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剑与花 > 第9章 第 9 章

剑与花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番茄炒蛋豪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41:46 来源:文学城

次日清晨,少林寺的晨钟准时敲响,浑厚悠远,涤荡山林。

达摩院中,因更多门派代表的到来而更显肃穆。

屋内济济一堂,除了少林方丈天鸣禅师、武当凌霄道长、丐帮冯镇岳这三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外,峨眉派静玄师太、昆仑派掌门夫人“寒梅剑”苏芸等十余位武林名宿俱已在座。

年轻一辈中,如沈清弦、李双、赵霖,以及各派带来的核心弟子,则大多侍立在各自师长身后,或坐在靠后的位置。

沈清弦今日特意换了一身更为朴素的青色道袍,束发也只用了一根简单的木簪,刻意收敛了自身气息,与赵霖、李双一同,安静地坐在青云派席位的最末处,几乎隐没在人群之后。

她眼观鼻,鼻观心,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经过昨夜玉玢那突如其来、意图不明的“投怀送抱”,她心中警铃大作,深知在这风云汇聚的少林寺,自己这“青云派少掌门”的身份,尤其是那被天鸣方丈隐约点出的“至阳至正”之气,已然成了一块惹眼的靶子。

在摸清暗流方向之前,韬光养晦,方为上策。

会议伊始,天鸣禅师便再次强调了幽冥教为祸之烈,以及“纯阳”古剑现世的重要意义。

关于由谁来执掌并修炼“纯阳引煞诀”以对抗幽冥教主的关键问题,却并未如沈清弦所担忧的那样,立刻被提上议程。

“阿弥陀佛,”天鸣禅师白眉低垂,“纯阳古剑乃道门圣器,择主非同小可,需机缘,亦需心性修为与之契合。老衲与凌道长、冯帮主商议,此事关乎诛魔大业,不可仓促决定,需从长计议,待有缘人自行感悟,或待局势明朗,再行定夺。”

沈清弦闻言,心中稍稍一松。

看来,即便是天鸣方丈,对贸然将如此重担压在一个年轻弟子身上,也有所顾虑,或者说,昨夜玉玢之事,或其他的暗中观察,也让他对“人选”之事更为审慎。

话题很快转向如何应对幽冥教日益猖獗的攻势。

凌霄道长抚须沉吟:“幽冥教势大,其教主南宫锦武功诡异莫测,麾下四大护法亦非易与之辈。如今江南武林凋零,正道士气受挫。依贫道之见,当务之急,是整合各方力量,固守根基,再图反击。少林、武当、丐帮、青云,以及在场各派,需摒弃门户之见,互通声气,结成同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冯镇岳独目一瞪,声若洪钟:“凌牛鼻子说得在理!但光是挨打不还手,可不是老子丐帮的风格!那幽冥教再厉害,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依我看,咱们得主动出击!派人摸清他们的老巢,集中精锐,直捣黄龙!老子就不信,咱们这么多人,还奈何不了一个西域来的魔教!”

他这话带着丐帮一贯的悍勇之气,顿时引得不少年轻弟子热血沸腾,低声附和。

苏芸一身素白,气质清冷如雪,此刻缓缓开口,声音也带着寒意:“冯帮主勇武可嘉。然幽冥教行踪诡秘,总坛所在更是飘忽不定,贸然寻衅,恐中埋伏。且其教徒悍不畏死,功法歹毒,正面强攻,纵能胜之,我正道亦必损失惨重。妾身以为,当以静制动,严密戒备,同时广布眼线,查探其弱点与动向,伺机而动。”

静玄师太亦点头称是:“苏夫人所言极是。魔教妖人,诡计多端,不可不防。我辈正道,行事当以稳妥为上,避免无谓伤亡。”

一时间,屋内议论纷纷,有主张积极进攻的,有主张稳固防守的,有主张分化瓦解、搜集情报的,各抒己见,难有定论。

沈清弦坐在后方,默默听着这些武林耆宿、一派宗主的争论,心中是波澜微兴。

这些策略各有道理,但也各有局限。

幽冥教能如此迅猛地席卷江南,其组织之严密、手段之狠辣,绝非寻常乌合之众。

她不禁想起花无影曾提及的“黑煞门”与“鬼首令”,若幽冥教在朝堂阉党之中亦有勾结,那局势将更为复杂。

不过,她年纪尚轻,资历不足,在此等场合,实在轮不到她来置喙。

更何况,她此刻最希望的,便是众人将注意力从她和那柄要命的纯阳古剑上移开,于是,她始终保持着沉默,偶尔与赵霖交换一个眼神,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

李双倒是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因冯镇岳的豪言壮语而激动,时而又因苏芸的冷静分析而点头,只是见大师兄一直不说话,她也只好乖乖坐着。

争论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最终也未能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方案。

天鸣禅师见一时难以决断,便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剿灭魔教,非一日之功。眼下之计,各派需加强联络,共享消息,同时严加戒备,防止幽冥教继续扩张。至于主动出击之事,需从长计议,待掌握更多魔教虚实后再行定夺。老衲已派人加紧打探幽冥教总坛所在及其实力分布,一有消息,即刻通知诸位。”

这算是暂时定下了一个“稳守反击,情报先行”的基调。

会议临近尾声,天鸣禅师目光扫过全场,最后似是不经意地落在了后排的沈清弦身上,缓声道:“沈贤侄。”

沈清弦心头一紧,连忙起身,躬身应道:“晚辈在。”

“纯阳古剑暂且由老衲保管于藏经阁内,阁中亦有诸多道家先贤手札,贤侄若有闲暇,可前往参阅,或对修行有所裨益。”天鸣禅师语气温和,听不出丝毫强迫之意,仿佛只是长辈对晚辈的寻常关怀。

这看似随意的邀请,让沈清弦心中警兆再生,藏经阁?那里不仅是少林武学精华所在,更是存放纯阳古剑之地,方丈此举,是真心让她去研读道经,还是……想创造机会,让她与那柄古剑有所接触,进一步观察她的缘法与心性?

“多谢方丈大师。”沈清弦面上不动声色,恭敬应下,心中已打定主意,若非必要,绝不去那藏经阁自找麻烦。

会议散去,众人各自离开达摩院。

沈清弦带着李双、赵霖随着人流走出,刻意放缓了脚步,落在最后。

“大师兄,方丈大师让你去藏经阁呢!那里肯定有很多厉害的武功秘籍!”李双兴奋地小声道。

沈清弦微微摇头,低声道:“少林藏经阁非同小可,岂是外人可随意翻阅武功秘籍之地?方丈大师是客套,我等不可失了分寸。”

赵霖也低声道:“大师兄所言极是。如今寺内形势复杂,我们还是谨慎为上。”

正说话间,忽见前方人影一闪,那位昨夜曾拜访过沈清弦的昆仑派女弟子玉玢,正与几位同门站在不远处。见沈清弦目光扫来,玉玢立刻别过脸去,耳根泛起一丝可疑的红晕,与她平日清冷形象大相径庭。

沈清弦只作未见,面无表情地带着师弟师妹从另一条路离开。

——

到了下午,李双在禅房里踱来踱去,她见沈清弦仍在静坐调息,赵霖也在旁闭目养神,终究是按捺不住那颗好动的心,便蹑手蹑脚凑到沈清弦身边,扯了扯她的衣袖,小声央求道:“大师兄,这寺里好生无趣,除了念经就是练武,闷也闷死了。我听说山下嵩阳府城热闹得紧,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我们……我们偷偷下山去逛逛好不好?就一会儿,天黑前肯定回来!”

沈清弦缓缓睁开眼,看着小师妹那满是期盼的眼神,心中无奈,少林寺如今风云际会,自己身份敏感,实不宜节外生枝,可瞧着李双那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又想起她年纪尚小,初次下山,难免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一味拘着她也非良策。

她沉吟片刻,目光转向赵霖:“赵师弟,你意下如何?”

赵霖睁开眼,略一思索,道:“嵩阳府城离此不远,快马来回倒也方便。只是如今人多眼杂,大师兄身份不同,若是被认出,恐有不便。”他顿了顿,看向李双,“不过,小师妹难得出来一趟……若大师兄准许,我们可稍作易容,快去快回,应当无碍。”

李双一听有戏,立刻眉开眼笑,连连保证:“对对对!我们换身普通衣裳,混在人群里,谁也不认得我们!大师兄,你就答应嘛!”

沈清弦点了点头:“也罢,便依你一次。但需约法三章:第一,不可惹是生非;第二,不可暴露身份;第三,日落之前,必须回寺。”

“都听大师兄的!”李双欢呼一声,雀跃不已。

三人于是换了寻常的布衣,沈清弦将松纹剑用布囊仔细裹了,扮作游学的书生模样,赵霖与李双则如随行的弟妹。他们未走正门,从少林寺侧院悄然牵马而出,沿着山道,策马向嵩阳府城而去。

不过半个多时辰,便已至嵩阳府城外。

城墙高耸,人流如织,贩夫走卒,车马络绎,果然是一派繁华景象。比起少林寺内的清静肃穆,此处多了许多烟火气息。

入得城来,更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卖各色吃食玩意儿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李双何曾见过这等热闹,一双眼睛简直不够用,看看这边的糖人,又瞧瞧那边的泥偶,兴奋得小脸通红,拉着沈清弦东奔西跑。

“大师兄你看!那是什么?闻着好香!”

“赵师兄快看!那边有杂耍的!”

沈清弦虽刻意保持着镇定,但见此人间繁华,紧绷的心神也不由得稍稍放松了几分,她小心护着李双,不让旁人挤到她,目光则习惯性地扫视着周遭环境。赵霖紧随其后,亦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敢有丝毫懈怠。

三人行至一座颇为气派的茶楼前,楼上楼下宾客满座,说书先生的声音抑扬顿挫,正讲到精彩处。

李双听得里面传来喝彩声,好奇心起,拉着沈清弦便要进去听书,“大师兄,我们进去歇歇脚,喝杯茶,听听书好不好?”

沈清弦不忍拂了她的意,便点头应允。

三人寻了个靠窗的僻静位置坐下,要了一壶清茶,几样点心。

说书先生年约五旬,精神矍铄,醒木一拍,正说到前朝一位大侠单剑独闯龙潭虎穴的故事,引得满堂宾客屏息凝神。

李双听得入迷,连点心都忘了吃。

沈清弦端起茶杯,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楼下街景忽然,她眼神一凝。

只见对面街角一处卖古玩的摊子前,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绯红罗裙,身姿曼妙,发间一朵新摘的海棠,娇艳欲滴,不是花无影又是谁?她似乎正在把玩一枚玉佩,侧脸在阳光下勾勒出完美的弧度,引得路人不时侧目。

似是感应到沈清弦的目光,花无影忽然抬起头,桃花眼精准地穿过街道人流,望进了茶楼窗口,与沈清弦视线撞个正着,她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唇角弯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遥遥地,朝沈清弦举了举手中那枚玉佩,眼神玩味,意味深长。

沈清弦心头一跳,立刻移开目光,端起茶杯啜了一口,掩饰瞬间的失态。

这女子,当真是如影随形,她怎么也到了这嵩阳府城?

是巧合,还是……

正当她心念电转之际,楼下街道传来一阵骚动,夹杂着呵斥与哭喊声。

茶楼内的宾客纷纷探头望去。

一队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官差,正凶神恶煞地驱赶着街边的摊贩,为首一名档头模样的人,尖着嗓子骂道:“不长眼的东西!九千岁的税银也敢拖欠?今日不缴足了,全部抓回衙门吃板子!”

说话间,已有几个动作稍慢的摊贩被如狼似虎的官差踹倒在地,货物散落一地,哭喊求饶之声不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