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君是千堆雪 > 第82章 摄政王

君是千堆雪 第82章 摄政王

作者:宓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02:17:36 来源:文学城

第八十二章

纪国梓泽殿。

美酒佳肴,丝竹雅乐,清溪自殿内两侧蜿蜒流淌,潺潺溪流运送着半月酒盏,不多时,便已缓缓停至一位大臣跟前。

纪国君坐像疏狂不羁,乍见此景,眉开眼笑:“卫爱卿,此乃曲水流觞。酒盏停在谁面前,谁就要赋诗饮酒,方不失我纪国人的才情风度。”

那个大臣恍然大悟,立马起身,面上含了几分谄媚笑意,瞥国君身旁伴着几位曼妙佳人,他沉吟未几,便朗声而诵:

“携手揽腕入罗帏,含羞带笑把灯吹。金针刺破桃花蕊,不敢高声暗皱眉。”

纪国人好读书,自是附庸风雅,而伴驾的也非寻常女子。

春词一出,殿内佳人皆羞红了脸,纪国君微蹙了眉,似乎没想到臣子会如此直截了当,随即猛地拍一大腿,笑容满含深意:“好你个卫爱卿,竟能将艳词信手拈来!”

“来人,赏!”

“臣叩谢陛下隆恩!”大臣脸上忙不迭堆满了笑。

心道正事有什么要紧的,最重要是讨国君欢心。

内侍奉上金银财宝,艳羡的目光从四面八方传来,丝竹之声恰好抵达歌曲的**之处,殿内已然一派纸醉金迷,纵情声色的景象。

倏忽,梓泽殿的大门被人用力推开。

嘈杂的内殿逐渐止息,众人目光挪移,只见摄政王一身石青色朝服,脚踏乌靴,大步流星而来。

纪无咎生得丰神俊朗,面若冠玉,乃国君之胞弟,又任摄政王,可谓身份贵重,权倾朝野。

虽一副风流倜傥的文人模样,但众人皆知晓,摄政王是皇室内极少见的痴情种,他从不纳妾,王府内也仅有王妃一位家眷。

纪无咎素不喜耽于声色,今日来梓泽殿,倒是稀奇。

国君饮了酒渐有些上头,一张脸庞都泛着红润,他细凝着眸,方才瞧清殿内来者何人。

“无咎来得正好,今日有新进贡的美酒,你也来尝尝!”

纪无咎眉心隐忍跳动,语气间带了点阴沉的怒意:“陛下,边关遭袭,外患未除,臣弟没有心思饮酒作乐。”

纪国君倒也不是傻子,自然听出了此话所指,意在责备他的不知轻重,不由得蹙了眉。

“摄政王这是什么意思?是在怪责朕不顾前方战场,而在这里随臣子们歌舞作乐吗?”

纪无咎罕见地沉默了。

殿内众人一看气氛微妙转变,纷纷大气也不敢出。

严格来说,纪国的摄政王本就不该存在。因为纪国君既不年幼,也未曾身染疾病,但他们的国君对国事治理的能力实在太过不可言说,所以在去岁羌国入侵之时,朝廷也默认了任命纪无咎摄政王一事,为的就是让他去与宋国交涉求援,缔结盟约。

文人多好面子,他们又何曾想过,当日摄政王与宋承帝商量援兵之时,是何等的低声下气,何等的难堪。

骂声皆由纪无咎背,就连坏事也由纪无咎去做。

见摄政王伫立殿内,俨然一副默认事实的模样,不知是否是因此打了纪国君的脸,他怒从中来,竟当面指责道:“朕是一国之君,自会任命好将士前去抗击羌军。况且,狼骑袭击各国边境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听说羌国近日还有部族内患,兴许没多久他们就会撤退。”

话虽如此。但显然,纪国君是完完全全忘记了去岁城门被踏破的耻辱了。

纪无咎听着这番话,一双剑眉猛地往下压,手臂上的青筋随之凸起,似是难以忍耐。

“前线递来军报,称守备士兵们的粮草已然不足,那些将士们尚在战场枕戈待旦,为国抛却头颅,撒尽热血......而眼下,诸位在殿内高歌畅饮,食遍山珍,难道真的合适吗?”

这话就像一击重锤敲击在众人心上,殿内臣子纷纷默然。

其实他们心里也知道,战时如此行事实在太过,但国君盛邀,身为臣子,仰赖君主,他们既无法轻言拒绝,也无法刻意回避,只得顺从国君的意思。

若在常时,国君不思危也便罢了,好歹还有摄政王兜底。但眼下,正是敌国袭击我方城池之际,却还这般不知所谓,他还算是个天命之主吗?

纪无咎是第一次当众不给纪国君留情面,国君一时不忿,怒气攻心,烘得一张脸更加通红。

“摄政王!你公然忤逆朕意,这是要造反吗?!”

这话的罪名极重,像一柄锋利的刀剑猛地向人刺去,鲜血淋漓。

有几位尚清明的臣子欲开口劝说,但摄政王的回话比他们权衡利弊的唇舌更快。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纪无咎面上平波无澜,他掀袍而跪,朗声道:“臣弟所言,皆为纪国江山思量,如今进谏,也是想规劝陛下,请以国事为重!”

“战场瞬息万变,前线粮草告急,臣弟并无一丝一毫的造反之意,只是想恳请陛下,即刻下令兵部着手安排,尽快分派粮草支援边关,莫要让纪国将士们寒了心!”

摄政王的这番话语振聋发聩,合情合理。

不仅让众人听出他话语中的坚定立场,也显得纪无咎在危急时刻,行事做派比纪国君更有深度,也更加靠谱。

纪国君蓦地坐直了身子,却忽而感觉芒刺在背。

摄政王的能力他自然知晓,只是昔日也不曾有过如此情形,纪国君一脸阴鸷,心中渐渐升腾起了一种危机感。

都是一母所生,若非他生于纪无咎前头,只怕今日皇位,便是纪无咎的......

君主从来多疑,无论是昏庸无能还是雄韬伟略,在感知到皇权受到威胁之时,都会有一些难以遮掩的举动。

“摄政王,如今不是早朝时候,你在此处与朕言说战事,实不相宜。”

身旁佳人一脸惶恐,而国君遥遥而视,盯着那道倔强背影,忽而顾左右而言他,竟说起朝堂臣子需遵循的规矩来。

纪无咎深深阖目,呼出一口浊气。

他缓缓睁眸,抬首直视御座之上,皇兄那身明黄色的衣冠。

他第一次觉得,这颜色是如此刺眼,令人心烦意燥,无能为力。

纪无咎深深拜倒,声音依旧响亮清明:“陛下既如此道,臣弟已无话可说。冒昧打扰陛下宴饮,乃臣弟思虑不周,臣弟还有要事,先告退了。”

不等国君再次开口,纪无咎已毫不拖泥带水地起身,平视殿外朗朗晴空,他大步流星,像是下定某种决心一般决然。

谁也没料到摄政王的突然退让,纪国君心头猛地一跳,颇为失态地大喊,似乎想给自己挽尊——

“朕自会吩咐兵部调遣粮草,摄政王就不必操心了!”

无人看得见,纪无咎的眸光顿闪了闪,但他仍是步伐未停,直到消失在梓泽殿的尽头,众人方才看到纪国君瘫坐在龙椅之上,神情似有些失神落魄,亦有些愤愤不平。

错杂交织,无人参透。

·

摄政王府的屋檐积着厚厚的雪堆,侍从们挪了梯子,正在一点点扫净。

王妃在内堂整理着药材,神色专注,直到眸底出现一双浸染霜雪的乌靴,她方才微诧抬头。

摄政王素来不愿侍从们通传,久而久之,大家见到王爷回府也只是默默行礼,转而便去做自己的事。

见是纪无咎,许曼栀清丽的面庞霎时蕴了几分清浅笑意,如若春风拂至,能化世间一切霜寒。

“王爷回来了。”

她小步上前,为纪无咎解开氅衣系带,抚去肩上雪。

怎料,纪无咎抬手攥住那双柔夷,反而拥许曼栀入怀,语声意外沉闷:“你会不会也觉得,本王很没有用?”

她明白,纪无咎从不是自怜自艾之人,想必是在国君处又受了气。

许曼栀乍听此语,心中仿佛被小针刺了下,微怔了怔,柔声问道:“怎地这般想?”

纪无咎有些黯然:“陛下觉得本王僭越,兴许不久之后,本王这摄政王的头衔也就无了。”

身份的得失起伏,恰似人生中的柳暗花明,许曼栀并不觉是件坏事。因为她知道,纪无咎自从当了这摄政王起,劳心劳力,实在太累了。若是陛下肯“大发善心”,撸了他摄政王的头衔,纪无咎也能重新喘回口气,不用再这般如履薄冰,遭人唾骂,仰人鼻息。

女子用力回抱他,宽慰道:“这不是王爷一直想要的事情么?”

是啊,这不是他一直期望的事吗?

可那封血迹未干的军报,抵达他手里之时,纪无咎的心便再无平静过。

去岁袭城的狼骑,脚印虽被新土覆盖,但不代表,它从未出现过。

纪国重文抑武,兵弱自被人欺。纪无咎早想大刀阔斧改革军营,却始终没能得到国君允准。

纪无咎生来便是皇权贵胄,身份尊贵,本该在王府荣华富贵一世,倘若没有羌国狼骑踏破城池,他就该安心做自己的闲散王爷,乐不思蜀。

只可惜皇兄昏庸无能,不听谏言。纪无咎从梓泽殿回来时候便想,他这辈子,兴许就没有过富贵闲散王爷的命。

皇兄防备他,但纪无咎仍重纪国江山,亦爱纪国子民。

一念由此而生,摄政王的头衔便显得无足轻重。纪无咎恍然发现,他到底和他的皇兄不一样。

他想去赴汤蹈火,想去前线杀敌。纪无咎想护这纪国江山,也想护身后千万人。

在他沉默的一瞬,似乎有某种夫妻间的心灵相通,许曼栀从他的无言中得到了答案。

女子柔软的手轻轻拍抚着男人宽阔的背,像是在抚平纪无咎此刻内心中翻涌的动荡,她声音低柔,一如在药堂时接诊病患那般和煦耐心。

只是这里面,多了点缱绻的温情,许曼栀唯肯予纪无咎一人拥有。

“王爷若是想去做什么,便去放手去做。”

许曼栀决心用她柔弱的臂弯抵挡是非风雨,也让纪无咎深刻感受到了,这之间的坚定与力量。

他听到她认真对自己说:“这个家有我守着,王爷不必担心。”

两颗心在紧紧相依,一如心动那日,不曾改变。

就像多年夫妻之间,许多话彼此不必多言,自然懂得。

纪无咎将首埋在许曼栀的肩窝,似乎只要有她在,漂泊不定的心始终能找到归处。

他将脆弱的一面留给王妃,将坚硬的一面覆盖盔甲,奔赴阵地。

摄政王的声音虽有些沙哑,里头却含着无尽缠绵的情意,生生不息。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