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错刀 > 第58章 王诵去世

金错刀 第58章 王诵去世

作者:三山老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0:28:44 来源:文学城

二月二之后张绍又过上了朝六晚四的牛马日子,不过平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朝廷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王皇后之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首相,王诵去世了。

自从年前王俭罢相之后,王诵的身体就每况愈下,一直挨到了二月二十日,终于是油尽灯枯,撒手人寰了。

当天王家人就把这个消息报告了朝廷,官家立刻宣布辍朝三日,并且拟定于第二日亲临王家致祭。

消息一出,满朝文武倒没有特别震惊,王诵身体不好的事很早就传出了风声,很多人都在猜测他能挺到什么时候。

毕竟他这一走,空出来的可是堂堂首相之位,自认为有希望竞争的人自是野心勃勃,自知无缘此位的人也免不了一番算计。

但这些都与张绍无关,他现在有别的事要忙。

官家要亲临王诵府邸致祭的诏令一下,长安县上下就立刻动员了起来。只因为王诵家在长安城西的光德坊,官家出宫的这一路上,沿途所需清道和外围警戒的工作都需要由长安县完成。

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魏永年立马就把张绍他们都找了过来。

“二位,这上面的命令你们也都看到了,事关重大,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保障官家车驾此行的安稳。”魏永年站在书案前,将手中的公文展示给两人看。

这种事原也没什么可说的,张绍与窦玮对视一眼,齐齐拱手道,“是。”

“好,那你们听我的安排……”

魏永年转身走到书案后,开始分配任务。

其中窦玮负责外部警戒,防止有无关人员冲撞乘舆。张绍带人在内围巡视,以应对各种临时性的突发情况。魏永年居中指挥,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调配县衙武装力量。

安排好了各自的任务,魏永年又对着张绍和窦玮一拱手,“有劳二位了。”

第二天,张绍一大早就按照预定计划,到朱雀门前等候官家的车驾,长安县的衙役也早早地到了各自的位置站岗警戒。

时间很快到了辰时,由六匹马拉着、明晃晃华丽无比的帝王车驾如期出现在了朱雀门前。

等得有些不耐烦的张绍立刻神情一振,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可随着车驾的行进,后续队伍逐渐出了朱雀门,张绍觉得有些意外,车驾之后还有三四辆马车,怎么会有这么长的队伍?

不明所以的张绍怀着这个疑问,一路跟在队伍后面,随他们到了光德坊的王诵府邸。

长安县的人上前驱逐无关人员,清空场地。随行护卫的虎贲卫确认四周安全后,官家才慢悠悠地在内侍们的搀扶下,从车驾上走下来。

随后后面的那几辆马车上坐着的人也纷纷下来了。

随同官家一起来的是皇后,还有三位已经成年的皇子,永王、襄王、益王。

张绍站在人群中,看着面无表情的益王,在内侍的搀扶下,一步一顿地从马车上下来,张绍内心忽然有些理解了为什么他之前会那般小心谨慎。

旁人只知道天家富贵,却不知道天家无父子。在天潢贵胄的光环之下,是但凡行差踏错一步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险境。

益王身处其中,怎能不小心谨慎呢。

官家很快在众多内侍和御前侍卫的簇拥下进入府内,益王等人也跟着进去了,张绍等一干长安县的人统统留在府外护卫。

张绍摇摇脑袋,将异样的情绪驱逐出去,继续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刻钟后府门内又响起嘈杂的脚步声,官家在人群的簇拥下离开王家,登上车驾。

张绍就站在府门边离得极近处,不着痕迹地望着那些人。

赵宗宓出来之后不经意地回眸一瞥,恰恰与张绍对上了眼神,两人的目光一触即分,赵宗宓移开视线,张绍也垂下了眼眸。

在旁人眼中,只能看到益王脚步顿了一下,便登上了自己的马车,却无从察觉那一瞬间的视线交汇。

随着官家的车驾离开王家回到皇宫,张绍的工作也就算是圆满完成了,但朝廷上的风起云涌却刚刚开始。

对于空缺出来的首相之位,季相刘汲志在必得。

刘汲本身就是朝廷的三号人物,如今王诵死了,排在他前面的就只剩下了一个亚相杨覃,但杨覃又是武职出身不能接任首相。相当于在目前首相人选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刘汲已经是大秦朝廷名义上的二号人物,事实上的一号人物了,这让他如何能不志得意满呢。

不止刘汲自己,朝廷里的还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有的人甚至开始提前恭维起了刘汲,这阵子刘汲可谓是春风得意。

但官家的最终决定却让这些人大跌眼镜:

——翰林学士承旨周存仁,入政事堂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列衔在刘汲之前,为首相。

这道诏书一下,顿时满朝哗然。

可众人在最初的震惊之后,仔细分析两人的履历,却又挑不出官家这道旨意的任何问题。无论是年资还是人望,周存仁确实都要比刘汲强上几分。

只不过周存仁毕竟是寒门士子清流出身,没有山南刘氏那样大的背景而已,不过这也正是官家想要的。

随着周存仁履任,配合官家的意图,开展的几项举措都获得了不错的成效,朝廷上的物议渐渐平息,刘汲手下一些人的攻讦也没有什么结果。

但随之而来的是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孕育着的更加深沉汹涌的政潮——周存仁和刘汲背后各自站着一位成年皇子。

官家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虽然现在的他看起来依旧春秋正盛,但谁也无法保证他能挺到什么时候,毕竟之前的两代官家可都没活过六十。

未来谁会继承皇位,一直是众官员关注的核心问题。

之前大家的目光一般都集中在皇三子永王和皇四子襄王身上,甚至因为刘氏过于张扬主动的行事作风,不少人已经暗中押宝了襄王。

但这次官家的举动,把原本不起眼的皇五子益王推到了台前,才让众人惊觉,原来这道题的选项一直都不只有两个。

一些心思活泛的人很快又打起了些别的主意。

朝廷上的风云变化尚需时间发酵,而张绍对此却一无所知,继续过着他快乐的牛马生涯。

……

三月三,上巳节。

清晨,带着顾家标记的马车辘辘行驶在朱雀门前空旷的大街上。这样一个难得的日子里,人们都忙着走亲访友、踏青郊游,连带着皇城前往日繁忙的大街都没什么人了。

马车一路向西,在布政坊西边转道向北,最终的目的地是位于修祥坊的崇福寺。

清晨的寺庙笼罩在一片香烟晓雾之中,看起来十分肃穆庄严。

山门外,顾夫人在仆妇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下车后,顾夫人便转身一瞬不错地看向车门处,直到那个抱着孩子的保母平稳地从车上下来,顾夫人这才放心地转过身,在众人的簇拥下朝着山门的方向走去。

顾夫人是这座寺庙的老香客了,常常在此布施供奉,与寺中住持十分熟识,往来的小沙弥也大都认识她。

应门的两个小沙弥见有一大群人要来寺里进香,立马笑脸相迎,“阿弥陀佛,原来是顾菩萨到了,师父此时正在清修,您请随我来。”

“有劳小师父了。”顾夫人和颜悦色地道。

说着话,顾夫人一行人就跟着小沙弥来到了方丈室外。

临进门前,顾夫人回首看了一眼保母怀里抱着的孩子,小脑袋瓜晃来晃去,一双大眼睛也是滴流乱转,不由莞尔一笑,低声吩咐道,“你带着四郎在院子里玩一会儿吧,进了内室他又不耐性,没的扰了师父们的清净。”

“是。”抱着孩子的乳母微微躬身,跟着另一位保母,带着孩子到院子里不远处的树荫下玩去了。

顾夫人这才又转过身,放心地进了室内,随从的仆妇也都跟在她身后一道进去。

与大师谈经说法确实让顾夫人深感受益良多,一时不觉忘了时间。

良久,大师轻敲手边铜罄,清脆悠扬的声音,直击人心,让人顿觉心神爽朗。

“今日就到这里吧,施主之慧根佛性,非同凡响,必是累世积善之人,着实令贫僧钦服。”大师双手合十,微眯双目,悠悠地道。

“师父您过奖了,那弟子就先告辞了。”顾夫人闻言喜笑颜开,又捐下一大笔香火钱,起身告辞道。

“不送。”

顾夫人合掌一躬,转身离去,仆妇们也纷纷跟在后面。

等众人出到室外,顾夫人左看右看却不见了四郎和那两个保母的身影。

“四郎他们呢?”顾夫人疑惑出声,吩咐众人道,“你们快派几个人去找找,我们该回去了。”

仆妇们答应着,当即就有四五个人分头四下里去寻找起来。

顾夫人站在原地等着他们的消息,可惜这几个人没一个在寺内找到四郎他们的,这下顾夫人有些慌了。

“你们说什么?没有找到!她们两个妇人带着个孩子,怎么可能找不到!你们,还有你们都给我去找,他们三个人还能在这寺内丢了不成!”

见顾夫人急了,众人赶紧答应了一声,纷纷跑着到各处去寻找。

“大娘子您别急,”一直跟在顾夫人身边的嬷嬷见顾夫人乱了阵脚,赶紧出言安慰。

“那两个保母也是稳重人,想来不会带着四郎君乱走动,可人总不会无缘无故的就不见了。若是他们寻不到人,那许是她们已经出了寺,我们不妨先报官吧,这样找起人来也能多些人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