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旧时雪 > 第11章 11

旧时雪 第11章 11

作者:木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00:22:56 来源:文学城

桑悦日记:「外婆家马上要动迁了,弄堂里的大家都很高兴,只有我一点都不想搬走。这里虽然又旧又小,洗澡不方便,上厕所不方便,睡觉都要挤在一起,但每个角落都有特别的回忆,好像哪里都能玩上半天、介绍半天,讲也讲不完。这可能就是书本上描述的,所谓贫瘠却生动的童年。

我不是舍不得搬走,我是还不想长大。」

-

桑悦外公去世后,罗敏带着她女儿住进了外婆家。她的外国丈夫还在国外,公司一直传要外派他到上海来,加上女儿已经五岁,考虑到以后想回国念书的问题,也要提前了解一下情况,应当暂时不会回去。

家里少了个人,又多了两个人。

桑悦不再和外婆一起睡,而是跟着罗英一起从阁楼搬到了楼下,睡沙发床,阁楼的大床让给了罗敏和她女儿。

罗敏女儿是外籍,有中文名,但她在国外的环境下长大,还没有习惯别人叫她的中文名字,家里人就跟着一起喊她的音译昵称“萨萨”。

萨萨是混血儿,罗敏本来就是家中最漂亮的一个女儿,老公也是长相英俊的老外,萨萨遗传到了父母的优点,皮肤雪白,小脸尖下巴,眼睛又圆又大,头发卷卷的,可爱得真正的像个洋娃娃,没人见了不喜欢,出门连商店里的营业员都忍不住要去抱她逗她。

桑悦原本是外婆家最小的孩子,在长辈和哥哥姐姐中都备受宠爱,现在萨萨来了,她的地位陡然下滑一截。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不是嫉妒,更多的好像是羡慕和怅然,还有一丝丝因为外在条件而产生的落差感。

要是自己长得也有萨萨那么可爱就好了。

不过,对于桑悦家出现的新成员,沈照清倒是反应平平。

周末的下午,罗敏和罗英出门逛街,桑悦坐在床上逗萨萨,沈照清会跑来外婆家找她。

他不经常走进来,每次都敲过门,然后站在门外等她。

桑悦抬起头,立马就笑起来,喊他:“沈照清,你要不要过来和我妹聊几句?”

萨萨的爸爸不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但她爸和她妈交流是用英语的。

九几年的时候,罗敏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海伦宾馆里上班,遇到了来上海出差的萨萨爸爸。

当时能住酒店的大多是外宾,非富即贵,罗敏长得漂亮出众,个子又高,1米74,据说还被香港来的导演看中过,要带她去参选香港小姐拍电影当明星之类的。

在这种情况下,她拒绝了很多明里暗里的追求,挑中了萨萨爸爸这个异国人成为自己的丈夫,并且远嫁到坐飞机都要十几个小时的地方去,绝对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也免不了受到父母的反对。

至今,田书秀说起这件事,依旧是怨怼的态度。

但她还是接纳了罗敏和萨萨,让她们住进了弄堂里的小房子,一日三餐地照顾着。

萨萨年仅五岁,爱哭爱笑,但罗敏的教育方式比较严格,所以性格肯定算不上伶俐。但她会讲三种语言,母语、英语、普通话,甚至还能说一口标准的上海话,语言系统完全不紊乱,在这个年代的孩子中属实稀罕。

桑悦在班上成绩很好,唯独英语是弱项。

她聪明又活泼,在学习上却不够努力,还有得过且过,看到背单词这种需要费功夫的事就觉得头疼不已,经常能避则避。

但沈照清不然,他在搬进弄堂前,念的是双语幼儿园,很小就有会话基础,词汇量大,口语也好听。

他们1班和4班用的是一套教师班子,英语老师经常把他拉到1班来念课文。

桑悦承认,她在英语这上面输给沈照清,是有点想要让妹妹来帮自己找回场子的意思。

当然,沈照清对萨萨的存在一直没什么反应,也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客套地逗逗漂亮小孩,基本当做没有这个人存在,她的心情难免有点复杂,有高兴,也有对他没有眼光的鄙视。

小女孩无法自主的纠结内心,莫名其妙地交织。

她还不能明白自己产生这种不够阳光的想法的原因,只是循着本能,想要在旁人身上一次又一次地验证。

你是只和我关系好吗?

无论我是不是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的,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突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友情都不会发生改变吗?

桑悦直勾勾地看着沈照清,盯着他的表情丝毫不错眼。

这回,沈照清依旧对她的提议没有任何兴趣,只是瞥了在大花床单上打滚的萨萨一眼,目光就径直转向了桑悦。

四目相对中,他轻声开口问她:“现在去我家写作业吗?”

只一句话,顿时,桑悦的注意力轻而易举就被转移开。

她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突然意识到炫动卡通频道的《数码宝贝》快要开始了,留给他们写作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今天是阿和太一他们返回现实世界的剧情,绝对不能错过。

桑悦立马连滚带爬地跳下床,从旁边拎起书包,大喊一声:“外婆,我去沈照清家里了!吃晚饭的时候再回来!”

说完,也不等回答,就拉着沈照清风一样跑出了走廊,冲下楼去。

……

-

随着时间流逝,上海正在高速发展,日新月异。

而弄堂里的生活却是日复一日,没有什么新意,但也有种色色一一(舒舒服服)的悠闲感觉。

在这样的四季轮转中,孩子们好像一眨眼就长大了。

弄堂对面那个索尼爱立信广告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拆掉,桑悦不再对亨得利的报时鸟念念不忘,夏天除了到沈照清家蹭空调看电视,随着她识字量变大,又有了新的去处。

她开始每天往上海书城跑。

格林童话都是小朋友看的东西,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桑悦在看完罗敏买回家的《世界十大未解之谜》和《中华上下五千年》后,目前的新宠是《冒险小虎队》系列,讲三个好朋友一起经历冒险、解决各种稀奇古怪案件的故事。

这套书在当时非常新颖,因为它具有互动性,每本都配备了一张解密卡,每个章节后面都会有让读者小朋友一起来猜线索的问题,答案用了特殊工艺涂灰,必须要用解密卡才能照出来。

罗英的书城卡已经用完,他们公司最近也开始改发“好德卡”,用以在好德便利店消费。没了书卡,罗英必然不会让桑悦买这种闲书。没有书,书店不会给卡。

因此,桑悦只能坐在书城二楼的角落里,对着书里那些插图一毫米一毫米地观察,抓耳挠腮地试图寻找到线索。

沈照清找到她的时候,桑悦正在用最后的手段,把书页对着光转来转去地寻找角度,试图看透里面藏着的答案。

“桑悦。”

沈照清喊了声她的名字。

桑悦眼神都没给他半个,只是说:“……哦你来了。等等我马上就能看到了!有什么事等会儿再说!”

沈照清声音平平,听不出情绪,“别照了。喏。”

他把手上的解密卡递到她眼前。

桑悦一愣,仰起头,“你哪里来的?该不会是偷拿出来的吧?!”

她之前在收银台旁边看到过别人买书,店员收了钱,会从侧边第一个抽屉里拿卡给他们。

“……”沈照清对她的想法表示无言以对,“我买了一本。”

只要买一本,拿到一张解密卡,《小虎队》全系列的所有书都能用。

他看桑悦每天这样实在费劲,就从零花钱里拿了20块出来,给她买了一本。

从2003年至今,两人的年龄一点点增加,从小学一年级学生到如今,绿领巾换成了红领巾,还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

转眼,他们开学就是五年级毕业班。

零用钱自然也得水涨船高。

当然,只有沈照清是水涨船高,桑悦则是从无到有。

因为两人不再需要大人来回接送,桑悦跟罗英闹了半天,说大家都有钱用,罗英就在给她“好德卡”买饮料的基础上,再给她一月50块钱零花。

没办法,从北小到他们住的弄堂,距离实在太近,能花钱的地方寥寥。外婆不许她放学在外面瞎逛,罗英也怕钱给多了她乱花,坚持之下,桑悦想着有总比没强,只能妥协。

但,50块未免也太不够看了些。

毕竟现在已经是2006年,外婆家的VCD机已经更新迭代成了DVD,绿色心情雪糕从八毛涨价到一块一根,沈照清连手机都已经有了,她却还是从前那个手头不宽裕的小孩,只有大一码的衣服鞋变成了大半码而已。

看到沈照清这么爽快地就用20块买了本书,桑悦羡慕地嘟了嘟嘴,但很快又转为高兴,接过解密卡,对着书页摆弄起来,“谢啦!”

沈照清没说话,在她身边坐下,跟着一起窝在角落的地板上,一点也不嫌弃地上脏。

等桑悦把这本《冒险小虎队·火眼》看完,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她意犹未尽地站起身,将解密卡收起来,书放回书架上,拍了拍裤子,朝着沈照清一招手。

“沈照清,我们走吧!”

沈照清慢吞吞地从地上站起来,但没有迈步跟上桑悦,只是目光炯炯地看着她。

桑悦不解:“怎么了?”

沈照清:“桑悦,你以后一直都可以用解密卡过来看。”

桑悦点点头,笑得十分灿烂,“对啊!还得谢谢你呢!我争取这两周就把全系列都看完。”

她看书速度很快,像《冒险小虎队》这种面向少儿的童书,本来单本就不厚,差不多坐一下午就看完一整本。

闻言,沈照清黑漆漆的眼睛闪动两下,秀气俊俏的脸上露出一丝微妙尴尬的表情,“……不是这个意思。”

桑悦:“哎呀,你到底想说什么,别以阳剐得的(扭捏不爽气),直接讲嘛!”

沈照清“哦”了一声,开口:“上学期你们班女生是不是也在编手链?你为什么给了方圆给了宋书豪,就是没送我?我们不是关系最好吗?”

今年春末那一阵,不知道从哪里流行起了编手链的风气,学校对面的小卖部卖起了玻璃丝,各种颜色各种亮晶晶的款式,五块一把,用几条绕在一起,用拧麻花的方法编,就能编出漂亮的玻璃丝手链。

桑悦动手能力不是特别强,耐心也不够,前两年学校的兴趣班教绣十字绣,绣了半个手掌大的娃娃脸钥匙扣,送给了罗英,之后就再没拿起过十字绣针。

但她怕和同学朋友没有共同话题,还是第一时间加入了编手链的队伍中,用自己不太充裕的零花钱买了两把玻璃丝,搭配起来用。

这个弄起来比十字绣简单,抽着每天的下课时间搞搞,三四天就能编出一条。

桑悦先试着给自己编了一条,觉得还算能看,又给方圆和宋书豪一人一条,让他们务必要戴上一周,不能浪费自己的努力。

也不知道这事儿沈照清是怎么知道的。明明压根不在一个班。

桑悦确实是想过要给沈照清也来一条,但她对自己的技术实在没什么信心,总想着先练练手之后再给他搭配。

偏偏,三条弄完,她对这件事彻底失去了兴趣,加上期末考临近,计划就连同没用完的玻璃丝一起搁置了下来。

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再提起这件事,面对沈照清的质问,桑悦还是有点心虚的。她抓了抓脸,小声嘟囔:“我是觉得做得不好看呀,送给你有点不好意思。”

话音刚落,沈照清脸色一缓,追问道:“为什么不好意思?”

桑悦:“你看,你一个男孩子手那么巧,之前不是还给我编过小辫子嘛。我手笨,怕你嫌弃咯。”

桑悦的头发渐渐养长了,虽然为了洗头方便,长度仍旧保持在肩膀以下一点点的位置,但至少已经不是小时候那种苹果头,还可以扎小辫了。

平常早上去上学,外婆就给她后面头发一把抓起来,扎个马尾,套上从城隍庙旁边的批发市场批来的各色发绳,搞不出什么花样。罗英倒是会梳各种样式的小辫,麻花辫鱼骨辫都能梳,还能给她扎满头小辫,像新疆人那样,特别活泼可爱的造型。但她要赶班车,出门时间太早,没法给桑悦弄。

桑悦自己也只能扎个单辫,她一个小孩子,手上力气不够,有时候抓不稳,头绳少绕一圈,就会渐渐地滑开来。

有次两人去上学,桑悦自己搞的头发,没弄好,马尾走到半途就散了。

学校是不允许女生披头发进去的,沈照清从地上把掉落的头绳捡起来,让桑悦坐到路边的花坛上,手指翻动,很灵巧地给她梳了个斜边高马尾。

当天,桑悦的发型受到了班上同学的好评,说这个特别像“超女”里某个选手的发型,很时髦的。

桑悦不想在“第一次给女生梳辫子就大获成功”的小伙伴面前献丑,想了想,试探性地提议:“……我家还有没用完的玻璃丝,你要不自己编一个?”

沈照清:“不要。”

他朝着桑悦摊开手掌,“你不讲义气。解密卡还我。”

桑悦不肯,故作深沉地叹了口气,说:“好嘛好嘛,开学给你做一个。就当感谢解密卡的回礼了,行吗?”

沈照清:“今天就开始做。”

桑悦:“不行啊,我妈不知道我买了那个玻璃丝,要被她看到,肯定会骂死我的。”

在罗英看来,这是完全没用的垃圾,买来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钱。

沈照清:“你带到我家来编。”

桑悦再次叹气,妥协道:“行,那明天开始,今天晚上我要跟我妈去坐轮渡玩。”

……

距离弄堂最近的轮渡码头在金陵路。

1990年的时候,上海浦东新区开始开发。

在这之前,浦东就是一个巨大的农村,十分荒凉。

在上海人口中,有一句老话,叫“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就是这样的历史原因。

黄浦江划出了一道天堑,将上海分隔成两片,一片落后贫穷,一片摩登洋派。

国家宣布开发浦东之后,一大批人到浦东去上班,那时候,跨江轮渡就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每天挤去浦东上班,下班再搭船挤回浦西的家里休息。

现在是2006年,浦东已经大变模样,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成了上海的新地标,环球金融中心快要竣工,一切都焕然一新。

但跨江轮渡却一直保留着,哪怕连接浦东浦西的隧道高架地铁接连修成,也一直没有取消。

在桑悦很小的时候,罗英就带她去坐过轮渡。

当时她个子小,不用买票,罗英给自己买一张一块钱的单程票,母女俩搭晚上八点那班上船,坐到浦东,偷偷呆在轮渡上不下船,再跟着下一班坐回浦西。

黄浦江的夜色很美,一边是金色的万国建筑,十里洋场,一边是新兴的高楼大厦,霓虹灯耀眼。

更重要的是,江上的夜风很凉快,比闷热的小屋子舒服太多,比弄堂更适合“乘风凉”。

就在去年六月份,外婆家也装上了空调。

但家里人节省,觉得老房子太破,密闭性差,到处都有空隙漏风,开空调太费电,就算是35度的高温天,也只在晚上十点之后开空调。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有分时电表,电费半价。

晚上坐轮渡这个活动,依旧存在在罗英和桑悦的生活里。

等母女俩从最后一班船上下来,再沿着夜色,慢悠悠地走回弄堂,差不多刚好是十点。

弄堂口的永和豆浆已经打烊关门,斜对面的步行街口,原本三层楼的利华公司早在几年前拆掉,变成了如今的宏伊广场。也是桑悦看着它一点一点造起来的。

此刻,宏伊里的高楼尚未熄灯,在黑夜中显得明亮璀璨。

罗英瞥了一眼,转进弄堂,顺嘴同桑悦讲:“阿拉弄堂各的,好像马上要拆迁咯。”

桑悦:“为什么拆?宏伊广场不是造好了吗?”

罗英:“听说是世博会,要修地铁。”

现在距离南京路最近的地铁是2号线的人民广场站,但要穿越一整条步行街,走到新世界城那边,距离外滩则是更远,起码走半个小时,很不合理。

2010年上海要开世博会了,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游客来,政府一直在规划地铁线路。拆迁的事情,也传了两三年了,到最近才越来越有眉目。

只是通知一天不下发,一天都只是“听说”。

桑悦嘟了嘟嘴,不以为意,只是在楼梯口停下脚步,冲着罗英说:“妈,我先去沈照清家一趟。”

“组撒?(干什么?)是不是又要玩电脑去咧?”

“玩什么呀!去洗澡!”

外婆家人口众多,虽然外公已经去世、周骏才没来,家里都是女人,但洗澡还是和以前一样,要拉上塑料帘子、烧水用塑料盆洗,特别麻烦。

特别是现在时间已经不早,大家都在楼下看电视,进进出出更是麻烦加倍。

桑悦不是第一次去沈照清家洗澡了。

她朝罗英挥挥手,说:“沈照清肯定还没睡,我去借用一下他们家的浴室,马上回来啊!让小阿姨等等我,等我回来再放剧!”

桑悦的小阿姨就是罗敏,她是整个家里最具有享乐主义精神的人,和其他人的勤俭节约截然不同,属于那种想吃就吃、想买就买的人。

外婆曾经说过,罗敏没出嫁的时候,刚发了工资,就跑去楼下的利华公司,十块钱买了两个铁片耳环,是九几年的十块钱。

甚至,她买完带了两次还就不要了,一直丢在家里,去国外也没带走,实在太浪费。

对此,罗敏丝毫不以为意,直接说:“我自己赚的钱,花得开心么就好嘞,有撒好哇啦哇啦的啦。”

罗敏喜欢看韩剧,之前罗枚为了听越剧把家里的VCD机换成了DVD,罗敏也买了一些韩剧的碟片回来,等晚上开了空调,用DVD放,全家一起看。

最近在看的是《浪漫满屋》,桑悦喜欢《蓝色生死恋》,但对《浪漫满屋》这样的题材也接受良好,每晚不肯睡觉,跟着罗敏和贺云皎一起看得津津有味。

因而,桑悦跑出半条弄堂,还频频回头提醒罗英:“妈!一定不要让小阿姨放啊!等我!”

罗英皱了皱眉,远远打量了几圈桑悦小朋友那依旧平板车的身材,回答道:“知道了!你快点回来!别老给沈照清添麻烦!”

“他才不会觉得我麻烦呢——”

小姑娘清脆的声音渐渐消失在弄堂最深处,听不清晰了。

谢谢大家喜欢!本章评论随机50个红包~[熊猫头][熊猫头][熊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