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衣第一坤道 > 第22章 僵尸

锦衣第一坤道 第22章 僵尸

作者:我捡垃圾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9 21:35:29 来源:文学城

像天破了个窟窿,暴雨不知疲倦。

直到夜色降临,锦衣卫仍被困在观中,无法继续赶路。

既已如此,锦衣卫在观中宿下,趁此机会修养体力,等雨停只怕要昼夜不停的赶路。

观内破洞漏风,内里除了一尊两丈高的酆都北阴大帝像,再无其他能遮挡的。

大帝像掉漆破损,横倒在地,头上的十二旒冕只剩九旒,不伦不类,落魄似大鬼。

陶杞仰头,遵师父教诲对酆都大帝拜了拜,拿起褡裢到大帝像后面避风。

还未坐下,看到陈霁在最角落的阴影中,盘腿端坐,闭目养神,绣春刀放在腿边。

她往旁边挪了挪,准备离远点,想起来陈霁那句狐疑的“你怕我”,心一横,挪了回去,在起先看上的地方坐下。

离陈霁很近,两人间距离横放不开一把绣春刀。

陶杞见陈霁一动不动,双眼紧闭,好似没发现她一般,她渐渐放松下来,蜷腿抱住自己,歪头准备睡。

她看中这地背靠着舒服,脑袋一歪还能支在石像凸起的地方,睡起来刚好,她满意地闭眼睡觉。

陈霁掀开眼皮,黑暗中看不清神色,只一双狭长眼睛看向阖眸的陶杞,明灭不定。

黑暗中陶杞恬然入眠,面容纯净,让人望起来能全然忽视她背后的阴森鬼帝。

一个时辰过去,暴雨减弱,淅淅沥沥洒在屋顶,滴答声轻快助眠。

道观后面依山有排棚子,锦衣卫的马皆停在那里,此时几匹马无端踹地,雨幕遮盖几乎淹没这声响,陈霁猛然睁开眼,敏锐地看向后院方向。

他抓起佩刀起身,两步行至破窗前,翻身轻越而出,落在屋外,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屋后的棚下,有几匹马的蹄子仍在摩擦地面,焦躁不安,鼻间呼吸急促粗重。

陈霁冒雨而行,在那匹最焦躁的马嘶叫时落在马背上,勒紧缰绳。

刹时,嘶叫划破雨夜,烈马发疯,带着马背上的人仰头立起。

观中众人皆是惊醒,看到陈霁在疯马落蹄前御马而出,免其踩上其它马。

陶杞亦醒来,隔窗看到后院情形,眼疾手快的翻出后窗,同陈霁一样踏鞍登马,勒住又一发疯的马。

所幸再无更多马发疯,陶杞与陈霁一同,架着不停蹄的疯马,朝道观前面的空旷之地而去。

却发现前面山道,密密麻麻围上来一圈僵直而行的……

“僵尸!”

宿在前殿的锦衣卫惊醒,没看到后院的疯马,先看到雨幕中影影憧憧的鬼影。

面色发青,目光呆滞,四肢枯瘦,行动僵硬,正朝道观围拢而来。

可不就是,僵尸。

陈霁驾马在前,看到靠近的游离鬼影,抽刀砍去;陶杞后来一步,瞧见雨中的鬼人,惊呼一声:“且慢!”

抽出腰间拂尘,将陈霁的刀打偏半寸,救出刀下鬼人。

“大人,恕贫道无礼,这些都是活人。”

陶杞仓促与陈霁解释,恰时疯马停下,她翻身下马,手刃劈晕那个要被陈霁砍的人,喊来小虎抬进道观。

道观外,“僵尸”层层叠叠,围了一圈,或捶或抓或挠,僵硬迟缓,除了发出刺耳悚然的声音,暂时造不成威胁。

道观内,锦衣使围了一圈探头探脑,看陶杞蹲在被劈晕的“僵尸”旁,一顿望闻问切,好奇这究竟是何来历。

陈霁在人堆最外侧,撇了眼撅屁股朝他的众下属,走到破洞的窗边,将伸进来的一支僵硬手臂打了回去,冷眼看窗外。

不知他是被挤出来的,还是不感兴趣。

小虎与陶杞最熟,忍不住开口问到:“道长道长,这是人是鬼?”

被围着的僵尸躺在地上,瞧起来六旬左右,身穿一件襟衣,四肢枯瘦,偏偏肚子隆起,如怀胎百日有余,却又能一眼看出是个男的。

陶杞收回号脉的手:“脾胃有损,伤及脾性。”

即便是见多识广的锦衣卫,对这形如僵尸的怀胎男人,也是第一次见。

小虎指着肚子问道:“他半夜装鬼是为何,而且一个六旬老头怀胎?”

“睡后梦游行动迟缓,加上脾胃损伤性情导致面色灰白,看起来想僵尸;至于肚子,是长期积食所致。”

陶杞耐心解释,正准备起身,听到小虎敬佩赞叹:“原来道长不验尸也能看出如此多门道,我还想看道长验尸呢?”

旁边有人附和:“对,要验尸。”

陶杞扶额,咬牙提醒:“这是活人。”

她无奈地发现,这群锦衣卫已然被陈霁带坏,怎么能随便对活人说要验尸的?

小虎傻愣笑笑,挠挠后脑勺:“哦对,我给忘了,他看起来人不人鬼不鬼,我给忘了哈哈。”

“道长,吃什么能吃成这样的肚子?”

陶杞也没有答案,轻叹一口气,站起身看到窗边的陈霁,正与伸进来的僵尸胳膊较劲,僵尸伸进来他推出去,伸进来推出去,伸推、伸推…

然后,缓缓抽出绣春刀……

果然是一个路数的。

她忙不迭推开人堆跑过去,将陈霁的刀按回刀鞘。

“大人莫担心过一会儿他们就回去睡觉了。”

似是听到了陶杞的话,最外层两三“僵尸”缓慢转身,离开道观范围,沿着山道进了村子。

“僵尸”逐渐退去,散落在晨雾渐起的山村中;其中还混了两匹马,正是刚刚发疯的两匹,此刻同样迟缓迷离,大概算得上“僵尸马”。

道观内围着“僵尸”的人堆发出惊呼,那名躺在地上的“僵尸”缓缓站起来,准备出去道观,一头撞在紧闭的门上。

撞上去,弹回来,再死脑筋的撞上去、弹回来……

小虎看得呲牙咧嘴,上前把门打开,让他出去,也回了山村。

陶杞同样看得呲牙咧嘴,攥紧手,身后却传来低沉的声音:“手。”

“啊?”

她没明白手什么,转身之际,被陈霁一把抓住手,她按着刀柄那只手。

再次撞进陈霁黑得透不出一丝光的曈中,陶杞屏住呼吸,像被这双眸子摄魂一般,一动不动望着,任由陈霁拿开她按刀柄的手。

直到陈霁离开,她才喘出口气,缓过来。

雨停,晨雾起;

山影朦胧,山村蒙蒙亮。

“僵尸”已随着夜幕褪去尽数消失。

陶杞主动提出,到村子里找走丢的两匹马,带了三五锦衣使进村。

出了道观便是村子入口,角落地草丛中插着一块木牌,上书:

军户村。

陶杞看到后,留意观察身边几名锦衣使的反应,皆是神色染上一层凝重。

军户乃是指世代从军的人家,家里男丁皆需要参军打仗;户部对每家军户都有详细记载,若是逃军,乃是触犯律法的大罪。

军户出身的人在军中只占一定比例,而锦衣卫的底层锦衣使,几乎都是军户出身,这样才能保障这只皇权专供的存在,的忠勇和纯洁。

眼前这个处处透着诡异的村子,从名字便不难推测,都是军户人家。

陶杞思绪很快,脚步未曾停留,已领人进了村子。

路上泥泞,一夜暴雨后坑坑洼洼,路上不见一个人,也不见一个“僵尸”。

接连敲了几户人家,都是大门紧闭,无人回应。

正当陶杞决定换个法子时,她敏锐地捕捉到身后一户大门开了一条缝,一只眼睛透过门缝正在窥探他们。

陶杞反应迅速,赶在门关上之前将手中拂尘掷出去,卡在门缝之中,然后快速跑过去将门推开。

踩水坑、走泥窝,她青白的道袍已浸了泥水,从下摆一路晕染开。

“福主且慢。”

身后两名锦衣使将门别开,陶杞俯首施礼:“我等并无恶意,乃是进村寻找丢失的两匹马,请问福主可曾瞧见?”

“没瞧见。”

老伯又要关门,抵不过锦衣使的力气,门纹丝不动,他阴沉地问:“你们要干嘛?”

眼下这位老伯是唯一找到的村民,陶杞不会轻易作罢,她从褡裢中掏出一瓶药丸:“福主,贫道尊信元始天尊,这瓶药赠予你,能解积食胃胀之症。”

眼前老伯,同样的四肢枯瘦,却腹部肿胀如怀胎。

陶杞眼神诚恳,到出一粒药丸,抠下些许粉末粘入口中:“福主请放心,贫道自食以证无毒。”

那老伯瞧此,接过陶杞的药瓶,主动开口:“两匹马,朝村后去了。”

“贫道初次来不识路,还请福主带路。”

陶杞说着,又拿出在驿站揣的面饼,表示作为报酬。

老伯正欲拿过面饼,陶杞收回:“请福主带路。”

“你们等一下。”

老伯没有拒绝,而是回了院将药丸交给家里老婆子,又推出来一辆小独轮车,车兜里放着一把锄头和一个陶缸。

他推起独轮车,在前面带路。

许是有了村内人同行,一路上原本紧闭的大门,偶尔打开一两户,出来张望陶杞一行外来客,所现村民看起来年岁皆是五旬往上,四肢枯瘦,腹部肿胀如怀胎。

军户的年轻男丁皆要参军,瞧不见年轻人是正常,可为何都腹部隆起?

陶杞随口问道:“咱这边山中气候,看起来难种寻常粮食,平日多吃何食?”

“救命菜和石面粉。”

老伯答道。

“救命菜”陶杞知道,也叫脚板薯,一种野外常见的薯蓣,山村以此果腹很常见。

石面粉是何物?

面粉乃精贵之物,眼前山村不像是能以此当做三餐之食,定然不是她所熟知的面粉。

村子很小,很快走到头。

眼前是一片峭壁,山体被开凿出一片灰白色的岩石,光秃秃没有长植物。

陶杞找了一圈,没有找到路,正欲开口询问,老伯指了指峭壁一侧的灌木丛。

她循着指向看过去,杂草丛中依稀能看到一条羊肠小道。

老伯不再领路,向陶杞要面饼。

那边锦衣使拨开灌木,沿羊肠小道往下,发现有尚未被破坏的马蹄印,尽头低洼处有两匹马在吃草。

他们向陶杞点点头,陶杞便把面饼给了老伯,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老伯将面饼揣进衣服里,瞥一眼道:“别跟着我了,我还要挖石面粉,没时间。”

陶杞还没开口,信息已经从老伯口中说了出来,她便待在一边,看老伯上哪里挖石面粉。

只见老伯走到被凿开的山壁前,枯瘦的胳膊拿起锄头,一下一下凿着灰白色的岩石。岩石瞧起来质地松脆,老伯力气不大,一锄头也能凿下来些碎末。

没一会儿,一小块岩石被凿下来,老伯拿起掉在地上的小石块放进独轮车兜,又继续凿下一块。

陆续来了第二个、第三个人,皆是精神萎靡,虚劳弱食之症。

他们与老伯一样,拿着工具和容器凿岩石,言语不多,尽显疲惫,对旁边的外来人陶杞罔若未识。

有一个向老伯打招呼:“刘贵儿,今天来挺早。”

陶杞循声看过去,发现是半夜她一手劈晕的那个人,她尴尬地眨眨眼,把头埋低。

最先来的刘贵儿凿了四五块小石块,堆满车斗,他收起锄头,推着独轮车到一旁的石磨钱。

他用锄头另一顿钝头,将石块敲碎成小碎块,然后放上石磨,又把陶缸放在石磨出口接着,开始拉磨。

小石块在石磨中变成粉末,与面粉无疑,只是颜色发灰。

陶杞瞧着陶缸中慢慢堆积起来的粉末,明白这大概便是老伯口中的“石面粉”。

她看着眼前凿岩石的众人,皆已年迈,腹部肿胀如孕,行动迟缓。陶杞眼中显出一层钝痛,她转过头去,不忍再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