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衣第一坤道 > 第23章 山村

锦衣第一坤道 第23章 山村

作者:我捡垃圾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30 21:55:40 来源:文学城

陶杞张开口想喊刘贵儿,却发不出声音,她该说些什么?她能说些什么?

这样的场景像是日耕夜眠一样,平淡地闯进她的认知;那些人像是对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样,平淡地对待这件事。

他们平淡的如眼前岩壁的灰白,不管她说什么,都像是将这口子嚣张地撕开,撕得鲜血淋漓不再平淡。

锦衣使已牵着马回来,他们一行人默然离去。

村内没有人在意他们来了又走,他们麻木地为吃食忙碌,尽管那根本称不上吃食。

一路到了村子口,陶杞终于瞧见一个幼儿,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也许是尚未吃几十年石面粉,腹部还未鼓起,正好奇张望道观的锦衣卫。

陶杞从师父的钱袋子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小女娃。

小女娃下巴瘦得细尖,双眼还未被麻木迷离吞噬,清澈懵懂,问她:“这是啥?”

陶杞恍然,锦衣卫一路飞驰,用了一天才到这山村;她刚在山村中瞧不见拉车的牲畜,他们想要出去,只能靠走,怕是会饿死累死路上,葬身莽莽群山中。

要这钱有何用?

随身的面饼已都给了刘贵儿,陶杞抿嘴怅然,收回银锭作罢。

回了道观,随行的锦衣使将情况汇报给陈霁,陶杞则在查看两匹马的状况。

两匹马虽然已不发疯,却也不再听人指令,这种状态显然不适合骑,她需要尽快找出病由。

陶杞直觉,马发疯和人梦游是同一个原因。

她心中已有隐隐猜测,于是去到停马的后山棚子处。

沿着马棚走了一圈,陶杞发现原本栓两匹马的地方,崖壁与地面的夹角中有一些根茎,从缝隙里生长出来,上面的叶子已经被啃食。

她凑上去将剩余的根茎薅出,只薅出来茎杆,根断在土中;陶杞不罢休地拿出拂尘,用拂尘柄挖土,挖了一会儿,露出下面的根块。

是脚板薯,刘贵儿说的救命菜。

陶杞继续用拂尘柄深挖,将整个薯蓣挖出来,这脚板薯因形状像大脚板得名。

她端着这块大脚板,和挖薯时蹭掉的岩壁碎石块,去找陈霁交差。

“……脚板薯根块无毒,但是茎叶有微毒,易扰乱人性情;又多食伤脾胃,与石面粉一同食用,伤性加重,造成山民昨晚的情形。马亦是如此。”

陶杞讲于陈霁后,缓一口气郑重道:“两匹马需几日调理才能上路,贫道需一同留下。”

马是否需几日调理她未详察,但她想留下几日。

少两匹马,就要有两个人留下,她作为唯一会医术的,留下的两人肯定有她一个。

早在从山村出来时,她心中以打好算盘。

“不可。”

陈霁未迟疑,直接冷声拒绝。

陶杞眼中染上怒气,震声问:“陈指挥使,你给白龙观的两万两白银,是如何,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

要多少个像军户村的存在,才能供养出一个陈指挥使?

离开时师兄给她的匕首,正藏在袖中震动。

若她此刻将其扎到陈霁的心上,是否能救下无数个“军户村”?

陈霁眼中染上阴影,看不出在想什么,暗沉的眸子扫过陶杞的衣袖,未做声。

道观突然传来骚动,一道苍老的声音喊到:“你个恶毒道士,害我老婆子,我从未与你有瓜葛,你为何用药害我?!”

是刘贵儿。

陶杞不再与陈霁言语,快步去到道观。

道观中刘贵儿正拿着那瓶她给的药丸,见到她出现,将药瓶扔到她身上,用苍老虚浮的声音质问。

“带我去!”

陶杞不敢耽搁,这山村人都体虚命弱,恐会闹出人命,却刘贵儿不再信任她:“你还要去干嘛?害死我老婆子吗?”

陶杞捡起药装回褡裢,青眉蹙起,神色严肃:“我若要害你,为何给你面饼?”

她甩开刘贵儿抓着的衣袖,先行往山村而去。

“若是再耽搁,贫道难保能救。”

刘贵儿苍老的眼中显出无助,跟着陶杞而去。

陶杞一路用跑,刚到刘贵儿家门口,已听到他老伴儿的痛呼声,她跑得更快几分。

进了屋子,看到一个和刘贵儿一样苍老面黄的老婆婆躺在床上,捂着肚子痛得不停翻腾。

陶杞上前搭脉,又轻按腹部,刘婆痛得更严重。

是她草率了,她给的药能治疗积食之症不假,但石面粉造成的腹胀非寻常积食,又加上长年累月积攒,极难服药后立刻疏解。

药性与腹胀相对冲,造成刘婆如此腹痛难忍。

陶杞先从褡裢中翻出一些常见药喂阿婆服下,但这些不能精准对症,只是缓解,她问道刘贵儿:“山中哪里野草野菜最为茂盛?”

“今日你们寻回马的低洼处。”

陶杞寄希望于能在山中找到需要的药草,若是没有,只能骑马到山外采买,会耽搁很长时间。

不多迟疑,陶杞借了刘贵儿挖岩石的锄头,前去寻找。

路过村子尽头的岩壁,仍有人正在挖岩块,也有人正在用石磨磨石面粉;她想出言制止,却无从说起,只能先行去采草药。

灌木丛下的羊肠小道很陡峭,陶杞借势一路小跑滑下去,一路滑到低洼最低处,才勉强稳住停下。

她很快找到一味需要的药草,香凌草。

这种野草很常见,路边随处生长,能找到不意外。

可需要的不止这一味药,其他的却找不见。

日头挂上山头,春末躁热起。

陶杞埋头寻找一无所获,加上心急,襟衣已全部湿透,她抬头擦去额头的汗水,望着天的眼中满是无力。

正当她颓丧时,山坡上传来声音,是小虎:“道长,你快看我带了什么!”

小虎神色喜悦,晃晃手中包裹,陶杞想爬上小道去看,可她有些疲惫,朝小虎招招手。

小虎顺着小道滑下来,摊开包裹给她看。

里面是满满的各种药草。

虽分量不多,却能解燃眉之急。

陶杞眼中的无力渐渐退去,和小虎回去刘贵儿家,烧火煎药。

煎着药,陶杞终于腾出些空闲,问小虎这药草从哪来的。

“锦衣卫出门易受伤,随身会带一些药材药丸”,小虎指指,“喏,大家都拿出来了。”

陶杞不解,他们为什么……

没等她问出口,小虎将背上的另一个包裹拿起来,打开给她看,里面全是面饼。

“看,还有这些,他们走之前把面饼和药材都留给我们啦。”

“他们走了?”

陶杞问道,这正她的合心意。

却没来由想到陈霁那双暗沉的眼睛,心中生出一股淡淡的怅然。

“嗯,他们要继续追金管家,耽误不得时间,有匹疯马刚好是我的,我就也留下来了。”

说到这,小虎闷闷说:“我那马平日就属它吃的最多,这次是栽在吃上面了。”

“哎还是说回正事,起先是老仓和小狗子把自己的面饼和药草留给我,对,老仓和小狗子就是和你一块来村里找马的,然后其他人就陆陆续续都把面饼和药材留下来,要我交给你。”

陶杞静静听着,心中思绪纷杂。

“道长你知道的,我们这些人大多都是军户出身,听了这个村的事,多半都要想到自己留在家中的爹娘。”

小虎说着,傻愣愣的脸上也显出想念和担忧。

“我们都见识过道长你的厉害,也知道你留下定不会不管这个村子,所以就……”

小虎摊开来手中的面饼和药材。

“道长不用担心,等到了下个驿站,他们就能补给了,左右只饿半天。”

陶杞看着小虎手中的药材,重重点头:“我会用好这些的。”

过了会儿,她突然想问陈霁是如何态度,最终没问出口,看着药罐下的火舌出神。

汤药熬好,小虎倒出来端给刘婆。

一碗药下肚,不出一刻钟,刘婆的腹痛已缓解。

腹痛暂时缓解,还要等待刘婆大恭,并查看大恭,才能确定陶杞的方子是否有效医治石面粉引起的腹胀之症。

等待时,陶杞发现一双好奇的眼睛在门缝中朝里望,是那个眼神清澈的小女娃。

她朝小女娃招招手,喊她进院,塞给她一张面饼;本想顺便号脉开药方,想起来还不能确定药效,等到刘阿婆的症状后再开药稳妥些。

她便与小女娃闲聊,得知小女娃叫阿雀,已经八岁,却瘦小如五六岁。

不待她继续聊,阿婆想要出恭了。

陶杞和小虎,像两个登徒子,守在茅厕外,等刘阿婆出来,马上钻进去。

小虎捏着鼻子,看不出所以然;陶杞没有捏鼻子,气味也能问出很多东西,她甚至备了个小树枝,拨弄刘阿婆的大恭。

对小虎嫌弃的眼神视若无睹,全心研究……这坨大恭。

大恭灰白发黑,掺着紫红。

紫红乃是脚板薯。

看到药方有效,陶杞向刘贵儿借了两张木桌,打算到村后岩壁前的空地上开药方发面饼。

刚走出刘贵儿家,发现外面站着两个老者,一双麻木的眼神中罕见得透出精光。

木桌挡住的地方传来小女娃清脆的声音:“我阿爷阿奶问我从哪里领来的面饼,让我领他们来。”

陶杞婉言:“阿雀,面饼不多,姐姐先一户人家一个,等分过后剩下的再拿给你,乖。”

阿雀点点头,可她身后的阿爷阿奶却没有让开,双眼盯着陶杞手中的面饼。

身后的小虎搬着木桌走上前,挤开两位老者,开出路领陶杞往崖壁走去。

他一面走着一面说:“道长,你有时候该和我家大人学一些的。”

回望一眼仍然盯着面饼的老者,继续道:“我爹娘虽与他们一样留守家中,但这些人终不是我爹娘……”

说罢,已走到崖壁前的空地。

仍有人在凿石磨面。

陶杞与小虎一人一个木桌,她号脉看病抓草药,小虎则分面饼。

等她说明来意,所有人都集聚在小虎跟前,没有人找她看病。

陶杞几次邀请,仍没有人找她看病,所有人将小虎围起来争抢,几次喊大家排队都没有人听,还有人因为每户只能领一个面饼而不安。

她只能先去帮小虎,免得场面继续混乱。

陶杞刚走过去,却看到小虎背后有个人正拿起凿石块的锄头,朝小虎后脖拍下去。

她准备出声提醒,后脖传来钝痛,倒地前,她看到人群蜂拥而上,将同样倒地的小虎淹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