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惊寒辞·山河弈 > 第2章 第 2 章

惊寒辞·山河弈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俞雾望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41:46 来源:文学城

太湖的雾比江南的雨更缠人。

沈砚辞跟着老人所说的方向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脚下的泥泞渐渐变成了湿软的滩涂,带着水腥气的风迎面吹来,将眼前的雾气吹得忽聚忽散。远处的湖面隐在白茫茫的雾霭里,只能隐约听到水波拍打船舷的声音,像是巨兽沉睡时的呼吸。

“谢公子,你对太湖水域熟吗?”沈砚辞停下脚步,转头看向身边的谢惊寒。后者正抬手拨开额前被雾气打湿的碎发,闻言侧过头,桃花眼在雾中显得有些朦胧。

“不算太熟,但比你们强些。”谢惊寒从袖中摸出一枚巴掌大的罗盘,指针在盘面上微微晃动,“这雾是人为放的,用了湿柴和硫磺,专门用来迷方向。张茂才倒是花了心思,生怕有人找到那艘船。”

苏轻寒皱眉:“那我们该怎么找?这雾里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万一走错了方向,岂不是正好撞上张茂才的人?”

“放心,”谢惊寒收起罗盘,目光望向雾中某个方向,“刚才老人说,藏粮船停在‘断石礁’附近,那礁石有三丈高,顶端裂成两半,像把断剑,就算有雾也能认出来。而且……”他顿了顿,从腰间解下一个水囊,打开塞子递到沈砚辞面前,“这是我昨晚准备的,里面掺了薄荷和雄黄,闻着能清神,还能驱雾里的蚊虫。”

沈砚辞接过水囊,凑近闻了闻,一股清凉的气息直冲鼻腔,原本因雾气而有些昏沉的脑袋瞬间清醒了不少。他看向谢惊寒,眼底多了几分讶异:“你昨晚就料到今天会有雾?”

“不是料到,是习惯。”谢惊寒淡淡一笑,“在江湖上混,总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张茂才这种人,最擅长用这些阴招,多做一手准备总没错。”

苏轻寒看着两人之间的互动,眉头皱得更紧。他总觉得谢惊寒太“周全”了,周全到不像是临时决定帮忙,反而像是早就计划好要跟着他们来太湖。可他又找不出破绽——谢惊寒的动作、语气,甚至递水囊时的眼神,都自然得像是多年的朋友。

“走吧,再晚些雾更浓,就真找不到路了。”谢惊寒率先迈步,脚步轻快地踩在滩涂上,竟没沾多少泥水。沈砚辞和苏轻寒连忙跟上,身后的两个暗卫也悄无声息地跟在不远处,像两道影子融入雾中。

走了约莫一刻钟,雾果然更浓了,眼前只能看清三尺内的景物。谢惊寒突然停下脚步,抬手示意众人别动。沈砚辞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雾中隐约出现一道黑影,像是一块巨大的礁石矗立在水边。

“那就是断石礁?”苏轻寒压低声音问。

谢惊寒点头,声音压得更低:“别说话,前面有人。”

他说着,从袖中摸出三枚小巧的柳叶镖,指尖一弹,镖尖带着细微的破空声,朝着黑影两侧飞去。片刻后,雾中传来两声闷哼,接着便是重物倒地的声音。

沈砚辞心中一凛——谢惊寒的暗器手法又快又准,而且出手狠辣,显然是常年习武的老手。他之前只觉得谢惊寒剑法厉害,没想到暗器也如此了得。

“是张茂才的衙役,守在这里放风的。”谢惊寒快步走过去,探了探地上两人的鼻息,确认已经晕死过去,“他们身上有腰牌,还有哨子,要是刚才惊动了他们,咱们就麻烦了。”

苏轻寒上前检查了一下衙役的伤势,回头对沈砚辞说:“殿下,只是晕过去了,没伤及性命。”

沈砚辞“嗯”了一声,目光落在断石礁后面。雾霭中,终于露出了一艘大船的轮廓,船身约莫有五丈长,桅杆上挂着一面褪色的蓝布旗,上面没有任何标识,显然是特意伪装过的。船舷边站着几个穿着短打、腰佩弯刀的汉子,正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雾气。

“那就是藏粮船?”沈砚辞低声问。

“应该是。”谢惊寒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船上的动静,“船上至少有二十个人,都是练家子,比刚才的衙役厉害得多。而且船身吃水很深,里面肯定装了不少东西。”

苏轻寒有些担忧:“我们只有五个人,他们有二十多个,硬拼肯定不行。而且这雾随时可能散,到时候张茂才的援兵一来,我们就插翅难飞了。”

沈砚辞没有说话,目光在船身和周围的环境之间来回扫视。断石礁的位置很巧妙,正好挡在大船的左侧,右侧是一片浅滩,船只无法移动,只能停在原地。船尾连接着一条木板,搭在岸边,显然是用来上下货物的通道。

“谢公子,你能悄无声息地潜到船上去吗?”沈砚辞突然问道。

谢惊寒挑眉:“潜上去不难,但船上人多,我一个人未必能应付。而且我们需要的是证据,不是杀人。”

“我不是让你杀人,是让你去确认船上的粮食是不是赈灾粮。”沈砚辞说,“如果能找到张茂才克扣粮食的凭证,比如账本、文书之类的,我们就不用硬拼了,直接拿着证据回苏州府,找巡抚大人弹劾他。”

谢惊寒想了想,点了点头:“可以试试。不过你们得帮我打掩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怎么掩护?”苏轻寒问。

“很简单。”谢惊寒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朝着船的右侧扔了过去。石头“扑通”一声落入水中,溅起一圈水花。

船上的汉子们立刻警惕起来,纷纷朝着右侧看去,有人甚至拔出了弯刀,喝问道:“谁在那里?出来!”

趁着他们注意力被吸引的瞬间,谢惊寒身形一晃,像一条鱼一样滑入水中,只留下一道细微的水痕,很快就消失在雾里。沈砚辞和苏轻寒屏住呼吸,紧紧盯着船上的动静,手心都冒出了汗。

过了约莫半炷香的时间,船上突然传来一声闷响,接着便是一阵混乱的叫喊:“有人!船上有人!”

“不好,谢公子被发现了!”苏轻寒脸色一变,就要冲出去。

沈砚辞一把拉住他:“别冲动!谢公子武功高强,不会有事的。我们按原计划行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有机会脱身。”

他说着,从暗卫手中拿过一把弓箭,搭箭拉弦,朝着船帆射去。箭矢“咻”地一声,正中帆绳,帆绳断裂,巨大的船帆瞬间落了下来,盖住了半个船身。

“有人射箭!在左边!”船上的汉子们更加混乱了,纷纷朝着断石礁的方向冲来,手里的弯刀在雾中闪着寒光。

苏轻寒和两个暗卫立刻迎了上去,与汉子们展开激战。苏轻寒的武功以灵巧为主,手中的短刀舞得密不透风,几个回合下来,就砍伤了两个汉子。暗卫们则更擅长暗杀,身形飘忽不定,总能在关键时刻给汉子们致命一击。

沈砚辞站在断石礁后面,继续用弓箭支援他们。他的箭术不算顶尖,但胜在精准,每次都能射中汉子们的手臂或腿部,干扰他们的动作。

就在这时,船上传来谢惊寒的声音:“沈公子,我拿到证据了!快撤!”

沈砚辞心中一喜,立刻喊道:“轻寒,撤!”

苏轻寒和暗卫们听到命令,立刻虚晃一招,朝着断石礁的方向退来。船上的汉子们想要追上来,却被谢惊寒拦住了。只见他手持长剑,在船舷上轻盈地跳跃,剑光如流星般划过,每一剑都能逼退一个汉子,为众人争取了撤退的时间。

“快走!”谢惊寒一边打一边喊,“张茂才的援兵快到了!”

沈砚辞等人不敢耽搁,立刻朝着来时的方向跑去。谢惊寒见他们已经安全撤离,也不再恋战,脚尖一点船舷,身形如飞鸟般跃入水中,很快就追上了众人。

几人一路狂奔,直到跑出了雾区,回到了之前的村落,才停下脚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谢公子,你拿到证据了?”沈砚辞急切地问道。

谢惊寒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递给沈砚辞:“里面是张茂才克扣赈灾粮的账本,还有他和户部侍郎李修的通信,上面写得很清楚,他们把朝廷下拨的十万石粮食,只给了灾民一万石,剩下的九万石,一部分运到了三皇子的私庄,一部分卖给了粮商,所得的银两都存入了他们的私人账户。”

沈砚辞打开油纸包,里面果然有一本厚厚的账本和几封书信。账本上详细记录了粮食的出入数量和去向,书信上的字迹虽然潦草,但能清楚地看到“赵承煜”“私庄”“银两”等字样。

“太好了!有了这些证据,我们就能扳倒张茂才和李修,甚至能牵扯出赵承煜!”沈砚辞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段时间的压抑和担忧,在看到证据的瞬间烟消云散。

苏轻寒也松了口气:“太好了,太子殿下,这下灾民们有救了!”

谢惊寒看着沈砚辞兴奋的样子,嘴角也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容。他很少看到沈砚辞这样轻松的表情,平时的他总是温润中带着疏离,像一块精心雕琢的玉,让人看不透内里的心思。而此刻,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像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纯粹而热烈。

“别高兴得太早。”谢惊寒提醒道,“张茂才的援兵很快就会到这里,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苏州府,把证据交给巡抚大人。否则一旦被他们追上,我们不仅保不住证据,还会有生命危险。”

沈砚辞立刻收起笑容,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们现在就走。轻寒,你去安排马车,我们立刻出发前往江宁府,找巡抚大人。”

“是!”苏轻寒应了一声,立刻转身去安排。

沈砚辞和谢惊寒则留在村落里,安抚村民。村民们得知他们拿到了张茂才克扣粮食的证据,都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在地上磕头致谢。

“公子,你们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张茂才那个狗官,早就该被抓起来了!”

沈砚辞扶起村民们,语气坚定地说:“大家放心,我一定会把证据交给巡抚大人,让张茂才受到应有的惩罚,还大家一个公道。等事情解决了,我会让朝廷尽快调拨粮食过来,保证大家有饭吃,有地方住。”

村民们听了,更是感激不尽,纷纷拿出家里仅有的食物,想要招待他们。沈砚辞婉言谢绝了,他知道村民们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

很快,苏轻寒就回来了,身后跟着两辆马车。“太子殿下,马车安排好了,我们可以出发了。”

沈砚辞点了点头,对谢惊寒说:“谢公子,辛苦你了,我们上车吧。”

谢惊寒“嗯”了一声,跟着沈砚辞上了第一辆马车。苏轻寒和两个暗卫则上了第二辆马车,跟在后面。

马车缓缓驶离村落,朝着江宁府的方向而去。沈砚辞坐在马车里,看着手中的账本和书信,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虽然遇到了很多危险,但也收获了意外的惊喜——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和谢惊寒这样一个神秘的江湖人合作,而且还如此默契。

“在想什么?”谢惊寒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沈砚辞的思绪。

沈砚辞抬头,对上谢惊寒的目光,笑了笑:“没什么,只是觉得这次能拿到证据,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提醒我张茂才设了埋伏,又帮我潜上船拿到证据,我们现在恐怕已经成了张茂才的阶下囚了。”

“不用谢我,我们是合作关系,帮你也是帮我自己。”谢惊寒靠在马车壁上,闭上眼睛,似乎有些疲惫,“而且,我也不想看到那些灾民受苦。”

沈砚辞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心中有些不忍。从昨晚提醒他,到今天一起去太湖,谢惊寒几乎没有休息过,还一直在战斗,肯定累坏了。他从袖中拿出一块桂花糕,递到谢惊寒面前:“这是我早上从客栈带的,你吃点吧,补充一下体力。”

谢惊寒睁开眼睛,看到桂花糕,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接过,咬了一口。桂花的香气在口中散开,带着淡淡的甜味,让他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了下来。

“没想到你还喜欢吃甜食。”沈砚辞笑着说。

谢惊寒愣了一下,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反应有些失态。他很少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对甜食的喜爱,尤其是桂花糕,那是他童年记忆里唯一的甜,也是最不敢触碰的痛。

他很快恢复了平静,淡淡地说:“还好,只是偶尔吃一点。”

沈砚辞没有察觉到他的异样,继续说道:“我小时候也喜欢吃桂花糕,我母妃经常做给我吃。她做的桂花糕,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又软又糯,带着一股淡淡的花香。”

提到母妃,沈砚辞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怀念和伤感。他的母妃淑妃苏氏,是个温柔善良的女人,却因为卷入宫廷斗争,早早地离开了他。这些年来,他一直把对母妃的思念藏在心底,很少对别人说起。

谢惊寒听到“母妃”“淑妃”这两个词,手中的桂花糕突然掉在了地上。他猛地抬头,看向沈砚辞,眼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你说你母妃是淑妃苏氏?”

沈砚辞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点了点头:“是啊,怎么了?”

谢惊寒的身体微微颤抖,他看着沈砚辞,脑海中闪过二十年前的画面——大雪纷飞的京城,谢府被抄斩,母亲把他推出去,让他去东宫找淑妃娘娘。马车里,那个温柔的女子,穿着东宫的妃嫔服饰,递给了他一块桂花糕,说:“别怕,有本宫在。”

原来,沈砚辞就是淑妃娘娘的儿子。原来,他就是那个在东宫长大的太子。原来,他们之间的缘分,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注定。

“谢公子,你怎么了?”沈砚辞见谢惊寒脸色苍白,眼神异样,关切地问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谢惊寒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他不能告诉沈砚辞真相,至少现在不能。他的身份太敏感,一旦暴露,不仅会给沈砚辞带来麻烦,还会危及到自己的性命。

“没什么,”谢惊寒摇了摇头,捡起地上的桂花糕,擦了擦上面的灰尘,重新咬了一口,“只是没想到,你的母妃竟然是淑妃娘娘。我小时候,也曾见过淑妃娘娘一面,她是个很温柔的人。”

沈砚辞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见过我母妃?”

“嗯,”谢惊寒含糊地回答,“那时候我还小,跟着家人去京城办事,偶然在宫门外见过一次。她穿着华丽的服饰,坐在马车上,看起来很和蔼。”

沈砚辞没有怀疑,只是笑了笑:“是啊,我母妃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谁都很温柔。可惜她走得太早了,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她。”

马车里陷入了沉默,气氛有些沉重。谢惊寒看着手中的桂花糕,心中五味杂陈。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感受到淑妃娘娘的温暖。而沈砚辞,这个他要保护的人,竟然是淑妃娘娘的儿子。

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保护好沈砚辞,帮他完成他想做的事情。不仅是为了淑妃娘娘的恩情,也是为了他自己。

就在这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苏轻寒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太子殿下,前面有埋伏!”

沈砚辞和谢惊寒立刻警惕起来。谢惊寒掀开马车窗帘,向外看去,只见前面的道路被一群身穿黑衣的人挡住了,他们手持刀剑,脸上蒙着黑布,显然是来者不善。

“是张茂才的人?”沈砚辞问道。

谢惊寒摇了摇头:“不像。张茂才的人都是衙役,穿着官服,而且武功没这么高。这些人看起来像是江湖上的杀手。”

“杀手?”沈砚辞皱了皱眉,“张茂才竟然会雇佣杀手来对付我们?”

“不一定是张茂才。”谢惊寒说,“我们拿到的证据牵扯到了三皇子赵承煜,说不定是赵承煜派来的杀手,想要杀人灭口。”

沈砚辞心中一凛。如果真是赵承煜派来的杀手,那事情就麻烦了。赵承煜在江湖上也有不少势力,这些杀手的武功肯定很高强,他们未必能应付。

“怎么办?”苏轻寒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带着几分焦急,“他们人很多,我们恐怕很难冲过去。”

谢惊寒沉思了一下,对沈砚辞说:“你和苏轻寒还有暗卫坐一辆马车,从旁边的小路走,我来挡住他们。”

“不行!”沈砚辞立刻拒绝,“你一个人对付这么多杀手,太危险了。我们一起走,就算冲不出去,也要一起战斗。”

“别傻了,”谢惊寒看着沈砚辞,眼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坚定,“我们的目的是把证据交给巡抚大人,不是和他们拼命。你带着证据先走,我随后就来。相信我,我不会有事的。”

他说着,不等沈砚辞反驳,就推开车门,跳了下去。手中的长剑瞬间出鞘,剑光如寒星般闪烁,朝着杀手们冲了过去。

“谢公子!”沈砚辞大喊一声,想要跟着下去,却被苏轻寒拦住了。

“太子殿下,谢公子说得对,我们不能辜负他的心意。我们必须尽快把证据交给巡抚大人,这才是最重要的。”苏轻寒说,“而且谢公子武功高强,应该能应付得了这些杀手。我们从旁边的小路走,绕过去,在前面的驿站等他。”

沈砚辞看着谢惊寒在杀手群中奋力厮杀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舍。他知道苏轻寒说得对,他们不能在这里耽误时间,必须尽快把证据送出去。可是,他怎么能让谢惊寒一个人面对这么多杀手?

“快走!”苏轻寒催促道,“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沈砚辞深吸一口气,咬了咬牙,对车夫说:“掉头,从旁边的小路走!”

马车掉转方向,朝着旁边的小路驶去。沈砚辞坐在马车里,掀开窗帘,回头望去。雾中,谢惊寒的身影越来越小,剑光却越来越亮,像一道闪电,在黑暗中劈开一条道路。

沈砚辞的心中,第一次涌起了一种陌生的情绪。那是担忧,是不舍,是感激,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悸动。他暗暗发誓,等他把证据交给巡抚大人,一定要回来找谢惊寒,无论他遇到了什么危险,他都要救他。

马车在小路上颠簸前行,沈砚辞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看着手中的证据,又想起了谢惊寒的笑容,想起了他递给自己的水囊,想起了他在太湖中潜游的身影,想起了他在杀手群中厮杀的勇敢。

他知道,自己和谢惊寒之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这场关于权力、阴谋、仇恨和爱情的棋局,也才刚刚拉开序幕。

不知走了多久,马车终于驶上了大道。沈砚辞看了一眼窗外,雾气已经散了,太阳从云层中钻了出来,洒下温暖的光芒。他知道,他们离江宁府越来越近了,胜利的希望也越来越大。

可是,他的心中,却始终牵挂着那个在雾中战斗的身影。谢惊寒,你一定要平安无事。我在江宁府等你,等你回来,我们再下一局棋。

他握紧了手中的证据,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不仅要扳倒张茂才和赵承煜,还要保护好自己想保护的人。他要让这个天下,变得更加清明,让那些像谢府一样蒙冤的人,都能得到平反昭雪。

而这一切,都从他手中的这份证据开始。

马车继续朝着江宁府的方向驶去,车轮滚滚,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命运和羁绊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