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惊玉令 > 第9章 反转

惊玉令 第9章 反转

作者:砚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7 13:38:25 来源:文学城

盛家显然还有准备后手,案件重审后,便传了新的人证。

那人比起曹春江亲兵和老掌柜,显得更加镇定从容,只是他踏进刑部大堂的那一刻,萧燕昭和江阙都不由拧起了眉头。

这个人穿着赤炼营的盔甲,黝黑的面庞显然是常年经过风吹日晒,带着一丝冷硬。

萧燕昭自小生活在军营里,赤炼营九千兵马,不说个个都认识,可确实是大多数人她都能叫的上名字,后面招收的新兵即使见得少她也能混个眼熟,面前这人……

仿佛看出萧燕昭的疑虑,江阙开口道:“确实是赤炼营的兵,一年前入营,话少,只是他常年在双耘寨驻守,你几乎见不到这人。”

萧燕昭的眼神带了些冷意,未等人证开口,便抬手截断话头,目光直刺盛向明:“我萧燕昭此生无大志,唯护至亲与这凉州九千兵马,你若欲以此为胁,今日让我堂堂正正出了刑部大门,他日我必向你盛家讨要回今日之辱!”

不同于先前故意装出的疾言厉色,萧燕昭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难以抑制的浓浓的怒意。

盛璋垂在身侧的手缓缓收紧了,他看向自己的父亲盛向明,后者却只是面带讥嘲,并不作声。

听着这番掷地有声的话,容逍也不由仔细打量起面前这个先前从未亲眼得见的外孙。

如深冬刺骨的寒风钻进了屋里,左都御史下意识缩了缩脖子,又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便清清嗓子道:“堂下证人,如实供述。”

新兵单膝跪下,抱拳道:“那时俺刚入营不久,有一天训练完,不知道咋的就跑到了旁边的山包包上迷了路,哎呀,那夜里又黑又冷,俺找不到路着急的哟……咳咳,俺当时就看见有两条人影站在大树下面好像在讲什么悄悄话,各位大人别看俺这块头大,当时俺就藏进了草堆里没让他俩发现。”

这人讲得眉飞色舞,两条壮实的胳膊还在不停比划。

“凑近一看才发现,其中一人就是那个……”他转头看了一眼萧燕昭,似乎在考虑怎么叫她,随后一拍大腿,“哎,就是那个萧侯,另一个人俺没见过,这俩人的谈话非常小声,听不太清,只听到有一个地名被反复提起,就是那个那个……哎对,阳瞿!就是阳瞿!”

萧燕昭听完立刻便明白了,她记得宣和帝和她说过,刑部查获的那一批私铸恶钱,根源地便是在阳瞿县,这是在脏她与阳瞿来的人有交往,意图坐实她私铸恶钱一案。

此话一出,江阙便变了脸色,他胸膛几度起伏,似乎在忍着肚子里的一腔怒火。

萧燕昭却十分镇定,她冷声问道:“熟悉我的都知晓,在凉州晚上我几乎是不出驻地的,你是在什么时间看到的?”

新兵挠着脑袋思考了片刻回答:“宣和十六年,岁在甲子,小春之初,日入。”

萧燕昭心底冷笑一声,这倒是一个中规中矩挑不出错的时间,她又问道:“你说你刚入营不久,我一不是城中将领,二也与你毫无交集,你是怎么认得我的?”

新兵面上浮起一抹迟疑之色,很快又回答:“俺后头又很远地见过萧侯一面,那时有个兄弟和俺说的。”

“你便是通过这一面之缘,就能断定我与你在那夜里所见之人是同一人?”

被接二连三的逼问,新兵面上渐渐浮起一抹焦灼之色,“俺天生记忆力就好,见过一面就不忘记了。”

“好!”萧燕昭疾声问道:“既如此,你可还记得我与阳瞿之人暗中相见那日,穿的是外衣是官绿还是明黄?”

“萧燕昭——”盛璋猛地起身,刚想开口却被打断。

“你退下!”萧燕昭冷冷看他一眼,随后再次盯住新兵:“说!”

新兵的眼神求助似的扫向堂上众人,却没有人为他开口说一句话。

“俺、俺记得……”新兵情急之下,眼睛一闭就喊道:“俺记得是明黄色——”

“轰”地一声,天空兀自劈下一道惊雷,随后雨势骤急,在沉闷的天色中,屋内却迟迟没有一人再说话,安静得除了落雨声再听不到其他声响。

萧燕昭眉梢轻挑,嘴角噙着一抹笑,她褪去那一副咄咄逼人的气势,转过身子,目光灼灼看向盛璋,嗓音清冷而缓慢,“侍郎大人,你大可去查,我在凉州是否有过这一件明黄衣衫。”

此时位居人后的金世安原本淡然的眼瞳倏地一凝,似有一瞬的讶异,随后又被浅淡的笑意取代,转瞬即逝。

新兵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在如此肃杀的公堂之上,他孤立无援,宽厚的身子开始几不可察地颤抖起来。

忽然,一只带着凉意的手稳稳扶住了他的胳膊。

新兵转头看去,就见萧燕昭笑了笑,轻声道:“能被江都尉记住,想必你平日定是勤勉尽责,有过人之处。”她指尖稍稍用力,眼神也十分认真,“你莫怕,不论受了什么样的胁迫,今日既让我知晓了,自会禀明将军,护你与家人周全。”

萧燕昭的身形与那新兵形成鲜明的对比,她劲瘦到近乎单薄,可即便只是跪在那里,她挺直的脊背、沉稳的气度却仍让人感觉无比安心。

江阙紧绷的身体松了松,眼神里带了一抹笑意。

新兵嘴唇颤动,说不出话来,片刻后他便低头拱手:“多谢萧侯!”

眼见形势愈发不利,左都御史一挪自己肥胖的身子,惊堂木重重拍下,他喝道:“那这铜钱穗子你又作何解释!”

还没等萧燕昭说话,金世安便从人后走了出来,他步履轻盈,行至堂下,一撩衣袍就跪在了地上。

“大人,五日前草民与靖安侯入京时,确有见过她剑上的铜钱穗子,直到入城那日,穗子都还在她剑上挂着,谁知不久后便被人偷走了,”他顿了顿,“草民虽不懂得律法,却也知道断案需讲实证。这五日来,草民随江都尉在城中四处查访,终是在昨日寻得了此人。”

盛璋沉着脸,问道:“哦?那人呢?”

萧燕昭和江阙身体皆是一僵,可金世安却仍旧从容不迫。

“人是死了,”他话锋一转,“可此人还有一位八旬老母独居城东郊外,今日上堂前,草民特往其母居所查访,谁成想倒真在其家中老槐树下掘得此物。”

在众人视线中,他从袖袋中掏出一样物件,放在手心,双手呈上,恭敬道:“大人请看。”

在他手中的,赫然是另一条一模一样的铜钱穗子,还带了些细碎的泥土。

顿时满堂哗然,众人倒吸一口气。

金世安笑道:“这贼人早料到自己恐遭灭口,便将真穗子暗藏家中,又嘱其老母仿制一条一模一样的,才得以蒙混过关。”

原来如此,恐怕盛家早以为真的穗子已经销毁了。

萧燕昭原以为这是江阙和金世安事先安排好的,可一转头却看到江阙瞪大眼,一脸震惊。

不是……你俩一起的,你不知道吗?

此刻已不需多言了,金世安手中的穗子,在第二枚铜钱的刻字处,赫然有一道小缺口,并且能看出不是新的痕迹。

盛向明连客套的心思也没有了,他面上带了一丝愠怒,冷哼一声便拂袖而去。

堂上差役你看看,我看看你,都不知该作何反应。

“愣什么神,”一直默默看戏的容逍开口道:“断案啊。”

左都御史坐立不安的看着盛璋,后者面色沉得简直能滴下水来。

冯菁带着松快的笑意,一锤定音:“经三司共议,罪证不足,查无实证,着即当堂开释——”

最后一声惊堂木重重拍落,这场如阴霾般的审判终于尘埃落定。

自三司会省那日后,阴沉多日的天色终于放晴,累了好些日子,萧燕昭直接把自己闷在被窝里睡了整整三日,连侯府上的家丁下人都是江阙替她一手置办。

等她好不容易缓过劲来,一推开门,整个侯府上上下下都已被打点好,她面前的走廊上有几个小厮正踩着梯子挂上崭新的灯笼,不远处的槐树下有丫鬟们在打扫前阵子被雨水打落的新叶,整个府邸都充斥着烟火气。

萧燕昭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她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立刻就有小厮毕恭毕敬走到他跟前问道:“主君,可要用食?”

萧燕昭点点头,又随意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小厮弯着腰道:“小人名唤顺安。”

“以后你贴身服侍吧,”稍顿,又补充道:“不要进我房里,在外伺候就行。”

顺安顿时大喜过望,忙不迭地应道:“多谢主君,主君最近没怎么用食,小人这就去吩咐厨房做些清淡的流食端来。”

萧燕昭又打了个哈欠,不甚在意摆了摆手。

过了午时,她躺在床上,正欲再打个盹呢,这府上就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江阙没有老老实实去正厅等候,他惯来不喜这些繁杂的礼数,带着金世安就冲进了萧燕昭的卧房,刚想一把把她从被窝里揪出来,萧燕昭却猛地睁开眼,一手肘重击江阙的肩上,将他打出去半米远。

在侯府和军营不同,萧燕昭不必时刻戒备有人会发现自己的女儿身,所以这些日子只要在房间里睡觉就脱掉了束胸,此刻更是不能暴露,她瞪着眼,用力裹好自己的被子,怒道:“下次进我屋先敲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