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卷王娘娘她反向躺平 >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卷王娘娘她反向躺平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作者:梨属丽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39:44 来源:文学城

霜在瓦沿上结了细白。

柳宝林的小院挂着两串红纸福,风一吹,纸角抖得像打摆子。

她抱着那只脏兮兮的布老虎蹲在台阶上,眼圈红,鼻尖也红,嘴里哼着调门跑偏的童谣:“小老虎,不怕火,谁说我,偷香果——”

唱到“果”字就破了音。

门口围了一圈人。

为首的是个脸瘦的宫女,眉梢吊得高,嘴角尖,眼神像一根细针,“柳小主,这御用香料你说不是你的,可它怎么在你屋里?”

她把一只小瓷罐举高,罐盖纹样漂亮,瓶颈上却有一道细细的磕痕。

柳宝林急得要抢:“那不是我——”

手还没碰到,宫女已经侧身,声儿更尖:“动不得!这是凭证。”

徐婉容站在廊下,披着一件浅色披风,神色稳,语气轻:“先别吵。”

她看向叶绾绾:“你来看看。”

叶绾绾站在风口,手心拢在袖里,指尖还带着早晨烤过干盐的微凉。

她往前一步,先看地。

门槛下的泥上印着几种鞋底纹,一种小圆点,一种破了一个角,像三瓣花,还一种细细的斜纹,走路时脚尖朝外。

她低头笑了一下:“人多,脚也多。”

那挑事宫女冷冷:“叶娘娘会看脚?”

“我会看菜。”叶绾绾抬眼,“脚跟菜一样,有香味。”

宫女一噎。

小荷从后门钻进院,袖口沾了两点泥:“娘娘,名册来了。昨日午后申时,有膳房小太监送蔬菜一篮,署名‘福来’。”

她把薄薄一册递来,纸边潮,墨色浅。

叶绾绾用指腹摸了一下纸角,纸纤维发软,“你的名册放在盐缸边?”

小荷懂了,哼一声:“他们就爱那一手。”

叶绾绾不去管那宫女的眼色,她把那只瓷罐接过来,先闻盖,再闻瓶颈。

盖内粘了一点粉,味冲,里头却带一丝沉闷的湿。

她偏头:“这罐子在湿处呆过。”

挑事宫女不让:“你少装神弄鬼。”

“我装饭。”她把罐子低一寸,对着光看,罐身釉面在太阳底下反得很明,磕痕处却反不起来。

她用指甲背轻轻划过那道痕,声音闷,“这痕新,昨晚或今早。”

柳宝林眼睛发亮:“那就是有人刚放!”

宫女冷笑:“你也可以刚拿。”

徐婉容抬手,止住吵,“罐子先放下。”

她的目光在叶绾绾身上停了停,像在等一个法子。

叶绾绾没急着说,她把院里看了一圈。

廊下有一只竹篮靠墙,篮边卡着一个青菜叶柄,叶梗上粘了两颗白芝麻。

她走过去,拈起芝麻,放在舌尖。

芝麻是熟的,有一点点胡椒的暗香,像从别处飞来的灰。

她把篮提起来,篮底有根细绳松松的结。

那结法她见过,贵妃宫里送菜的绳结收尾向左绕一圈,膳房的是向右。

这只篮,左。

小荷凑过来,压低声音:“是贵妃那边的剩余回收篮?”

叶绾绾“嗯”了一声,把篮轻轻放下,转身叫:“绿绣,去门房问,昨天申时之后,贵妃例份有没有退物。”

绿绣点头去了。

柳宝林抱紧布老虎,眼泪又要出来:“我没偷。”

她嗓门大,倒听起来像吵。

叶绾绾把她按到阴影里坐下,从袖子里摸出一小粒蜜渍橘皮塞她手里:“嚼着,先别哭。”

柳宝林抬头,眼睛湿,像一汪刚化开的雪水:“我嚼不动。”

“你那么能唱,嚼不动?”叶绾绾笑,“这橘皮很小,是给猫吃的。”

柳宝林“噗”一声笑,橘皮就进了嘴,酸甜一冒,她眼泪收了半截。

挑事宫女见她们这边不慌,心里更躁,尖声道:“御用香料若被盗,柳小主是第一个嫌疑,本该先押下。”

话音落,门口来了一个小太监,穿青边小袍,耳朵冻得红,往里一看就缩了缩,“娘娘?”

叶绾绾挑眉:“你就是福来?”

小太监点头,眼睛在那只瓷罐上飘,“小的昨日送过菜。”

“篮子呢?”

“这只。”他一指,“小的记得把篮放在那面墙下。”

“你走的时候篮子还在吗?”

“在……好像被院里小宫女拿走抖灰。”

挑事宫女冷笑:“抖篮也能抖出香料?”

福来脸白了,“小的没动香料!小的只送菜,菜是内务府分下来的,多出来一篮,叫我顺手送这边。”

徐婉容眼神一转:“多出来?哪来的多?”

福来小声:“贵妃娘娘那边午后退回了两根藕,说今日不吃。”

叶绾绾眼底亮了一下,像有人在心里点了一盏小灯。

绿绣也跑回来了,气还没喘匀:“门房说,昨日确有贵妃退物,藕两根,芋头一只,照例归入公用,派福来顺路分去诸院。”

挑事宫女“哼”一声,嘴角更尖:“藕和芋头会自己化成香料?”

叶绾绾不跟她顶,她把那只罐又拿起来,轻轻一晃。

罐里粉不多,重量偏轻。

她把罐塞回篮里,篮边那两粒芝麻还在。

“芝麻从哪来?”她问福来。

福来挠头:“小的也不知道……哦,听说叶娘娘那边喜欢做芝麻饼,昨儿我去贵妃那边取退物,正好从叶娘娘后廊走过,风把芝麻吹到篮里也说不准。”

挑事宫女瞪他:“胡说!”

“胡说不胡说,一会儿闻就知道。”叶绾绾看着那只罐,眼神柔,“福来,辛苦。”

她把罐盖按紧,递回给挑事宫女:“先别动。”

她转向徐婉容,笑意慢,“婉容,借我你的手。”

徐婉容伸手。

她把徐婉容的指尖按在罐盖内沿,指肚触到一点细腻的粉。

“闻到吗?”

徐婉容嗅了嗅,眉心一皱:“味闷。”

“对。”叶绾绾点头,“像湿盐的味儿盖在香上。”

挑事宫女不耐:“你到底要做什么?”

“我做饭。”叶绾绾抬眼,“去贵妃宫。”

她收拾起篮和罐,回头对小荷一招手,“把我的小勺和浅盅带上。”

柳宝林蹭地站起来:“我也去。”

叶绾绾按住她:“你留着,抱好你的布老虎,别让它看戏。”

柳宝林哼一声:“我布老虎只吃戏,不看戏。”

她终于有点笑意了。

初冬的风从回廊里卷出来,带着一点药香。

贵妃宫里光还是亮,银器一溜摆得齐齐,步摇铃声轻轻。

萧明玉靠在榻上,神色极淡,看到她们进来,只动了动眼尾:“又送饭?”

叶绾绾把篮放下,笑得老实:“送味。”

她从食盒里取出一只小浅盅,又取一小片薄饼盘,顺手把那抹刺眼的反光挡住半寸。

萧明玉眼神落在那半寸上,又移开。

“何味?”

“香料羹。”

她把昨夜留的鸡汤底温热,撒了一点罐里那种香粉,粉一落汤面就散开,香上来却被闷住。

周云深从内间出来,半张银面具在灯下沉沉,袖口干净,手里还摇着他的喷壶,见了叶绾绾,眼角动了动:“又煮了什么?”

“太医来得好。”叶绾绾把盅递过去,“闻一下。”

周云深把面具微微侧开,低头,鼻翼极轻地动,“豆蔻一丝,白蔻多,苍术少,檀香末一点。”

他顿了顿,“味不正,像在湿里泡过。”

挑事宫女立刻道:“御用香料会湿?”

周云深看她,眼神不冷不热:“会。”

“下人偷懒,把香罐放在盐仓边上,会。”

萧明玉懒懒地扯一扯袖口的珠,“你在说我下人偷懒?”

周云深很快地换了一个说法:“或搬运时误放。”

叶绾绾接过话:“用错也常见。”

她把那只带磕痕的罐轻轻推到萧明玉面前,指腹在磕痕上按了一下,“这一道,像今晨撞的。”

太医点头:“新痕。”

叶绾绾把盅又往前推了一寸,声音慢,“娘娘尝一口这个味。”

“再闻一下你宫里常用的那只。”

“像不像?”

萧明玉没动,她看叶绾绾的眼睛,看到那里没有逼人的锋。

她拿勺,试一口。

她皱了皱眉,“闷。”

她把自己的香罐开了一指,闻。

她抬眼:“像。”

她把盖扣回去,眼神从挑事宫女的脸上扫过去一寸,“是谁让你带人去闹?”

宫女噎住,垂下头,脖子上的青筋涨了一条。

“罐子如何到了柳小主院里,”萧明玉慢慢,“本宫不知。”

“若是误会,散。”

她话说得淡,落地却稳。

挑事宫女张嘴,又闭上。

她刚要退,叶绾绾忽然把那只篮提起,篮底那两粒芝麻还粘着。

她指尖一弹,芝麻跳到盘心,“娘娘,昨日风大,芝麻容易飞。”

萧明玉看着那两粒芝麻,忽然笑了一下,笑意是收着的,“你做饭的人,嘴也会做饭。”

她抬手,向周云深一点头:“太医,写两味安胃的药,送去柳小主院里。”

周云深“嗯”了一声,转身时喷壶晃了一下,喷头发出很小的“吱”声。

他走到门边,又停一下,回头看叶绾绾,眼神有一闪的意味。

像在说:你这碗羹,煮得好。

叶绾绾冲他眨了一下眼。

挑事宫女退下,退到门边,踩到门槛,差点绊一下。

福来缩在帘角,轻轻吐了一口气。

叶绾绾把那只带磕痕的罐递给他:“回头放回盐不滴的地方,别让香料受潮。”

福来连连点头:“小的记住。”

走出贵妃宫,风更冷了。

小荷挽紧披风,忍不住笑:“娘娘,您这一盅‘香料羹’,把刀都收回去了。”

叶绾绾摇摇头:“我只有勺。”

“刀在别人手里。”

绿绣快步跟上,把手炉塞她手里:“婉容娘娘让奴婢转话,说柳小主那边静了。”

叶绾绾握住手炉,手心暖,“回。”

柳宝林院里的红纸福还在发抖。

她一见叶绾绾就跑过来,布老虎抱得更紧:“我没偷。”

“你没偷。”叶绾绾把她的头往下一按,“你只会偷吃。”

柳宝林鼻头一红,笑出声来。

她一笑,脸上那点孩子气就冒出来了,像冬日照到墙角的一片阳。

徐婉容在廊下捧着一壶温茶,目光柔,“险过去了。”

叶绾绾接过茶,抿一口,又从袖里摸出葵花子纸包,往矮几上一撒,叮叮哒哒滚一圈。

她指尖夹一粒,壳一磕,瓜仁出来,香,干净。

“在宫里,”她慢悠悠,“不吃亏就已经是赢。”

小荷坐在台阶下,学她的样子一粒一粒嗑,“那我们今日赢了两把。”

绿绣伸手去接她嗑好的仁:“我赢你的仁。”

徐婉容笑,眼里有一点叹,“你总能在小事上看出门道。”

叶绾绾把瓜子壳往一边扫,“我就是看饭。”

她又从袖里摸出小册,笔尖在纸上蹭一下,写:香罐磕痕,新;芝麻二粒,篮底;福来具名,门房证。

她停了一下,补:湿盐之患,仍。

徐婉容看她写字,忽然问:“你不怕得罪钱尚宫?”

“我怕饿。”叶绾绾抬眼,“饿比人可怕。”

小荷忽地想起什么,压低声:“娘娘,您不是说要想法子,让人不敢动咱们食材?”

“嗯。”叶绾绾把小册合上,边缘压得整齐,“先从看得见的动手。”

“我们自己做绳。”

“红绳三股绾一股白线,收尾朝左。谁换了绳,一眼就知。”

绿绣点头,手快:“我会打结。”

“再给篮底画个记号。”叶绾绾抬手比划,“画一粒胡椒。”

小荷笑得在地上滚:“胡椒粒。”

“看不见,摸得着。”

叶绾绾又抬眼,向院角招手:“白猫,过来。”

白猫悠闲地走来,尾巴绕她脚腕一圈。

她揉它下巴,小声:“你也看门。”

白猫“喵”了一声,像答应了。

徐婉容把茶壶放在她手边:“我那里有薄竹片,你拿去做牌。每篮一牌,刻日刻时,刻人名。”

“谁来送,谁收,谁签。”

叶绾绾“嗯”了一声,“簿子也要换。纸不放盐边,挂在梁下风处。”

“再做一只小风铃。”

“来者先撞铃。”

小荷举手:“我会绑铃。”

她的话音刚落,廊下就传来轻轻两声。

崔嬷嬷方脸阔口,右耳磁石耳坠在冬阳里沉沉,她袖口别的书签露了一角,纸边旧,颜色却亮。

她目光扫院里一圈,摔茶盏次数为零,说明今儿太后气色尚可。

她看向叶绾绾,笑容像刀背磨过的光,“小叶子,手脚利索。”

叶绾绾行礼:“嬷嬷来吃瓜子?”

崔嬷嬷不客气,捻一粒,壳一磕,仁入口,点头,“盐烘过。”

她把书签往上一推,压低嗓,“膳房里有人要翻新账,先把你的小账本藏好。”

叶绾绾笑:“嬷嬷放心,我的小账本在胃里。”

崔嬷嬷“啧”了一声,眼尾却笑,“会说。”

她把袖口往下一压,露出一点细字,“明日内库开旧干货,枣,桂,陈皮,各一格。”

她把这话说得像闲话,转身就走,步子稳,耳坠轻晃。

叶绾绾看她背影,嘴角慢慢扬起来。

她把瓜子纸包包起,塞回袖里,站起来,脚尖点了一下台阶。

“走,去找李叔借木牌。”

“再去门房看绳。”

小荷应声,绿绣跟上。

柳宝林抱着布老虎跳两下,又停住,冲她喊:“绾绾,今晚我去你那儿蹭粥!”

“来。”叶绾绾回头,“把你的童谣换一首。”

柳宝林扯着嗓子:“换——什么?”

“换‘胡椒粒’。”

“胡椒粒,别被人摸走——”

她唱,调还是跑,但院里风轻了,笑声落在风里,一片一片,像薄薄的糖霜。

廊角那只小风铃还没绑上,铜铃却先响了半声。

叶绾绾停住一步,侧头听。

远处传来有人脚步,带一点急。

她笑,笑意藏在眼尾,像在等一道好菜出锅。

她把披风往上一拢,手心热,心也热。

盐干,米熟,人各归位。

瓦缝里的霜还没化。

脚步声从回廊那头掠来,像风压在檐下。

小太监抱着一摞薄竹片停在门槛外,喘得直冒白气:“李叔刻好的牌到了。”

叶绾绾把手炉塞给小荷,接牌。

竹片薄,边磨得圆,指腹一划,齐整。

她抽一片,拿炭笔写:“时、日、送、收。”

她写得慢,笔锋收得紧。

小荷凑过来:“娘娘再画一个胡椒粒。”

叶绾绾笑,真的点了一粒小黑点。

绿绣搬了三卷红绳来:“红绳三股,白线一股,收尾往左。”

她手快,三绳一拧,结头收得像个小桃。

“来者先撞铃。”叶绾绾指了指门口,“再对牌,再验绳,再签名。”

白猫坐在门边打哈欠,铃声在它耳朵边轻轻颤。

一阵冷风钻进来,崔嬷嬷的人影斜斜切进院子。

“静心阁的规矩给你用去吧。”她看一眼竹牌,抬下巴,“像样。”

叶绾绾行礼,手上不停,“嬷嬷喝粥?”

崔嬷嬷叹了口气:“你这人,嘴里一有‘粥’,刀子就躲了。”

她把袖口一压,话本书签又露一角,“内库的旧陈皮已经挂出来。还有,门房那根梁漏得厉害,别把你的簿子又养湿了。”

“嬷嬷放心。”叶绾绾把竹牌“啪”地排成一列,“今天挂梁下,明天挂我的肚子里。”

崔嬷嬷瞪她,“贫。”

嘴角却没忍住。

她走时耳坠轻晃,磁石上蒙着一层冷光。

风过,香樟影动了动。

柳宝林抱着布老虎小跑过来,头发里插的花歪了,眼角却干净了。

“绾绾!”她把布老虎一举,“我没去看戏,我来还礼。”

她把食盒往案上一搁,打开,一股甜香扑出来。

“糖藕。我自己熬的。”她眼里亮,“你昨天说藕脆,我就记了。”

叶绾绾取一片,薄到能透光,齿一咬,甜从孔里冒出来,像小河从石缝里流。

“好。”她点头,“甜不腻。”

柳宝林得意得像个刚拿了第一名的小孩:“那我教你唱一首新的童谣。”

她清清嗓:“胡椒粒,别被人摸走——”

徐婉容端着茶从廊下走来,笑着摇头:“你们两个,一个把刀收进粥里,一个把规矩唱成童谣。”

她把茶壶放下,认真看竹牌:“刻得好。来往清楚,谁也赖不掉。”

小荷把红绳拎起来,晃了晃:“谁敢剪绳,绳头会说话。”

绿绣已经把第一套挂在门边,风一吹,竹牌轻轻撞在一起,发出干脆的“叮”。

远处小太监“福来”抱着菜篮过来了。

他站在门外,先撞铃,两声,一声短一声长,带点紧张。

“叶娘娘,送菜。”

小荷把竹牌递出去,福来签名,手抖了两下,写成“馥来”。

叶绾绾笑:“你一身都是香。”

福来红了耳根:“娘娘别笑小的,小的今天先路过了香房。”

他把篮递过来,“红绳白线,收尾朝左,小的看了。”

小荷把绳子摸了一遍,摸到收尾,笑:“过。”

绿绣挑篮底,手指一摸,“胡椒粒在。”

叶绾绾把菜逐一提出来:“葱两把,青菜一筐,豆米一小袋。”

她把豆米捧在手心,豆皮绿色浅浅,像刚撑开的伞。

“午后做豆米粥。”

福来眼睛一亮:“贵妃娘娘有口福了。”

叶绾绾没抬头:“今日先做我自己吃的。多了再送。”

福来连声“是”,退下,走了几步又回头:“娘娘——”

“嗯?”

“钱尚宫那边……好像气不大顺。”

他压低了声音,“听说昨天有人挨了板子。”

小荷冷哼:“挨板子的是手,动手的是心。”

福来“哎呀”一声,连连摆手,溜了。

叶绾绾把豆米倒在筛子里,轻轻一摇,豆米在筛面上跳,叮叮当当,如同小雨落在竹叶。

“挑坏的,晒半盏茶,煮。”

她的声音稳。

小荷和绿绣对着筛,两人一左一右,手指尖灵,坏豆被一一拈走。

柳宝林把布老虎搁在案角,像安排了一个小小的观众:“我来洗菜。”

她伸手就抓,被小荷打手:“你洗的菜连猫都嫌脏。”

柳宝林嘟嘴:“小气。”

院外又响起铃声,两短一长。

小荷探头:“门房?”

门房老黄牵着一只小车进来,车上几块旧砖、两片薄瓦、一束干稻草。

“娘娘,按你吩咐,搬来了垫缸的干货。”他抹一把额上的汗,“这车可轻不得。”

叶绾绾笑得眼睛弯:“黄师傅辛苦。”

她让绿绣把砖瓦垫到盐缸底下,再把稻草铺在梁滴的那条线上,稻草头引到窗外。

“让水自己走。”她随口一说。

老黄看呆:“娘娘这是会算水的路。”

“会算吃的路。”她把筛子晾到廊檐下,“水不走,盐走。”

老黄笑,笑纹把他眼睛挤成一条缝。

“娘娘会过日子。”

午后阳光浅,院子里暖得像盖了一层薄棉。

豆米粥在砂锅里开花,一朵朵白米花里镶着几枚绿豆星。

叶绾绾左手扶锅,右手慢慢搅,蒸汽在她脸上一层层铺开,睫毛都湿了一线。

她往粥里滴了两滴南瓜汁,颜色温柔。

再撒一点点葱白末,点一点干盐。

香软。

小荷端出两盅,一盅给白猫,一盅给柳宝林。

柳宝林接过,吹了一下,舌尖一碰,乐得像春天的燕子:“它会自己往喉咙里跳!”

“别噎着。”徐婉容拿帕子给她擦下巴,“慢一点。”

“我慢。”柳宝林抱着盅,眼睛笑成一弯月。

叶绾绾装了第三盅,盅沿擦得干干净净,放进食盒。

“走。”

小荷提帕,绿绣捧盒。

贵妃宫风铃轻响,像有人屏着气笑。

萧明玉今日的衣裳比昨日更浅,唇色淡,眼尾挑得不那么锋。

她看一眼食盒,语气凉凉:“你倒守时。”

叶绾绾把盅放下:“不敢误胃。”

萧明玉唇角一跳:“你这人说话,像把糖裹在胡椒上。”

她接过盅,低头,粥面上那点葱白末像星星。

第一口下去,她眼里的光往里收了一分,像从风里走进屋。

“很好。”她只说两个字。

周云深靠柱而立,银面具底下的眼睛落在盅沿的光里。

“盐不湿。”他淡淡道,“很难得。”

叶绾绾点头:“我会烘。”

萧明玉把盅放下,指尖在盅沿轻滑一圈,“钱尚宫那边,已经有人来请罪。”

她抬眼,笑意不到眼底,“我让她回去看盐。”

“盐若再湿,她就去风口站半个时辰。”

叶绾绾咳了一声,咳走嘴角差点溢出来的笑:“站久了容易伤风。”

萧明玉挑眉:“我又没叫你站。”

她把铃坠拨了拨,铃声像水上过了一只小船。

“你的小牌,”她忽然说,“借我看。”

叶绾绾递过去。

萧明玉把竹牌翻一翻,看见那一粒胡椒点,笑了,真笑,笑到眼尾,“这个可爱。”

“我宫里也做几块。”

“谁敢对我动手,我就拿牌拍他。”

周云深在旁轻轻“咳”了一声,“娘娘,牌拍不得人。”

“拍风。”萧明玉不以为意,“让风长记性。”

叶绾绾把盅收回,盅底还温。

她退到帘外,被内侍招手拦了一下。

内侍低声:“钱尚宫的人刚从这边回去,脸色不太好。”

叶绾绾“哦”了一声,把“哦”压到舌底。

回院的路上风更紧,廊下落着薄薄的霜花。

小荷挽住她:“娘娘,我们的竹牌会不会被人仿?”

“会。”叶绾绾点头,“所以还要刻人。”

“谁刻谁用,竹纹不一样。”

“我们再在牌边打三枚孔,孔距不同。”

绿绣眼睛一亮:“我会打孔。”

“再做一枚暗刻。”叶绾绾伸指在竹片边缘画了条细线,“用灰墨,不举到火边看不见。”

“谁仿,都仿不全。”

门口两声短铃,老黄又来了。

他笑得像多喝了两盅粥,“娘娘,门房梁头我给您刮干净了,抹了灰,再压了一层薄瓦。”

“这回该不滴了。”

叶绾绾竖起拇指:“黄师傅是我半个屋檐。”

老黄受用,走路带风。

夕阳压低,光从窗棂里一条条挤进来,落在竹牌边上,细纹清得像鱼鳞。

小荷抱着绳,一根根数:“一……二……三……”

数到第九根,她停住了。

她把一根红绳举到光下,眉心拧成一团:“娘娘,这根收尾朝右。”

绿绣一把抢过:“谁打的?”

小荷翻牌,看签:“午时后新送来的那扎。”

叶绾绾把绳头放在指腹,轻轻摩挲,绳股纹理和别的略粗。

“不是我们的绳。”

她伸手,把门上刚挂的铃轻按了一下,铃声更清。

“今晚不收生人菜。”

“让他们明早再来。”

小荷“好”,立刻去关小门。

白猫跳到窗台,尾巴来回一甩。

她忽然又回到案前,把那盒“赐盐”从暗格里取出,开一线,再开一线,再开到能倒出一小撮。

她把纸铺开,把盐抹成一条细线,拿蜡烛靠近。

盐线很慢很慢才出白雾。

周云深教她的法子——纸蜡试。

她把盐又封回去,封泥压得比来时更重。

简册翻到今天最后一行:赐盐,闷;红绳一根,右收;铃试,过。

她停笔。

外院响起一步三停的脚步,轻,却有点熟。

小荷推门:“娘娘,福来又来了。他没抱篮,他抱着……一捆竹。”

福来把竹放下,声音压得很低:“叶娘娘,钱尚宫那边也刻了牌。”

他咽了下口水,“做得很像。”

“不过——”他从袖子里摸出一块,递过来,“他们的孔距都一样。”

“没有胡椒粒。”

叶绾绾接过,放在火边一照,竹片边缘光滑,没暗墨。

她笑,笑意从眼尾漫到眉间:“好。”

她把自己的牌和那块放在一起,像在摆两道菜,“像到八分。”

“剩下两分在舌头上。”

小荷听懂了,咯咯笑。

绿绣把门关上半寸,风被关在外头。

叶绾绾把竹牌装进布袋,套在腰间,像多了一小串叮当的安心。

她去灶前收火。

锅底还温,粥粘在壁上,薄薄一层,她拿瓷勺轻轻刮下来,装在小碟里。

小荷伸手:“我来尝。”

“给猫。”叶绾绾护着碟,认真,“它也一天跑来跑去,辛苦。”

白猫得了赏,吃得极慢,吃到最后还舔了舔碟面。

天色更暗一层。

门外的人群散了,风把碎话带成细末,落在瓦缝里,不响。

叶绾绾在案上铺纸,磨墨。

她把竹牌规矩、红绳结法、铃响暗号,一一用最简单的字写下来。

“我怕明天我忘了。”她抬头,对徐婉容眨眼,“我要留给后天的我看。”

徐婉容失笑,按住她的纸:“你不会忘。”

“你只会加菜。”

她们正笑,门铃被撞了一下,清脆,不慌,三短一长。

小荷挑帘。

门口站着周云深,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各提一只布囊。

他把酒精喷壶往袖里一挂,抬手作揖:“借你们的灶火。”

“我试几味药材。”

叶绾绾让开,给他腾了半面案。

周云深把布囊打开,里面是陈皮、桂枝、茯苓,全都干得好。

“内库放出来的。”他把每样分一小撮,“我顺便拿了你说的‘纸蜡试’成色最好的那几味。”

“你也试试。”

叶绾绾学他法子,烛火一靠,陈皮香一鼓,白烟快,桂枝甜一闪即逝,茯苓几乎无声,这才是干的味道。

周云深点头:“你这火稳。”

“手也稳。”

他忽然压低声:“膳房有动静。”

“有人在找你的小账本。”

叶绾绾“哦”了一声,往自己胃上拍一拍:“在这儿。”

周云深看她,银面具下的眼睛弯了一下,像在笑。

他把一小包药末推过来:“胃寒就喝。别逞强。”

叶绾绾把包塞进袖里:“我逞的是嘴。”

周云深失笑,转身走了两步,又回头:“门口的铃,换一换位置。”

“有一只在影里,有一只在光里。”

“偷铃的人怕影,撞铃的人爱光。”

他说完就走,步子极轻。

叶绾绾看着两只铃,动了一下凳子。

小荷懂,搬了钉,调整角度。

铃轻轻一碰,声更亮。

夜气慢慢盖下来。

院里点上两盏小灯,灯影在门槛上铺一条细缎。

远处忽地传来一阵很轻很快的脚步,像有人怕惊动什么。

铃没响。

门也没动。

风先动。

叶绾绾抬眼,握紧了手里的竹牌。

她笑了一下,笑意里有胡椒的辣,也有枣的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