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九襄传 > 第11章 护灵物·遇少年

九襄传 第11章 护灵物·遇少年

作者:半山闲人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31 13:06:19 来源:文学城

又一年春到人间。

山寺的桃花灼灼盛开,暖风裹挟着草木复苏的生气。

九襄照旧到后山拾取炊薪。古刹后山的路径她再熟悉不过,今日却有些异样。

穿过那片竹林时,林间喧闹的鸟雀声倏地一静,然后哗啦啦四散而去,仿佛被什么的惊扰了。一阵微风拂过,竹叶沙沙,那声响却与往日似有不同。

九襄停下脚步,下意识地回头。

身后空无一人,只有被惊动的几片竹叶,正打着旋儿,悠悠飘落。是她多心了么?

她继续上山前行,走向更深的松林。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松针,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就在她弯腰准备拾起一根枯枝时,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侧上方树影极不自然的晃动,她猛地抬头,一滴凝结的松露,正正坠在她的眉心。

冰凉一点,灵台仿佛被轻轻叩响。

她抬手拭去那点湿意,却感觉一道无形的目光,悄无声息地缀在她身后,温和却存在。

未及深思,便听见微弱而凄惶的哀鸣,像是只小兽被困的悲音。

前方不远处,几个总角少年的嬉闹叱喝声清晰传来,九襄悄悄靠近他们,躲在松树后张望。

只见三个总角少年围住了一只奇异的小兽,正兴奋地大呼小叫。那生灵长得颇似松鼠,不过巴掌大,一身银灰色的绒毛细腻如缎。奇特的是它身侧延伸出一层薄薄的皮膜,从前肢腕部一直连接到后肢踝关节,仿佛披着一件袈裟。它有一对黑曜石般圆溜溜的大眼睛,此刻正因为恐惧而瞪得滚圆,在阳光下泛着水汪汪的光泽。

“快看这怪胎!定是山里的精怪所化!”

男孩们将它栓在树下,它拼命挣扎着,发出细弱的“嘶嘶”声,那声音既像雏鸟啼鸣,又带着几分呜咽般的颤音。

“阿弥陀佛,小施主手下留情。”九襄快步上前挡在小兽前,合掌行礼。

男孩瞥了她一眼,啐了口唾沫:“呸,黄毛丫头,怎么,你可怜这个妖怪?”

“草木国土皆能成佛。此兽形貌虽异,亦是生灵。”九襄目光坚忍,声音清越,“你们看它这身皮翼,分明是天地造化的精妙之作,何来妖怪之说?今日你们若害死它,便是种下恶因,他日必受其果。我担忧的不是它,而是你们将来要承受的业报。”

“臭丫头,你还替这妖怪说话!”男孩恼羞成怒,捡起石块砸向她。

石块擦着她耳畔飞过,正中小兽的后腿。那生灵发出一声凄厉的哀鸣,身侧的皮膜因疼痛而剧烈颤抖。其他男孩见状却觉得有趣,也纷纷捡起石块向那小兽丢去。九襄转过身子,伸出双手护住小兽。

忽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块飞来,恰好击中她的左手腕。菩提串应声而断,露出了她手腕上那个淡红色的胎记,那印记形状奇特,仿佛一簇跳动的火焰。

“天啊!她手上也有妖怪的印记!”一个眼尖的男孩尖声叫道,指着她的手腕连连后退,“她也是妖怪变的!难怪她护着它,她和这长翅膀的都是妖怪!”

其他孩子闻言,顿时骚动起来,纷纷捡起更大的石块,口中高喊:“妖怪!打死这两个妖怪!”

尖锐的石块如雨点般落下,九襄咬紧下唇,任由那些石块砸在她的背上、肩上。

当两个男孩抬起磨盘大的石块准备砸死那生灵时,她也义无反顾地挡住小兽,那姿势像极了佛经里投身虎口的萨埵太子。

危机之刻,疾风卷着松针掠过耳际……一个白色身影从空中飞落,出手救了她。

一位白衣少年从三丈高的松树上凌空跃下,足尖轻点,白袍猎猎如展翅苍鹰。手中弯刀划出半圆,石块应声碎成齑粉。

“沉肩坠月。”说话间,少年双指已点过三个男孩的穴位,三个男孩顿时原地立住,无法动弹。

“以强凌弱,以重暴寡,岂是君子所为!念你们年幼无知,今日只当给你们的小小教训。一炷香□□位自解,你们且老实呆着吧。”

九襄乘机将那生灵解开,收入怀中。

少年则拎起九襄的后领飞身疾驰,身形一晃便已掠过数丈。待九襄回过神时,两人已置身山顶开阔的平地。

九襄瞠目结舌,在她眼中,少年仿佛来自九天:清俊脱俗,不染尘埃,阳光洒在他的肩头,为他镀上一层淡淡的光辉,仿佛天地间的风华都集于他一身,尤其是他眉宇间那颗朱砂痣,圆润明净,宛如古佛额间的白毫相光。

当九襄爬上一颗大树,将怀中小兽轻轻放在树枝上,那灵物竟瞪着乌木眼珠举起前爪如人一般,朝着佛塔方向三叩首。九襄对它点头道:“众生皆有佛性”。

小兽展开羽翼,滑翔而去。

“多谢小哥哥救命之恩。”

少年不拘言笑:“路遇不平,舍身相救,飞禽走兽与世人,在你眼中竟无分别,早就听闻报恩寺有位‘小菩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话锋一转,“不过‘小菩萨’的经文再熟,挡得住顽童的石头吗?”

“佛陀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乃是佛法本意。我佛虽慈悲,亦有金刚怒目。”九襄柔声柔气又一本正经。

“敢问‘小菩萨’,金刚怒目挡得住钢鞭铁骑?如今天下动荡,梵呗超度不了世间的冤魂。”少年似乎心思很重,他抚摸着手中那漂亮的弯刀,炫金刀柄上类似图腾的花纹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芒。

“这便是你的御敌之器了?我能看一下吗?”九襄不想与他辨机,唇角一扬,转移话题。

少年大方将弯刀递给她。

九襄接刀的那刻,差点没托住,心道:他臂力可真不小。只见刀柄护手处刻着细小的字,好似个“日”字:

“这刀看着精巧,没想到竟这般沉手!果然,宝刀认主,小哥哥好气力。不知能否让我开开眼,见识一下它在你手中的风采?”

少年接过九襄送回来的弯刀,略一迟疑,下一刻,寒光乍起,弧形刀光自下而上撩起老槐垂落的枯枝,白衣扫过,惊起的枯叶如灰蝶飞舞……收势时,少年突然一个侧翻横刀立在九襄眼前,垂落的发丝黏在颈侧,汗珠顺着鼻梁滑到唇边。

“小哥哥的身手太厉害了。”九襄沉浸其中,忽见少年收了刀,她连声喝采,又问,“小哥哥又是为何而习武?”

“为报母仇!为我部族复仇!”少年瞬间被仇恨点燃面容。

“我是西戎月氏国的子民。那年我五岁,月氏国被乌孙国击败,我们的王下令西迁,就在我们部族离开家园踏上西去的路途时,乌孙国骑兵突然出现,屠戮了我们整个部族……”

一缕夕照刺穿古槐枝桠,恰将最后一道寒芒送进少年眉间的那颗血痣。少年仰头长叹,入目却是血色的天空,一群乌鸦嘶喊着飞过,鼻子里充斥着浓重的血腥味,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巍峨的祁连山脚下,一列渺小的迁徙队伍在戈壁腹心缓缓挪动。领头的驼夫吾那尔突然勒住缰绳,死死盯向北方的天际线——那里,一道浑浊的黄线紧贴着地面席卷而来。

那是乌孙骑兵。

“跑!跑啊!”吾那尔声嘶力竭地狂吼,猛地抽出腰间的短刀刺在骆驼臀上。驼队顿时大乱,但已经晚了。

驼背上,阿依古丽双腿紧夹驼腹,将怀里的男孩死死箍住。骤然,一股巨力狠狠撞上她的后背,温热的、粘稠的液体从身体里涌出来,一滴滴落在男孩的脖颈上。

“姆妈。”男孩恐惧地低唤。

“活下去!找你父亲……”阿依古丽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沾满血污的短鞭狠狠抽打在骆驼臀股上。

骆驼负痛狂奔,朝着前方狰狞的魔鬼城峡谷亡命而去……

“长生天啊!”吾那尔用自己宽厚温暖的怀抱裹住骆驼上冰冷颤抖的小身体,“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小骆驼了。跟着我,活下去。”

“活下去”这一声唤醒了男孩。他看见骆驼身上挂着父亲留下的弯刀,想起姆妈的遗言。五岁的孩子,就在那一瞬间长大了……

“铛——”佛堂晚课的钟声响起,同时也将少年从回忆中唤醒。

“从那以后,我和吾那尔老爹一起生活了几年,后来老爹死了。我一头扎进茫茫寻父之路。我姆妈曾说父亲在祁连山的另一边。我辨不清方向,只凭着本能向更寒冷的地方踉跄奔去。终于翻过传说中的绝壁,来到中原大地。”

“那你找到父亲了吗?”九襄含泪追问,少年的身世,隐隐刺中了九襄心中的痛。

人人赞她是“九转菩萨”,娘亲说她是“莲花入怀”,但她的记忆里却一直有个声音:私生子。虽然慧明师父待她如慈父,但小女孩偶尔也会想起那个不知在何处的、名正言顺的父亲。

“这几年我虽仍未寻得父亲,却遇到叔父,”他迟疑了一刻,口气变得斩钉截铁,“定会找到父亲,也定要为母复仇!”

“复仇?小哥哥,你是要去杀…杀人吗?”

这一问,少年竟呆住了。他心中日夜翻腾的只有“复仇”这个滚烫的词,却从未去撕开它血淋淋的内核。

“是…是吧,因为他们是坏人,他们杀了我姆妈,还杀了很多人。他们…他们该死!”

“可他们为何要杀人呢?

“为何?”少年又被问得一怔,“他们是受了王命。”

“那王为何要杀人?”

“王要夺天下!夺天下自然要打仗,打仗就要杀人!”这个少年倒是很清楚,“月氏和乌孙两国常年为了水源和草场征战杀戮,夺得疆土,有了水,有了牛羊,才能养出剽悍的勇士,方能受万部朝拜,成为至高无上的王!”

“杀,是为了夺?”九襄喃喃自语,随即唇角微扬,眸中掠过温柔的光,“小哥哥,你可愿听我说几句佛理?”

“‘小菩萨’请讲。”

“佛陀与菩萨的智慧揭示了,真正的‘天下’非‘疆土之广’,而在‘人心之和’。当悉达多太子策马出城,在四门见证生老病死时,他参透了‘以刀剑得天下者,终将被刀剑所破’的因果轮回。”

“以刀剑得天下者,终将被刀剑所破……”少年若有所思。

九襄接着说:“频婆娑罗王将国土供养佛陀时,佛陀并未接受王权,而是以法布施度化众生。阿育王放下屠刀后,其仁政却令百姓自发归心。”

少年边听边想:这确是至理。我们草原的勇士,何尝不盼着解下弓弦,收刀入鞘,让自由的牧歌响彻每一个黎明?

“天下永续之道,不在征伐之术,而在慈悲智慧。”九襄的声音不高,却清凌凌的,像一道沁着凉意的泉水,倏然灌入少年燥热的灵台,将他脑中纷乱的杀戮与躁动嘶鸣,都涤荡去几分。

“小哥哥若为王,”那清凌凌的声音忽然扬起,“是愿以杀夺立威;还是以仁政令百姓自发归心?”

忽听那清凌的声音问道。

少年陷入沉思:乌孙国与月氏国早已杀红了眼,每一次交锋,留下的只有被秃鹫和野狼啃噬殆尽的森森白骨。杀戮带来的不是越来越多的子民,反而倒在血泊中的人越来越多,而被俘虏的子民也并未真正归心顺从新王。刀剑得来的权力,又很快被刀剑夺走。

“天下永续之道,不在征伐之术,而在慈悲智慧。‘小菩萨’说得太对了!我若他日为王,必要终结杀戮!让所有部族人过上太平的日子。”说这话时他语音颤抖,眼里噙泪。

听他能如此回复,九襄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一种从未有过的欢喜,在她心中悄然升起。

“你我一见如故,莫要再喊我‘小菩萨’了……唤我九襄便好,”九襄微微侧首,避开他清亮的目光,声音也低了几分,“九襄冒昧,还想请教哥哥名讳?”

“不敢当。”少年收敛了周身锐气,郑重回礼:

“在下姓萧,单名一个逐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