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将军不好追 > 第3章 第 3 章

将军不好追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芝士蛋花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2 14:39:27 来源:文学城

湿透的单衣裹在身上,魏祈疲惫的斜靠在床头,半阖着眼,怀里的手炉早就凉了,实在不想麻烦别人,魏祈轻咳了两声,放下手炉,屋内烛光忽暗忽明,屋外剑影灼灼。

小厮再一次抱着手炉,从廊前穿过,郑逸睨了一眼,轻咳一声,笑着问道:“你们家先生这么怕冷的吗?”

小厮朝着郑逸矮了矮身,说道:“周先生有旧疾,畏风怕凉。”小厮看着郑逸刚略带嘲笑的眼神实属不爽,顿了顿补充到:“我家先生人很好的,那一身的伤痛不是谁都能扛到现在的。”

郑逸的本意也只是好奇罢了,听他这样一说,随即正色道:“是在下唐突了。”

随即躬身施礼。

直到次日清晨,魏祁才堪堪侧卧在床榻上睡着,里衣早就被冷汗浸透了紧贴在身上,脸色病弱苍白。

学堂的孩子们一早就来了,一个个乖巧的坐在座位上等待着他们的先生,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正带领着他们朗读。

面对他们周先生的迟到早已习以为常。

小厮打了盆热水,推开轻阖的木门。

屋内的魏祁还在昏昏欲睡,小厮不忍打扰,湿了条热毛巾,想拭去那额头上的汗,手刚伸过去还没来的及触碰,便被一把抓住。

即使神志不清,即使浑浑噩噩,曾身为大将的警觉,早已刻在骨子里。

神智还没有完全恢复,那双眼睛里透着一丝迷茫,但随即便清亮了过来,轻咳两声,抓起外衣系好,束好发冠,便准备起身前往学堂。

小厮看着那道清瘦但笔挺的身影,悄不可闻地轻叹了口气。

学堂的孩子们看到先生来,起身迎礼,魏祁挑了两个孩子抽查,两个孩子背诵的相当流利,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今日,我们学习刀法。”说着领着孩子们走到院子里。

院子不大,孩子们分列两队,年长一些的孩子手执兵器,年幼的孩子们则手拿木刀。

“你们的刀剑,只能对敌人,永远不可对妇幼,对同胞,更不可打闹,听到了吗!”声音不大,但透露着威严。

那人执刀而立,脱去了往日的宽衣长袖,一身玄色短袍,长发高高隆起,配以同样玄色的发冠,背影修长而挺拔。

郑逸抱剑饶有兴趣的站在树下,盯着眼前的身影,实在很难将眼前人和昨日抱着手炉的文弱书生联系在一起。

但很快就皱起了眉,这人他竟然右手红巾缠腕。

曾大周朝将帅魏祁,每当上战杀敌之前都会用红巾缠紧右腕,这一习惯惹得将士们、习武之人个个效仿图个旗开得胜之寓意,再后来民间的书生赶考之前也会缠一条红巾,一度成为大周朝的习俗,人人都想红巾缠腕讨个好彩头。

但只有郑逸知道,他是因为右手有疾,只不过那人不说罢了。

再后来,刑门问斩后,严厉禁止民间再红巾缠腕,没想到,竟然在这个偏远村落,依旧有人知而不改。

那人刀法娴熟,显然曾刻意练习过而且看得出练的是魏家刀法,只不过脚步虚浮,中气不足,原本复杂的一套刀法被他省略了很多华而不实的步骤,只保留了最基本也是最狠绝致命的动作,并贯穿一气。

有那么一瞬间刀光刺眼,但定睛一看并无异样,不过是一个舞弄拳棒,体力不支练不下来一套刀法的教书先生。

汗顺着额头流下,淌湿了领口,那人气息不稳,有意无意的搓揉着右手手腕。

让孩子们扎好马步,一招一式的纠正动作。

此时远方浓烟四起,躲在树下的郑逸最先发现,不远处的山头上显然是有人刻意焚烧,浓烟冲上云霄。

魏祁显然也看到了,剑眉紧蹙,让孩子们站成两队,有序快速的向学堂的侧门跑去。

学堂侧门进去是平安村的祠堂,供奉着烈祖烈先,祠堂的案桌下是一个能容纳一人的暗道,年长的孩子带着年纪小的孩子依次从暗道进入,随后是家丁。

魏祁始终站在最后。

“快点。”魏祁看着郑逸催促道。

“怎么了?”郑逸不太能明白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隐约间他知道,所有人都在逃避着什么,那浓烟应该就是信号。

魏祁显然不想和他过多废话,把他推搡进暗道。

那双抓着他的手干瘦又冰凉。

郑逸一个侧身,让魏祁走在了自己前面,他走在队伍最后,并拧身把暗道的门管好。

眼前一片漆黑,只能听到悉悉索索的脚步声,暗道内极其狭窄,只能容纳一人,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奔走。

路越发的高低不平,泥泞难走,前面的人走的踉踉跄跄,好在每次快要绊倒的时候,身后郑逸有意无意的都会扶一把。

大约一个时辰左右,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地势较开阔的地方,有人用明火点亮了中间的火把台。

郑逸这才看清,不止是他们这些人,几乎全村的人都汇聚在了一起,也就是每家每户都有暗道,所有的暗道最终都汇聚在这里,所有人都面色沉重,孩子们四散开来寻找自己的父母,一家人抱坐在一起。

村长是一个近七旬的老者,手执龙纹拐杖立在中央。

魏祁则站在最外侧,一圈又一圈的狠狠地勒紧手腕上的红巾。

“周先生你知不知道,现在禁止再缠红巾。”郑逸低声说道。

红巾始终都代表了一个人。

魏祁动作顿了顿,系紧红巾后又扯了半截黑布,遮盖住。

村长念念有词,时而抬头,时而垂首,不停地摇晃着手里地竹筒,啪地一声,一块竹签掉落,近乎同时,所有人地目光都聚集在靠坐在墙角地一家三口身上。

那家男人张大了嘴,目瞪口呆,半晌起身,挑了一把趁手的锄头,在所有人地目视下,反身朝出口走去。

不大的娃娃躺卧在母亲怀里,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阿牛!”女人大声喊道,瞬间声泪俱下,紧接着披头散发,匍匐到魏祁的脚边;“周先生,周先生,求求您救救我家阿牛吧,孩子还没满岁,他不能失去父亲啊。”

那个叫阿牛的男人听闻立刻回身,拽起跪匐在地上的妻子;“你这是做什么,规矩如此,命中注定罢了。”

就在俩人还在拉扯的时候,一道声音在他们头顶响起:“我去吧,你们都好生呆着。”

一瞬间,所有人都呆立在原地,然后无一不跪匐谢恩。

这是他们的恩人。

平安村在大周朝边界紧临南疴国,疴人生性野蛮,邪灵附体,拥有不死真身,且力大无穷,一度让周朝节节败退。

疴人崇尚巫术,每年都要以活人祭拜蛇神,近些年周围的村落死的死逃的逃,也就只剩下平安村一个村落,每当祭祀时节疴人就会前来抓走村民。

无论是村口的放哨还是每家每户的暗道都是用来防止疴人来袭用的。

开始的时候村民全部聚集在暗道里,等待疴人离开,但很快就发现,疴人只要没有抓到祭祀的活人就不会离开,终日徘徊在村子里,长久下去一村人就要集体活活饿死。

自那时起,平安村就有了一个传统,每家每户各有一个数字编号,将数字刻在竹块上,再将其掷于桶中,由村长摇签,选中的那家派一个人代替全村献祭给疴人祭祀,以保护平安村其他村民。

这个规矩传承了几代人,直到魏祁的出现。

那是他第一次来到平安村,同村民一同躲在暗道里,当听到这个近乎悲壮又无奈的选举献祭时,他主动站了出来,那时的他已经不想活了,只希望自己临死前能做个有意义的事。至少不会再有人因他而死。

在他走出暗道,刺眼的阳光让他眼前发黑,还来不急看清,就被一个陶罐套住了脑袋,肩膀被狠狠钳住,拖拽着他走了一天一夜,他也分不清自己身处何处,直到他听到了一个女人的声音。

女人唱经般的念着什么,他被迫跪在地上,有人在陶罐的缝隙中塞入了一条小蛇,然后快速的将罐口封好,只留给了他一个喘气的空隙。

他知道祭祀开始了,未来这条小蛇会从他七窍而入,逐步吸干他的血液,啃食他的耐脏,以人的躯壳作为哺育小蛇的襁褓,以人的血肉作为饲料,直到有一天,当小蛇长得足够大,体内的空间已经无法再满足时,它就会破皮而出。

蛇嘶嘶的声音在陶罐里被放大,吵得他有点头疼,这副被强制抢救过来的破烂身子,根本坚持不住这一天一夜的折腾。

此时的他躺在地上昏昏欲睡

但紧接着他被如雷般的鼓声震醒,头上的陶罐被敲碎,小蛇逃离般的迅速游走。

他头脑昏沉,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高的祭台上,四周由多个火把照亮,一个女人蹲在他面前,如铜铃般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

这个女人从头到脚纹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女人用腰间的匕首划破了他的手腕,血顺着指尖滴落。

那条小蛇闻到气味,逃离得更远了。

女人见状起身,又是对着天一通念咒,其他人匍匐在她脚下,他被从祭台上重重扔下,他的血被视为不详,那条小蛇无法在他体内生存。

祭祀被迫终止。

又是一天一夜,他被赶出南疴的领地,又扔回了平安村。

他朝学堂走去,每一步都踉踉跄跄。

他的死而复生,让所有人都大为震惊,长久以来,还没有人能活着回来

魏祁自己也说不清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大概就是自己的血液与常人不同,可能是由于天生,但更可能是由于自己吃的某种药物。

自那以后,浓烟再未燃起,这一晃便是三年。

魏祁右手握刀,又扯了一块布条,把刀柄和右手紧捆在一起。

郑逸目光移向魏祁捆得像粽子般的右手皱了皱眉,他不知为何,心口突突的跳,不安的情绪萦绕在心头。

随后魏祁在众人的目视下折身返回暗道。

郑逸看似漫不经心的斜靠在墙根下坐着,但实际上视线一刻也没离开,直到他看着魏祁的身影消失在暗道入口,他才起身跟在魏祁身后。

暗道里伸手不见五指,高低不平,魏祁的步速并不快,左手扶墙,每一步踏稳了才迈出下一步。

郑逸匿了脚步声,跟在他身后。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们已经离出口越来越近,隐约有光亮透了进来。

“回去!”魏祁突然转过身,低声喝道。

郑逸暗吃一惊,身形隐藏在阴影里,屏息不动,心下百转,他试探过,这个书生没有内力,按常理他应该是感知不到自己的,那他这句话是冲谁说的?另有他人还是在有意试探。

但很快郑逸发现,魏祁的目光游移并不在自己身上。

“赶紧回去!”魏祁语气有点不耐烦。

郑逸不动,魏祁也不动,俩人就这么僵持了半炷香。

“郑逸!”魏祁又一次低声喝道。

郑逸听到了点名,这才从阴影里走了出来,站在魏祁面前:“周先生,习武之人遇到危险没有后退的道理,我和你一同前往。”

魏祁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郑逸:“回去,这儿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郑逸笑了笑,漫不经心的左顾右盼了下,然后转动手腕,活动了下筋骨;“周先生,你说我在这儿把你敲晕,迈过你,走出去的几率有多大?”

郑逸的目光清亮有神,薄唇微抿,似笑非笑。

俩人挤在狭窄的暗道里,魏祁坚持,郑逸也不退让。

又过了半晌,魏祁错开视线:“出去照我说的做,动作轻点,别出声响。”

此时所处的暗道早已不是来时书堂的那条暗道,这条暗道的出口则是村口的一颗大榕树的树洞内。

魏祁从树洞里攀爬出来,郑逸紧随其后。

村子里一片死寂,只有沙沙的脚步声,俩人躲在榕树后探身窥视。

密密麻麻的疴人在村子里四处游荡,这些人都很明显的左肩膀高右肩膀低,神情呆滞,瞳仁如同蒙了一层雾一般混着血丝泛着雾白。所有人的衣着并不相似,但大多都是周朝的服饰,衣着破破烂烂像是从来没有换洗过,散发着霉臭味。

郑逸突然感觉到,身后人握住了他的肩膀,温凉的体温隔着布料透进来,手指修长有力,他刚转过头就看到一个疴人离他们不足一尺,徘徊在他们身侧的灌木丛上,此人肚子上有个一尺多长的口子,破碎布料上的血迹早就干枯了,肠子顺着破开的口子流了出来缠绕在一棵灌木丛的枝叶上。

那肠子干干净净,一点多余的血渍都没有。

正打算在多瞧一瞧时,肩膀上那只握着的手又紧了紧,郑逸转头对上了一双不耐烦的眼睛。

魏祁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离开这。

村口往东不到一百米,有一个陡坡,登上陡坡就可以俯瞰整个村落,陡坡上有一个小木屋,木屋里有人全天值守,只要有疴人来袭,就会立即燃放浓烟。

这个陡坡,坡度虽然陡峭,对于魏祁来说,攀爬上去不是问题,但不发出声响却不太容易。

他想让他带他上去,魏祁看向郑逸,眼神中含着威胁。

郑逸有点无语,没想到会有这么无理的要求,态度还极其恶劣,于是故意装作没有理解的样子,朝他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凑到魏祁耳畔:“周先生你好生呆着,我上去看看。”

但显然他低估了疴人的听觉。

就在他话音刚落,周围的几个疴人便齐齐回头,雾白的眼珠转向他们。

来不及细想,郑逸立刻抓住魏祁,脚尖点地,冲向坡顶。

魏祁沉默的站在坡顶俯看着整个村落,村子里的疴人们漫无目的的四处徘徊,仿佛不知疲倦。

郑逸蹲下身,捡起半截枯树枝子,在地上写到:“要多久。”

魏祁盯着这几个字半晌,正心里正盘算着,只见突然间所有的疴人朝村中一个方向急速走去,沙沙的脚步声此起彼伏。

村中还有活人!

魏祁没有内功,耳力远不及郑逸,于是急忙拽了拽郑逸的袖口,神色严肃。

“有婴儿的哭声。”郑逸抓起魏祁的手写道。

郑逸指了指村子的西北一角,写道,有没有通往那里的暗道。

魏祁立刻会意,村子里的暗道错落相通,走暗道肯定会比走地上躲避疴人要快的多。

郑逸背着魏祁穿梭在暗道里,魏祁则趴在他的肩头给他指路,此刻也没什么可要矫情的,论脚力郑逸要比魏祁快的多。

原本魏祁捆绑在右手上的刀被郑逸拆了下来拎在手上;“下次拿不动就别拿,你一个书生逞强干什么。”

魏祁苍白修长的手搭在郑逸的肩头,腕骨高凸,毫无血色:“还有你改明能不能多吃点,多硌得慌。”

暗道里没有光亮,拐口又很多,稍有不慎走错了路再绕回来便要花费好大功夫。郑逸感知到魏祁的体力不支正昏昏欲睡,便有一搭没一搭的同他讲话。

魏祁隐约听到了哭声,他们离出口越来越近,他示意从背上下来,抵着鼻尖闷咳了两声。

这条暗道口被一个衣柜遮挡了,魏祁推开的手迟疑了一下。

孩子的哭声还在,说明人应该还没事。

衣柜被大力推开,血腥味扑面而来,一个女人**的半躺在地上,屋子里孩子啼哭声不止,脐带还没来得及剪断便被女人紧抱在怀里,羊水混着鲜血黏黏腻腻的顺着床沿流淌而下。

这女人是一个寡妇。

此刻这个女人目光呆滞,挥舞斧头近乎疯癫,离她最近的一个疴人被砍断了半个头颅,头皮相连着半个头盖骨当啷在脸侧,却没溅出一滴血。

这个疴人踉跄了一下,然后毫无知觉般的继续向女人走去,枯树枝般的手一把钳住女人的脚踝,大力的向门口拖拽。

破烂的门槛处半截横在外面的木杈直直地插入女人腹中,鲜血喷溅而出,女人仍死死地抱着怀中啼哭地婴儿,护住婴儿地头部,按在怀里。

疴人似乎是感受到了阻力,更加大力地拉扯,鲜血顺着女人地唇角蜿蜒而下。

魏祁冲了出来,一把扯断脐带,接过女人怀里的婴儿。

女人虚弱的转动眼珠,当看清是魏祁时,一直紧绷的神经才松懈下来,她张口想说着什么,却被翻涌上来的鲜血呛得直咳。

剑光一现。

郑逸斩断了疴人的头颅。

郑逸一瞬间有些呆滞。

头颅滚到墙角,原本雾白的眼球消失不见,只剩下一个空洞的眼眶。

剩下的躯体仍然拖着女人向前行走,丝毫未见迟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