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记录 034|边界条件:问题的答案取决于题目的边界。
——摘自安岚在流程笔记第十页的标注,2024年9月
旅馆房间里的灯已经调暗,只留下一盏小小的床头灯,散发着昏黄而温柔的光。空气里是孩子们沐浴后清爽的香气,和窗外传来的、被夜色过滤得有些模糊的虫鸣。
安岚以为他们都已经睡着了。顾舟的呼吸均匀而绵长,像一艘小船,已经平稳地驶入了梦乡的港湾。
但顾柚没有。
她忽然从自己的小床上坐了起来,怀里紧紧抱着她的枕头,赤着脚,悄无声息地走到安岚的床边。她的动作很轻,像一只怕惊扰到什么的小猫。
“妈妈,”她小声地叫了一句。
安岚睁开眼,侧过身看着女儿。在昏暗的光线下,顾柚的脸庞显得格外认真,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混合着好奇、不安和期待的复杂光芒。
“怎么了,宝贝?”安岚的声音压得很低,怕吵醒小儿子。
顾柚抿了抿嘴唇,似乎在鼓起巨大的勇气。她把枕头抱得更紧了些,然后,用一种近乎耳语的音量,问出了那个在她心里盘旋了很久的问题:
“妈妈,你和白老师,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终于还是来了。安岚并不意外,甚至,她一直在等待着它的到来。孩子们是敏感的,他们能察觉到成人世界里那些微妙的、未曾言明的变化。回避,或者用谎言搪塞,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她没有立刻回答。她先是朝女儿伸出手,将她拉到自己的床上,让她靠着自己坐下。然后,她伸手,将滑落到女儿肩头的薄被,轻轻地向上拉了拉,盖住她的肩膀。她做着这些动作,为自己的回答,也为女儿的聆听,创造一个温暖而安全的“场”。
“我们在尝试靠近,但同时,也在努力保持边界。”安岚终于开口,她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像在陈述一个物理学公理。
她能感觉到女儿身体的细微僵硬,知道这个答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过于抽象。于是,她决定给出更具体的定义。
“这个边界,包括几个方面。”她看着女儿的眼睛,认真地解释,“第一,我们不会在学校,或者有其他同学在的公共场合,有超出普通朋友的亲密举动。因为那是你的空间,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关系,给你带来困扰。”
“第二,关于我们之间的任何事,你的决定,我们都会尊重。如果你觉得不舒服,或者不喜欢,你可以随时叫停。你和弟弟的感受,是最高优先级。”
“第三……”安岚顿了顿,似乎在寻找一个更准确的词,“……我们都在学习。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也学习如何与另一个人,建立一种健康、稳定、不伤害任何人的关系。这很难,所以我们走得很慢。”
顾柚安静地听着,她似乎不完全明白那些抽象的词语,但她能感受到妈妈话语里的真诚和尊重。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出了一个更核心的问题:
“那……我可以喜欢她吗?”
这个问题,像一把柔软的钥匙,打开了安岚心中最柔软的那一扇门。孩子关心的,不是成人世界的复杂定义,而是她自己情感的归属。她是在寻求一种许可,一种可以安心地、不带负罪感地,去接纳和喜爱一个新的人的许可。
安岚笑了,是发自内心的、轻松的笑。“当然可以。”她说,伸手抚了抚女儿柔软的头发,“喜欢一个能让你变得更开心、更勇敢、更自由的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无论这个人是谁。”
就在这时,隔壁床的被窝里,一个小脑袋忽然冒了出来。顾舟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醒了,正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们。他显然只听到了对话的后半段,但他抓住了他最关心的重点。
“那我可以不喜欢她的酸奶味吗?”他问,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和理直气壮。
这个问题,像一个意想不到的、充满童趣的插曲,瞬间冲淡了空气中最后一丝沉重。安岚和顾柚都愣住了,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以。”一个同样温柔的声音,从半开的房门口传来。
是白芷。她不知何时站在那里,手里还端着一杯温水。她没有走进来,只是靠在门框上,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我下次带草莓味的,或者芒果味的。”
灯灭了。房间重新归于黑暗和安静。但这一次,安静里多了一些别的东西。一种被确认的、安稳的、可以自由呼吸的感觉。
窗外的风,将纱帘轻轻掀起一个角,又温柔地放下。像一个绵长而安心的呼吸。
【侧记】
顾柚在重新躺回自己的小床后,小声地对安岚说:“妈妈,我觉得,‘边界’这个词,听起来像一个抱抱。”
本话钩子:
第二天一早,安岚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是顾行发来的,附着一张医院的缴费单截图。
边界条件(Boundary Condition)在解微分方程时至关重要,它规定了系统在边界上的行为,最终决定了方程的解。一个没有边界条件的系统,会产生无数个不确定的解。安岚与白芷的关系,以及她们与孩子组成的新“系统”,也需要清晰的边界条件。安岚的回答,正是在为这个复杂的“方程组”设定初始的、最重要的边界条件。这个边界不是为了限制,而是为了保护系统内的每一个成员,让关系在清晰的规则内,自由、健康地演化,最终得到一个稳定、收敛的“最优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第32话|孩子的提问|边界条件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