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雨丝像扯不断的蚕丝,缠在扬州城青灰色的瓦当上。谢妙蹲在破庙剥落的朱漆门槛上,鼻尖萦绕着潮湿的青苔味。她怀里的《江湖防骗指南》被磨出毛边,母亲绣的平安符歪在腰间,针脚细密的"逢凶化吉"四字沾着半块桂花糖糕的碎屑——这是她今早从包子铺赊来的,此刻正被雨水泡得发软。
指腹碾过掌心第三十七道划痕时,庙外突然传来铜锣声。谢妙抬头,看见三棵歪脖子槐树下支着褪色的杏黄旗,"江湖卖艺杂耍团"七个大字被雨水冲得发糊。三个壮汉正在表演胸口碎大石,其中一人朝她挤眼睛,露出金牙:"小娘子,学盖世神功不?三两学成,刀枪不入!"
她摸了摸袖袋里仅剩的五两碎银,想起半月前偷跑出藏剑山庄时的雄心壮志。父母总说她"易骗体质",连账房先生都能哄得她帮着数银子。可江湖儿女谁不想仗剑天涯?她特意带了《防骗指南》,还在鞋底缝了迷药包——此刻却眼睁睁看着三两银子进了壮汉的腰包。
"又上当了..."谢妙蹲回门槛,用树枝在泥地里画圈圈。檐角铜铃突然叮咚作响,她抬头时,正看见青石板路上掠过道灰影——戴斗笠的小偷攥着个绣金荷包,身后追着位浅粉衣袂的姑娘。
"抓小偷!"谢妙跳起来,珍珠步摇歪得几乎坠地。她追出庙门时,雨丝突然变急,啪嗒啪嗒打在油纸伞上。巷口转弯处,小偷被什么东西绊得踉跄,谢妙趁机扑上去,却在看清"绊脚石"时猛地刹住脚。
那是个穿藏青劲装的"少年",墨发用同色缎带束起,腰间白玉剑穗在雨中泛着冷光。他倚着斑驳的砖墙,指尖转着两枚石子,桃花眼微挑,眼尾那颗红痣像滴入清水的朱砂,在苍白肤色上洇开淡淡血色。下颌线条锋利如出鞘剑刃,偏生唇色极淡,似覆着一层薄雪。
"看够了?"少年开口,声音像浸了冰的玉笛,清冽中带着三分不耐。谢妙这才发现小偷已被石子击中膝盖,正抱着腿哀嚎。她手忙脚乱地扯下腰间汗巾,将小偷双手捆成粽子。
"多谢少侠!"气喘吁吁的粉衣姑娘追上来,裙摆沾着泥点,却无损她的清灵。乌发松挽成坠马髻,碎玉簪斜斜插着,几缕发丝被雨水贴在颈侧,像春雪落在新抽的柳枝上。她掏出帕子要擦汗,却不小心蹭花了眼下的胭脂,反倒添了几分娇憨。
"不客气..."谢妙刚要开口,“少年”忽然抬袖挥了挥,两道劲风掠过她鬓角。她转头时,只见墙头上闪过半片衣角,显然是同伙接应。“少年”却已转身,靴底踩过积水,溅起细碎的水花:"江湖事,江湖了。"
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在雨幕中。谢妙望着空荡荡的巷口,指尖还残留着方才接过石子时的凉意。那石子边缘光滑,竟像是被常年把玩的旧物。
"姑娘?"粉衣姑娘轻唤,"还未请教芳名?"
"我叫谢妙。"她回过神,发现姑娘正盯着自己掌心的划痕,慌忙用袖口遮住,"方才那位...他好像不愿留名。"
"能以石子制敌,必是高手。"姑娘展颜一笑,梨涡浅现,"我叫林韵,若不嫌弃,不如去前面的醉仙居吃盏热茶?也算谢姑娘仗义相助。"
醉仙居的二楼临着运河,雨幕中能看见画舫缓缓掠过。谢妙捏着象牙筷子,盯着面前堆成小山的水晶虾仁饺,腹中馋虫直叫。自离家后,她不是啃冷馒头就是喝西北风,此刻闻着蟹黄汤包的香气,喉结不自觉滚动。
"多吃些。"林韵给她布菜,腕间银镯轻响,"看姑娘装束,像是离家游历?"
谢妙含糊点头,汤包差点噎着。她不敢说自己是藏剑山庄的千金,只谎称要去金陵寻亲戚。林韵托腮听着,忽然指着楼下街道:"瞧,那不是方才那位少侠?"
谢妙猛地转头,只见青石板路上,藏青身影正与卖糖画的老汉交谈。“少年”摘下斗笠,露出半张脸,雨水顺着发梢滴在剑穗上,竟比女儿家的姿态还要清隽。
"段大哥,这边!"林韵忽然挥手。谢妙这才发现楼梯口站着个玄色劲装的青年,腰间悬着柄缠藤纹的长刀,眼角眉梢俱是笑意:"小韵,你又乱跑,若不是我在街角看见你的步摇..."
话未说完,青年忽然顿住,目光落在谢妙身上:"这位是?"
"谢妙姑娘,方才帮我抓了小偷。"林韵介绍,"这位是段云启,我的...邻家兄长。"
段云启抱拳道谢,目光扫过谢妙腰间鼓起的《防骗指南》,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三人闲聊间,谢妙得知他们皆是孤儿,从小在苏州城长大,此次结伴闯荡江湖,正是要去霍云门参加比武大会。
"霍云门?"谢妙咽下桂花酿,"就是那个藏着'云霜剑'的门派?我曾听父亲说过,那剑是前朝铸剑大师的遗作,剑身能映出云纹..."
"姑娘对兵器也有研究?"段云启挑眉。
她慌忙摆手:"略知一二...听闻比武大会胜者可获此剑,二位也是为了它?"
林韵与段云启对视一眼,前者脸颊微红,后者笑意更深:"我们主要是去凑个热闹长个见识至于剑,江湖强者云,谁知道花落谁家?”
雨渐渐停了,运河上漂来零星荷花灯。谢妙摸着吃饱的肚子,忽然想起破庙里的行李。正要开口告辞,却见林韵从袖中掏出个锦囊,里面装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谢姑娘,方才见你盯着这玉佩出神,不如送你做个纪念?"
"这怎么好..."谢妙推辞,目光却离不开玉佩上雕刻的流云纹。那纹路竟与沉沙谷的独门标记"惊鸿照影"有七分相似。
"相逢即是缘。"林韵将玉佩塞进她掌心,"何况我们还要去霍云门,若谢姑娘不嫌弃,可与我们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谢妙也有这个想法于是便同意了,"我与你们同行。"
运河水泛起细碎金光,像撒了满河的碎银子。没人注意到,醉仙居屋顶的少年指尖转动着枚石子,上面还沾着谢妙袖间的桂花糖渣。他望着三人相携离开的背影,嘴角微微扬起,转瞬又隐入暮色中。
檐角铃响惊路痴,却不知这一遇,竟是搅乱了半卷江湖风云录。谢妙摸着腰间的平安符,忽然想起《防骗指南》第一页写着:"江湖路远,莫信白衣胜雪,莫贪萍水相逢。"可此刻她望着身边谈笑的二人,只觉得细雨初晴的天空,蓝得像块刚切开的甜糕,连风里都飘着桂花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