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九襄传 > 第16章 笑语暗藏·金蝉计

九襄传 第16章 笑语暗藏·金蝉计

作者:半山闲人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2 14:28:12 来源:文学城

九襄抱着一颗破碎的心,飞奔回寺院,却在莲花池畔被公主叫住。

落叶轻摇,水波荡漾。

永嘉公主正凝望着一池游鱼,顾影自怜——远嫁他国,意味着此生再难归乡。

年初时西戎乌孙国遣使来朝,为那位年过半百的老王求娶中原公主。她记得使者呈上的国书里写着“父死则妻其后母,兄亡则纳其寡嫂”。这般悖逆人伦的习俗,光是听着就让人遍体生寒。

可当二百匹乌孙天马踏着雷鸣般的蹄声进入皇城时,满朝文武的眼睛都亮了。那些通体雪白的骏马仰天长嘶,鬃毛在阳光下泛着银缎般的光泽。她躲在屏风后,听见太后轻叹:“一介公主,终究比不得这些能壮大骑军的天马。”

于是她成了待价而沽的货物。

她借口精研《华严经》尚未结业,将婚期从春拖到秋,可梧桐开始落叶时,再也拖不得了。

“菩萨……”她忽然攥紧手中的琉璃念珠,指节泛白,“您说众生平等,为何偏我连池中游鱼都不如?它们尚能得遇善信放归江河,我却要被推进火坑?”

锦鲤跃水,激起一圈涟漪,仿佛菩萨的回应。

九襄觉得今日的公主没了大殿上的端庄肃穆,更像平日来寺院求佛问道的信善。

“‘小菩萨’,都说你是‘九转菩萨’,所以没有生父?”

“公主,世间万物,皆有其因缘。佛法有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小菩萨’,佛说慈悲度人,可我以慈悲心待事,慈悲心却不待我。”

“公主,慈悲不是交易,而是躬身为众生荷担痛楚的修行。正如您此番远嫁和亲,公主一人的慈悲,若能平息边陲烽烟,换来万千黎庶的安宁耕作,这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广的慈悲?”

公主怔怔地看着这个十五岁少女,她远比自己想象的更智慧,于是,叹气道:“‘小菩萨’,你失去过挚爱吗?”

“公主,佛法有云: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爱,不是执念,而是慈悲。放下即自在。”

“放下即自在!若失去的是你唯一的娘亲,你也能自在放下?”公主眼眸一跳,又问她。

“我必日夜思念,心如刀割,痛,亦是人之常情。但我也会将悲痛心化为慈悲心,以慈悲心看待自己,以智慧心观照内心。”九襄目光微微闪动。

“不错,‘自度度人,自觉觉他’。‘小菩萨’,我会记得你今日之言。”公主看着九襄的眉眼,那与自己依稀相似的轮廓,让她心中的决断又坚定了几分。

放生池的涟漪渐渐平复,公主的心潮却愈发汹涌。

待九襄离去,她对侍立一旁的婢女小莲低语:“去,请冯居士过来一叙。只说本宫想私下请教佛法,莫要声张。”

冯氏被旧太子冯鸿纠缠,正欲寻求慧明帮助,出门便被小莲半请半拉地带至公主下塌处。

青瓷博山炉的沉香袅袅,她的心亦如那炉烟上下忐忑。

当竹帘掀起,公主走出时,她慌忙跪伏于地。

“冯居士,抬起头来。”公主的声音柔和威仪。

冯氏依言抬头,猝不及防地对上公主那张秀气却苍白得毫无血色的脸,惊得又低了头。

“莫怕,抬起头说话。”公主走近几步,目光如同精细的刻刀,仔仔细细地描摹着冯氏的容貌:鹅蛋脸,远山眉,虽荆钗布裙,不施粉黛,却难掩那份天然的清丽。

“像……真有几分像。”一句轻飘飘的叹息逸出公主的唇瓣。

冯氏心头一紧,不好的预感如同藤蔓缠绕上来。

公主却已敛去异色,换上一副感伤面容:“冯居士莫怪本宫唐突。今日见了小菩萨,灵慧剔透,不知怎的,就想起了我那五岁便夭折的小妹……若她在世,也该有十来岁了。”她语气微顿,带着深深的落寞,“我即将远嫁西戎,此生恐难再归故土。临行前,只想与家乡人多说几句体己话。”

她亲手扶起冯氏,赐坐于下首,言辞恳切,甚至带上了几分姐妹般的亲昵:“她们都说,冯居士与本宫,很有几分相像呢。”

冯氏刚沾座垫,闻此言又是扑通跪下:“公主折煞冯氏了!”

“快快请起。”公主虚扶一下,叹道,“不必如此拘礼。论年岁,我或许还要唤你一声姐姐。”

冯氏心中警铃大作,不敢接话,只垂首聆听。

公主凝视着她,长久不语,眼中竟缓缓落下泪来。“冯姐姐,”她改换了称呼,声音哽咽,“世人只见皇家富贵,谁又知这锦绣囚笼里的辛酸?幼年失怙,深宫冷暖……如今更如一枚棋子,远嫁蛮荒……姐姐,我这心里,实在意难平!”

这番掏心掏肺的倾诉,勾起了冯氏过往的记忆,她不由得对眼前这尊贵的少女生出了同病相怜之感,温言劝慰道:“公主,世事无常,皆是因果。失去之痛,宛如剜心……然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唯愿珍惜当下因缘,好生修行,方得解脱。”

“珍惜当下因缘……”公主喃喃重复,目光微闪,正欲再言,却被门外一声通传打断。

“给公主请安!”秦将军不待回应,已径直闯入,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瞬间攫住了座上的冯氏。

公主心下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秦将军来得正好,本宫正请冯居士讲解佛经。”

秦氏随口一应,目光却在冯氏身上逡巡不去,那审视中带着挑剔与不屑的眼神,让冯氏如坐针毡。

公主恐生变故,坏了心中盘算,忙寻了个借口,示意侍女送冯氏离开。

冯氏如蒙大赦,匆匆离去。她并未看见,当夜,侍女小莲于夜深人静时,悄悄将一個躲闪的身影——静安师太,引进了公主的房门。

一场决定其命运的交易,在青瓷博山炉的沉香中,悄然达成。

第三日,寺院举行“祈福大典”,这天所有僧尼都聚集在报恩寺大殿。

公主牵着九襄的手,与她一同虔诚祈福。

这天也是公主离寺西行的日子,住持慧能亲自为公主点燃一盏长明灯,置于佛前。灯焰跳动,预示祛除一切病厄与灾障。

静安师太不知从何处而来,她匆匆进入大殿,将一串佛珠交予公主,道:“贫尼已按您之前吩咐,将此珠在佛前开光,愿护公主一路平安。”

永嘉公主接过佛珠,心中有数却不动分毫声色。她高声道:“本宫虽为皇家之女,却也知众生平等。此行不仅关乎本宫一人,更关乎百姓安宁。望菩萨慈悲,护佑本宫顺利抵达,亦护佑天下苍生免受战火之苦。”

于是僧人们齐声诵经,菩萨庇佑公主一路平安,按照法事流程,众僧需继续在大殿内念诵经文六个时辰。

在郎朗诵经声中,公主一行出了山门。

南车起驾带起秋风,那秋风卷起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却始终不愿落地。

夜深了,“祈福大典”余韵犹存,九襄推开那扇熟悉的木门,却发觉今日异常宁静。

“娘?”她轻声呼唤。

屋内一片死寂。桌上,半碗凉透的茶静静地搁着,早已失了温度。

九襄的心瞬间坠入冰窟。不祥的预感灭顶而来。公主那句看似无心的问话,此刻如同惊雷,在她脑海中炸响:

“若失去的是娘亲,你也能自在放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