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江*谣 > 第2章 第二章 户籍玄机

江*谣 第2章 第二章 户籍玄机

作者:冬天的菊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0:02 来源:文学城

离开苏州城后,方自在和林语嫣一路向北,来到了杭州府。

杭州府是江南富庶之地,商贾云集,市井繁华。但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黑暗。

这日,两人走在街上,忽然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方自在好奇心起,挤进人群一看,只见地上跪着一对母子。

那母亲约莫四十来岁,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她怀里抱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正声泪俱下地向路人哭诉。

"各位好心人,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儿子吧!"母亲哭道,"我儿子今年该上学堂了,可是学堂说,没有本地户籍的孩子,不能入学!我们一家从乡下来到杭州府谋生,已经住了十年了,可还是拿不到本地户籍..."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这规矩是朝廷定的,有什么办法?"

"听说要拿到本地户籍,必须在本地买房,还要连续缴纳五年的人头税。"

"人头税?那可不是小数目啊!普通百姓哪里交得起?"

"没办法,朝廷就是这么规定的。没有本地户籍,不但孩子不能上学堂,连看病都要多花钱,做生意也处处受限制。"

方自在听着这些议论,心中又是一阵愤慨。他走上前去,问那母亲:"大嫂,这人头税到底是怎么回事?"

母亲抹着眼泪说:"这人头税,原本是朝廷为了修路架桥、赈济灾民而征收的。每人每年交一两银子。可这些年,人头税越涨越高,现在已经涨到了每人每年五两银子!我们一家三口,一年就要交十五两。我丈夫在码头做苦力,一个月才挣三两银子,根本交不起啊!"

"那你们为什么不回乡下去?"有人问道。

母亲苦笑:"乡下更穷,连饭都吃不饱。我们来杭州府,好歹还能挣口饭吃。可现在,朝廷规定,没有本地户籍的人,孩子不能上学堂。我儿子今年七岁了,再不读书,这辈子就毁了..."

围观的人都叹息不已,但谁也没有办法。

方自在心中不忍,从怀里掏出几两银子,递给那母亲:"大嫂,这点银子你先拿去应急。至于你儿子上学堂的事,我来想办法。"

母亲连忙叩头道谢,方自在扶起她,问道:"这附近最大的学堂在哪里?"

有人指了指不远处:"就在前面那条街,名叫'育才学堂',是杭州府最好的学堂。"

方自在点了点头,拉着林语嫣就往那边走去。

林语嫣有些无奈:"你又要管闲事?"

方自在笑道:"姑娘,你不是说过,公道要靠自己争取吗?既然碰上了,我就不能坐视不理。"

林语嫣叹了口气,也不再多说什么。

育才学堂是一座气派的大院,门口挂着一块金字匾额,上面写着"有教无类"四个大字。

方自在看着这匾额,冷笑一声:"有教无类?我倒要看看,这学堂是不是真的有教无类!"

两人走进学堂,只见院子里有几十个孩子正在读书。一个穿着长袍的老夫子在前面讲课。

方自在找到了学堂的堂主,一个名叫李文渊的老者。李文渊年约六十,满头白发,看上去倒像是个饱学之士。

"李堂主,在下有一事相询。"方自在拱手道,"为何贵学堂不收没有本地户籍的孩子?"

李文渊叹了口气:"这不是老夫的本意,而是朝廷的规定。朝廷规定,所有学堂都必须优先招收有本地户籍的学生。没有本地户籍的孩子,要想入学,必须多交三倍的学费,而且还要提供父母连续五年缴纳人头税的证明。"

"三倍的学费?五年的人头税证明?"方自在愤怒道,"这不是摆明了不让穷人家的孩子读书吗?"

李文渊苦笑:"小兄弟,你有所不知。这人头税,名义上是为了修路架桥、赈济灾民,实际上大部分都进了官府的口袋。而且,这人头税年年涨,现在已经成了百姓最沉重的负担。很多人为了交人头税,连饭都吃不饱。"

"那为什么还要交?"方自在不解。

"不交能行吗?"李文渊摇头道,"不交人头税,就拿不到户籍凭证。没有户籍凭证,孩子不能上学堂,看病要多花钱,做生意要多交税,甚至连租房子都困难。朝廷就是用这个办法,把百姓牢牢地控制住。"

林语嫣在一旁听着,忽然开口问道:"那这人头税收上来的银子,都用到哪里去了?"

李文渊苦笑:"这个老夫也不清楚。据说是用来修官道、建衙门、养官兵。但老夫这些年在杭州府生活,也没见修了几条像样的官道,倒是看见府衙越建越豪华,官老爷们一个个吃得肥头大耳。"

方自在听得咬牙切齿:"这朝廷简直就是在抢劫!"

"嘘!"李文渊连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兄弟,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是被人听到了,你是要掉脑袋的!"

方自在冷笑一声,也不再多说。他拱手道:"多谢李堂主告知。告辞。"

走出学堂,林语嫣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方自在沉吟片刻,说道:"我要去府衙看看,这人头税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疯了?"林语嫣惊道,"府衙戒备森严,你一个江湖散人,怎么可能进得去?"

方自在嘿嘿一笑:"姑娘,你忘了我的老本行了?我从小在市井长大,最擅长的就是混进各种地方。"

林语嫣无奈地摇了摇头:"你这人,真是不知死活。"

"姑娘要是担心我,不如陪我一起去?"方自在笑道。

林语嫣瞪了他一眼:"谁担心你了?"

但说归说,当晚林语嫣还是跟着方自在一起,潜入了杭州府的府衙。

府衙比钱万贯的宅子更难潜入。四周都有官兵巡逻,而且守卫森严。

好在林语嫣的轻功极好,带着方自在翻墙而入,避开了巡逻的官兵。两人悄悄来到了府衙的账房。

账房的门上着锁。林语嫣从怀里掏出一根细细的钢丝,三两下就把锁捅开了。

方自在看得眼睛都直了:"姑娘,你这手艺不错啊!以前是干什么的?"

林语嫣冷冷地说:"少废话,快进去。"

两人闪身进入账房。这里堆满了账本,比钱万贯的账房还要多。

方自在随手翻开一本账本,借着月光看了起来。

"杭州府人头税收入:本月共收银两万三千两。"

"支出明细:府尊大人俸禄三千两,各位大人俸禄共计五千两,官兵军饷三千两,修缮府衙二千两..."

方自在越看越心惊。这账本上记载的,人头税收入虽然很多,但支出更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用在了官员的俸禄和府衙的修缮上,真正用在修路架桥、赈济灾民的,不到一成!

"这些狗官!"方自在愤怒地说,"收了百姓的血汗钱,却都拿去享受了!"

林语嫣也在翻看账本,忽然发现了一本特殊的账本。那账本的封面上写着"秘账"二字。

她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了。

"方自在,你过来看这个。"林语嫣低声道。

方自在凑过去一看,只见那账本上记载着:

"人头税实际收入:每月五万两。"

"上报朝廷收入:每月两万三千两。"

"贪污金额:每月两万七千两。"

"分配:府尊大人一万两,各位大人共计一万两,官兵将领五千两,其余二千两用于打点上面..."

方自在倒吸一口凉气:"这些狗官,不但收了百姓的血汗钱,还要从中贪污大半!这简直就是罪大恶极!"

正说着,忽然外面传来脚步声。

"不好,有人来了!"林语嫣脸色一变。

两人连忙躲到柜子后面。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中年官员,身穿四品官服,应该是府衙的高官。他身后跟着一个小厮。

"把这个月的秘账收好。"那官员吩咐道,"这东西要是被人发现了,我们都得掉脑袋。"

"大人放心,小的一定小心保管。"小厮谄媚地说。

那官员又说:"最近朝廷派了个御史下来巡查,你让下面的人都小心点,别露出破绽。"

"是,大人。"

那官员交代完,正要离开,忽然鼻子动了动:"这屋里怎么有股香味?"

小厮也闻了闻:"好像是女子的脂粉香..."

那官员脸色一变:"不好,有人潜入了府衙!来人,抓刺客!"

话音刚落,外面立刻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方自在和林语嫣对视一眼,知道不能再藏了。两人从柜子后面冲了出来。

林语嫣一掌击向那官员,那官员连躲都没来得及躲,就被震飞了出去,撞在墙上晕了过去。那小厮更是吓得瘫坐在地上。

方自在抓起那本秘账,拉着林语嫣就往外冲。

但这时,外面已经涌进来十几个官兵,将两人团团围住。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府衙!"为首的一个将军喝道。

方自在嘿嘿一笑:"在下方自在,只是来借点东西。"

说完,他把那本秘账高高举起:"各位将军,你们看看这本账本,就知道你们的上司是什么货色了!"

那将军愣了一下,伸手要去抢。但林语嫣身形一闪,已经掠到了他身前,一掌将他击退。

"走!"林语嫣拉着方自在,两人冲出了账房。

官兵们紧追不舍。方自在和林语嫣在府衙里左冲右突,好不容易才冲到了院墙边。

就在两人准备翻墙而出时,忽然从墙外飞过来一根绳索,正好落在两人面前。

方自在来不及多想,抓住绳索,和林语嫣一起顺着绳索滑了下去。

等他们落地时,才发现墙外站着一个人。那人身穿夜行衣,蒙着面,看不清面目。

"又是你?"林语嫣惊道。

那人点了点头,沙哑的声音说:"你们这次闯的祸更大了。府尊已经下令全城搜捕你们,你们必须立刻离开杭州府。"

"等等!"方自在叫道,"你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帮我们?"

那人沉默片刻,说道:"我和你们一样,看不惯这世道的黑暗。这本秘账,我会想办法公布出去。你们先走吧。"

说完,那人伸手要去接方自在手中的秘账。

方自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秘账递了过去。

那人接过秘账,身形一闪,消失在了黑暗中。

第二天,杭州府的大街小巷又贴满了告示。告示上详细列出了府衙官员贪污人头税的罪行。

百姓们看到告示,纷纷群起而攻之。有人冲进府衙,把那些贪官都拖了出来,当街游行示众。

朝廷迫于民意,派了钦差大臣下来彻查此事。那些贪官最终都被革职查办,有的甚至被砍了脑袋。

而人头税的政策也因此有所调整。朝廷规定,人头税不得随意上涨,而且必须公开账目,接受百姓监督。

但方自在和林语嫣已经离开了杭州府。他们行走在江南的道路上,心中都有些沉重。

"你说,这样的事情还会有多少?"方自在叹息道。

林语嫣淡淡地说:"这世道就是这样。有人的地方,就有黑暗。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

方自在点了点头,忽然问道:"姑娘,你说那个帮我们的人,到底是谁?"

林语嫣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他应该是朝廷的人。"

"朝廷的人?"方自在一愣,"朝廷的人为什么要帮我们?"

林语嫣说:"朝廷也不是铁板一块。有贪官,自然也有清官。也许那个人,就是朝廷派下来暗查的御史。"

方自在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过,不管他是谁,我们都欠他一个人情。"

两人继续前行,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一个小镇上。

这小镇名叫"青石镇",是江南道上的一个普通小镇。镇上有个酒馆,名叫"客来安"。

方自在和林语嫣走进酒馆,找了个角落坐下。方自在要了一壶酒,两盘小菜,正准备吃喝,忽然听到隔壁桌传来一阵议论声。

"听说了吗?镇上的王木匠,为了让儿子上学堂,已经连续缴了五年人头税了。"

"五年人头税?那得多少银子?"

"每年五两,五年就是二十五两!王木匠一年才挣三十两,这五年为了交人头税,全家连肉都没吃过一次!"

"可怜啊!不过,总算是熬过来了。现在他儿子终于可以上学堂了。"

"上学堂?哪有那么容易!我听说,现在学堂又出了新规矩,说是要考试才能入学。像王木匠儿子这种在乡下待了几年的孩子,根本考不上!"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方自在听着这些议论,心中又是一阵愤慨。他正要起身去问个明白,忽然感觉到有人在盯着他。

他转过头,只见酒馆的角落里坐着一个女子。那女子年约十**岁,生得娇俏可爱,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正笑盈盈地看着他。

方自在愣了一下,冲那女子笑了笑。那女子也笑了笑,站起身来,走到方自在的桌前。

"这位大哥,我可以坐这里吗?"女子甜甜地说。

方自在看了看林语嫣,见她面无表情,便点了点头:"请坐。"

那女子坐下,自我介绍道:"我叫苏婉儿,是这镇上的人。看你们是外地来的,我能帮上什么忙吗?"

方自在笑道:"我们只是路过,没什么需要帮忙的。"

苏婉儿眨了眨眼睛:"真的吗?我刚才听你们在议论人头税的事情,你们是不是对这件事很感兴趣?"

方自在心中一动:"姑娘知道些什么?"

苏婉儿神秘地说:"我知道的可多了。不过,这里人多口杂,不方便说。要不,你们跟我来?"

林语嫣警惕地看着她:"你想干什么?"

苏婉儿笑道:"姐姐别担心,我没有恶意。我只是想告诉你们一些关于人头税的秘密。如果你们真的想帮助那些被压迫的百姓,就跟我来吧。"

方自在和林语嫣对视一眼,最终还是决定跟着苏婉儿走。

苏婉儿带着两人来到了镇外的一座小院。小院很简陋,但收拾得很整洁。

"坐吧。"苏婉儿招呼两人坐下,自己去烧了壶茶。

等茶烧好了,苏婉儿给两人倒了茶,这才开口说道:"你们想知道人头税的秘密吗?"

方自在点了点头:"愿闻其详。"

苏婉儿叹了口气:"这人头税,其实根本不是朝廷征收的。"

"什么?"方自在和林语嫣都吃了一惊。

苏婉儿说:"朝廷确实有征收赋税的规定,但那叫'丁税',每人每年只需交一两银子。而现在百姓们交的'人头税',其实是地方官府私自加征的。"

"私自加征?"方自在愤怒道,"这不是违法吗?"

苏婉儿苦笑:"违法又怎么样?朝廷远在京城,根本管不到地方上的事。而且,地方官府每年都会给朝廷上缴一笔银子,只要这笔银子交足了,朝廷就不会多问。至于地方官府从百姓那里收了多少银子,朝廷根本不知道。"

林语嫣沉吟道:"所以,地方官府就利用这个漏洞,不断加征赋税,从中贪污?"

"正是如此。"苏婉儿点头道,"而且,这些年地方官府为了多收银子,还想出了各种名目。什么户籍费、入学费、医疗费,名目繁多。百姓们为了拿到户籍凭证,为了让孩子上学堂,为了能看得起病,只能乖乖地交钱。"

方自在握紧了拳头:"这些狗官,简直丧尽天良!"

苏婉儿说:"更可恶的是,这些官府还规定,人头税必须连续缴纳五年,才能拿到户籍凭证。如果中间有一年没交,就要重新开始计算。很多百姓为了不让前面的银子白交,只能咬牙坚持。可是,往往到了第四年、第五年,官府又会出各种幺蛾子,让你拿不到户籍凭证。"

"什么幺蛾子?"林语嫣问道。

苏婉儿说:"比如说,突然要求提供各种证明,什么出生证明、家庭证明、邻里证明,证明一大堆。普通百姓哪里搞得到这些东西?就算搞到了,官府又会说你的证明不合格,让你重新办理。这一来二去,时间就拖过去了,你又要重新开始缴纳五年的人头税。"

方自在听得咬牙切齿:"这简直就是无休止的盘剥!"

苏婉儿点头道:"是啊。所以,很多百姓为了拿到户籍凭证,倾家荡产,甚至债台高筑。可最终,还是拿不到户籍凭证。"

林语嫣问道:"那你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些?"

苏婉儿看着两人,认真地说:"因为我看得出来,你们不是普通人。你们有能力,也有心去改变这个世道。我希望你们能帮帮那些被压迫的百姓。"

方自在沉吟片刻,问道:"姑娘,你知道这镇上负责征收人头税的官员住在哪里吗?"

苏婉儿愣了一下:"你想干什么?"

方自在笑道:"我想去拜访拜访他。"

苏婉儿摇头道:"我劝你还是别去了。那官员名叫赵钱,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他手下有十几个打手,各个都是练家子。你们去了,只会白白送死。"

方自在不以为意:"姑娘放心,我们不会硬拼的。我只是想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证据,揭露他的罪行。"

苏婉儿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告诉了方自在赵钱的住处。

当晚,方自在和林语嫣又一次潜入了官员的宅子。

这次他们轻车熟路,很快就找到了赵钱的账房。账房里同样堆满了账本,记载着这些年征收人头税的情况。

方自在翻看着账本,越看越心惊。这些年,赵钱以各种名目征收的赋税,远远超过了朝廷规定的丁税。而且,他收上来的银子,大部分都被他私吞了,真正上缴给朝廷的,不到三成。

"这个赵钱,简直就是个蛀虫!"方自在愤怒地说。

林语嫣也在翻看账本,忽然发现了一本特殊的账本。那账本上记载着一件更加令人发指的事情。

"方自在,你看这个。"林语嫣低声道。

方自在凑过去一看,只见账本上记载着:

"户籍审核费:每份一百两。"

"加急费:每份两百两。"

"关系费:每份三百两。"

"注:以上费用,全部归赵钱私人所有。"

方自在倒吸一口凉气:"这个赵钱,不但征收高额的人头税,还要从百姓那里勒索额外的费用!这简直就是罪大恶极!"

正说着,忽然外面传来脚步声。

方自在和林语嫣对视一眼,连忙躲到柜子后面。

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正是赵钱。他身后跟着一个师爷模样的人。

"大人,最近朝廷查得很严,我们是不是该收敛一点?"师爷小心翼翼地说。

赵钱冷笑一声:"收敛?我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年官,不就是为了多捞点银子?现在正是好时机,怎么能收敛?"

"可是,大人,前几天杭州府和苏州城都出了事,那些贪官都被抓了。我怕..."师爷担忧地说。

"怕什么?"赵钱不屑地说,"那些蠢货,是因为留下了把柄。我可不一样,我做事向来小心谨慎,从不留下证据。"

师爷犹豫道:"可是,大人,这些账本..."

"这些账本?"赵钱笑道,"这些账本我每个月都会烧掉一批,只留下最近的。就算有人查到这里,也查不出什么名堂。"

方自在听到这里,心中暗暗叫苦。原来这赵钱比那钱万贯和杭州府的官员都狡猾,定期销毁证据,真是狡兔三窟!

赵钱又说:"对了,明天那个王木匠要来办户籍凭证。你记得多刁难他几次,让他多交些银子。"

"是,大人。"师爷谄媚地说,"那王木匠已经连续交了五年人头税了,现在身上肯定还有些积蓄。我一定让他把钱都掏出来。"

赵钱得意地笑了:"好!这些愚蠢的百姓,就是我们的摇钱树。只要吊着他们的胃口,让他们看到希望,他们就会乖乖地掏钱。"

方自在听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冲出去一拳打在赵钱的脸上。但林语嫣紧紧拉着他,不让他轻举妄动。

赵钱交代完事情,带着师爷离开了账房。

等他们走远了,方自在和林语嫣才从柜子后面出来。

"这些账本,我们必须拿走。"方自在说,"虽然赵钱会定期销毁,但至少现在还有证据。"

林语嫣点了点头。两人拿了几本关键的账本,正准备离开,忽然方自在停住了脚步。

"怎么了?"林语嫣问道。

方自在沉吟片刻,说道:"我在想,就算我们把这些账本公布出去,赵钱被抓了,又能怎么样?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贪官上任,继续压榨百姓。我们这样做,治标不治本。"

林语嫣看着他:"那你想怎么办?"

方自在眼中闪过一丝狠意:"我要让赵钱吐出他这些年贪污的银子,还给百姓!"

"你想抢劫?"林语嫣皱眉道。

"不是抢劫,是讨回公道。"方自在纠正道,"那些银子本来就是百姓的血汗钱,我只是把它们还给原主。"

林语嫣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我陪你。"

两人在账房里又找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赵钱藏银子的地方。那是一个密室,里面堆满了银票和金银财宝。

"这得有多少两?"方自在看得目瞪口呆。

林语嫣粗略估算了一下:"至少有十万两。"

"十万两!"方自在倒吸一口凉气,"赵钱这些年,到底压榨了多少百姓?"

两人没有多想,把密室里的银票和财宝都装进了包袱里。这些东西太多,两人装了好几个包袱,才把所有东西都拿走。

就在两人准备离开时,忽然外面响起了警铃声。

"不好,被发现了!"林语嫣脸色一变。

话音刚落,账房外面已经涌进来十几个打手,各个手持刀剑,将两人团团围住。

赵钱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冷笑着说:"我就知道会有人来打我的主意。没想到,竟然是两个毛贼。"

方自在护着林语嫣,冷笑道:"赵大人,这些银子本来就是百姓的血汗钱,我们只是拿回原主。"

"拿回原主?"赵钱大笑,"这些银子是我辛辛苦苦挣来的,凭什么给你们?你们两个,今天谁也别想活着离开这里!"

他一挥手,那些打手立刻挥舞着刀剑冲了上来。

林语嫣娇喝一声,身形一闪,已经掠到了几个打手身前。她双掌齐出,那几个打手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震飞了出去。

方自在也不敢怠慢,从怀里掏出匕首,在人群中左闪右躲。

但这次的打手比之前遇到的都要厉害,两人渐渐落入了下风。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从窗外飞进来几颗石子,击中了几个打手的穴道。那些打手立刻软倒在地。

方自在和林语嫣趁机冲出了账房。

他们刚刚翻过院墙,就看见那个熟悉的黑衣人站在墙外。

"又是你!"方自在惊道。

黑衣人点了点头,沙哑的声音说:"你们这次做得太过了。抢走了赵钱的银子,他不会善罢甘休的。"

方自在不以为意:"我本来就没打算善罢甘休。这些银子,我要还给那些被压迫的百姓。"

黑衣人沉默片刻,说道:"你的想法很好,但实施起来很难。赵钱必定会派人追杀你们,你们要小心。"

说完,黑衣人身形一闪,消失在了黑暗中。

第二天,方自在和林语嫣回到了青石镇。他们找到了苏婉儿,把抢来的银子交给了她。

"这些银子,你帮我们分给那些被压迫的百姓。"方自在说,"每家每户,按照他们这些年交的人头税,把银子还给他们。"

苏婉儿看着满满几大包袱的银子,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么多银子..."苏婉儿喃喃道。

"这些银子本来就是百姓的。"方自在说,"我们只是拿回原主。"

苏婉儿感动得热泪盈眶:"你们真是大好人!我一定会把这些银子分发下去的!"

林语嫣叮嘱道:"分发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被赵钱的人发现。"

苏婉儿点了点头:"我知道。"

方自在和林语嫣离开了青石镇,继续他们的江湖之路。

走在路上,林语嫣忽然问道:"你真的相信那个苏婉儿会把银子分给百姓吗?"

方自在笑道:"不管她会不会,我们都尽力了。这世道本就是混沌一片,我们能做的,就是凭自己的良心行事。"

林语嫣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这人,虽然看起来玩世不恭,但心地倒是不坏。"

方自在嘿嘿一笑:"姑娘这是在夸我?"

林语嫣转过头去,淡淡地说:"随你怎么想。"

两人继续前行,却不知道,在青石镇上,已经掀起了一场风波。

苏婉儿按照方自在的吩咐,把银子分发给了那些被压迫的百姓。王木匠拿回了自己这五年交的人头税,激动得老泪纵横。其他百姓也都拿回了自己的血汗钱,对那个劫富济贫的侠客感恩戴德。

但赵钱怎么可能善罢甘休?他派出了大批人马,在江南各地搜寻方自在和林语嫣的下落。

而那个神秘的黑衣人,也在暗中关注着这一切的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