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那对善心夫妇不日便将启程远赴晋城,静安师太捻动着佛珠,一个“借刀杀人”的毒计已然在胸中酝酿周全。她当即唤来心腹,低声吩咐:“去,下山一趟,务必将那对檀越请来寺中。就说寺中感念其善行,特于药王殿为其远行祈福。”
待那对夫妇应邀前来,静安师太亲自接待,言语间满是慈悯。她状似无意地提起他们当日送来的小女婴,叹息道:“那孩儿在佛前倒也安泰,只是缘分浅薄,二位此去,怕是再难相见了。”
夫妇二人闻言,果然心生牵挂,恳切求道:“师太慈悲,可否容我二人临行前,再看那孩子一眼?”
“阿弥陀佛,二位檀越菩萨心肠,又见慈颜了。” 静安师太面露微笑,转头便对身边心腹低声吩咐:“去冯居士那将孩子抱来。记住,就说药王殿为婴孩祈福乃庄严法事,需生身母亲净心持诵《观音咒》满九遍,其功德皆回向于孩儿。她产后体弱,不宜往返奔波,就在屋中静修便是。”
心腹尼姑领命,来到冯氏屋前,将静安师太的话原样转达,末了又添上一句:“师太言说,母亲诚心一念,胜过亲身到场。此为修行,亦是慈母之德,请居士务必静心完成,莫要误了为孩子祈福的时辰。”
(宝莲OS:娘啊!你真是单纯的傻白甜!这是典型的“调虎离山”之计!不能信啊!)
冯氏听闻,虽极想亲眼见见恩人,亲手抱孩子前去,但师太之言在情在理,既关乎孩子福泽,又是师太亲自安排的法事规矩,她不敢违逆,何况她月事在身,恐冲撞了药王菩萨,损了孩子的功德,只得依言将孩子小心交予那尼姑,再三恳请对方务必看顾好,随后便回到屋中,净手焚香,怀着无比虔诚的心,一遍遍念诵起《观音咒》来。
(宝莲OS:哎,老尼姑,戏这么多?放马过来,你那些套路,我奉陪到底!!)
片刻后,静安师太便从尼姑手中接过了女婴,脸上堆着慈和的笑容,在众人眼前,亲自将孩子交到了那对夫妇怀里。
“这孩子,托二位的福,在佛前安稳了些时日。”她语气温善,仿佛一位真正慈悲的长者。
(宝莲OS:原来你是表演型人格啊,让我看看你是ESFP 还是ENFP!)
妇人抱着女婴,爱不释手,恭敬地问道:“有劳师太费心,一同前去药王菩萨跟前,为这孩子祈福。”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二位檀越菩萨请吧。”
药王殿乃新修,靠近后山比较偏僻,静安师太如愿以偿地将孩子带出了众僧人的耳目之下。
她带着夫妻俩在药王菩萨跟前装模作样的一番祈福后,两夫妻告辞离开,她便顺理成章的接过孩子,亲自送回。然而,一拐过回廊,确认脱离所有视线,静安师太陡然加快脚步,折入一条通往寺院后山的小径。怀中,被她悄悄用浸了安神草药的手帕捂了片刻的女婴,已陷入昏睡。
她熟门熟路地绕到一处隐蔽的山洞前。此洞乃是天成,后山劳作的师兄偶尔会在此歇脚。洞外藤蔓垂落,将入口遮掩得严严实实。她拨开藤蔓,迅速将昏睡的婴孩放在洞内一处铺着干草的凹坑里。
“趁着今日无人,得快些喊慧仁动手。”她思虑着,这因果业力太重,还是让慧仁去做为好。
寺院中,慧明很快便得知消息。焦急的冯氏说是静安师太抱走了婴儿。
静安师太步履平稳,神色如常,故作惊讶道:
“阿弥陀佛,确是老身抱走了那婴孩……今日那对善心檀越的夫妇前来辞行,言说心中挂念那孩子,恳切央求再看那孩子一眼,老身念其善行可嘉,一片至诚,便破例将婴孩抱至廊下,让其稍作亲近。老身彼时正被一执事僧请去询问法器安置之事,不过片刻失察……待回转时,廊下已空无一人!老身道是他们赶着下山,已将婴儿送回了。”
她顿了顿,躲开慧明审视的目光,继续道:“想是那对夫妇一时情难自禁,反悔了当日托付佛门之举,竟将孩子私自抱走了!唉,老身真是大意失察了,甘愿领罚。只是如今那对夫妇早已下山,杳无踪迹,可如何是好?”
“对对,今日那娘子一直抱着婴儿爱不释手。”旁边的心腹尼姑适时插上话,“我看他们嘀咕了很久,莫不是在计划带走女婴。哎呀,糟了,我听他们说下山便直接去老君渡,已约好船只在等候,即刻便启程离开,现下,怕是追不上了。”
慧明强压住翻腾的惊怒,他并不信任静安师太,却也不能将她拿下拷问,况且时间紧迫,找到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事,不如……他假装相信她了。
“若这夫妻是为婴儿而来,自是有办法将她带走,不知者无罪,师太不必自责。我且派人下山去追一脚,若是无果也是此子的命缘。”
静安师太毕竟心虚,连连说是,而后匆匆离去。
慧明使出轻功,悄悄攀上屋檐,一路紧盯她的行踪。只见她走到角门,慧仁已等候多时。两人交头接耳一番,而后一同向后山而去。
慧明听见他俩谈到了后山那个山洞,难不成孩子被静安藏匿在那?他不敢有片刻延误,身形在林木间几个起落,便赶在他们之前来到那山洞。
他闪身入洞,一眼便看见地上的襁褓,一把将孩子捞起。触手一片冰凉,心中剧痛,毫不犹豫地解开僧袍外衫,脱下中衣,将婴儿贴身裹紧,揣入怀中取暖。那襁褓落地,婴儿的小手急切地指向它。
(宝莲OS:快快!给他们造个假的!李代桃僵,让他们自己跳进坑里!)
慧明福至心灵,迅速用脱下的中衣和干草塞成一个假襁褓……身形一晃,如清风般消失在洞外。
不多时,静安与慧仁来到洞前。
静安心虚不敢再进去,只在洞口远远指着地上那襁褓,慧仁问她,“怎么未见啼哭?”
其实静安一路来都未曾听见小婴儿的动静,心中早已恐慌不已,生怕她已被迷药弄死了。
她脸上掠过一丝狠绝,低声催促道:“不哭更好,师兄快以业火焚尽这妖孽根源,叫她魂飞魄散!师兄快些!这业火需在明日早课前熄灭,莫要留下痕迹。”
毕竟是对一个初生婴儿下手,又是违背住持意愿,慧仁也想速速了结,遂把心一横,取出火折,毫不犹豫地引燃了早已堆积在洞口的干柴枯枝。
火舌贪婪地舔舐着空气,迅速蔓延,浓烟伴着噼啪声灌入山洞。
“阿弥陀佛。非是老尼心狠,实是你这因果太过污秽,累及伽蓝清净。今日以业火为你涤尽孽障,净化魂灵。愿天地佛祖,鉴我此心。”静安师太背对洞口,合十低语,仿佛在为其超度念诵。
火势渐旺,映得慧仁脸上光影跳动。他死死盯着洞内那个依稀可见的“襁褓”轮廓,看着它被烈焰吞噬……心中暗道,这次应该解脱了。
慧明以最快的速度将婴儿送回了冯氏身边,只简短交代了一句:“孩子找回来了,今日之事,莫要声张。”
冯氏又惊又喜,紧紧抱住孩子,泪水涟涟。
(宝莲OS:……就这?你不回去抓现行吗?……慧明师父,你究竟是咋想的?)
第二日。
慧仁刻意路过冯氏屋舍附近,竟赫然看见那个本应在业火中化为灰烬的女婴,正被冯氏抱在院中晒太阳!那小女婴似乎感应到他的目光,竟缓缓转过头,一双清澈无比的眸子静静地看向他,嘴角甚至还微微翘起,仿佛带着一丝……嘲弄?
(宝莲OS: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业火焚身体验卡已过期,您订购的“魂飞魄散”服务未能成功送达哦。)
慧仁如同白日见鬼,浑身血液瞬间冻结!他猛地后退一步,脸色惨白如纸,几乎站立不稳。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怎么可能还活着?!再看冯氏,竟也一如往常,好似昨日之事并未发生过。
同样的恐惧也攫住了远远窥见的静安师太。她手中的念珠“啪”地一声断裂,珠子滚落一地。
从那一刻起,一种发自灵魂的恐惧,取代了他们心中执念的杀意。他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直视那个女婴。
而慧明,自始至终未曾对任何人提起那夜山洞边的业火,也未曾揭发他们任何一桩罪行。
他在深思熟虑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住持闭关,监院与戒律堂首座内斗,传出去累及寺院声誉。二是让对方搞不清状况,活在“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恐惧中,比任何戒律惩罚都更有效。不过这小娃娃,几番死里逃生,命可真硬!想来是有大造化,得了菩萨的庇佑。
思绪及此,他垂眸看向怀中婴儿,眼中流露出难以言喻的慈爱与探究。恰在此时,那女婴也正仰头看他。
四目相对。
那双清澈的眼底,竟毫无懵懂,灵动得像在与他说话。
(宝莲OS:嘻嘻,慧明,你也不寻常啊,那么好的轻功竟深藏不露,是有些秘密在身上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