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衣第一坤道 > 第16章 水塘

锦衣第一坤道 第16章 水塘

作者:我捡垃圾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9 21:35:29 来源:文学城

未时,正午的阳光洒下来,照耀着张府不会开放的牡丹花苞。

陶杞和陈霁从马车中下来,进了张府,直奔东北角的死水塘。

死水塘和前几日比没有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周围裸露的泥土干燥皲裂,让这里看起来像是被遗忘的荒芜之境。

陈霁命张章带着几人下水搜寻,几个锦衣使将外衣和靴袜脱去,一跃入水。死水经过几人的翻腾搅动,暗藏的**味道散发出来,一股腥臭味。

对于陶杞来说,这种轻微的味道完全可以被划入好闻的范围,她尚能在剖尸的**味中吃饭,这些不在话下。

不多时,憋足气的张章游上来,带着一包从湖底挖出来的淤泥,陶杞挽起衣摆蹲下,打开包裹徒手在淤泥中翻动。

这样的死水塘,淤泥中没有任何泥鳅水虫之类的活物,甚至找不到一些硬物,将这摊淤泥的边边角角全部翻完,只有几块滚入水塘的石头瓦砾。

张章继续带着人下去寻找,几番来回,陶杞甚至拿淤泥在鼻子前嗅了嗅,仍然没有发现。她正神色认真地捻起一小块,自然地准备放在舌尖尝尝,陈霁宽大的手掌握住她的手腕,制止了她。

陶杞作罢,接过陈霁递来的手帕将污泥擦干净,准备亲自下去,正打算脱去外衣,却想起来若是脱了,她的女儿身就瞒不住了。

可手已经放在腰带上,陈霁这位官大爷就在旁边看着,她这时候停下不太合适。

还没等她纠结完,陈霁淡定地下令。

“将水抽空。”

嘶——

陶杞心中默叹,不动声色将手放下。

真是大手笔啊。

抽水需要时间,陶杞不想闲着,她脑子里都是案子,且关于真假张聚暂时理不出头绪,不想在水池边空站着,于是在竹苑中弯弯绕绕到了书斋。

这几日书斋一直被锦衣卫看守,内里没有一丝变化,守门的锦衣使看到陶杞,思量一番后放了行。

陶杞进了张聚吊死的厕屋,踱步转了一圈,在书桌前的椅子上坐下,尝试还原当晚假张聚的状态。

假张聚坐在书桌前处理布庄事务,旁边站着比往日提前半个时辰前来的三姨娘研墨,两人偶尔聊两句,然后大夫人前来送汤药后离开,之后三姨娘也离开。

张聚喝了汤药后陷入昏迷,这时张海春从后窗翻进来。

陶杞看向敞开的窗户,又看向书房的入口,浓密的睫毛微微抖动,否定到:

不对!

大夫人将守门的小山引走,说明张海春需要从正门进来。

那么从后窗进来的是补刀之人。

窗外掀起一阵凉风,竹叶翻动,肃杀作响。

门窗皆开,穿堂风扫荡整个屋子,将陶杞冠巾上的飘带扬起,她正欲起身,却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木板晃动的声音。

她转身看过去,身后是一排装满书的书架,而那声木板响像是一扇可活动的木板被风吹后,在框架内晃动发出的声音。

怎么回事?

陶杞起身走向书架,正欲仔细查看,锦衣使来人传报,水塘清空了。

她看看书架,想到水塘众人在等着,决定先去水塘。

*

眼前的水塘比陶杞预想的要深,或者说,作为一个宅院中山水置景作用的水塘,它的深度不太合常理,在内眷走动的后院也非常不安全。

陈霁领着几名锦衣使亲自下去,锦衣卫的功夫都极好,即便行走在软烂的淤泥上,也没有陷下去,只留下一串一寸多深的脚印。

陈霁的脚印最浅,只有半寸深。

他衣摆卷起,半蹲在一处留有气孔的淤泥处,修长的手指探进气孔摸索一番,苍白的肌肤在乌黑淤泥的衬托下愈发白得像纸。待整个手掌几乎伸进淤泥中,感受到坚硬平坦的触感,他收回手,命锦衣使过来将此处淤泥清理干净。

站在岸上的陶杞看到陈霁的发现,回身看看竹林半掩下的书斋,心中放不下先前听到的木板震动声。

她心中升起挥之不去的猜想:活动的木板和水塘的发现有关系。

陈霁跟前的淤泥被清理干净,一个布满铜锈的铜板出现,铜板一寸厚,两尺长宽,锦衣使三四人合力才能将其掀起来。

铜板下是泥土粘连堆砌的砖块。

陶杞不顾淤泥,疾步走过去,刚才上去,便感觉被淤泥抓住脚往下陷,无法往前走。

她虽是锦衣卫出身,但是立足其中靠的是精湛的剖尸和神鬼般的破案能力,且被圣上封了“一品仵作”后,更是配了一队专属暗卫保护,只为让她安稳破案,她没练过很久功夫,只是三脚猫的水准,无法锦衣使那样。

正越陷越深,陈霁如履平地地走过来,单手扶住她的腰,虽然是扶着腰,却手握成拳不碰她,借着臂弯的力量将她从淤泥中拔出来,她被陈霁后脚不沾地的带着,直到没有淤泥的铜板前才放下。

砖块已经被清理干净,一条散发着潮湿霉味的甬道出现,内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面容。

张章将点燃的火折子伸进去,火折正常燃烧后,打头先进去,陈霁和陶杞随后,之后是一众锦衣卫。

数把火折子将甬道内照得透亮,陶杞进来后马上闻到一股尸臭味,很淡,几乎快消散了,但她对尸体的味道太过熟悉,而且这股味道经过很长时间的发酵,和寻常的尸臭味不太一样。

她拿过一把火折子,顺着味道摸索着往前走,逐渐走在了最前头,不过陈霁一直紧跟在他身侧。

亮黄色的火光在陶杞光洁的脸上晃动,影影绰绰间,严肃的表情忽隐忽现,真像是捉摸不透的坤道半仙一般。

侧脸相看的陈霁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没走出去两步,陶杞的脚尖踢到一堆东西,她将火折子凑近,照出来一堆白骨,和那日在北山坟场上遇到的尸骨一样,应该是死去很久之后的了。

陈霁极为默契的从衣襟中拿出剖尸工具递给她,她接过工具,在火折子的照亮下,慢慢解剖尸骨关节处粘连的些许腐肉。

若是寻常尸骨腐化干枯,骨头上粘连的肉会一同**干净,这样骨头上没有丝毫腐肉,但是关节缝隙中仍存留有,只能是人为将骨头上的肉剥离,关节处不好处理,所以有残留。

至于剥离下来的尸肉去了哪里?

不用多想,自然是众人下来的水塘,在水塘中**发酵,最后和淤泥混在一起,找不到任何踪迹。

陶杞将骨头全部检查一遍,没有发现损伤,但是缺少了头骨。

继续往前寻找,发现头骨滚落在前方不远处,从甬道另一边送进来的风正将头骨吹得轻微晃动。

她拿起头骨查看,发现颌骨出存在些微的压迫痕迹,散落的牙齿上有污血风干后的碎渣。

只剩尸骨的验尸难度极大,陶杞根据头骨上的痕迹大概推测,这具尸骨被迷药浸过的手帕迷昏过。

提前准备了手帕,是有预谋的杀人。

之后没有发现,甬道中慢慢传出一阵阵晃动声,随着深入,声音越来越清晰。

一路走到一块被另一侧的风吹得咕咕作响的门板前,陶杞几乎可以肯定,门板之后是书房的书架。

木板后散落着一团麻绳,拧成股拳头般粗的土黄色麻绳,她捡起来查看,发现麻绳断作两节。

陶杞看着麻绳断裂处的形状,脑海中陡然浮现出假张聚被吊在房梁上的场景,勒在脖子上的麻绳承载不了重量,突然断开,假张聚掉下来,额头砸在桌角苏醒。

然后被窗外的人从背后敲晕,再次找来麻绳将其吊上房梁。

补刀的这个人知道密道的存在!

陶杞关于补刀之人的猜想愈发清晰,问到:“随张聚去往京城的除了张海秋,还有亲近的人吗?”

陈霁:“金田。”

金田,金管家。

“张海春没有吊死假张聚,是金田发现假张聚转醒后又将其吊死的。”

陈霁看看陶杞手中断作两股的麻绳,又看看面前被打开的木板,木板后是熟悉的书房,马上明白了陶杞的意思。

众人从甬道内钻出来,到了书房,陈霁吩咐张章将金田带到前厅审问,他们先行拿着麻绳过去。

张章一去,却与往常办事的麻利迅速不同,耽搁许久后,神色焦急地前来禀报:“师父、师父,金田不见了!”

听闻此,陈霁带着人匆匆去金田的住处。

金田的住处靠近前院,与内眷居住的后院有一些距离,在张府最西侧。

负责看守金田的锦衣使禀报,金田这几日除了审讯时被带去前厅,其他时候都待在屋内,饭点会准时出来将饭菜拿进屋内吃,吃完将餐盘送出来。

不久前他们把今日的午膳送过去,看着金田将午膳拿走,没过多久张章便来要带走金田,可打开门却已经找不到人了。

屋内的饭菜放在桌子上,没有动过。

这点时间,金田应该走不出多远,陈霁命张章带了一队快骑兵四处搜查,而陶杞明白自己的任务,她需要将甬道内的尸骨与祠堂内的假张聚作对比,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再次来到祠堂,已经找不到任何和丧事有关的痕迹,只在堂下摆了两个桌台,上面分别放着两句尸体,一具将死不久,一具已成白骨。

陈霁将剖尸刀具铺展开,看着陶杞挽起宽大的衣袖,立在两具尸体之间,开始剖这个案子的第三具尸体。

准确的说,仍然是剖假张聚的尸体,她要将几个有代表性的骨头取出来,和甬道中发现的尸骨作对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