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错刀 > 第52章 回到京城

金错刀 第52章 回到京城

作者:三山老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0:28:44 来源:文学城

等张绍看清那托盘里的东西,立刻觉得自己酒都醒了。

托盘里没有别的东西,而是一张面额一千贯的交子。

‘孟忠送自己这么多钱干嘛?’张绍心中疑惑,面上也不免露出犹疑之色。

孟忠贴心地为他解释道:“这点钱不算什么,不过是给张观察准备的一点程仪而已。”

大秦素来就有官员出差或者离任互相之间赠送程仪路费的惯例,但数量通常就在几贯到几十贯之间,一般不会超过一百贯。

如今孟忠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张绍有点搞不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孟节帅,这实在是太多了,请恕我不能领受。”

孟忠早就料到了他会这么说,一摆手道:“诶,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乃是淮南上下官员的公议,又是朝廷的惯例,众人皆是如此,你有什么不能领受的呢。”

众人见状纷纷附和。

但张绍态度坚决,不管他们说的多么好听,这其实就是贪污受贿的一种途径嘛,张绍可没想着与他们同流合污。

“孟节帅说这是朝廷的惯例,却不知记载在哪一条哪一款?若非载有明文,那就是陋规,恕我不能接受。”张绍掷地有声地道。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变了脸色,大家都是久历官场的人,互相之间谁没有过这种馈赠。张绍突然对这事上纲上线,众人可不就人人自危起来了。

孟忠盯着张绍看了一会儿,突然咧开嘴笑了,“张观察言重了,既如此那就当我没说过这事,大家该吃吃该喝喝。”

说罢孟忠一摆手,叫那下人退下。自己又端起杯来劝酒,缓和紧张气氛。可他话虽然说得轻松,但眉宇间依然难掩凝重之色。

孟忠出身世家自然不在乎这些小钱,但他知道张家出身可不高,张绍初出茅庐就能抵御这些俗物的诱惑,将来成就必然不会比他的两个兄长低到哪里去。

从这次的事上孟忠已经看出来了张放在官家那里的力度,这样看来,自己未来也要注意维护和张家人的关系才行。

有惊无险地吃完了这顿饭,张绍一行人终于踏上了回程的路。

……

四天后,寿州,寿春,官渡码头

时隔五个月,张绍再次来到了这个地方。

来的时候多少人,如今回去,依旧是多少人。

张绍最后一次回望淮西的土地,此日一别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再踏上这里的土地之日。

一时之间张绍竟莫名有些惆怅。

可惜等到上了船之后,张绍就顾不上惆怅了,在淮南待了近半年,张绍依旧是个旱鸭子。一上了船,张绍跟之前一样吐了个昏天黑地。

有了之前的经验,周孝也已经见怪不怪了,每天换着花样的给张绍做各种吃食,争取给他全须全尾地送下船。

就在张绍在船上飘着的期间,远在扬州的孟忠对王讵发动了猛烈进攻。

孟忠写了一份劄子,在其中细数王讵之前在淮南以及离开淮南之后的种种劣行,甚至矛头直指整个淮南王氏。

而且孟忠还策动了淮南道那些原本跟随过王氏,或者被王氏迫害过的一共三十余名官员在劄子上联名。更有甚者,孟忠还煞有介事地在劄子上制造出了张绍的签名。

他已经算好了,自己六百里加急将劄子发到京城。等劄子到京城的时候,张绍估计还在颖水上漂着呢。等张绍到京城的时候这件事早就尘埃落定了,他也没办法再来找自己对峙。

孟忠心里可清楚着呢,那三十多人只是凑个数而已,这份劄子上真正有用的就自己和张绍这两个名字罢了。

事情果然不出孟忠所料,他的这份劄子十二月初八日到京,立刻便在朝廷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官家在两天后下诏,江南道节度使王讵降为镇海军指挥使,参知政事王俭罢相,出知青州。算是为这件事最终定了性。

随后,官家又下诏以翰林学士韦观为参知政事,补上了王俭的缺。同时,以使相杨覃的儿子,官家的表弟杨亢为翰林学士,这样一来就和之前一样,政事堂和学士院依旧牢牢地把握在官家手中。

而等这一切都尘埃落定,甚至朝廷上所有异样的声音都已经被平息了之后,直到十二月十八日,张绍一行人才堪堪赶回了京城。

远远地望见春明门高大的城楼,张绍坐在马车里不禁心潮澎湃。

‘长安,我又回来了!’

一行人进了城,曹晃便催马过来与张绍道别,他要先到皇城司报道,而张绍则是要去吏部报道,两人不同路。

曹晃还特意问了一句,“复之,可需要我带人护送你到吏部去?”

张绍赶紧摆摆手,“天光兄你先忙你的去吧,在京城应该还没有人会来找我的麻烦。”

“那我就先告辞了。”曹晃在马上一拱手,便带着皇城司的人离开了。

与曹晃分开之后,张绍先是到吏部点了个卯,然后就跟着周孝一块儿回了张家。

看门的下人老远见是张绍回来了,忙不迭地招呼着,“三郎君回来了!”

几个人七手八脚地帮忙拿着行李,张绍下了马车,随口问道:“我爹呢?”

“阿郎上朝还没回来呢。”下人赶紧应道。

张绍点点头,他知道皇城司事务繁忙,老头子估计得晚上才能回来,便放下心来,与周孝一道进去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虽然张绍离开了半年,但各处依旧整洁干净,想来一直是有人在打扫的。

张绍径直走到内室,把自己整个人扔在榻上,舒舒服服地抻了个懒腰,一直紧绷的精神才逐渐放松下来。

不知不觉,张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周孝打点好了院子里的事,进来打算招呼张绍吃饭,结果还没来得及开口,便看到四仰八叉地躺在榻上昏睡着的张绍,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心疼,张开的嘴又合上了,轻手轻脚地退出室内。

三郎到底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经历了这么大的事,哪能真跟没事人一样,在人前还能装装样子,这一回到家,总算是能好好歇歇了,就让他先好好睡一觉吧。

可惜的是,张绍终归没能一觉睡到自然醒。

午时刚过,周孝给张绍预备的饭食还摆在外间没有撤下去,张放就带着周管家回到了府里。

张放见到曹晃就知道张绍已经回来了,他连下值都等不及就急急忙忙地赶了回来。

“三郎呢,叫他来见我!”

一进门,张放就气势汹汹地吩咐道。

看门的下人见状那里敢说别的,答应一声就赶紧往张绍的院子跑,把这事告诉了周孝。

这可把周孝急得不行,听那下人描述,阿郎可是发了好大的火,三郎去了肯定又要挨训。

可是没法子,周孝只能硬着头皮到内室,叫醒了张绍。

“三郎,三郎起来了,阿郎叫你过去一趟。”

周孝轻轻拍了拍张绍的手臂,把他晃醒,轻声在他耳边说道。

“嗯?已经晚上了?天怎么还亮着啊?”张绍迷迷糊糊地坐起身。

张绍早知道自己回来之后老头子肯定要找自己,所以听见周孝的话并不觉得惊讶,但他想着张放怎么着也得晚上才能回来,只当现在已经到了晚上呢。

“现在才刚过了晌午,阿郎想是提前赶回来了,三郎你一会儿说话可得小心些。”周孝不放心地叮嘱道。

张绍坐在榻上醒了醒神,定睛看了眼外面的天色,果然是一片大亮,不由得苦笑了一声,老头子这个时候就赶回来,看来是被自己气得不轻啊。

没奈何,张绍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洗了把脸清醒一下,便跟着周孝出了门。

路过外间,张绍见桌上摆着饭菜,才惊觉自己的肚子咕噜噜叫了起来,赶紧跟周孝说,“这饭先别撤,留着我一会儿回来吃。”

周孝也听到了张绍肚子饿了的声音,“这些都已经凉了,我叫他们端下去再热热,三郎你先去阿郎那边吧。”

张绍这才出了门,走到张放的院子外,张绍迎面便遇上了专门在这里等着他的周管家。

“周伯。”张绍抬手打了个招呼。

“三郎来了,一会儿你进去了千万要少说话。你这次在淮南做的那些事,可把阿郎气得不轻。”周管家将张绍拉到一边,压低声音叮嘱道。

“你总得让他把这些火气发出来嘛,终归是父子,阿郎他也不会怎么样你的,你可千万别再跟他戗着茬儿干了。”

张绍点点头,“放心吧,周伯,我知道轻重。”

周管家听他这么说,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面上还是一万个不放心。

可还不等他再说些什么,张绍就迈步进了院子。

张绍已经猜到张放想跟自己说什么了,不过就是自己怎么又不听话之类的罢了,这些话张绍耳朵都听出膙子来了,根本就不在乎张放的那些唠叨。

“爹,你找我?”

张绍进了屋子,见到张放正坐在主位上,拱手道。

时隔数月,再次见到自己这个小儿子,虽然张放窝着一肚子气,但一时竟也有些恍惚。

“嗯。”张放叹了口气,开口问道,“你可知我叫你来是为了何事?”

闻言,张绍没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是你叫我来的,你现在还反过来问我?

但尽管如此,他面上仍不动声色,“我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