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昏君只想保命 >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昏君只想保命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作者:未名月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6 15:02:35 来源:文学城

长公主对齐国的归属感只在一般,高明领命出去许久,杨善还在琢磨这句话的含义。

在他的印象中,对祖国没有归属感的只有汉奸,可汉奸背叛祖国大多是为了利益,长公主已经是齐国公主了,转投敌国又能得到多少好处不成?

他又想到于少监的发现,长公主的来历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单纯,太后想必是知道什么,才会在见面时有所触动,进而让于少监看出了不妥。

命人把王林寿叫来,杨善问道,“你对长公主的母妃可还有印象么?”

王林寿伸脖子打量睡在杨善怀里的小猞猁,喜欢得两眼快眯成一条线了。

听皇上如此问,他回忆了许久,摇头道,“老奴只记得长公主是五品才人所出,六七岁左右母妃就病逝了,具体来历只能查阅先帝的妃嫔名册才能知晓。”

杨善无奈道,“你避着点人,查过了再告诉我,不把长公主的问题弄明白,我心里总像有什么东西堵着。”

王林寿莫名道,“长公主又牵扯不到政事,陛下为何如此在意她?”

杨善在心里苦笑,总不能说她只有20的忠诚度让他心惊吧,一国公主,还是皇帝的亲姐姐,忠诚度竟如此之低,任谁知道了都无法轻轻揭过。

杨善换了个说辞,问道,“我们假设哈,家里的女儿离家多年,再回到家乡时对父母兄弟变得冷淡疏离,面上再亲热眼神也是冷的,如果你是她兄弟,你会怎么想?”

王林寿不假思索道,“老奴会怀疑她是被外人假冒了。”

杨善震惊道,“你为何会这么想?”

古代又没有整容技术,就算离家多年,也不会变得连亲人都认不出来吧。

王林寿也吓得不轻,结结巴巴道,“不,不会吧,长公主不会真被人调包了吧?她,她进宫几次可都是挨着陛下坐的。”

杨善安抚快吓炸毛的老人家,“不要自己吓自己,你还没说为什么怀疑她是外人假扮的。”

王林寿捂着心口,惊魂未定道,“老奴出身西南乡里,那边山穷水恶,尽出些刁民匪盗,有些人专门找长的有几分像自己,又离家多年的人接近,先是在身边观察打探,等掌握了对方的大致生平,就会将之害死,再冒名顶替回乡行骗。老奴家里就是因为遇上这类骗子,被骗得倾家荡产,才不得不送老奴进宫讨口饭吃。”

杨善歉意道,“原来大内监还经历过如此悲惨之事,让你回忆起伤心事了,实在抱歉。”

王林寿含笑摇头,柔声道,“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不起陛下一声抱歉,长公主的事老奴会安排暗卫重新排查,有个方向比之前容易多了。”

杨善笑道,“那就有劳了。”

目送王林寿退出去,牧峥凝重道,“西岭道那边怎么办?如若长公主真被人替代了,下手之人十有**是西戎,不知龚家人看出什么没有,他们在这件事中又是扮演什么角色呢?”

杨善心里麻麻的,龚家人远在西岭道,系统又无法查看没出场的人物面板,他们经营几代,扎根之深可想而知,要是里通西戎,西疆危矣。

牧峥也想到了这一点,语带不舍道,“要不臣带人去西领道探一探龚家人的虚实吧。”

他不想离开杨善身边,更不能放任西岭道出现纰漏,只能忍下不舍先以大局为重。

杨善想也不想的摇头拒绝,他曾说没有牧峥守在身边会睡不安稳,当时是骗人的,现在习惯了他鞍前马后的守护,离了身边他真要睡不着了。

他沉吟道,“宣你父亲安国公进宫一趟吧,这件事最好还是先听听他的意见。”

安国公在大朝会上的位置仅次于两位亲王,杨善早看过他的面板,品德和忠诚都在80以上,又是老于世故的先帝心腹,他很想知道他是怎么看待龚家人的。

牧峥满心满眼都是杨善,早忘记家里还有个在朝多年的镇山太岁,满朝文武就没有他不认识的,别人或许不了解龚大都督,他肯定门儿清。

安国公正在家里逗小孙子玩儿,他有五子二女,儿子们也很争气,给他生了六个孙子五个孙女,最小的孙子才半个月大,最大的已经五岁,明年就要进宫读书了。

接到翰林院传来的手谕,他心说自己都致仕多年了,只顶个国公爵位充门面,老四又在皇上身边待着,传他进宫是为了什么呢?

国公夫人担心道,“宫里不知出了什么事,峥儿也不送个信回来。”

安国公笑道,“没送信就是没出大事,夫人不用担心,今上比先帝单纯可亲多了,先帝心狠手黑,张眼闭眼都是心术算计,我那时都挺过来了,还怕个小家伙不成。”

杨善在思政殿等到了安国公,老人家白发如雪,神采奕奕,比吴李两位宰相还要精神,那俩老头依旧沉迷在权力漩涡中不肯回头,相较之下懂得取舍的安国公更显风骨不凡。

命人扶住欲行大礼的安国公,杨善也不跟他兜圈子,赐坐后便询问起西岭道现状,以及他对龚大都督的看法。

驻守地方的将军大多出自禁军和九门兵马司,包括龚大都督也在兵马司里历练过几年,外放到地方后还会跟上司同僚有书信往来,以便彼此了解京城和地方动向。

安国公担任九门提督十多年,故旧遍布齐国,不用出门也能了解地方情况,他也没有隐瞒的意思,一五一十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他道,“西岭道与西戎有群山阻隔,大都督府就驻守在唯一的山口那里,防守难度是边境最低的,西戎也是周边四强中与我们最为交好的,两边通商多年,风俗习惯也较为接近,整体来说西岭道还是相当富庶的。

至于龚决此人,他心性正直,对大齐忠心不二,从来没有独霸西岭道的意思,否则也不会放任老妻养废独子,唯一的孙辈又是陛下外甥,陛下尽可放心。”

杨善迟疑道,“我听说西岭道受西戎影响颇深,很多人家甚至会请先生按照西戎风俗教导女子,长公主因此还带女儿躲回了京城,他为何不加阻止?”

安国公皱眉道,“还有这种事?”

杨善沉重道,“他对家人如此疏忽,我很担心被人潜入了大都督府他都看不出来。”

安国公也不敢保证这种事不会发生,毕竟他了解的是青年时期的龚决,谁知道上了年纪后会不会像先帝那样变了个人。

他提议道,“老臣向陛下举荐一人,京城东卫的中郎将元朗,他出身西岭道,曾在龚决身边当过亲卫,眼看就要年底了,不如派他前去送年礼,陛下登基头一年,总得慰问亲家和赏赐外甥吧。”

杨善差点没绷住表情,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长公主要是刚嫁过去就被替换了,龚家小子哪还是外甥,分明是仇人好不好。

不过他也听懂安国公的意思了,这是让他在送年礼的队伍里掺入暗卫,让他们去西岭道探查一番。

他笑道,“送年礼也不能忘记京城的长辈们,勋贵士族劳苦功高,我登基头一年,按照往年的常例赏赐就太失礼了,还请安国公给个建议。”

安国公哈哈笑道,“我们这些老家伙在意的除了子孙就只剩下吃喝了,陛下找到的那本诗词集多赏几本给我们,皇庄养的黄牛肉和榛鸡,上进的若下酒,西戎产的葡萄酒,多多益善啊。”

杨善好笑道,“行,我知道了,美酒虽好,安国公可不要贪杯呀,否则国公夫人和牧大将军该报怨我了。”

安国公说说笑笑的出宫去了,对外就说皇上是为送年礼的事头疼,跟他讨个主意。

老牌勋贵听过他给的建议差点骂街,黄牛美酒哪里不能弄到,他们最想要的是保住爵位和家族荣耀啊。

安国公那混账有个深得皇上信任的好儿子,不愁子孙没着落,他们再传一代就要变成白身了。

众多勋贵士族凑在一起商量,最终把希望落在了选妃上头,他们除了空头爵位再无其他,不用担心皇上像先帝那样借妃嫔之手削爵抄家,只要送进宫的女孩儿能生下一儿半女,就能指着他们继续荣华富贵了,万一撞上大运,国公爵位是少不了的。

杨善这边打发走前往西岭道送年礼的元朗和暗卫,又投入到年终核算的忙碌中,完全不知道宫外的人在谋算什么。

王林寿也查清了长公主母妃的情况,她出身江州诗书之族,父亲自入仕后就在西岭道当官,直到她十四岁才调到京城,那年正好赶上先帝选妃,她就入宫当了六品宝林,有身孕后才封了五品才人。

杨善叹道,“又是西岭道,看来长公主跟西戎相关的可能性极大啊。”

牧峥安慰道,“自进了京她就在暗卫和红客的监视之下,即便有什么想法也无法实施,陛下平时不要离她太近即可。”

杨善点头,把这件事放到一边继续忙碌,等政事处理得差不多,距离冬至也没剩几天了。

在年末最后一次大朝会上,将作监、都水监和工部同时上报了好消息,华清宫已经修膳完毕,前往运河勘察的官员也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