响,仿佛有无数细小的手掌在急切地拍打。

苏鸣慧握笔的手微微发颤,不知是因了寒意,还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天气扰乱了心神。

监考员的声音穿过雨幕传来,显得格外遥远:“请各位考生保持安静,认真作答。”

苏鸣慧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试卷上,那些字句却忽而变得陌生起来,在纸上游移不定,这题目是那么的陌生,根本就与课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苏鸣慧分明是复习过的,此刻却如隔了一层毛玻璃,看不真切。

雨水顺着窗框渗入,在窗角积成小小的水洼,苏鸣慧盯着那水洼看,竟有些出神。

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苏鸣慧就知道坏事了,题目和课本上的完全对不上号。

前排那个穿蓝衬衫的中年男人当场就站了起来,把试卷往讲台上一拍,大声嚷嚷:“这是什么人出的题,跟课本上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这是耍我们玩吗?”

然后头也不回地冲出了教室,他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咚咚"响着,像一串愤怒的鼓点。

苏鸣慧翻到了最后一页,盯着作文题目发呆:"论当代青年的责任"。

翻了又翻试卷,这和认认真真复习的大学语文差了十万八千里。

教室里开始骚动,有人小声抱怨,有人干脆合上了试卷。

“老师,试卷上的内容和我们的课本不一样。”

监考老师推了推眼镜,咳嗽一声:“不愿意考的可以离开。”

又走了三个人,其中一个女生走到门口时回头望了一眼,眼神里带着不甘,但还是推开了门。

就在那一瞬间,外面"哗"地一声下起了大雨,雨点砸在水泥地上溅起老高,那女生在屋檐下犹豫了一会儿,最终又缩了回来。

雨越下越大,窗外的梧桐树在风雨中摇晃,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嘲笑这些被困在考场里的人。

苏鸣慧盯着试卷上那片空白,突然想起函授班老师说过的话:"写作就是要写真情实感。"

钢笔在纸上划出第一道墨痕时,雨声忽然变得遥远起来,苏鸣慧先写作文:窗外下着暴雨,坐在考场里考一场与课本没有关系的试题,如果没有下雨,我可能会选择离开······。

苏鸣慧想起去年冬天,在建筑工地上奔波忙碌的莫远帆,他的衣服总是沾满白色的灰浆;想起女儿冻得通红的双手:“妈妈,线手套不保暖,我想要皮手套。”

这些画面在雨中渐渐清晰。笔尖越写越快,墨水有些晕开,像极了丈夫衣服上那些洗不掉的污渍。考场里安静得出奇,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窗外永不停歇的雨声。

苏鸣慧坐在函授考场的最后一排,写到一半时,苏鸣慧抬头看了看。教室里还剩不到一半的人,有的在奋笔疾书,有的望着窗外发呆。雨点打在玻璃上,蜿蜒而下,像一条条透明的小蛇。

"还有四十分钟。"监考员提醒道。

苏鸣慧猛然惊醒,急忙重新审题。手指已经有点发僵,墨水在纸上洇开,像一朵朵灰色的小花。考场里陆续响起咳嗽声,此起彼伏。

苏鸣慧抬头望了望窗外阴沉的天色,又低头继续作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与雨声混在一处,倒也不甚分明。

苏鸣慧的太阳穴突突地跳,那些熬夜复习的夜晚忽然都涌上心头,昏黄的台灯下,一本本笔记堆叠如山;凌晨三点的街道寂静无声,只有自己的影子在台灯下忽长忽短,还有莫远帆代替自己上班挥着铁铲的影子。

雨更急了,窗子某处似乎漏了水,‘滴答、滴答’地砸在地板上,像一只固执的钟表。苏鸣慧的后背已经凉飕飕的,不知是不是飘入的雨水。

忽然一道闪电劈过,紧接着是一声又一声震耳欲聋的雷鸣,考场里几个女生惊叫出声。

“保持安静!”监考员提高了声音。

写完作文,苏鸣慧深吸一口气,用力闭了闭眼。那些题目忽然又清晰起来,虽然与课本没有关系,但苏鸣慧喜欢文学,喜欢看书,像是雨幕中突然显现的路径。笔尖重新在纸上飞舞,苏鸣慧甚至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有力而急促。

凭着感觉,苏鸣慧认真解答每一道题,最后一题答完时,雨势恰好变小。苏鸣慧放下笔,活动了下僵硬的手指。窗外,云层间透出一线微光,照在湿漉漉的树叶上,闪闪发亮。

苏鸣慧突然明白,这场意外的雨,或许就是为了让留下来的这些不甘心的人,能静下心来写完这篇作文。

最后一个句号画上时,雨势刚好变小。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湿漉漉的操场上。

苏鸣慧交卷走出教室,抬头看了看天,乌云正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深深吸了一口雨后的空气。紧了紧衣领,踏入细雨中,脚步竟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这场突如其来的考试,这场意料之外的雨,还有这篇不在计划中的作文,都让苏鸣慧明白了些什么。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倒像是给苏鸣慧的考试增添了几分戏剧性的注脚。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总有意料之外的考题,重要的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

考试结果惊呆了苏鸣慧的下巴,四科只过了两科,其中最意外的还是《大学语文》,竟然考了67分,比《婚姻法》的63分,还多了4分,太让人意外加惊喜了。

其他两科都没有到60分,没有过。

莫远帆和苏鸣慧躺在床上,苏鸣慧抱着莫远帆的胳膊蹭蹭,颇为沮丧:“我是不是老了,记忆力不行了,考试竟然这么瘘,四科只过了两科?”

莫远帆拍拍苏鸣慧的头,安抚的笑着说:“时间太短了,一个月一科,要是我的话,看都看不完,可能一科都过不了?”莫远帆倒挺会安慰人。

苏鸣慧蹭蹭莫远帆,摇摇头吐槽:“还是上班太坑人,要是最后两星期好好抱抱佛脚的话,可能要好的多,说不定四科都过了。”

莫远帆摸摸苏鸣慧的背:“以后还是少报一点,一次两科。”

苏鸣慧:“那要考到什么时候才能考完?我还想当律师呢。”

莫远帆:“慢慢来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忙什么?”

苏鸣慧:“当然是忙赚钱了,现在的工作活摇活甩的,都快火烧眉毛了,能不急吗?”

莫远帆:“急也没有用啊,还是别把后天的烦恼提前到今天来烦恼,快乐过好每一天。”

苏鸣慧:“不是应该好好规划未来吗?”

莫远帆:“走一步算一步,还规划未来,你想太多了?”

苏鸣慧:“我也想好好上班啊,但现在的班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啊!”

莫远帆:“复肥车间可能又要放假了?”

苏鸣慧:“你听谁说的?不是说小订单多吗?”

莫远帆:“国企太死板了,管理太繁琐,客户嫌太费事,听驾驶员说,隔壁县私人办的就简单方便多了。”

苏鸣慧:“什么意思?”

莫远帆:“当然是私人干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啦!国企都没活干了。”

苏鸣慧:“你说,像这样放开了,国企怎么才能和私人的竞争?”

莫远帆:“难啊!你看驾驶员,原来多吃香拉风的一个职业,才放开几年,现在路上还有几辆公家的车。”

苏鸣慧:“好像都差不多,原来百货公司和供销社多拉风,你看现在,私人店铺到处都是,百货公司都冷冷清清的了。”

莫远帆:“这样子肯定不行,还是要打主意做点事情?”

苏鸣慧:“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莫远帆把苏鸣慧拥进怀里:“我会努力,还有你想不想挪挪,换个地方,现在的复肥车间劳动强度太大了。”

苏鸣慧:“换什么地方呢,哪里不是人满为患?”

莫远帆:“前几天我遇到郭副厂长和二万吨车间主任,站着说了好一会话,如果我开口跟他们说的话,可能有点用。”

苏鸣慧:“郭副厂长好像在铜业公司,你的意思调二万吨,能去什么岗位呢?”

莫远帆:“原料,那里上班灵活,每天只需要把一个班需要的原料处理好就可以下班了。”

苏鸣慧:“我知道,我的同学就有在那里的,听他说经常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就可以下班了,而且都是机器,真正干活的时间最多半小时。”

莫远帆:“是啊!复肥车间现在是全厂劳动强度最大的了,你瘦瘦弱弱的,不适合,还是换个地方的好。”

苏鸣慧:“那你试试吧,如果不好办就算了。”

复肥车间开开停停,时不时的放假,奖金越来越少,总的收入跟正常时少了三分之一。

人心浮躁,许多人惶惶不可终日,坏消息太多,已经有其他国企开始改制了。

本地有十三家国企:机床厂、轴承厂、磷肥厂三家最早开始。

最先改制的是磷肥厂,听说是破产清算,一万块的基数,一年工龄一千块钱,听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听说有人拿报纸去理论,竟然被说那是经济发达地区,西南地区是穷地方,没钱,只能这样赔偿。

这样子算赔偿的厂,都已经算硬气的单位了,还有好多单位没有钱赔偿。

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真真假假的,不知道该信谁的。

龙潭化肥厂还算能运转的厂了,虽然听说没有前几年效益好,但还能维持,特别是说一年开半年的烟草肥的利润,就够养活整个化肥厂。

复肥车间的人骂骂咧咧,以前每年生产半年,就够养活全厂的车间,现在竟然要被放半年的假。

往年没有生产的半年都是来守班,全车间的人都上长白班,最多在车间拔拔草,填填路,更多的时间是吹吹牛、聊聊天,苏鸣慧最喜欢找个角落看书,照样拿全勤奖金。

今年就不行了,放假放假,有员工不服气,跑到车间和厂里吵吵闹闹,结果被回‘减员增效’是国家的政策,现在放假也是合法合规。

有工人去闹,不放假了,但被安排全厂到处干活,每天累得跟孙子一样。

工人之间内斗的相当厉害,特别是劳动纪律更是苛刻,迟到早退管理相当严苛。

苏鸣慧喜欢找个角落看书,但像她这样的人,更是被许多人盯着,想看看书都不行,发呆可以,看书不行。

苏鸣慧快被逼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